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扇及风扇灯的制作方法

    专利查询2023-08-15  111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风扇及风扇灯,尤其是一种扩散吹风式风扇及风扇灯。


    背景技术:

    2.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大出风量、大吹风角度、低噪音的风扇是人们迫切的需求。然而,目前市面上的风扇是通过圆环状的扇叶进行吹风。如此,不仅出风量小,而且出风角度小。其次,当风扇工作时,空气与高速旋转的扇叶表面接触而导致噪音较大。因此,现有风扇给用户带来了较差的使用体验。
    3.鉴于上述问题,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扇叶,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风扇,该风扇通过对叶根曲线、叶梢曲线、前缘曲线以及后缘曲线进行创新设计,从而使得本实用新型风扇工作时不仅出风量大、吹风的扩散角度大,而且噪音较小,进而有效提升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风扇,包括:轮毂;以及至少2片扇叶,所述扇叶安装在所述轮毂上,并被设置为绕所述风扇的扇叶轴线旋转;其中,所述扇叶的叶根曲线在扇叶轴线上的投影长度为23.0a mm~25.0a mm,在垂直于扇叶轴线的平面上的投影长度为55.0a mm~59.0a mm;所述扇叶的叶梢曲线在扇叶轴线上的投影长度为44.0a mm~48.0a mm,在垂直于扇叶轴线的平面上的投影长度为160.0a mm~172.0a mm;所述扇叶的前缘曲线在扇叶轴线上的投影长度为16.5a mm~18.5a mm,在垂直于扇叶轴线的平面上的投影长度为120.0a mm~124.0a mm;以及所述扇叶的后缘曲线在扇叶轴线上的投影长度为20.0a mm~22.0a mm,在垂直于扇叶轴线的平面上的投影长度为129.0a mm~131.0a mm;其中,a为比例系数,并大于0。
    6.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扇叶的叶根处的厚度为1.9a mm~3.5a mm,叶梢处的厚度为1.3a mm~1.8a mm。
    7.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扇叶的厚度自所述前缘曲线处向所述后缘曲线处逐渐变小。
    8.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扇叶的厚度自所述叶梢曲线处向所述叶根曲线处逐渐变大。
    9.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扇叶的外径为297a mm~302a mm。
    10.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扇叶的叶根曲线位于所述轮毂的第一侧壁上,所述叶梢曲线位于与所述扇叶轴线共轴的圆柱面上。
    11.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轮毂的外径为73.5a mm~76.5a mm。
    12.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轮毂的高度不小于30.0a mm。
    13.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扇叶的数量为3;其中,相邻两片扇叶的叶根曲线在垂直于扇叶轴线的平面上的投影之间的间距为19.0a mm~23.0a mm,相邻两片扇叶
    的叶梢曲线在垂直于扇叶轴线的平面上的投影之间的间距为127.0a mm~141.0a mm。
    14.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风扇灯,包括:前述风扇;光源组件,所述光源组件安装在所述风扇灯内;以及灯罩,所述灯罩包括顶壁以及第二侧壁,所述顶壁、第二侧壁形成容纳腔以至少部分收容所述扇叶;其中,所述第二侧壁与所述扇叶轴线之间的距离自所述第二侧壁靠近所述顶壁处向远离所述顶壁处逐渐变大。
    15.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光源组件设置在所述顶壁上且位于所述灯罩内,所述光源组件的出光方向和所述风扇的气流方向一致。
    16.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灯罩沿竖直方向的高度小于所述扇叶沿竖直方向的高度。
    17.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灯罩呈环形且所述第二侧壁相应呈环形围绕所述扇叶设置,所述扇叶在水平方向的最大外径小于所述第二侧壁的最小内径。
    18.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二侧壁朝远离所述扇叶的方向弯曲,所述第二侧壁呈自由曲面。
    19.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风扇通过对叶根曲线、叶梢曲线、前缘曲线以及后缘曲线进行创新设计,从而使得本实用新型风扇工作时不仅出风量大、吹风的扩散角度大,而且噪音较小,进而有效提升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附图说明
    20.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轮毂、扇叶的立体示意图。
    21.图2为图1中轮毂与一个扇叶配合后的立体示意图。
    22.图3是图1所示轮毂、扇叶的平面示意图。
    23.图4是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风扇灯的立体示意图。
    24.图5是图4所示风扇灯的剖面结构图。
    25.图6是图4所示风扇灯的立体分解图。
    26.附图标记:
    27.100、风扇灯;
    28.10、轮毂;11、底壁;111、孔;112、加强筋;12、第一侧壁;13、安装槽;
    29.20、扇叶;201、扇叶轴线;21、叶根曲线;22、叶梢曲线;23、前缘曲线;24、后缘曲线;
    30.30、电机组件;31、电机;32、紧固件;
    31.40、电控组件;
    32.50、灯罩;51、顶壁;511、进风口;52、第二侧壁;53、容纳腔;
    33.60、吸顶组件。
    具体实施方式
    34.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
    35.请参阅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揭示了一种风扇,包括轮毂10以及安装在所述轮毂10上的扇叶20。当所述风扇工作时,所述扇叶20绕扇叶轴线201旋转。当然,所述风扇还可以包括其它配套零部件,例如电机、控制器等等。然,此皆为现有技术,故于此不再赘述。
    36.请参阅图2以及图1所示,所述轮毂10呈圆柱状,包括底壁11以及第一侧壁12,所述底壁11、第一侧壁12共同围设形成安装槽13。所述底壁11设置有安装孔111,以与电机的输出轴相配合。所述底壁11上还设置有加强筋112。所述加强筋112的一端与所述安装孔孔111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一侧壁12连接,从而增强所述安装孔111的强度。
    37.请参阅图1、图2以及图3所示,所述扇叶20固定安装在所述轮毂10上。所述扇叶20可以与所述轮毂10接触,也可以与所述轮毂10不接触,此时所述扇叶20与所述轮毂10之间存在间隙。所述扇叶20可以通过固定件固定安装在所述轮毂10上,也可以与所述轮毂10一体成型。本实用新型对所述扇叶20固定安装在所述轮毂10上的固定安装方式不作限定。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扇叶20与所述轮毂10是一体成型的。所述扇叶20包括叶根曲线21、与所述叶根曲线21相对的叶梢曲线22以及位于所述叶根曲线21和叶梢曲线22之间的前缘曲线23和后缘曲线24。所述叶根曲线21位于所述轮毂10的第一侧壁12上,即:所述叶根曲线21为所述扇叶20与所述轮毂10的第一侧壁12相交处的线。虽然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叶根曲线21位于所述轮毂10的第一侧壁12上,但是在其它实施例中,所述叶根曲线21也可以设置在所述轮毂10的第一侧壁12之外。所述叶根曲线21在扇叶轴线201上的投影长度为23.0a mm~25.0a mm,在垂直于所述扇叶轴线201的平面上的投影长度为55.0a mm~59.0a mm。所述叶梢曲线22在扇叶轴线201上的投影长度为44.0a mm~48.0a mm,在垂直于所述扇叶轴线201的平面上的投影长度为160.0a mm~172.0a mm。所述前缘曲线23为顺着所述扇叶20的旋转方向位于前端的曲线。所述前缘曲线23在扇叶轴线201上的投影长度为16.5a mm~18.5a mm,在垂直于所述扇叶轴线201的平面上的投影长度为120.0a mm~124.0a mm。所述后缘曲线24为顺着所述扇叶20的旋转方向位于后端的曲线。所述后缘曲线24在扇叶轴线201上的投影长度为20.0a mm~22.0a mm,在垂直于所述扇叶轴线201的平面上的投影长度为129.0a mm~131.0a mm。其中,a为大于0的比例系数。如此设置,当所述扇叶20转动时,气流在所述扇叶20的叶梢处为湍流,可以有效降低噪音。其次,如此设计的扇叶20的曲面结构可以将所述扇叶20吹出的风向由聚焦型改为扩散型,从而有利于吹出的风对周边电器元件进行散热,增强了周边电器元件的散热效果。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通过对叶根曲线21、叶梢曲线22、前缘曲线23以及后缘曲线24进行创新设计,从而使得所述扇叶20工作时不仅出风量大、吹风的扩散角度大,而且噪音较小,进而有效提升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38.优选地,所述扇叶20的厚度自所述叶梢曲线22处向所述叶根曲线21处逐渐变大。如此设置,可以降低所述扇叶20工作时的变形量。优选地,所述扇叶20的叶梢处的厚度为1.3a mm~1.8a mm,叶根处的厚度为1.9a mm~3.5a mm。如此设置,不仅使得所述扇叶20具有较佳地强度、刚度,而且所述扇叶20的重量较轻。
    39.优选地,所述扇叶20的厚度自所述前缘曲线23处向所述后缘曲线24处逐渐变小。如此设置,可以使得所述扇叶20的曲面更平滑,从而可以减小对气流的冲击和阻碍,进而增大吹风量、降低噪音。进一步地,所述叶梢曲线22位于与所述扇叶轴线201共轴的圆柱面上。如此设置,与外径相同的现有扇叶相比,本实用新型所述扇叶20的表面积更大,从而进一步增大所述扇叶20的排风量。进一步地,所述扇叶20的外径为297a mm~302a mm。如此设计,可以有效兼顾所述扇叶20的出风量、强度以及刚度,从而使得所述扇叶的出风量、强度、刚度都达到最佳状态。
    40.优选地,所述轮毂10的外径为73.5a mm~76.5a mm。如此设计,可以使得所述轮毂
    10、扇叶20的尺寸比例达到较佳状态,避免因所述轮毂10的尺寸过大或过小而影响所述扇叶20的出风量、降噪等效果。进一步地,所述轮毂10的高度不小于30.0a mm。如此设置,可以在所述扇叶20吹风时对吹出的风进行导向,从而加快对周边设置的电器元件进行散热,提升周边电器元件的散热效果。当所述叶根曲线21位于所述轮毂10的第一侧壁12上、所述轮毂10的高度不小30.0a mm时,所述轮毂10对吹出的风的导向效果较佳。
    41.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扇叶20的数量为3片。但是,可以理解的是,在其它实施例中,所述扇叶20的数量可以依需而设,例如可以是2片、3片、4片、5片等等。请参阅图3所示,当所述扇叶20的数量为3片时,相邻两片扇叶20的叶根曲线21在垂直于所述扇叶轴线201的平面上的投影之间的间距为19.0a mm~23.0a mm,相邻两片扇叶20的叶梢曲线22在垂直于所述扇叶轴线201的平面上的投影之间的间距为127.0a mm~141.0a mm。如此设计,可以进一步优化所述扇叶20出风量、吹风的扩散角度、降噪等效果。
    42.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风扇工作时不仅出风量大、吹风的扩散角度大,而且噪音较小,进而有效提升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43.请参阅图4、图5以及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还揭示了一种风扇灯100,包括所述风扇、光源组件(未图示)、灯罩50以及吸顶组件60。所述风扇包括所述轮毂10、所述扇叶20、电机组件30以及电控组件40。所述电机组件30固定安装在所述灯罩50上,包括电机31以及紧固件32。所述电机31的输出轴穿过所述轮毂10的安装孔111,并驱动所述轮毂10随着所述电机31的输出轴转动。所述紧固件32至少部分收容于所述轮毂10的安装槽13内,并与所述电机31的输出轴相配合,以将所述轮毂10固定在所述电机31的输出轴上。虽然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电机组件30固定在所述灯罩50上,但是在其它实施例中,所述电机组件30也可以固定在所述吸顶组件60上。所述电控组件40用以控制所述风扇工作。
    44.当然,可以理解的是,在其它实施例中,所述灯罩50中还设有光源组件,所述电控组件40也可以用来控制所述光源组件工作。所述灯罩50包括顶壁51以及第二侧壁52,所述光源组件设置在所述顶壁51上且位于所述灯罩50内,所述光源组件的出光方向和所述风扇的气流方向一致。所述顶壁51、第二侧壁52共同围设形成容纳腔53,以至少部分收容所述扇叶20,相当于所述灯罩50沿竖直方向的高度小于所述扇叶20沿竖直方向的高度,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扇叶20也可以完全收容在所述容纳腔53内,在此不做限制。所述顶壁51设置有进风口511。所述第二侧壁52与所述扇叶轴线201之间的距离自所述第二侧壁52靠近所述顶壁51处向远离所述顶壁51处逐渐变大,在所述灯罩50呈环形时,所述第二侧壁52相应呈环形围绕所述扇叶20设置,所述扇叶20在水平方向的最大外径小于所述第二侧壁52的最小内径,即:所述顶壁51围设形成喇叭结构,并自靠近所述顶壁51处向远离所述顶壁51处逐渐变大。如此设置,可以有效增大风量、气流的扩散角,同时还可以有利于周边电器元件的散热。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第二侧壁52朝远离所述扇叶20的方向弯曲,所述第二侧壁52呈自由曲面,当然,所述第二侧壁52的截面也可以呈平面,在此不做限制。所述吸顶组件60用以将所述风扇灯100固定安装在其它物体上,例如:屋顶、室内天花板等等。
    45.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吸顶组件60为环状的固定环,但是在其它实施例中,所述吸顶组件60还可以具有其它结构、形式,本实用新型对所述吸顶组件60的具体结构、形式不作限制。虽然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风扇灯100只有一层扇叶组件,但是在其它实施例中,所述风扇灯100也可以设置为具有多层扇叶组件,多层扇叶组件在所述电机31的输出轴方向上重叠。
    每层扇叶组件的扇叶20的数量可以依需而设。
    46.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风扇,其特征在于,包括:轮毂(10);以及至少2片扇叶(20),所述扇叶(20)安装在所述轮毂(10)上,并被设置为绕所述风扇的扇叶轴线(201)旋转;其中,所述扇叶(20)的叶根曲线(21)在扇叶轴线(201)上的投影长度为23.0amm~25.0a mm,在垂直于扇叶轴线(201)的平面上的投影长度为55.0a mm~59.0a mm;所述扇叶(20)的叶梢曲线(22)在扇叶轴线(201)上的投影长度为44.0amm~48.0a mm,在垂直于扇叶轴线(201)的平面上的投影长度为160.0a mm~172.0a mm;所述扇叶(20)的前缘曲线(23)在扇叶轴线(201)上的投影长度为16.5amm~18.5a mm,在垂直于扇叶轴线(201)的平面上的投影长度为120.0a mm~124.0a mm;以及所述扇叶(20)的后缘曲线(24)在扇叶轴线(201)上的投影长度为20.0amm~22.0a mm,在垂直于扇叶轴线(201)的平面上的投影长度为129.0a mm~131.0a mm;其中,a为比例系数,并大于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扇叶(20)的叶根处的厚度为1.9a mm~3.5a mm,叶梢处的厚度为1.3a mm~1.8a m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扇叶(20)的厚度自所述前缘曲线(23)处向所述后缘曲线(24)处逐渐变小。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扇叶(20)的厚度自所述叶梢曲线(22)处向所述叶根曲线(21)处逐渐变大。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扇叶(20)的外径为297a mm~302a mm。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扇叶(20)的叶根曲线(21)位于所述轮毂(10)的第一侧壁(12)上,所述叶梢曲线(22)位于与所述扇叶轴线(201)共轴的圆柱面上。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轮毂(10)的外径为73.5a mm~76.5a mm。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轮毂(10)的高度不小于30.0a mm。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扇叶(20)的数量为3;其中,相邻两片扇叶(20)的叶根曲线(21)在垂直于扇叶轴线(201)的平面上的投影之间的间距为19.0a mm~23.0a mm,相邻两片扇叶(20)的叶梢曲线(22)在垂直于扇叶轴线(201)的平面上的投影之间的间距为127.0a mm~141.0amm。10.一种风扇灯(100),其特征在于,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风扇;光源组件,所述光源组件安装在所述风扇灯内;以及灯罩(50),所述灯罩(50)包括顶壁(51)以及第二侧壁(52),所述顶壁(51)、第二侧壁(52)形成容纳腔(53)以至少部分收容所述扇叶(20);其中,所述第二侧壁(52)与所述扇叶轴线(201)之间的距离自所述第二侧壁(52)靠近所述顶壁(51)处向远离所述顶壁(51)处逐渐变大。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风扇灯(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源组件设置在所述顶壁(51)上且位于所述灯罩(50)内,所述光源组件的出光方向和所述风扇的气流方向一致。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风扇灯(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灯罩(50)沿竖直方向的高度小于所述扇叶(20)沿竖直方向的高度。13.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风扇灯(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灯罩(50)呈环形且所述第二侧壁(52)相应呈环形围绕所述扇叶(20)设置,所述扇叶(20)在水平方向的最大外径小于所述第二侧壁(52)的最小内径。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风扇灯(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侧壁(52)朝远离所述扇叶(20)的方向弯曲,所述第二侧壁(52)呈自由曲面。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风扇及风扇灯,所述风扇通过对叶根曲线、叶梢曲线、前缘曲线以及后缘曲线进行创新设计,从而使得本实用新型风扇工作时不仅出风量大、吹风的扩散角度大,而且噪音较小,进而有效提升了用户的使用体验。进而有效提升了用户的使用体验。进而有效提升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技术研发人员:姚晟 刘行安 王伟光 刘清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欧普照明电器(中山)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11.15
    技术公布日:2022/5/25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c.8miu.com/read-18133.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