电池回收用石墨电极初步破碎装置的制作方法

    专利查询2023-08-12  102



    1.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回牧领域,具体是电池回收用石墨电极初步破碎装置。


    背景技术:

    2.电池回收指对已使用过的电池进行收集,防止其进入生态系统,对环境造成危害的一种行为,如果随意丢弃,腐败的电池会破坏我们的水源,侵蚀我们赖以生存的庄稼和土地,我们的生存环境将面临着巨大的威胁。
    3.所以我们有必要将使用后的废旧电池进行回收再利用,一来可以防止污染环境,二来可以对其中有用的成分进行再利用,节约资源,而电池回收需要对石墨电极进行破碎,因此需要用到石墨电极初步破碎装置。
    4.但是目前使用的石墨电极初步破碎装置大多数粉碎效果不佳,在工作时,粉碎齿与粉碎齿之间的缝隙存在尺寸较大,导致破碎时石墨电极的尺寸大小较大,从而降低了破碎效率的情况,因此降低了使用效果的问题。
    5.故此,针对上述问题提出电池回收用石墨电极初步破碎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6.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解决了大多数粉碎效果不佳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电池回收用石墨电极初步破碎装置。
    7.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电池回收用石墨电极初步破碎装置,包括主体,所述主体的内侧设置有破碎机构,所述破碎机构包括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固定连接有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粉碎杆,所述第一粉碎杆的表面均固定连接有多个第一粉碎齿,所述主体的一侧设置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固定连接有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粉碎杆,所述第二粉碎杆的表面均固定连接有第二粉碎齿。
    8.所述主体的上方开设有进料口,所述进料口的一侧设置有隔离机构,所述隔离机构包括合页,所述合页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挡板,所述挡板的内侧设置有密封条。
    9.优选的,所述主体的前方内侧设置有观看窗,且观看窗与主体为贯穿结构。
    10.优选的,所述主体的下方开设有出料口,且出料口的一侧设置有缓冲板,且缓冲板的两侧均固定有固定螺栓。
    11.优选的,所述主体的下方两侧均设置有收集机构,且收集机构包括滑轨,且滑轨的内侧活动连接有滑轮,且滑轮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传动架,且传动架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储物柜。
    12.优选的,所述主体的内侧设置有隔音层,且隔音层与主体微微贯穿结构。
    13.优选的,所述第一粉碎杆、第一转轴与第一电机构成旋转结构,且第一粉碎齿在第一粉碎杆上呈等间距分布,且第一粉碎齿与第二粉碎齿构成啮合结构。
    14.优选的,所述挡板通过合页与主体活动连接,且合页在挡板上呈等间距分布。
    15.优选的,所述密封条与挡板紧密贴合,且挡板的尺寸大于密封条的尺寸。
    16.本实用新型的有益之处在于:
    17.1.本实用新型通过破碎机构、第一电机、第一转轴、第一粉碎杆、第一粉碎齿、第二电机、第二转轴、第二粉碎杆与第二粉碎齿的结构设计,实现了对石墨电极进行一个有效破碎的功能,解决了在工作时,粉碎齿与粉碎齿之间的缝隙存在尺寸较大,导致破碎时石墨电极的尺寸大小较大,从而降低了破碎效率的情况,因此降低了使用效果的问题,工作时将石墨电极放入装置内部后,分别发动两侧第一电机与第二电机,使其通过输出轴带动联轴器对第一粉碎杆与第二粉碎杆进行旋转转动,且转动时第一粉碎杆上的第一粉碎齿与第二粉碎杆上的第二粉碎齿之间都相互啮合,从而为粉碎提供了有效的保障;
    18.2.本实用新型通过进料口、隔离机构、合页、挡板二孩密封条的结构设计,实现了为进料口提供一个隔离防护的功能,解决了工作时无法对进料口进行一个隔离防护,导致破碎时因挤压导致石墨电极肆意飞散弹出造成危险环境的情况,从而降低了安全性的问题,在破碎工作时,可以将挡板通过合页旋转关闭,为进料口提供堵塞的情况,从而为该破碎装置的工作安全性提供了有效的保障。
    附图说明
    19.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20.图1为实施例电池回收用石墨电极初步破碎装置的立体图;
    21.图2为实施例电池回收用石墨电极初步破碎装置的正视图;
    22.图3为实施例破碎机构的正视图;
    23.图4为实施例收集机构立体图;
    24.图5为实施例隔离机构立体图。
    25.图中:1、主体;2、破碎机构;201、第一电机;202、第一转轴;203、第一粉碎杆;204、第一粉碎齿;205、第二电机;206、第二转轴;207、第二粉碎杆;208、第二粉碎齿;3、进料口;4、隔离机构;401、合页;402、挡板;403、密封条;5、观看窗;6、出料口;7、缓冲板;8、固定螺栓;9、收集机构;901、滑轨;902、滑轮;903、传动架;904、储物柜;10、隔音层。
    具体实施方式
    26.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7.请参阅图1-5所示,电池回收用石墨电极初步破碎装置,包括主体1,主体1的内侧设置有破碎机构2,破碎机构2包括第一电机201,第一电机201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固定连接有第一转轴202,第一转轴202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粉碎杆203,第一粉碎杆203的表
    面均固定连接有多个第一粉碎齿204,主体1的一侧设置有第二电机205,第二电机205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固定连接有第二转轴206,第二转轴206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粉碎杆207,第二粉碎杆207的表面均固定连接有第二粉碎齿208。
    28.主体1的上方开设有进料口3,进料口3的一侧设置有隔离机构4,隔离机构4包括合页401,合页40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挡板402,挡板402的内侧设置有密封条403。
    29.本实施例,主体1的前方内侧设置有观看窗5,且观看窗5与主体1为贯穿结构,通过观看窗5的设置,能实施有效的观看内部石墨电极破碎的情况。
    30.本实施例,主体1的下方开设有出料口6,且出料口6的一侧设置有缓冲板7,且缓冲板7的两侧均固定有固定螺栓8,通过缓冲板7的设置,可以为掉落下的石墨电极提供一个缓冲下降的目的。
    31.本实施例,主体1的下方两侧均设置有收集机构9,且收集机构9包括滑轨901,且滑轨901的内侧活动连接有滑轮902,且滑轮902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传动架903,且传动架903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储物柜904,通过储物柜904的设置,工作时可以为破碎后的石墨电极进行一个集中收集处理的情况。
    32.本实施例,主体1的内侧设置有隔音层10,且隔音层10与主体1微微贯穿结构,通过隔音层10的设置,工作时,可以对该破碎装置内部提供一个隔音的目的,避免破碎时噪音过大造成不便的情况。
    33.本实施例,第一粉碎杆203、第一转轴202与第一电机201构成旋转结构,且第一粉碎齿204在第一粉碎杆203上呈等间距分布,且第一粉碎齿204与第二粉碎齿208构成啮合结构,工作时,可以发动两侧第一电机201与第二电机205,使其通过输出轴带动联轴器对第一粉碎杆203与第二粉碎杆207进行旋转转动,从而为石墨电极进行一个破碎的目的。
    34.本实施例,挡板402通过合页401与主体1活动连接,且合页401在挡板402上呈等间距分布,通过合页401的设置,可以为挡板402提供一个旋转开关的目的。
    35.本实施例,密封条403与挡板402紧密贴合,且挡板402的尺寸大于密封条403的尺寸,工作时,密封条403能有效的为挡板402与进料口3之间的缝隙提供了一个堵塞的目的。
    36.该文中出现的电器元件均与外界的主控器及220v市电电连接,并且主控器可为计算机等起到控制的常规已知设备。
    37.工作时,首先连接外部电源,其次将石墨电极通过进料口3放入到主体1内部,再将挡板402通过合页401旋转关闭,关闭后,再分别发动两侧第一电机201与第二电机205,使其通过输出轴带动联轴器对第一粉碎杆203与第二粉碎杆207进行旋转转动,为石墨电极进行旋转破碎,破碎结束后,石墨电极会通过缓冲板7下降到储物柜904内侧,工作时结束后,再拉动储物柜904通过传动架903带动滑轮902在滑轨901滑动抽出进行集中处理,其中,第一电机201的型号为ye2-132s-4,第二电机205的型号为ye2-132s-4,这就是该电池回收用石墨电极初步破碎装置工作原理。
    38.综上所述,电池回收用石墨电极初步破碎装置通过破碎机构2、第一电机201、第一转轴202、第一粉碎杆203、第一粉碎齿204、第二电机205、第二转轴206、第二粉碎杆207与第二粉碎齿208的结构设计,实现了对石墨电极进行一个有效破碎的功能,解决了在工作时,粉碎齿与粉碎齿之间的缝隙存在尺寸较大,导致破碎时石墨电极的尺寸大小较大,从而降低了破碎效率的情况,因此降低了使用效果的问题,工作时将石墨电极放入装置内部后,分
    别发动两侧第一电机201与第二电机205,使其通过输出轴带动联轴器对第一粉碎杆203与第二粉碎杆207进行旋转转动,且转动时第一粉碎杆203上的第一粉碎齿204与第二粉碎杆207上的第二粉碎齿208之间都相互啮合,从而为粉碎提供了有效的保障,通过进料口3、隔离机构4、合页401、挡板402二孩密封条403的结构设计,实现了为进料口3提供一个隔离防护的功能,解决了工作时无法对进料口3进行一个隔离防护,导致破碎时因挤压导致石墨电极肆意飞散弹出造成危险环境的情况,从而降低了安全性的问题,在破碎工作时,可以将挡板402通过合页401旋转关闭,为进料口3提供堵塞的情况,从而为该破碎装置的工作安全性提供了有效的保障。
    39.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40.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

    技术特征:
    1.电池回收用石墨电极初步破碎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1),所述主体(1)的内侧设置有破碎机构(2),所述破碎机构(2)包括第一电机(201),所述第一电机(201)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固定连接有第一转轴(202),所述第一转轴(202)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粉碎杆(203),所述第一粉碎杆(203)的表面均固定连接有多个第一粉碎齿(204),所述主体(1)的一侧设置有第二电机(205),所述第二电机(205)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固定连接有第二转轴(206),所述第二转轴(206)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粉碎杆(207),所述第二粉碎杆(207)的表面均固定连接有第二粉碎齿(208);所述主体(1)的上方开设有进料口(3),所述进料口(3)的一侧设置有隔离机构(4),所述隔离机构(4)包括合页(401),所述合页(40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挡板(402),所述挡板(402)的内侧设置有密封条(40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回收用石墨电极初步破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1)的前方内侧设置有观看窗(5),且观看窗(5)与主体(1)为贯穿结构。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回收用石墨电极初步破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1)的下方开设有出料口(6),且出料口(6)的一侧设置有缓冲板(7),且缓冲板(7)的两侧均固定有固定螺栓(8)。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回收用石墨电极初步破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1)的下方两侧均设置有收集机构(9),且收集机构(9)包括滑轨(901),且滑轨(901)的内侧活动连接有滑轮(902),且滑轮(902)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传动架(903),且传动架(903)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储物柜(904)。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回收用石墨电极初步破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1)的内侧设置有隔音层(10),且隔音层(10)与主体(1)为贯穿结构。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回收用石墨电极初步破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粉碎杆(203)、第一转轴(202)与第一电机(201)构成旋转结构,且第一粉碎齿(204)在第一粉碎杆(203)上呈等间距分布,且第一粉碎齿(204)与第二粉碎齿(208)构成啮合结构。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回收用石墨电极初步破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402)通过合页(401)与主体(1)活动连接,且合页(401)在挡板(402)上呈等间距分布。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回收用石墨电极初步破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条(403)与挡板(402)紧密贴合,且挡板(402)的尺寸大于密封条(403)的尺寸。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池回牧领域,具体的说是电池回收用石墨电极初步破碎装置,包括主体,所述主体的内侧设置有破碎机构,所述破碎机构包括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固定连接有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粉碎杆,所述第一粉碎杆的表面均固定连接有多个第一粉碎;通过破碎机构、第一电机、第一转轴、第一粉碎杆、第一粉碎齿、第二电机、第二转轴、第二粉碎杆与第二粉碎齿的结构设计,实现了对石墨电极进行一个有效破碎的功能,解决了在工作时,粉碎齿与粉碎齿之间的缝隙存在尺寸较大,导致破碎时石墨电极的尺寸大小较大,从而降低了破碎效率的情况,因此降低了使用效果的问题,从而为粉碎提供了有效的保障。的保障。的保障。


    技术研发人员:覃斌 肖晓华 赖辛宇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深圳市泰力废旧电池回收技术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10.27
    技术公布日:2022/5/25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c.8miu.com/read-18088.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