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折弯机中上料机构技术领域,具体说是一种折弯机下折刀副刀结构。
背景技术:
2.现有技术中,折弯机上的上折刀和下折刀是需要配合使用的,通过中间设置的上压刀和下压刀将工件压紧固定后,通过上下折刀进行折弯,例如:公告号为 cn209379700u的专利中就公开了“一种多轴驱动折弯机”,该折弯机就是通过设置的上下折刀以及上下压刀进行折弯的。
3.通常情况下,上折刀和下折刀均是一体式的,在折弯时可将工件的某一条整边进行折弯,而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如果需要折弯工件一条边上的某一部分的话,那么通过现有的折刀是无法完成的,需要设置用于与上折刀配合的副刀机构来配合完成,而现有技术中还没有这种副刀机构。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折弯机下折刀副刀结构。
5.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解决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折弯机下折刀副刀结构,包括副刀刀体,该副刀刀体的设置位置与折弯机上安装的下折刀的位置对应,所述副刀刀体前端设置有容纳槽,该容纳槽的上端延伸设置有钩槽;当副刀刀体向内侧移动时,下折刀上端的折弯端部进入到钩槽内;并且所述副刀刀体的上端部设置为副刀折弯端部,该副刀折弯端部与上折刀的折弯端部的相对尺寸一致,且上下位置对应,该副刀折弯端部可与折弯机上安装的上折刀配合使用。
6.进一步地,所述副刀刀体上端的副刀折弯端部的位置高于下折刀上端的折弯端部的位置;下折刀上端的折弯端部与钩槽的位置对应。
7.进一步地,所述的副刀刀体的下侧前端还相应安装有导轨机构;该导轨机构相应嵌装在下折刀的刀身上,所述的导轨机构向两侧延伸,副刀刀体可沿着导轨机构向内侧移动,使下折刀上端的折弯端部进入到钩槽中,将下折刀整体或者部分覆盖住,且可向外侧移动。
8.进一步地,所述的副刀刀体的后端设置为圆弧状结构。
9.进一步地,所述的下折刀上还设置有与折弯端部对应的折弯斜面;而所述的副刀刀体上也同样设置有与副刀折弯端部对应的折弯斜面。两折弯斜面的斜面角度一致。
10.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1.(1)本装置中折弯机正常设置有上折刀和下折刀,而本装置在下折刀上设置轨道机构,轨道机构上安装副刀刀体,设置副刀刀体的副刀折弯端部的位置是高于下折刀的折弯端部的位置的,副刀刀体是可以相应移动到下折刀的上方将下折刀覆盖住的,那么就可
以通过副刀刀体代替下折刀与上方的上折刀配合折弯,实现单边部分折弯功能,结构合理,使用方便;
12.(2)本装置中相应设置副刀刀体的形状结构,首先其前端位置处设置容纳槽以及钩槽,使得副刀刀体在移动的时候,下折刀可相应无碍的进入到副刀刀体内,这种结构非常节省空间,结构合理;并且设置副刀刀体的上端部的副刀折弯端部与下折刀的折弯部的形状是一致的,那么就可以合理的通过副刀刀体对工件进行折弯,折弯效果相同,并且设置轨道机构,使得副刀刀体的移动更加顺畅。
附图说明
13.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图;
14.图2为本实用新型立体图;
15.图3为本实用新型在折弯机上的安装图;
16.图4为本实用新型与下折刀配合安装图。
具体实施方式
17.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明本实用新型,本实施例在以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为前提下进行实施,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18.如图1、图2、图3和图4所示,一种折弯机下折刀副刀结构,包括副刀刀体5,该副刀刀体5的设置位置与折弯机上安装的下折刀3的位置对应,副刀刀体5前端设置有容纳槽6,该容纳槽6的上端延伸设置有钩槽7;当副刀刀体5 向内侧移动时,下折刀3上端的折弯端部31进入到钩槽7内;并且副刀刀体5 的上端部设置为副刀折弯端部51,该副刀折弯端部51与上折刀2的折弯端部31 的相对尺寸一致,且上下位置对应,该副刀折弯端部51可与折弯机上安装的上折刀配合使用。
19.本装置中折弯机正常设置有上折刀和下折刀,而本装置在下折刀上设置轨道机构,轨道机构上安装副刀刀体,设置副刀刀体的副刀折弯端部的位置是高于下折刀的折弯端部的位置的,副刀刀体是可以相应移动到下折刀的上方将下折刀覆盖住的,那么就可以通过副刀刀体代替下折刀与上方的上折刀配合折弯,实现单边部分折弯功能,结构合理,使用方便。
20.副刀刀体5上端的副刀折弯端部51的位置高于下折刀3上端的折弯端部31 的位置;下折刀3上端的折弯端部31与钩槽7的位置对应。
21.副刀刀体5的下侧前端还相应安装有导轨机构8;该导轨机构8相应嵌装在下折刀3的刀身上,导轨机构8向两侧延伸,副刀刀体5可沿着导轨机构8向内侧移动,使下折刀3上端的折弯端部31进入到钩槽7中,将下折刀3整体或者部分覆盖住,且可向外侧移动。
22.副刀刀体5的后端设置为圆弧状结构;下折刀3上还设置有与折弯端部31 对应的折弯斜面305;而副刀刀体5上也同样设置有与副刀折弯端部51对应的折弯斜面305。两折弯斜面305的斜面角度一致。
23.本装置中相应设置副刀刀体的形状结构,首先其前端位置处设置容纳槽以及钩槽,使得副刀刀体在移动的时候,下折刀可相应无碍的进入到副刀刀体内,这种结构非常节
省空间,结构合理;并且设置副刀刀体的上端部的副刀折弯端部与下折刀的折弯部的形状是一致的,那么就可以合理的通过副刀刀体对工件进行折弯,折弯效果相同,并且设置轨道机构,使得副刀刀体的移动更加顺畅。
24.上述具体实施方式只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并不是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与权利要求范围的,凡依据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保护范围内容做出的等效变化和修饰,均应包括于本实用新型专利申请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折弯机下折刀副刀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副刀刀体(5),该副刀刀体(5)的设置位置与折弯机上安装的下折刀(3)的位置对应,所述副刀刀体(5)前端设置有容纳槽(6),该容纳槽(6)的上端延伸设置有钩槽(7);当副刀刀体(5)向内侧移动时,下折刀(3)上端的折弯端部(31)进入到钩槽(7)内;并且所述副刀刀体(5)的上端部设置为副刀折弯端部(51),该副刀折弯端部(51)与上折刀(2)的折弯端部(31)的相对尺寸一致,且上下位置对应,该副刀折弯端部(51)可与折弯机上安装的上折刀配合使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折弯机下折刀副刀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副刀刀体(5)上端的副刀折弯端部(51)的位置高于下折刀(3)上端的折弯端部(31)的位置;下折刀(3)上端的折弯端部(31)与钩槽(7)的位置对应。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折弯机下折刀副刀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副刀刀体(5)的下侧前端还相应安装有导轨机构(8);该导轨机构(8)相应嵌装在下折刀(3)的刀身上,所述的导轨机构(8)向两侧延伸,副刀刀体(5)可沿着导轨机构(8)向内侧移动,使下折刀(3)上端的折弯端部(31)进入到钩槽(7)中,将下折刀(3)整体或者部分覆盖住,且可向外侧移动。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折弯机下折刀副刀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副刀刀体(5)的后端设置为圆弧状结构。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折弯机下折刀副刀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下折刀(3)上还设置有与折弯端部(31)对应的折弯斜面(305);而所述的副刀刀体(5)上也同样设置有与副刀折弯端部(51)对应的折弯斜面(305),两折弯斜面(305)的斜面角度一致。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折弯机下折刀副刀结构,包括副刀刀体,该副刀刀体的设置位置与折弯机上安装的下折刀的位置对应,所述副刀刀体前端设置有容纳槽,该容纳槽的上端延伸设置有钩槽;当副刀刀体向内侧移动时,下折刀上端的折弯端部进入到钩槽内。本装置中折弯机正常设置有上折刀和下折刀,而本装置在下折刀上设置轨道机构,轨道机构上安装副刀刀体,设置副刀刀体的副刀折弯端部的位置是高于下折刀的折弯端部的位置的,副刀刀体是可以相应移动到下折刀的上方将下折刀覆盖住的,那么就可以通过副刀刀体代替下折刀与上方的上折刀配合折弯,实现单边部分折弯功能,结构合理,使用方便。便。便。
技术研发人员:兰周军 费秀峰 卜华 宁佳佳 甘代忠 宁冬冬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南京蓝昊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7.15
技术公布日:2022/5/25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c.8miu.com/read-182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