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站价签间的通信方法和系统。
背景技术:
2.在市场上,越来越多的场合中,电子价签被使用。目前,价签在接收来自基站的数据包时候,由于价签端没有rtc模块没办法精确定时。
3.当价签处理完数据需要应答时候,就采用粗糙的排序即根据数据包内协议内容将价签排序成0-n,然后根据延时乘以一个固定数值,在要发送数据包时候,价签会检测周围无线电信号值,当低于标称数值时候发送应答包,如果大于标称数值则代表当前环境中有无线电传输此时应答会产生干扰,会再加一小段延时后发送应答数据包,这会导致较大概率出现价签和价签之间的应答信号互相干扰,导致价签通信成功率偏低。
技术实现要素:
4.为此,需要提供一种基站价签间的通信方法,用以解决现有基站价签间通信,价签采用粗糙排序延时应答,导致较大概率出现价签与价签间应答信号互相干扰的问题,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5.一种基站价签间的通信方法,包括步骤:
6.基站接收服务器下发的数据,并对所述数据进行解析;
7.基站根据预设规则发送解析后的数据包至各个价签,所述预设规则包括:头包对齐模式和预设两个包间的发送时间间隔;
8.通过价签与基站间通信实时对时模式完成所有价签的校时;
9.每个价签根据预设算法计算出各自对应的应答时间;
10.每个价签在各自对应的应答时间内应答信号。
11.进一步的,所述“基站根据预设规则发送解析后的数据包至各个价签”,还包括步骤:
12.采用头包对齐模式,基站按照预设两个包间的发送时间间隔发送数据包至各个价签,直至所有数据包发送完毕。
13.进一步的,所述“通过价签与基站间通信实时对时模式完成所有价签的校时”,还包括步骤:
14.根据价签与基站协定好的时序,通过头包对时,当价签接收到第0包数据时,根据价签自身id排序计算出校时基准时间,当基站将所有价签的第0包数据都发送完后,则完成所有价签的校时。
15.进一步的,所述“每个价签根据预设算法计算出各自对应的应答时间”,还包括步骤:
16.根据价签应答周期与当前实时时间计算应答基准时间,若所述应答基准时间位于该价签的应答窗口时间内,则在所述应答窗口时间内发送应答数据包;
17.若所述应答基准时间大于该价签的应答窗口时间,则在下一次发送周期发送应答数据包;
18.若所述应答基准时间小于该价签的应答窗口时间,则用应答窗口时间减去基准时间计算出延迟多久时间发送应答数据包。
19.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还提供了一种基站价签间的通信系统,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20.一种基站价签间的通信系统,包括:基站和价签,所述基站通信连接所述价签;
21.所述基站用于:接收服务器下发的数据,并对所述数据进行解析;
22.所述基站还用于:根据预设规则发送解析后的数据包至各个价签,所述预设规则包括:头包对齐模式和预设两个包间的发送时间间隔;
23.所述价签用于:通过与基站间通信实时对时模式完成所有价签的校时;根据预设算法计算出各自对应的应答时间;在各自对应的应答窗口时间内应答信号。
24.进一步的,所述基站还用于:采用头包对齐模式,基站按照预设两个包间的发送时间间隔发送数据包至各个价签,直至所有数据包发送完毕。
25.进一步的,所述价签还用于:根据价签与基站协定好的时序,通过头包对时,当价签接收到第0包数据时,根据价签自身id排序计算出校时基准时间,当基站将所有价签的第0包数据都发送完后,则完成所有价签的校时。
26.进一步的,所述价签还用于:根据价签应答周期与当前实时时间计算应答基准时间,若所述应答基准时间位于该价签的应答窗口时间内,则在所述应答窗口时间内发送应答数据包;
27.若所述应答基准时间大于该价签的应答窗口时间,则在下一次发送周期发送应答数据包;
28.若所述应答基准时间小于该价签的应答窗口时间,则用应答窗口时间减去基准时间计算出延迟多久时间发送应答数据包。
29.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基站接收服务器下发的数据,并对所述数据进行解析;基站根据预设规则发送解析后的数据包至各个价签,所述预设规则包括:头包对齐模式和预设两个包间的发送时间间隔;通过价签与基站间通信实时对时模式完成所有价签的校时;每个价签根据预设算法计算出各自对应的应答时间;每个价签在各自对应的应答时间内应答信号。在上述技术方案中,首先通过价签与基站间通信实时对时模式完成所有价签的校时,能有效提高基站下发数据的稳定性、可靠性,时间间隔不依赖于服务器而是由基站直接控制,给后期价签的软件和硬件迭代带来了灵活性,只需要修改基站与价签之间的协议即可,不需要修改服务器端。完成所有价签的校时,使得无联系的价签之间有了共同的时间基准,再依靠预设算法来计算出各个价签的应答窗口时间,可大大提高基站与价签之间的通信的稳定性和成功率。
附图说明
30.图1为具体实施方式所述一种基站价签间的通信方法的流程图;
31.图2为具体实施方式所述基站数据包下发时序图;
32.图3为具体实施方式所述价签对时与应答算法时序图;
33.图4为具体实施方式所述一种基站价签间的通信系统的模块连接示意图。
34.附图标记说明:
35.400、一种基站价签间的通信系统,
36.401、基站,
37.402、价签。
具体实施方式
38.为详细说明技术方案的技术内容、构造特征、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予说明。
39.请参阅图1至图3,在本实施方式中,一种基站价签间的通信方法可应用在一种基站价签间的通信系统上,所述一种基站价签间的通信系统,包括:基站和价签,所述基站通信连接所述价签。
40.在本实施方式中,以一组18个价签为例进行说明,对一组的基站与价签间的通信进行说明,一组有更多的价签,或是有更多组,原理与本技术方案相同,不做另外说明。
41.同样地,在本实施方式中,也预先设置好价签应答周期。所述价签应答周期指的是一组(18个)价签从第一个开始应答到最后一个应答结束的时间。以下以一组18个价签为例展开说明:
42.步骤s101:基站接收服务器下发的数据,并对所述数据进行解析。具体可如下:服务器在接口收到下发数据后,会相对应生成对应基站数据包内容,将数据一次性推送至基站,基站根据协议解析出对应数据包格式为价签0的第一包、价签1的第一包、价签2的第一包、
……
价签0的第二包、价签1的第二包
……
价签17的第十七包。
43.数据解析完毕后,执行步骤s102:基站根据预设规则发送解析后的数据包至各个价签,所述预设规则包括:头包对齐模式和预设两个包间的发送时间间隔。具体结合图2说明,采用头包对齐模式,基站按照预设两个包间的发送时间间隔发送数据包至各个价签,直至所有数据包发送完毕。在本实施方式中,基站严格按照10ms的间隔调用无线模块发送数据,且采用包头对齐模式,例如0ms发送价签0的第一包、10ms发送价签1的第一包、20ms发送价签2的第一包直至数据包全部发完。需要说明的是,在其它实施方式中,间隔时间可根据实际应用场景任意设定,不做限制。
44.步骤s103:通过价签与基站间通信实时对时模式完成所有价签的校时。具体可如下:价签端受限于硬件没有rtc模块且对时间精度要求比较高,所以采用了每次通信实时对时模式,根据价签与基站协定好的时序,通过头包对时,当价签接收到第0包数据时,根据价签自身id排序计算出一个校时基准时间,当基站将所有价签的第0包数据都发送完后,则完成所有价签的校时。结合图3进行具体说明:价签接收到数据第0包的时间间隔是精确的由基站控制的10ms,协议中可以解析出当前价签是处在组中位置,所以当价签接收到第0包数据后,可以根据自身id排序计算出一个校时基准时间,例如当前时间12:00:00整基站发送第一包数据,第0价签接收到后根据公式0*10ms,所以第0价签当前时间即为12:00:00,第1价签收到后根据公式1*10ms累加到校时基准时间则第1价签当前时间为12:00:00+10ms,因为第0价签在第1价签收到数据包时已经过了10ms,所以此时第0价签时间也为12:00:00+10ms,两个价签的时间基准经过对时就一致了,同理第17价签收到数据包根据公式17*10ms后时间基准为12:00:00+170ms,基站将一组18个价签的第0包数据都发送完后,价签端就完
成了校时操作。
45.步骤s104:每个价签根据预设算法计算出各自对应的应答时间。具体可如下:当价签处理完数据包后,需要给基站发送一个操作成功应答,由于价签之间不知道对方何时应答,为了防止价签应答信号之间碰撞导致无线电干扰,则需要让一组价签严格按照顺序依次应答,价签接收完数据包后会有一段数据处理时间大约200ms,然后价签会根据算法:根据价签应答周期与当前实时时间计算应答基准时间,若所述应答基准时间位于该价签的应答窗口时间内,则在所述应答窗口时间内发送应答数据包;
46.若所述应答基准时间大于该价签的应答窗口时间,则在下一次发送周期发送应答数据包;
47.若所述应答基准时间小于该价签的应答窗口时间,则用应答窗口时间减去基准时间计算出延迟多久时间发送应答数据包。
48.上述应答窗口时间指的是每个价签在特定时间段内发送应答信号,避免多个价签同时应答信号产生无线电干扰。
49.以下举例分别说明三种情况:
50.假设对完时间一组价签统一在12:00:00准,然后第一个价签处理完数据时间来到12:00:00:200,这个200毫秒取余应答周期后得到200毫秒即为应答基准时间,第一个价签根据计算应答窗口为0-100,所以此时时间是200毫秒超过了第一个价签的应答窗口,就需要等待下一个应答窗口时间到来即为下一发送周期的0-100毫秒;
51.当第三个价签应答时候,它的时间是12:00:00:200,它的应答基准时间也是200毫秒,但是第三个价签的应答窗口时间为200-300毫秒,所以第三个价签不需要等待下一个应答周期直接在这个周期内就可以发送应答信号;
52.当第四个价签应答时候,它的时间是12:00:00:200,它的应答基准时间也是200毫秒,但是第三个价签的应答窗口时间为300-400毫秒,所以第四个价签则延迟300-200=100毫秒后发送应答信号。
53.具体代码如下:
[0054][0055][0056]
计算出每个价签的应答时间,价签按照顺序在自己的应答时间内应答信号,窗口
为各个价签独占,所以从源头上避免了无线电信号之间的干扰,大大提高了系统运行的稳定性和通信的成功率。
[0057]
步骤s105:每个价签在各自对应的应答时间内应答信号。
[0058]
通过基站接收服务器下发的数据,并对所述数据进行解析;基站根据预设规则发送解析后的数据包至各个价签,所述预设规则包括:头包对齐模式和预设两个包间的发送时间间隔;通过价签与基站间通信实时对时模式完成所有价签的校时;每个价签根据预设算法计算出各自对应的应答时间;每个价签在各自对应的应答时间内应答信号。在上述技术方案中,首先通过价签与基站间通信实时对时模式完成所有价签的校时,能有效提高基站下发数据的稳定性、可靠性,时间间隔不依赖于服务器而是由基站直接控制,给后期价签的软件和硬件迭代带来了灵活性,只需要修改基站与价签之间的协议即可,不需要修改服务器端。完成所有价签的校时,使得无联系的价签之间有了共同的时间基准,再依靠预设算法来计算出各个价签的应答窗口时间,可大大提高基站与价签之间的通信的稳定性和成功率。
[0059]
请参阅图2至图4,在本实施方式中,一种基站价签间的通信系统400的具体实施方式如下:
[0060]
一种基站价签间的通信系统400,包括:基站401和价签402,所述基站401通信连接所述价签402;所述基站401用于:接收服务器下发的数据,并对所述数据进行解析;所述基站401还用于:基站401根据预设规则发送解析后的数据包至各个价签402,所述预设规则包括:头包对齐模式和预设两个包间的发送时间间隔;所述价签402用于:通过与基站401间通信实时对时模式完成所有价签402的校时;根据预设算法计算出各自对应的应答时间,在各自对应的应答时间内应答信号。具体可如下:服务器在接口收到下发数据后,会相对应生成对应基站401数据包内容,将数据一次性推送至基站401,基站401根据协议解析出对应数据包格式为价签0402的第一包、价签1402的第一包、价签2402的第一包、
……
价签0402的第二包、价签1402的第二包
……
价签17402的第十七包。
[0061]
进一步的,所述基站401还用于:采用头包对齐模式,按照预设两个包间的发送时间间隔发送数据包至各个价签402,直至所有数据包发送完毕。具体结合图2说明,在本实施方式中,基站401严格按照10ms的间隔调用无线模块发送数据,且采用包头对齐模式,例如0ms发送价签0402的第一包、10ms发送价签1402的第一包、20ms发送价签2402的第一包直至数据包全部发完。需要说明的是,在其它实施方式中,间隔时间可根据实际应用场景任意设定,不做限制。
[0062]
进一步的,所述价签402还用于:根据价签402与基站401协定好的时序,通过头包对时,当价签402接收到第0包数据时,根据价签402自身id排序计算出一个校时基准时间,当基站401将所有价签402的第0包数据都发送完后,则完成所有价签402的校时。结合图3进行具体说明:价签402接收到数据第0包的时间间隔是精确的由基站401控制的10ms,协议中可以解析出当前价签402是处在组中位置,所以当价签402接收到第0包数据后,可以根据自身id排序计算出一个校时基准时间,例如当前时间12:00:00整基站401发送第一包数据,第0价签402接收到后根据公式0*10ms,所以第0价签402当前时间即为12:00:00,第1价签402收到后根据公式1*10ms累加到校时基准时间则第1价签402当前时间为12:00:00+10ms,因为第0价签402在第1价签402收到数据包时已经过了10ms,所以此时第0价签402时间也为
12:00:00+10ms,两个价签402的时间基准经过对时就一致了,同理第17价签402收到数据包根据公式17*10ms后时间基准为12:00:00+170ms,基站401将一组18个价签402的第0包数据都发送完后,价签402端就完成了校时操作。
[0063]
当价签402处理完数据包后,需要给基站401发送一个操作成功应答,由于价签402之间不知道对方何时应答,为了防止价签402应答信号之间碰撞导致无线电干扰,则需要让一组价签402严格按照顺序依次应答,价签402接收完数据包后会有一段数据处理时间大约200ms,然后价签402会根据算法:根据价签402应答周期与当前实时时间计算应答基准时间,若所述应答基准时间位于该价签402的应答窗口时间内,则在所述应答窗口时间内发送应答数据包;
[0064]
若所述应答基准时间大于该价签402的应答窗口时间,则在下一次发送周期发送应答数据包;
[0065]
若所述应答基准时间小于该价签402的应答窗口时间,则用应答窗口时间减去基准时间计算出延迟多久时间发送应答数据包。
[0066]
上述应答窗口时间指的是每个价签402在特定时间段内发送应答信号,避免多个价签402同时应答信号产生无线电干扰。
[0067]
以下举例分别说明三种情况:
[0068]
假设对完时间一组价签402统一在12:00:00准,然后第一个价签402处理完数据时间来到12:00:00:200,这个200毫秒取余应答周期后得到200毫秒即为应答基准时间,第一个价签402根据计算应答窗口为0-100,所以此时时间是200毫秒超过了第一个价签402的应答窗口,就需要等待下一个应答窗口时间到来即为下一发送周期的0-100毫秒;
[0069]
当第三个价签402应答时候,它的时间是12:00:00:200,它的应答基准时间也是200毫秒,但是第三个价签402的应答窗口时间为200-300毫秒,所以第三个价签402不需要等待下一个应答周期直接在这个周期内就可以发送应答信号;
[0070]
当第四个价签402应答时候,它的时间是12:00:00:200,它的应答基准时间也是200毫秒,但是第三个价签402的应答窗口时间为300-400毫秒,所以第四个价签402则延迟300-200=100毫秒后发送应答信号。
[0071]
具体代码如下:
[0072][0073]
计算出每个价签402的应答时间,价签402按照顺序在自己的应答时间内应答信号,窗口为各个价签402独占,所以从源头上避免了无线电信号之间的干扰,大大提高了系统运行的稳定性和通信的成功率。
[0074]
通过基站401接收服务器下发的数据,并对所述数据进行解析;基站401根据预设规则发送解析后的数据包至各个价签402,所述预设规则包括:头包对齐模式和预设两个包间的发送时间间隔;通过价签402与基站401间通信实时对时模式完成所有价签402的校时;每个价签402根据预设算法计算出各自对应的应答时间;每个价签402在各自对应的应答时间内应答信号。在上述技术方案中,首先通过价签402与基站401间通信实时对时模式完成所有价签402的校时,能有效提高基站401下发数据的稳定性、可靠性,时间间隔不依赖于服务器而是由基站401直接控制,给后期价签402的软件和硬件迭代带来了灵活性,只需要修改基站401与价签402之间的协议即可,不需要修改服务器端。完成所有价签402的校时,使得无联系的价签402之间有了共同的时间基准,再依靠预设算法来计算出各个价签402的应答窗口时间,可大大提高基站401与价签402之间的通信的稳定性和成功率。
[0075]
需要说明的是,尽管在本文中已经对上述各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因此,基于本发明的创新理念,对本文所述实施例进行的变更和修改,或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直接或间接地将以上技术方案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基站价签间的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基站接收服务器下发的数据,并对所述数据进行解析;基站根据预设规则发送解析后的数据包至各个价签,所述预设规则包括:头包对齐模式和预设两个包间的发送时间间隔;通过价签与基站间通信实时对时模式完成所有价签的校时;每个价签根据预设算法计算出各自对应的应答时间;每个价签在各自对应的应答时间内应答信号。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站价签间的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站根据预设规则发送解析后的数据包至各个价签”,还包括步骤:采用头包对齐模式,基站按照预设两个包间的发送时间间隔发送数据包至各个价签,直至所有数据包发送完毕。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站价签间的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过价签与基站间通信实时对时模式完成所有价签的校时”,还包括步骤:根据价签与基站协定好的时序,通过头包对时,当价签接收到第0包数据时,根据价签自身id排序计算出校时基准时间,当基站将所有价签的第0包数据都发送完后,则完成所有价签的校时。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站价签间的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每个价签根据预设算法计算出各自对应的应答时间”,还包括步骤:根据价签应答周期与当前实时时间计算应答基准时间,若所述应答基准时间位于该价签的应答窗口时间内,则在所述应答窗口时间内发送应答数据包;若所述应答基准时间大于该价签的应答窗口时间,则在下一次发送周期发送应答数据包;若所述应答基准时间小于该价签的应答窗口时间,则用应答窗口时间减去基准时间计算出延迟多久时间发送应答数据包。5.一种基站价签间的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基站和价签,所述基站通信连接所述价签;所述基站用于:接收服务器下发的数据,并对所述数据进行解析;所述基站还用于:根据预设规则发送解析后的数据包至各个价签,所述预设规则包括:头包对齐模式和预设两个包间的发送时间间隔;所述价签用于:通过与基站间通信实时对时模式完成所有价签的校时;根据预设算法计算出各自对应的应答时间;在各自对应的应答窗口时间内应答信号。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基站价签间的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站还用于:采用头包对齐模式,基站按照预设两个包间的发送时间间隔发送数据包至各个价签,直至所有数据包发送完毕。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基站价签间的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价签还用于:根据价签与基站协定好的时序,通过头包对时,当价签接收到第0包数据时,根据价签自身id排序计算出校时基准时间,当基站将所有价签的第0包数据都发送完后,则完成所有价签的校时。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基站价签间的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价签还用于:
根据价签应答周期与当前实时时间计算应答基准时间,若所述应答基准时间位于该价签的应答窗口时间内,则在所述应答窗口时间内发送应答数据包;若所述应答基准时间大于该价签的应答窗口时间,则在下一次发送周期发送应答数据包;若所述应答基准时间小于该价签的应答窗口时间,则用应答窗口时间减去基准时间计算出延迟多久时间发送应答数据包。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站价签间的通信方法和系统。所述一种基站价签间的通信方法,包括步骤:基站接收服务器下发的数据,并对所述数据进行解析;基站根据预设规则发送解析后的数据包至各个价签,所述预设规则包括:头包对齐模式和预设两个包间的发送时间间隔;通过价签与基站间通信实时对时模式完成所有价签的校时;每个价签根据预设算法计算出各自对应的应答窗口时间,每个价签在各自对应的应答时间内应答信号。通过上述方法,可大大提高基站与价签之间的通信的稳定性和成功率。功率。功率。
技术研发人员:邓福钦 黄春机 王灏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福建星网元智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11.23
技术公布日:2022/5/25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c.8miu.com/read-181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