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置导流槽的制作方法

    专利查询2023-08-14  101



    1.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保温板技术领域,具体为内置导流槽。


    背景技术:

    2.保温板安装在墙体上,为了防止保温板脱落,通常会在保温板外侧加一层铁丝网,并用保温板用锚栓横穿而过,末端进入混凝土内墙,起到保护保温板及防止脱落的作用,进而在保温板外侧即浇筑空腔内现浇混凝土或其他填充物,形成外墙,然而,铁丝网和保温板之间的空隙不能太厚,否则用到填充物过多,增加成本,且没有必要,但是如果太薄,浇筑混凝土时,振动棒无法插入,为此,提出内置导流槽。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内置导流槽,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内置导流槽,包括开设于固定在墙体表面的保温板一侧的导流槽和固定于保温板表面的凸起柱组件,所述导流槽的内壁两侧均开设有若干个斜角槽,所述凸起柱组件包括连接柱、锚针和端盖,所述锚针和端盖分别固定连接于连接柱的两端,所述锚针的一端钉入于保温板内。
    5.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墙体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用于将保温板固定于墙体表面的锚栓组件,所述锚栓组件包括垫块、压盖和端帽,所述压盖固定连接于垫块的一侧,所述端帽设置于压盖远离垫块的一侧,所述垫块和压盖固定贯穿有锚栓,所述锚栓的一端固定连接于端帽的一侧,所述锚栓远离端帽的一端固定贯穿并插入于墙体内。
    6.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垫块和压盖之间固定连接有铁丝网,所述铁丝网与保温板之间设有浇筑空腔。
    7.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的:所述保温板靠近墙体的一侧开设有若干个通槽,所述通槽内涂抹有粘合剂。
    8.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的:所述斜角槽的内部侧壁开设有锥形槽,所述锥形槽的内部固定连接有金属杆,所述金属杆的表面固定连接有若干个凸起块。
    9.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的:所述连接柱的外形为圆台,所述锚针的表面固定连接有若干个倒钩。
    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当铁丝网和保温板之间的浇筑空腔内浇筑满混凝土时,保温板表面竖直设置内置的导流槽,可以有效扩大浇筑空腔的间隙,在方便振动棒插入振动作业,使混凝土或其他填充物充分填充,导流槽内壁开设的若干个斜角槽,斜角槽边缘较浅,逐渐加深,这样填充后,还能进一步防止保温板下坠,同导流槽和斜角槽相互配合稳固保温板的同时也增加了混凝土与保温板表面的接触面积,当混凝土凝固后,使得混凝土和保温板连接的更牢固,防止保温板下坠下坠的同时有效提高外墙的强度。
    附图说明
    11.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12.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13.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14.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温板剖面结构示意图;
    15.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图3中a区结构示意图;
    16.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图3中b区结构示意图;
    17.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凸起柱组件结构示意图;
    18.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凸起柱组件立体结构示意图。
    19.图中:1、保温板;2、导流槽;3、斜角槽;4、铁丝网;5、锚栓组件;6、垫块;7、压盖;8、端帽;9、浇筑空腔;10、通槽;11、锚栓;12、墙体;13、凸起柱组件;14、连接柱;15、锚针;16、端盖;17、粘合剂;18、倒钩;19、锥形槽;20、金属杆;21、凸起块。
    具体实施方式
    20.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
    21.请参阅图1-8,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内置导流槽,包括开设于固定在墙体12表面的保温板1一侧的导流槽2和固定于保温板1表面的凸起柱组件13,导流槽2的内壁两侧均开设有若干个斜角槽3,凸起柱组件13包括连接柱14、锚针15和端盖16,锚针15和端盖16分别固定连接于连接柱14的两端,锚针15的一端钉入于保温板1内,连接柱14的外形为圆台,锚针15的表面固定连接有若干个倒钩18,锚针15表面的倒钩18可以将凸起柱组件13牢牢固定在保温板1的表面,有效防止凸起柱组件13脱落,凸起柱组件13安装数量多少可以根据保温板1的面积大小和所需浇筑混凝土的厚度来决定,保温板1的面积大越大,所需浇筑混凝土的厚度越厚可以适量增加安装凸起柱组件13的数量,连接柱14为圆台形设计与端盖16和锚针15相互配合,可以有效提高混凝土浇筑成的外墙与保温板1结合强度;当铁丝网4和保温板1之间的浇筑空腔9内浇筑满混凝土时,保温板1表面竖直设置内置的导流槽2,可以有效扩大浇筑空腔9的间隙,在方便振动棒插入振动作业,使混凝土或其他填充物充分填充,导流槽2内壁开设的若干个斜角槽3,斜角槽边缘较浅,逐渐加深,这样填充后,还能进一步防止保温板1下坠,同导流槽2和斜角槽3相互配合稳固保温板1的同时也增加了混凝土与保温板1表面的接触面积,当混凝土凝固后,使得混凝土和保温板1连接的更牢固,防止保温板1下坠下坠的同时有效提高外墙的强度。
    22.墙体12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用于将保温板1固定于墙体12表面的锚栓组件5,锚栓组件5包括垫块6、压盖7和端帽8,压盖7固定连接于垫块6的一侧,端帽8设置于压盖7远离垫块6的一侧,垫块6和压盖7固定贯穿有锚栓11,锚栓11的一端固定连接于端帽8的一侧,锚栓11远离端帽8的一端固定贯穿并插入于墙体12内,垫块6和压盖7之间固定连接有铁丝网4,铁
    丝网4与保温板1之间设有浇筑空腔9;通过锚栓组件5可以将铁丝网4和保温板1固定于墙体12外侧,通过垫块6可以将铁丝网4之间隔开规定距离,确保形成的浇筑空腔9范围可控,在浇筑空腔9内浇筑完混凝土形成的外墙薄厚均匀。
    23.保温板1靠近墙体的一侧开设有若干个通槽10,通槽10内涂抹有粘合剂17;通槽10可以有效增加保温板1与粘合剂17的接触面积,通过粘合剂17可将保温板1更牢固粘贴于墙体12表面。
    24.斜角槽3的内部侧壁开设有锥形槽19,锥形槽19的内部固定连接有金属杆20,金属杆20的表面固定连接有若干个凸起块21;当浇筑空腔9内注入足量的混凝土后,将振动棒插进导流槽2对混凝土进行振动时,未凝固的混凝土会顺着导流槽2和斜角槽3进入锥形槽19内,将锥形槽19完全填充,通过金属杆20和混凝土结合并凝固,有效进一步提高混凝土外墙与保温板1的结合强度,对防止保温板1下坠脱落起到积极作用。
    25.工作原理或者结构原理,使用时,当确保铁丝网4和保温板1通过锚栓组件5固定好在墙体12表面后,将铁丝网4和保温板1之间的浇筑空腔9内浇筑足量混凝土时,保温板1表面竖直设置内置的导流槽2,可以有效扩大浇筑空腔9的间隙,在方便振动棒插入振动作业,使混凝土或其他填充物充分填充,导流槽2内壁开设的若干个斜角槽3,斜角槽边缘较浅,逐渐加深,这样填充后,还能进一步防止保温板1下坠,同导流槽2和斜角槽3相互配合稳固保温板1的同时也增加了混凝土与保温板1表面的接触面积,当混凝土凝固后,使得混凝土和保温板1连接的更牢固,防止保温板1下坠下坠的同时有效提高外墙的强度,当振动棒插进导流槽2对混凝土进行振动时,未凝固的混凝土会顺着导流槽2和斜角槽3进入锥形槽19内,将锥形槽19完全填充,通过金属杆20和混凝土结合并凝固,有效进一步提高混凝土外墙与保温板1的结合强度,对防止保温板1下坠脱落起到积极作用。
    26.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技术特征:
    1.内置导流槽,包括开设于固定在墙体(12)表面的保温板(1)一侧的导流槽(2)和固定于保温板(1)表面的凸起柱组件(13),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槽(2)的内壁两侧均开设有若干个斜角槽(3),所述凸起柱组件(13)包括连接柱(14)、锚针(15)和端盖(16),所述锚针(15)和端盖(16)分别固定连接于连接柱(14)的两端,所述锚针(15)的一端钉入于保温板(1)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置导流槽,其特征在于:所述墙体(12)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用于将保温板(1)固定于墙体(12)表面的锚栓组件(5),所述锚栓组件(5)包括垫块(6)、压盖(7)和端帽(8),所述压盖(7)固定连接于垫块(6)的一侧,所述端帽(8)设置于压盖(7)远离垫块(6)的一侧,所述垫块(6)和压盖(7)固定贯穿有锚栓(11),所述锚栓(11)的一端固定连接于端帽(8)的一侧,所述锚栓(11)远离端帽(8)的一端固定贯穿并插入于墙体(12)内。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内置导流槽,其特征在于:所述垫块(6)和压盖(7)之间固定连接有铁丝网(4),所述铁丝网(4)与保温板(1)之间设有浇筑空腔(9)。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置导流槽,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板(1)靠近墙体的一侧开设有若干个通槽(10),所述通槽(10)内涂抹有粘合剂(17)。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置导流槽,其特征在于:所述斜角槽(3)的内部侧壁开设有锥形槽(19),所述锥形槽(19)的内部固定连接有金属杆(20),所述金属杆(20)的表面固定连接有若干个凸起块(21)。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置导流槽,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柱(14)的外形为圆台,所述锚针(15)的表面固定连接有若干个倒钩(18)。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内置导流槽,包括开设于固定在墙体表面的保温板一侧的导流槽和固定于保温板表面的凸起柱组件,导流槽的内壁两侧均开设有若干个斜角槽,凸起柱组件包括连接柱、锚针和端盖,锚针和端盖分别固定连接于连接柱的两端,锚针的一端钉入于保温板内;保温板表面竖直设置内置的导流槽,可以有效扩大浇筑空腔的间隙,在方便振动棒插入振动作业,使混凝土或其他填充物充分填充,导流槽内壁开设的若干个斜角槽,斜角槽边缘较浅,逐渐加深,这样填充后,还能进一步防止保温板下坠,当混凝土凝固后,使得混凝土和保温板连接的更牢固,防止保温板下坠下坠的同时有效提高外墙的强度。度。度。


    技术研发人员:刘印楼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北京北鹏首豪建材集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12.07
    技术公布日:2022/5/25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c.8miu.com/read-18115.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