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方便拆装的输注泵的制作方法

    专利查询2023-08-13  90



    1.本实用新型涉及输注泵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方便拆装的输注泵。


    背景技术:

    2.在输注泵使用过程中,为了将输注泵固定于输液支架上,现有的输注泵通常会使用到固定装置。传统的输注泵通过螺钉安装在输液支架上,输注泵的拆装通过旋拧安装螺钉来实现。这种紧固方式不仅工作效率慢,影响输液的及时性,螺杆紧固处的输液支架上需要开设螺纹孔或焊接螺母,焊接的螺母容易脱落,令输注泵有摔坏的风险。且这种紧固方式的输注泵安装位置固定,无法根据实际需求来调整。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方便拆装的输注泵,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一个或多个技术问题,至少提供一种有益的选择或创造条件。
    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
    5.一种方便拆装的输注泵,包括:注射泵壳体以及安装于所述注射泵壳体的紧固装置,所述紧固装置包括夹持组件和扣接组件;
    6.所述夹持组件包括第一夹持件和第二夹持件,所述第一夹持件固定安装于所述注射泵壳体,所述第一夹持件设有第一夹持部,所述第二夹持件设有铰接部以及与所述第一夹持部相对应的第二夹持部,所述铰接部设于所述第二夹持部的一侧,所述铰接部转动铰接于所述第一夹持部的一侧、使所述第二夹持部能够绕所述铰接部转动并与所述第一夹持部相互靠近或远离;
    7.所述扣接组件包括扣接底座、扣张操作臂、第一扣接件和第二扣接件,所述扣接底座和第二扣接件分别固定安装于所述第一夹持件和第二夹持件,所述扣张操作臂包括连接部和把手部,所述连接部铰接安装于所述扣接底座,所述连接部和把手部之间还设有扣接件安装部,所述第一扣接件的一端与所述扣接件安装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扣接件扣合。
    8.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操作所述把手部能够使所述扣张操作臂绕所述连接部转动,从而使第一扣接件能够将第二扣接件往扣接底座拉紧;扣接底座和第二扣接件分别固定安装于所述第一夹持件和第二夹持件,使得所述第一夹持部和第二夹持部能够分别夹紧输液之间的两侧,实现输注泵的安装固定。
    9.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夹持部和第二夹持部均为沿左右方向延伸的槽状结构,所述第一夹持部和第二夹持部均设有防滑垫。
    10.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槽状的第一夹持部和第二夹持部能够将输液支架夹紧固定,再通过防滑垫增大所述第一夹持部和第二夹持部与输液支架之间的摩擦和挤压力,使得夹持固定更加牢固。
    11.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防滑垫为弹性材质制品。
    12.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防滑垫具有弹性,使得第一夹持部和第二夹持部能够将输液支架弹性压紧,避免加工尺寸影响安装效果。
    13.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防滑垫的一侧固定与所述第一夹持部或第二夹持部固定连接,所述防滑垫的另一侧设有防滑纹。
    14.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所述防滑垫设有防滑纹,避免输液支架与夹持组件发生相对转动,尤其是输液支架的截面为圆形时,需要以此增大夹持部和输液架之间的摩擦。
    15.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扣接组件有两个,两个所述扣接组件分别设于所述夹持组件的左右两侧。
    16.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左右设置的两个扣接组件使得夹持组件的左右两侧能够均匀受力,加强输注泵夹持安装的稳定性。
    17.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二扣接件设有勾状的第二扣接部,所述第一扣接件设有能够卡设于所述第二扣接部的第一扣接部。
    18.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第二扣接部呈勾状,使得第一扣接件能够方便地与第二扣接件扣接,拆卸时第一扣接部又能够便捷地从第二扣接部脱离。
    19.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扣接件呈“n”形状,所述第一扣接部设于所述第一扣接件的一端,所述第一扣接件的另一端设有两个螺纹调节端,所述扣接件安装部转动安装有安装连接轴,两个所述螺纹调节端分别滑动穿设于所述安装连接轴的左右两端,所述安装连接轴的上下两侧均设有与所述螺纹调节端螺纹连接的调节螺母。
    20.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所述调节螺母的安装位置能够沿所述螺纹调节端进行调节,所述第一扣接部与扣接件安装部之间的距离能够根据输液支架的粗细来调节,使得第一扣接部和第二扣接部相扣合时,所述第一夹持部或第二夹持部能够夹紧在输液支架的两侧。
    21.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扣接底座和扣张操作臂之间设有用于将所述扣张操作臂和所述扣接底座相对固定连接的固定组件。
    22.所述连接部、扣接件安装部和第一扣接部能够形成死点连杆结构,使得第一扣接部能够将第二扣接部拉紧。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所述固定组件能够使扣张操作臂相对所述扣接底座固定,避免连接结构失效,第一夹持件和第二夹持件崩开而导致输注泵掉落。
    23.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固定组件包括固定钩和固定扣,所述固定钩和固定扣分别与所述扣接底座和扣张操作臂固定连接,所述固定钩和固定扣可拆扣合连接。
    24.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所述固定钩能够将固定扣扣住,使得扣张操作臂能够与扣接底座实现扣合连接,从而使扣接组件能够处于稳定的扣接状态。
    25.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方便拆装的输注泵,至少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通过扣接组件将夹持组件的第一夹持件和第二夹持件将输液支架夹紧以实现输注泵的快速安装,使得输注泵能够便捷地在输液支架上进行拆装和调整安装位置,无需旋拧螺钉或焊接螺母,工作效率大大提高,同时也不影响输液架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26.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27.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方便拆装的输注泵,其一实施例的侧视图;
    28.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紧固装置,其一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
    29.图3是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紧固装置,其一实施例的前视图;
    30.图4是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紧固装置,其一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
    31.图5是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紧固装置,其一实施例的侧视图。
    32.图中,10、注射泵壳体,20、紧固装置,100、夹持组件,110、第一夹持件,111、铰接部,120、第二夹持件,130、防滑垫,200、扣接组件,210、扣接底座,220、扣张操作臂,221、连接部,222、把手部,223、扣接件安装部,230、第一扣接件,231、第一扣接部,232、螺纹调节端,233、调节螺母,240、第二扣接件,241、第二扣接部。
    具体实施方式
    33.本部分将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在附图中示出,附图的作用在于用图形补充说明书文字部分的描述,使人能够直观地、形象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每个技术特征和整体技术方案,但其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
    34.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涉及到方位描述,例如上、下、前、后、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35.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如果具有“若干”之类的词汇描述,其含义是一个或者多个,多个的含义是两个以上,大于、小于、超过等理解为不包括本数,以上、以下、以内等理解为包括本数。
    36.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设置、安装、连接等词语应做广义理解,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结合技术方案的具体内容合理确定上述词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37.参照图1至图5,本实用新型的方便拆装的输注泵作出如下实施例:
    38.一种方便拆装的输注泵,包括:注射泵壳体10以及安装于所述注射泵壳体10的紧固装置20。
    39.所述紧固装置20包括夹持组件100和扣接组件200。所述扣接组件200有两个,两个所述扣接组件200分别设于所述夹持组件100的左右两侧。
    40.所述夹持组件100包括第一夹持件110和第二夹持件120。所述第一夹持件110固定安装于所述注射泵壳体10,所述第一夹持件110设有第一夹持部。所述第二夹持件120设有铰接部111以及与所述第一夹持部相对应的第二夹持部,所述铰接部111设于所述第二夹持部的一侧。所述铰接部111转动铰接于所述第一夹持部的一侧、使所述第二夹持部能够绕所述铰接部111转动并与所述第一夹持部相互靠近或远离。
    41.所述第一夹持部和第二夹持部均为沿左右方向延伸的槽状结构,所述第一夹持部和第二夹持部均设有防滑垫130。所述防滑垫130的一侧固定与所述第一夹持部或第二夹持部固定连接,所述防滑垫130的另一侧设有防滑纹。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防滑垫130为橡胶、优力胶等弹性材质的制成品。
    42.所述扣接组件200包括扣接底座210、扣张操作臂220、第一扣接件230和第二扣接
    件240。所述扣接底座210和第二扣接件240分别固定安装于所述第一夹持件110和第二夹持件120。所述扣张操作臂220包括连接部221、扣接件安装部223和把手部222,所述扣接件安装部223设于所述连接部221和把手部222之间。所述连接部221铰接安装于所述扣接底座210。所述第一扣接件230的一端与所述扣接件安装部223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扣接件240扣合。
    43.所述第二扣接件240设有勾状的第二扣接部241,所述第一扣接件230设有能够卡设于所述第二扣接部241的第一扣接部231。
    44.所述第一扣接件230呈“n”形状,所述第一扣接件230的一端设有所述第一扣接部231,另一端设有两个螺纹调节端232,所述扣接件安装部223转动安装有安装连接轴,两个所述螺纹调节端232分别滑动穿设于所述安装连接轴的左右两端,所述安装连接轴的上下两侧均设有与所述螺纹调节端232螺纹连接的调节螺母233。
    45.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扣接底座210和扣张操作臂220之间设有用于将所述扣张操作臂220和所述扣接底座210相对固定连接的固定组件。所述固定组件包括固定钩和固定扣,所述固定钩和固定扣分别与所述扣接底座210和扣张操作臂220固定连接,所述固定钩和固定扣可拆扣合连接。在另外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固定组件可以采用固定钩与扣索的方式来扣合连接。
    46.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进行了具体说明,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所述实施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精神的前提下还可作出种种的等同变型或替换,这些等同的变型或替换均包含在本技术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方便拆装的输注泵,其特征在于:包括:注射泵壳体(10)以及安装于所述注射泵壳体(10)的紧固装置(20),所述紧固装置(20)包括夹持组件(100)和扣接组件(200);所述夹持组件(100)包括第一夹持件(110)和第二夹持件(120),所述第一夹持件(110)固定安装于所述注射泵壳体(10),所述第一夹持件(110)设有第一夹持部,所述第二夹持件(120)设有铰接部(111)以及与所述第一夹持部相对应的第二夹持部,所述铰接部(111)设于所述第二夹持部的一侧,所述铰接部(111)转动铰接于所述第一夹持部的一侧、使所述第二夹持部能够绕所述铰接部(111)转动并与所述第一夹持部相互靠近或远离;所述扣接组件(200)包括扣接底座(210)、扣张操作臂(220)、第一扣接件(230)和第二扣接件(240),所述扣接底座(210)和第二扣接件(240)分别固定安装于所述第一夹持件(110)和第二夹持件(120),所述扣张操作臂(220)包括连接部(221)和把手部(222),所述连接部(221)铰接安装于所述扣接底座(210),所述连接部(221)和把手部(222)之间还设有扣接件安装部(223),所述第一扣接件(230)的一端与所述扣接件安装部(223)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扣接件(240)扣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便拆装的输注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持部和第二夹持部均为沿左右方向延伸的槽状结构,所述第一夹持部和第二夹持部均设有防滑垫(130)。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便拆装的输注泵,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滑垫(130)为弹性材质制品。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便拆装的输注泵,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滑垫(130)的一侧固定与所述第一夹持部或第二夹持部固定连接,所述防滑垫(130)的另一侧设有防滑纹。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便拆装的输注泵,其特征在于:所述扣接组件(200)有两个,两个所述扣接组件(200)分别设于所述夹持组件(100)的左右两侧。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便拆装的输注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扣接件(240)设有勾状的第二扣接部(241),所述第一扣接件(230)设有能够卡设于所述第二扣接部(241)的第一扣接部(231)。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便拆装的输注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扣接件(230)呈“n”形状,所述第一扣接部(231)设于所述第一扣接件(230)的一端,所述第一扣接件(230)的另一端设有两个螺纹调节端(232),所述扣接件安装部(223)转动安装有安装连接轴,两个所述螺纹调节端(232)分别滑动穿设于所述安装连接轴的左右两端,所述安装连接轴的上下两侧均设有与所述螺纹调节端(232)螺纹连接的调节螺母(233)。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便拆装的输注泵,其特征在于:所述扣接底座(210)和扣张操作臂(220)之间设有用于将所述扣张操作臂(220)和所述扣接底座(210)相对固定连接的固定组件。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便拆装的输注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组件包括固定钩和固定扣,所述固定钩和固定扣分别与所述扣接底座(210)和扣张操作臂(220)固定连接,所述固定钩和固定扣可拆扣合连接。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方便拆装的输注泵,包括:注射泵壳体以及安装于注射泵壳体的紧固装置。紧固装置包括夹持组件和扣接组件。夹持组件包括第一夹持件和第二夹持件。扣接组件包括扣接底座、扣张操作臂、第一扣接件和第二扣接件。扣张操作臂能够带动第一扣接件扣紧第二扣接件,使得与第一扣接件和第二扣接件分别固定连接的第一夹持件和第二夹持件能够相互扣合抵紧,从而使第一夹持部和第二夹持部能够将输液之家夹紧,实现安装。本实用新型的方便拆装的输注泵能够通过扣接组件将第一夹持件和第二夹持件扣接压紧在输液支架的两侧,以实现输注泵的快速安装,拆装方便,又能够沿输液支架调整输注泵的安装位置。本实用新型可应用于输注泵技术领域中。输注泵技术领域中。输注泵技术领域中。


    技术研发人员:吴花明 钟家敏 尹英耀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佛山市汉康医疗设备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10.27
    技术公布日:2022/5/25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c.8miu.com/read-18089.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