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错装异形密封圈的制作方法

    专利查询2023-08-22  160



    1.本实用新型涉及发动机密封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防错装异形密封圈。


    背景技术:

    2.异形密封圈应用普遍、类型很多,如发动机的缸体、邮箱、油底壳等需要密封的零件部位均需要异形密封圈,而且大多异形密封圈都有方向安装要求,一旦错装,可导致其密封性失效。但现有的异形密封圈,均没有防止异形密封圈错装的结构,或者防错结构的防错效果不充分,不能防止错误安装的发生,而异形密封圈自身的结构,仅通过目视很难确定其正反(上下)面,导致错装现象时有发生,给实际使用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防错装异形密封圈,以保证其正确安装。
    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包括异形密封圈本体,用于安装异形密封圈本体的载体上对应设有密封圈槽,其结构特点是所述异形密封圈本体的外侧壁上设有外伸的凸耳,所述凸耳与异形密封圈本体上下顶面平行设置,所述凸耳的厚度小于异形密封圈本体的截面高度,所述密封圈槽的相对外侧壁上对应设有与凸耳形状对应的、与密封圈槽连通的沉槽。
    5.所述凸耳的纵截面形状大致为三角形;所述纵截面形状呈三角形状的凸耳其中一平面朝上,其角部朝下。
    6.所述凸耳的纵截面形状大致为梯形;所述凸耳的纵截面形状呈倒梯形状。
    7.所述凸耳纵截面的棱角部为圆角状或倒角状。
    8.所述凸耳的纵截面形状大致为半圆形,半圆形状凸耳的平面侧朝上。
    9.采用上述结构后,由于异形密封圈本体的外侧壁上设有外伸的凸耳,密封圈槽的相对外侧壁上对应设有与凸耳形状对应的、与密封圈槽连通的沉槽,通过目视检查凸耳与沉槽的相互对应结构关系,即可正确安装异形密封圈,可有效降低错装风险,并且操作简单,制造成本低,便于推广应用。
    附图说明
    10.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11.图1为本实用新型正视的结构示意图;
    12.图2为图1仰视的结构示意图;
    13.图3为图1左视的结构示意图;
    14.图4为图1中a部放大的结构示意图;
    15.图5为图2中b部放大的结构示意图;
    16.图6为图3中c部放大的结构示意图;
    17.图7为图2中b部另一种结构的放大的结构示意图;
    18.图8为图2中b部再一种结构的放大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19.参照附图,该防错装异形密封圈,包括异形密封圈1本体,异形密封圈1本体顶面设有定位凸起2,用于安装异形密封圈1本体的载体上对应设有密封圈槽该载体包括发动机的缸体、邮箱、油底壳等需要密封的零部件。异形密封圈1本体的外侧壁上设有外伸的凸耳3,凸耳3与异形密封圈1本体上下顶面平行设置,上下顶面是以定位凸起2所在的平面为异形密封圈1本体上顶面,相对另一侧为下顶面,凸耳3的厚度小于异形密封圈1本体的截面高度,该截面高度为异形密封圈1本体上下顶面之间的距离,密封圈槽的相对外侧壁上对应设有与凸耳3形状对应的、与密封圈槽连通的沉槽(图中未示出)。
    20.图1—图6所示的实施例中,凸耳3位于异形密封圈1本体的外侧壁上,前述沉槽亦沿密封圈槽相对外侧壁向外设置。参见图5,凸耳3的纵截面(或端面)形状大致为半圆形,半圆形状凸耳3的平面侧朝上,即半圆形状凸耳3的平面侧靠近异形密封圈1本体上顶面一侧。
    21.图7所示的实施例中,凸耳3与沉槽位置关系与前述结构大致相同,不同之处在于,凸耳3的纵截面(或端面)形状大致为梯形,梯形状凸耳3中较大的一侧平面朝上,即凸耳3的纵截面(或端面)形状大致为倒梯形。凸耳3的纵截面的角部角部为圆角状或倒角状。
    22.图8所示的实施例中,凸耳3与沉槽位置关系与前述结构大致相同,不同之处在于,凸耳3的纵截面(或端面)形状大致为三角形,三角形状凸耳3其中一平面朝上,其角部朝下,即凸耳3的纵截面(或端面)形状大致为倒三角形。凸耳3的纵截面的棱角部为圆角状或倒角状。
    23.本实用新型由于异形密封圈本体的外侧壁上设有外伸的凸耳,密封圈槽的相对外侧壁上对应设有与凸耳形状对应的、与密封圈槽连通的沉槽,通过目视检查凸耳与沉槽的相互对应结构关系,即可正确安装异形密封圈,可有效降低错装风险,并且操作简单,制造成本低,便于推广应用。


    技术特征:
    1.一种防错装异形密封圈,包括异形密封圈(1)本体,用于安装异形密封圈(1)本体的载体上对应设有密封圈槽,其特征是所述异形密封圈(1)本体的外侧壁上设有外伸的凸耳(3),所述凸耳(3)与异形密封圈(1)本体上下顶面平行设置,所述凸耳(3)的厚度小于异形密封圈(1)本体的截面高度,所述密封圈槽的相对外侧壁上对应设有与凸耳(3)形状对应的、与密封圈槽连通的沉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错装异形密封圈,其特征是所述凸耳(3)的纵截面形状大致为三角形。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错装异形密封圈,其特征是所述纵截面形状呈三角形状的凸耳(3)其中一平面朝上,其角部朝下。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错装异形密封圈,其特征是所述凸耳(3)的纵截面形状大致为梯形。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防错装异形密封圈,其特征是所述凸耳(3)的纵截面形状呈倒梯形状。6.根据权利要求2—5任一项所述的防错装异形密封圈,其特征是所述凸耳(3)纵截面的棱角部为圆角状或倒角状。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错装异形密封圈,其特征是所述凸耳(3)的纵截面形状大致为半圆形,半圆形状凸耳(3)的平面侧朝上。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防错装异形密封圈,包括异形密封圈本体,用于安装异形密封圈本体的载体上对应设有密封圈槽,所述异形密封圈本体的外侧壁上设有外伸的凸耳,所述凸耳与异形密封圈本体上下顶面平行设置,所述凸耳的厚度小于异形密封圈本体的截面高度,所述密封圈槽的相对外侧壁上对应设有与凸耳形状对应的、与密封圈槽连通的沉槽;凸耳的纵截面形状大致为三角形或梯形或半圆形。本实用新型通过目视检查凸耳与沉槽的相互对应结构关系,即可正确安装异形密封圈,可有效降低错装风险,并且操作简单,制造成本低,便于推广应用。便于推广应用。便于推广应用。


    技术研发人员:刘凯 李江南 邵清 张建康 刘宝玉 范旭东 赵世达 李龙生 王贵民 高飞 徐凤阳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12.07
    技术公布日:2022/5/25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c.8miu.com/read-18271.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