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营灯的制作方法

    专利查询2023-08-13  102



    1.本发明涉及户外照明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野营灯。


    背景技术:

    2.随着现代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野营作为一种前卫的户外旅游方式,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人所尝试。在野营过程中,由于野外没有电力,为了减少意外的发生,野营灯的使用必不可少。但现有的野营灯,在亮度均匀性上仍有缺陷,无法满足消费者们对野营灯高均匀性光照条件的性能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发明提供一种野营灯,其能够解决现有的野营灯在亮度均匀性上的技术缺陷,满足消费者们对野营灯高均匀性光照条件的性能要求。
    4.本发明提供一种野营灯,包括壳体、发光模块以及导光板,所述发光模块及所述导光板均安装于所述壳体,且所述发光模块与所述导光板之间光路耦合;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光板的表面开设有至少一个匀光凹槽,所述发光模块发射出的光线能够通过所述匀光凹槽传输至外部。
    5.本发明提供的野营灯通过在导光板上开设匀光凹槽,利用匀光凹槽的侧壁对光线的反射从而提高灯光的弥散程度,提高亮度的均匀性。
    6.进一步地,所述匀光凹槽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匀光凹槽之间相互间隔设置。
    7.如此设置,多个匀光凹槽之间的相互间隔设置,进一步提高了野营灯的亮度均匀性。
    8.进一步地,多个所述匀光凹槽开设在所述导光板的至少一个板面上,且多个所述匀光凹槽之间呈行列排布。
    9.如此设置,此时的匀光凹槽在导光板主体的板面上形成阵列结构,不仅有利于提高匀光凹槽在加工时的便捷性,也有利于提高野营灯的亮度均匀性。
    10.进一步地,多个所述匀光凹槽开设在所述导光板的两个板面上,且每个板面上的多个所述匀光凹槽之间均呈行列排布。
    11.如此设置,此时的匀光凹槽在导光板主体的板面上形成阵列结构,不仅有利于提高匀光凹槽在加工时的便捷性,也有利于提高野营灯的亮度均匀性。
    12.进一步地,位于同一所述板面上的多个所述匀光凹槽中,每相邻的两个所述匀光凹槽之间的间距均相等。
    13.如此设置,野营灯的光亮均匀性得到及进一步的提高。
    14.进一步地,多个所述匀光凹槽的形状及尺寸均相同。
    15.如此设置,多个匀光凹槽的加工能够由同一个加工刀具或者加工工艺负责完成,有利于提高加工的便捷性。
    16.进一步地,所述匀光凹槽通过激光打孔的工艺制作而成。
    17.如此设置,该匀光凹槽在加工时的便捷性以及壁面的光洁度较高。
    18.进一步地,所述导光板为亚克力导光板。
    19.如此设置,导光板的导光性能、加工便捷度以及成本均具有一定的性能优势。
    20.进一步地,所述野营灯还包括电池,所述电池容置于所述壳体内并连接于所述发光模块。
    21.进一步地,所述发光模块包括多个发光单元,每个发光单元均光路耦合于所述导光元件。
    附图说明
    22.图1为本发明一个实施方式中野营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3.图2为图1所示野营灯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24.图3为图1所示野营灯在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25.附图标记说明:
    26.100、野营灯;10、壳体;11、提手;20、发光模块;21、发光单元;30、导光板;31、匀光凹槽;32、板面;40、电池。
    具体实施方式
    27.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28.需要说明的是,当组件被称为“装设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直接装设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设置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设置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固定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固定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
    29.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发明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发明。本文所使用的术语“或/及”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30.请一并参阅图1至图3,图1为本发明一个实施方式中野营灯100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野营灯100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所示野营灯100在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31.野营灯100用于在室内或者室外实现照明。本实施方式中,野营灯100用作野营时的照明设备。可以理解,在其他的实施方式中,野营灯100还可以应用于设备维修、日常生活中照明等其他的使用场景中。
    32.野营灯100包括壳体10、发光模块20、导光板30以及电池40,发光模块20、导光板30以及电池40均安装于壳体10;发光模块20与导光板30之间光学耦合,电池40与发光模块20之间电连接。壳体10用于支撑和安装发光模块20、导光板30以及电池40,发光模块20用于产生照明用的光线,导光板30用于将发光模块20产生的光线引导和辐射到外部环境中,电池
    40用于为发光模块20进行供电。电池40为发光模块20供电,发光模块20产生的光线至少部分的导入到导光板30处,再通过导光板30辐射到壳体10的外部环境中,从而实现野营灯100的照明功能。
    33.壳体10大致呈扁平的框架结构,其内部形成的容置空间用以安装电池40。
    34.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中,野营灯100还包括两个提手11,两个提手11连接于壳体10并均能够相对壳体转动。此时,两个提手11相互配合能够方便用户的使用。
    35.发光模块20包括多个发光单元21,每个发光单元21均光学耦合于导光板30并安装于壳体10的内部。
    36.本实施方式中,多个发光单元21之间相互间隔的呈线性排布,并与导光板30在宽度方向的边沿相对设置。可以理解,在其他的实施方式中,多个发光单元21还可以以首尾衔接的方式设置在壳体10内;对应的,多个发光单元21还可以与导光板30在长度方向的边沿,或者与导光板30的板面相对设置;只要发光单元21与导光板30之间能够实现光学耦合即可。
    37.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中,发光单元21为led。可以理解,在其他的实施方式中,发光单元21还可以采用除led之外的其他发光结构。
    38.导光板30大致呈长方形的平板状,导光板30固定安装在壳体10上并且与发光模块20中的各个发光单元21光学耦合。需要特意说明的是,导光板30与发光模块20之间的光学耦合,既可以是二者之间的直接耦合,如图示中的发光模块20与导光板30在宽度方向的边沿相对设置的方式,也可以是二者之间的间接耦合,例如发光模块20与导光板30通过中间过渡的光学连接件(如光纤)实现二者之间的间接耦合。
    39.电池40固定安装于壳体10,电池40既可以是不可充电电池,也可以采用可充电电池以提高野营灯100的使用寿命。
    40.可以理解,野营灯100还需要配设开关(未标号)、外观装饰物等功能元件以实现野营灯100的基本控制功能或者满足其美观度的要求;由于这些功能元件并非本发明的重点,在此不作赘述。
    41.现有的野营灯在光照时的亮度均匀性并不能完全满足野营场景照明的需求,无法形成均匀且弥散的光学辐射区域。为了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的野营灯100在导光板30的表面开设有至少一个匀光凹槽31,发光模块20发射出的光线能够通过匀光凹槽31传输至外部。
    42.此时,发光模块20发射出的光线通过匀光凹槽31传输至外部,发光模块20发射的光线在导光板30的内部传递和导光后,能够通过匀光凹槽31的侧壁或者底壁从导光板30的内部透射而出。由于匀光凹槽31的折射作用,匀光凹槽31优化了导光板30的表面结构,使其更为接近或者形成满足漫反射的表面结构形状,从而提高了野营灯100的光亮均匀性,有助于形成均匀和弥散的光学辐射区域。
    43.就匀光凹槽31的形状、尺寸或者加工方法而言,其可以根据实际的光亮要求挑选合适的结构、尺寸或者加工方法。本实施方式中,匀光凹槽31大致呈圆形;当然,在其他的实施方式,匀光凹槽31还可以采用多边形等除圆形之外的其他结构。同时,就匀光凹槽31地开设位置而言,其可以选择导光板30的任一表面,例如相对的两个板面32、相对的两个侧面(未标号)、顶面(未标号)中的任意一个;只要该匀光凹槽31地开设位置有光线穿出即可。
    44.本发明提供的野营灯100通过在导光板30上开设匀光凹槽31,利用匀光凹槽31的侧壁对光线的反射从而提高灯光的弥散程度,提高亮度的均匀性。
    45.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中,匀光凹槽31的数量为多个,且多个匀光凹槽31之间相互间隔设置。
    46.需要说明的是,“多个匀光凹槽31之间相互间隔设置”是指在全部的匀光凹槽31中,有部分(至少两个)匀光凹槽31之间相互间隔开来,并非特指全部的匀光凹槽31均需要相互间隔设置。
    47.多个匀光凹槽31之间的相互间隔设置,进一步提高了野营灯100的亮度均匀性。
    48.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中,多个匀光凹槽31相互间隔地开设在导光板30的其中一个板面32上,且多个匀光凹槽31之间呈相互间隔的行列排布,也即此时的多个匀光凹槽31以阵列的形式开设在导光板30的一个板面32上。
    49.或者,多个匀光凹槽31相互间隔地开设在导光板30中处于相对位置的两个板面32上,此时多个匀光凹槽31之间也呈相互间隔的行列排布,即多个匀光凹槽31以阵列的形式开设在导光板30的两个板面32上。
    50.此时的匀光凹槽31在导光板30主体的板面32上形成阵列结构,不仅有利于提高匀光凹槽31在加工时的便捷性,也有利于提高野营灯100的亮度均匀性。
    51.进一步地,选择在两个板面32上均设置阵列结构的匀光凹槽31,不仅进一步加强了匀光凹槽31对野营灯100亮度均匀性性能提升的幅度,也使得野营灯100在对称的两个光照方向上具有相同的亮度,避免野营灯100出现在一个照射方向亮度相对均匀,在另一个照射方向亮度相对聚集的光亮不平衡问题。
    52.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中,位于同一板面32上的多个匀光凹槽31中,每相邻的两个匀光凹槽31之间的间距均相等。
    53.此时,野营灯100的光亮均匀性得到及进一步的提高。
    54.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中,多个匀光凹槽31的形状及尺寸均相同,也即多个匀光凹槽31在深度、开口大小、开口形状等结构特征上保持一致。
    55.此时,多个匀光凹槽31的加工能够由同一个加工刀具或者加工工艺负责完成,有利于提高加工的便捷性。
    56.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中,匀光凹槽31通过激光打孔的工艺制作而成。
    57.此时,该匀光凹槽31在加工时的便捷性以及壁面的光洁度较高。
    58.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中,导光板30选用亚克力导光板。此时,导光板30的导光性能、加工便捷度以及成本均具有一定的性能优势。
    59.本发明提供的野营灯100通过在导光板30上开设匀光凹槽31,利用匀光凹槽31的侧壁对光线的反射从而提高灯光的弥散程度,提高亮度的均匀性。
    60.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61.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认识到,以上的实施方式仅是用来说明本发明,而并非用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只要在本发明的实质精神范围内,对以上实施方式所作的适当改变和变化都落在本发明要求保护的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野营灯,包括壳体、发光模块以及导光板,所述发光模块及所述导光板均安装于所述壳体,且所述发光模块与所述导光板之间光路耦合;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光板的表面开设有至少一个匀光凹槽,所述发光模块发射出的光线能够通过所述匀光凹槽传输至外部。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野营灯,其特征在于,所述匀光凹槽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匀光凹槽之间相互间隔设置。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野营灯,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匀光凹槽开设在所述导光板的一个板面上,且多个所述匀光凹槽之间呈行列排布。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野营灯,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匀光凹槽开设在所述导光板的两个板面上,且每个板面上的多个所述匀光凹槽之间均呈行列排布。5.如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野营灯,其特征在于,位于同一所述板面上的多个所述匀光凹槽中,每相邻的两个所述匀光凹槽之间的间距均相等。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野营灯,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匀光凹槽的形状及尺寸均相同。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野营灯,其特征在于,所述匀光凹槽通过激光打孔的工艺制作而成。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野营灯,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光板为亚克力导光板。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野营灯,其特征在于,所述野营灯还包括电池,所述电池容置于所述壳体内并连接于所述发光模块。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野营灯,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模块包括多个发光单元,每个发光单元均光路耦合于所述导光元件。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一种野营灯,包括壳体、发光模块以及导光板,所述发光模块及所述导光板均安装于所述壳体,且所述发光模块与所述导光板之间光路耦合;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光板的表面开设有至少一个匀光凹槽,所述发光模块发射出的光线能够通过所述匀光凹槽传输至外部。本发明提供的野营灯通过在导光板上开设匀光凹槽,利用匀光凹槽的侧壁对光线的反射从而提高灯光的弥散程度,提高亮度的均匀性。提高亮度的均匀性。提高亮度的均匀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伟毅 李平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杭州巨星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11.23
    技术公布日:2022/5/25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c.8miu.com/read-18096.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