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安装可更换连梁的支撑架的制作方法

    专利查询2023-08-20  94



    1.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领域,具体属于一种用于安装可更换连梁的支撑架。


    背景技术:

    2.高层和超高层建筑防止地震作用对建筑的破坏,使建筑达到

    中震可修’的特点,在核心筒剪力墙之间增设可更换连梁。可更换段可以在地震过程中,通过吸能破坏来保护整体结构的安全。
    3.可更换连梁由可更换段和非可更换段两部分组成,他们之间通过高强螺栓连接。施工过程中可更换连梁的非可更换段插入两侧的剪力墙内,由于剪力墙内无钢构件支撑,故可更换连梁从开始安装到混凝土达到强度前均需要由支撑架进行支撑。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安装可更换连梁的支撑架,要解决现有技术可更换连梁施工困难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6.一种用于安装可更换连梁的支撑架,支撑在上部可更换连梁和下部可更换连梁之间,其特征在于:包括间隔设置的竖向主体支撑和用于串接竖向主体支撑的水平向连接杆;所述竖向主体支撑包括自上而下顺次设置的顶部支撑、中部接高撑和底部支撑,所述顶部支撑上设有用于调整上部可更换连梁高度的调高装置和用于限位上部可更换连梁于顶部支撑顶面的限位装置;所述底部支撑通过螺栓固定于下部可更换连梁上。
    7.进一步优选地,所述顶部支撑和底部支撑均包括由工字钢制作而成的t型端头,调高装置包括间隔设于t型端头水平部内的套筒和螺纹连接于套筒内的螺杆。
    8.进一步地,所述限位装置包括设于所述t型端头水平部上、调高装置两侧的直角侧挡。
    9.进一步地,所述直角侧挡包括立向挡板、水平安装板和设于立向挡板和水平安装板之间的肋板,所述水平安装板与t型端头水平部之间通过螺栓连接,用于穿过螺栓的螺栓孔均为长圆孔。
    10.进一步地,所述底部支撑t型端头水平部的下翼缘板上个设有四个呈矩形方位的长圆孔,位于对角线处的长圆孔平行设置,位于边线的长圆孔互相垂直设置。
    11.进一步地,所述中部接高撑由至少一节接高单元首尾相连串接而成,所述接高单元包括竖向支撑和位于竖向支撑两端部的端板,所述端板与设于t型端头竖部端面的端板或者相邻接高单元上的端板螺栓连接。
    12.进一步地,所述水平向连接杆包括间隔设于竖向主体支撑上的连接短管和通过直角扣件与连接短管固定的纵向串接管。
    13.更加优选地,所述t型端头的水平部两侧与竖部之间、端板与所述竖向支撑之间、端板与t型端头竖部之间均设有加强肋。
    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特点和有益效果:
    15.本实用新型调高装置可以对上部可更换连梁进行高度调节,限位装置将上部可更换连梁限位在调高装置上,提高可更换连梁安装的准确性、高效性;本实用新型栓接部位螺栓孔采用长圆孔,可以对连接部位进行微调,具有安全、适用等特点,有很好的推广和实用价值,广泛的推广应用后会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
    附图说明
    16.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安装可更换连梁的支撑架的结构示意图;
    17.图2为图1左视图;
    18.图3为本实用新型涉及顶部支撑的结构示意图;
    19.图4为本实用新型涉及的中部接高支撑的结构示意图;
    20.图5为本实用新型涉及的底部支撑的结构示意图;
    21.图6为本实用新型涉及的底部支撑t型端头水平部底面长圆孔分布图示;
    22.图7为本实用新型涉及的直角侧挡结构示意图。
    23.附图标记:1-上部可更换连梁;2-下部可更换连梁;3-顶部支撑;4-中部接高撑;41-竖向支撑;42-端板;5-底部支撑;6-调高装置;61-套筒;62-螺杆;7-限位装置;71-直角侧挡;8-连接短管;9-纵向串接管;10-长圆孔。
    具体实施方式
    24.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新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25.在此记载的实施例为本实用新型的特定的具体实施方式,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均是解释性和示例性的,不应解释为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及本实用新型范围的限制。除在此记载的实施例外,本领域技术人员还能够基于本申请权利要求书和说明书所公开的内容采用显而易见的其它技术方案,这些技术方案包括采用对在此记载的实施例的做出任何显而易见的替换和修改的技术方案。
    26.一种用于安装可更换连梁的支撑架,如图1和2所示,支撑在上部可更换连梁1和下部可更换连梁2之间,包括竖向主体支撑和用于串接竖向主体支撑的水平向连接杆;竖向主体支撑包括自上而下顺次设置的顶部支撑3、中部接高撑4和底部支撑5。
    27.如图3所示,顶部支撑3上设有用于调整上部可更换连梁1高度的调高装置6 和用于限位上部可更换连梁1于顶部支撑3顶面的限位装置7;底部支撑5通过螺栓固定于下部可更换连梁2上。
    28.如图3和5所示,顶部支撑3和底部支撑5均包括由工字钢制作而成的t型端头,调高装置6包括间隔设于t型端头水平部内的套筒61和螺纹连接于套筒61内的螺杆62,上部可更换连梁1支撑在螺杆62顶面,通过旋拧螺杆62调整上部可更换连梁1的高度;限位装置7包括设于所述t型端头水平部上、调高装置6两侧的直角侧挡71,如图7所示,直角侧挡包括立向挡板、水平安装板和设于立向挡板和水平安装板之间的肋板,水平安装板与t型端头水平部之间通过螺栓连接,用于穿过螺栓的螺栓孔均为长圆孔,t型端头水平部上的长圆孔至少设有两排。
    29.如图5和6所示,底部支撑5t型端头水平部的下翼缘板上个设有四个呈矩形方位的长圆孔10,位于对角线处的长圆孔10平行设置,位于边线的长圆孔10互相垂直设置。
    30.中部接高撑4由至少一节接高单元首尾相连串接而成,如图4所示,接高单元包括竖向支撑41和位于竖向支撑两端部的端板42,端板42与设于t型端头竖部端面的端板42或者相邻接高单元上的端板42螺栓连接,水平向连接杆包括间隔设于竖向主体支撑上的连接短管8和通过直角扣件与连接短管8固定的纵向串接管9,t型端头的水平部两侧与竖部之间、端板42与所述竖向支撑41之间、端板42与t型端头竖部之间均设有加强肋。
    31.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32.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技术特征:
    1.一种用于安装可更换连梁的支撑架,支撑在上部可更换连梁(1)和下部可更换连梁(2)之间,其特征在于:包括间隔设置的竖向主体支撑和用于串接竖向主体支撑的水平向连接杆;所述竖向主体支撑包括自上而下顺次设置的顶部支撑(3)、中部接高撑(4)和底部支撑(5),所述顶部支撑(3)上设有用于调整上部可更换连梁(1)高度的调高装置(6) 和用于限位上部可更换连梁(1)于顶部支撑(3)顶面的限位装置(7);所述底部支撑(5)通过螺栓固定于下部可更换连梁(2)上。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安装可更换连梁的支撑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顶部支撑(3)和底部支撑(5)均包括由工字钢制作而成的t型端头,调高装置(6)包括间隔设于t型端头水平部内的套筒(61)和螺纹连接于套筒(61)内的螺杆(62)。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安装可更换连梁的支撑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装置(7)包括设于所述t型端头水平部上、调高装置(6)两侧的直角侧挡(71)。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安装可更换连梁的支撑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直角侧挡包括立向挡板、水平安装板和设于立向挡板和水平安装板之间的肋板,所述水平安装板与t型端头水平部之间通过螺栓连接,用于穿过螺栓的螺栓孔均为长圆孔。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安装可更换连梁的支撑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部支撑(5)t型端头水平部的下翼缘板上个设有四个呈矩形方位的长圆孔(10),位于对角线处的长圆孔(10)平行设置,位于边线的长圆孔(10)互相垂直设置。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安装可更换连梁的支撑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部接高撑(4)由至少一节接高单元首尾相连串接而成,所述接高单元包括竖向支撑(41)和位于竖向支撑两端部的端板(42),所述端板(42)与设于t型端头竖部端面的端板(42)或者相邻接高单元上的端板(42)螺栓连接。7.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安装可更换连梁的支撑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向连接杆包括间隔设于竖向主体支撑上的连接短管(8)和通过直角扣件与连接短管(8)固定的纵向串接管(9)。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用于安装可更换连梁的支撑架,其特征在于:所述t型端头的水平部两侧与竖部之间、端板(42)与所述竖向支撑(41)之间、端板(42)与t型端头竖部之间均设有加强肋。

    技术总结
    一种用于安装可更换连梁的支撑架,支撑在上部可更换连梁和下部可更换连梁之间,包括竖向主体支撑和用于串接竖向主体支撑的水平向连接杆;竖向主体支撑包括自上而下顺次设置的顶部支撑、中部接高撑和底部支撑,顶部支撑上设有用于调整上部可更换连梁高度的调高装置和用于限位上部可更换连梁于顶部支撑顶面的限位装置;底部支撑通过螺栓固定于下部可更换连梁上。本实用新型调高装置可以对上部可更换连梁进行高度调节,限位装置将上部可更换连梁限位在调高装置上,提高可更换连梁安装的准确性、高效性。高效性。高效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吉 鲍喜臣 李士军 刘金龙 梁旭 魏巍 梁雅晴 孙元民 张昕 柳楠 刘海基 孟豪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建一局集团第二建筑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11.08
    技术公布日:2022/5/25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c.8miu.com/read-18232.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