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属于污染物处理配套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真空连续出料的主料分离系统。
背景技术:
2.现有分离设备在真空条件下上料和排料不能同时进行的缺陷,现有设备的工艺流程是真空泵开机,系统在真空条件下上料,剔除的杂质需要专门的分离仓进行存储,当杂质存储到一定量时真空泵停机,破除真空,排出杂质;上料和排料不能同时进行,设备效率低下,同时存储在分离仓中的杂质受螺杆挤压机挤压压实,清理困难,现有技术存在系统在保持真空状态下连续排料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真空连续出料的主料分离系统,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了现有技术存在系统在保持真空状态下连续排料的问题。
4.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真空连续出料的主料分离系统,包括原料池,所述原料池输出连接于粗分离装置,所述粗分离装置在真空环境下一端经真空动力系统输出连接于粗料分离箱,其另一端输出连接于细料分离箱;
5.所述粗分离装置内前置真空a箱,所述粗分离装置内后置真空b箱,所述真空a箱与真空b箱均设置相应的截止阀a和截止阀b,所述原料池经进料球阀输出连接于粗分离装置;
6.所述真空a箱或真空b箱在同一时间内通过相应的截止阀a或截止阀b的相应的打开和截止控制相应的选择性保持真空状态;
7.所述粗分离装置通过进料球阀选择性保持吸料状态。
8.进一步,所述截止阀a、截止阀b、进料球阀以及粗分离装置均相应连接于控制系统。
9.进一步,所述粗分离装置内置挤压推进螺杆,所述挤压推进螺杆一端连接驱动电机,其另一端输出连接于真空动力系统,所述挤压螺杆外圆周设置分离筛。
10.进一步,所述真空动力系统包括分离出口总成,所述分离出口总成包括真空泵,所述真空泵设置于粗分离出口处。
11.进一步,所述真空泵的进气口前置过滤器,其出气口经过滤网连接于抽真空口。
12.进一步,所述真空泵上方设置补水水箱,所述补水水箱经水环密封。
13.进一步,所述真空泵上方相对高度1米处设置补水水箱。
14.进一步,所述真空a箱进口内置液位传感器,所述真空b箱设置流量调节阀。
15.进一步,所述分离筛为钢制圆筒,所述钢制圆筒沿圆筒内壁表面加工规律的细料出料孔。
16.进一步,所述粗分离装置内经螺杆挤压力和出料口变径双重作用下压实的物料在分离过程中形成自然密封,无须特殊密封结构。
17.有益技术效果:
18.1、本专利采用所述原料池输出连接于粗分离装置,所述粗分离装置在真空环境下一端经真空动力系统输出连接于粗料分离箱,其另一端输出连接于细料分离箱;所述粗分离装置内前置真空a箱,所述粗分离装置内后置真空b箱,所述真空a箱与真空b箱均设置相应的截止阀a和截止阀b,所述原料池经进料球阀输出连接于粗分离装置;所述真空a箱或真空b箱在同一时间内通过相应的截止阀a或截止阀b的相应的打开和截止控制相应的选择性保持真空状态;所述粗分离装置通过进料球阀选择性保持吸料状态,由于本系统由真空动力系统、控制系统、管道\阀门、真空料箱(a/b两箱交替上料或排料)、分离装置(含分离料仓)等部件构成,原料在系统管路流动路径为:原料池-球阀-粗分离装置-a\b料仓-流量控制阀-下道工序,其工作原理是a\b料仓在真空泵作用下被抽真空形成负压,原料沿管路流动,其具体控制流程为:启动真空泵,控制系统按照编制好的逻辑控制程序,控制a\b料箱的截止阀分别处在打开和截止位置,同一时间内只对a(b)抽取真空,物料池内的混合物料进入分离装置,同理,进口端的球阀受程序控制,处于打开或截止状态,同一时间内只有a(b)一个箱体进料,物料池中的混合物料首先通过分离装置,该分离装置是为处理混合物料专门设置的一套独特装置,其目的是限制超过系统处理要求几何尺寸的杂质进入下道工序,在于整个工作循环过程中,真空系统不停机,进料与排料同时进行,避免了排料工序破除真空使得进料工序停滞,工作效率可提高一倍,本系统主要针对真空状态下物料能够连续通过排出真空设备的同时能够隔绝外部气压,保持系统工作真空度,实现系统保持真空状态下连续排料。
19.2、本专利采用所述截止阀a、截止阀b、进料球阀以及粗分离装置均相应连接于控制系统,由于以上工作流程均在预先设定的程序下运行,程序设定满足对a\b料仓的选择、使得a\b料仓轮流工作,程序逻辑控制真值表规定了a\b料仓进料球阀的选择及通或断时序、抽真空截止阀的选择及通断时序、破真空进气阀的选择及通或断时序。
20.3、本专利采用所述粗分离装置内置挤压推进螺杆,所述挤压推进螺杆一端连接驱动电机,其另一端输出连接于真空动力系统,所述挤压螺杆外圆周设置分离筛,由于粗分离装置由原料进料管、减速齿轮电机、分离筛、推进螺杆、细料出料管、粗料分离出口总成、等部件构成,由于在真空动力系统中真空泵作用下a\b料仓被抽真空形成负压,原料沿管路流动。
21.4、本专利采用所述真空动力系统包括分离出口总成,所述分离出口总成包括真空泵,所述真空泵设置于粗分离出口处,所述真空泵的进气口前置过滤器,其出气口经过滤网连接于抽真空口,由于分离装置出口端布置有粗料出口料仓,真空吸口顶端设有过滤网,真空泵进口前布置过滤器,因此,有效减少真空泵的堵塞,并避免环境污染。
22.5、本专利采用所述真空泵上方设置补水水箱,所述补水水箱经水环密封,所述真空泵上方相对高度1米处设置补水水箱,由于真空泵相对高度1米处设置水箱用于真空泵补水形成水环密封。
23.6、本专利采用所述真空a箱进口内置液位传感器,所述真空b箱设置流量调节阀,由于真空料仓进口设置球阀,出口设置流量调节阀。
24.7、本专利采用所述分离筛为钢制圆筒,所述钢制圆筒沿圆筒内壁表面加工规律的细料出料孔,由于分离筛是一个钢制圆筒,沿圆筒内壁表面加工有规定尺寸的细料出料孔。
25.8、本专利采用所述粗分离装置内经螺杆挤压力和出料口变径双重作用下压实的物料在分离过程中形成自然密封,无须特殊密封结构,由于利用粗料在螺杆挤压力和出料口变径双重作用下将粗料压实,压实的物料可起到密封作用这一特点,在不使用特殊密封结构的前提下解决密封性问题,经济型较高。
附图说明
26.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真空连续出料的主料分离系统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7.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
28.图中:1-原料池、2-粗分离装置、3-真空动力系统、4-粗料分离箱、5-细料分离箱、6-真空a箱、7-真空b箱、8-截止阀a、9-截止阀b、10-进料球阀、11-挤压推进螺杆、12-驱动电机、13-分离筛、14-分离出口总成、15-真空泵、16-补水水箱;
29.实施例:
30.本实施例:如图1所示,一种真空连续出料的主料分离系统,包括原料池1,所述原料池1输出连接于粗分离装置2,所述粗分离装置2在真空环境下一端经真空动力系统3输出连接于粗料分离箱4,其另一端输出连接于细料分离箱5;
31.所述粗分离装置2内前置真空a箱6,所述粗分离装置2内后置真空b箱7,所述真空a箱6与真空b箱7均设置相应的截止阀a8和截止阀b9,所述原料池1经进料球阀10输出连接于粗分离装置2;
32.所述真空a箱6或真空b箱7在同一时间内通过相应的截止阀a8或截止阀b9的相应的打开和截止控制相应的选择性保持真空状态;
33.所述粗分离装置2通过进料球阀10选择性保持吸料状态。
34.所述截止阀a8、截止阀b9、进料球阀10以及粗分离装置2均相应连接于控制系统。
35.所述粗分离装置2内置挤压推进螺杆11,所述挤压推进螺杆11一端连接驱动电机12,其另一端输出连接于真空动力系统3,所述挤压螺杆外圆周设置分离筛13;
36.所述真空动力系统3包括分离出口总成14,所述分离出口总成14包括真空泵15,所述真空泵15设置于粗分离出口处。
37.所述真空泵15的进气口前置过滤器,其出气口经过滤网连接于抽真空口。
38.所述真空泵15上方设置补水水箱16,所述补水水箱16经水环密封。
39.所述真空泵15上方相对高度1米处设置补水水箱16。
40.所述真空a箱6进口内置液位传感器,所述真空b箱7设置流量调节阀。
41.所述分离筛13为钢制圆筒,所述钢制圆筒沿圆筒内壁表面加工规律的细料出料孔。
42.所述粗分离装置2内经螺杆挤压力和出料口变径双重作用下压实的物料在分离过程中形成自然密封,无须特殊密封结构。
43.工作原理:
44.本专利通过所述原料池输出连接于粗分离装置,所述粗分离装置在真空环境下一端经真空动力系统输出连接于粗料分离箱,其另一端输出连接于细料分离箱;所述粗分离
装置内前置真空a箱,所述粗分离装置内后置真空b箱,所述真空a箱与真空b箱均设置相应的截止阀a和截止阀b,所述原料池经进料球阀输出连接于粗分离装置;所述真空a箱或真空b箱在同一时间内通过相应的截止阀a或截止阀b的相应的打开和截止控制相应的选择性保持真空状态;所述粗分离装置通过进料球阀选择性保持吸料状态,由于本系统由真空动力系统、控制系统、管道\阀门、真空料箱(a/b两箱交替上料或排料)、分离装置(含分离料仓)等部件构成,原料在系统管路流动路径为:原料池-球阀-粗分离装置-a\b料仓-流量控制阀-下道工序,其工作原理是a\b料仓在真空泵作用下被抽真空形成负压,原料沿管路流动,其具体控制流程为:启动真空泵,控制系统按照编制好的逻辑控制程序,控制a\b料箱的截止阀分别处在打开和截止位置,同一时间内只对a(b)抽取真空,物料池内的混合物料进入分离装置,同理,进口端的球阀受程序控制,处于打开或截止状态,同一时间内只有a(b)一个箱体进料,物料池中的混合物料首先通过分离装置,该分离装置是为处理混合物料专门设置的一套独特装置,其目的是限制超过系统处理要求几何尺寸的杂质进入下道工序,在于整个工作循环过程中,真空系统不停机,进料与排料同时进行,避免了排料工序破除真空使得进料工序停滞,工作效率可提高一倍,本系统主要针对真空状态下物料能够连续通过排出真空设备的同时能够隔绝外部气压,保持系统工作真空度,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现有技术存在系统在保持真空状态下连续排料的问题,具有保持真空状态下连续排料的有益技术效果。
45.利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启发下,设计出类似的技术方案,而达到上述技术效果的,均是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真空连续出料的主料分离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原料池,所述原料池输出连接于粗分离装置,所述粗分离装置在真空环境下一端经真空动力系统输出连接于粗料分离箱,其另一端输出连接于细料分离箱;所述粗分离装置内前置真空a箱,所述粗分离装置内后置真空b箱,所述真空a箱与真空b箱均设置相应的截止阀a和截止阀b,所述原料池经进料球阀输出连接于粗分离装置;所述真空a箱或真空b箱在同一时间内通过相应的截止阀a或截止阀b的相应的打开和截止控制相应的选择性保持真空状态;所述粗分离装置通过进料球阀选择性保持吸料状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真空连续出料的主料分离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截止阀a、截止阀b、进料球阀以及粗分离装置均相应连接于控制系统。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真空连续出料的主料分离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粗分离装置内置挤压推进螺杆,所述挤压推进螺杆一端连接驱动电机,其另一端输出连接于真空动力系统,所述挤压推进螺杆外圆周设置分离筛。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真空连续出料的主料分离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真空动力系统包括分离出口总成,所述分离出口总成包括真空泵,所述真空泵设置于粗分离出口处。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真空连续出料的主料分离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真空泵的进气口前置过滤器,其出气口经过滤网连接于抽真空口。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真空连续出料的主料分离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真空泵上方设置补水水箱,所述补水水箱经水环密封。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真空连续出料的主料分离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真空泵上方相对高度1米处设置补水水箱。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真空连续出料的主料分离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真空a箱进口内置液位传感器,所述真空b箱设置流量调节阀。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真空连续出料的主料分离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离筛为钢制圆筒,所述钢制圆筒沿圆筒内壁表面加工规律的细料出料孔。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属于污染物处理配套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真空连续出料的主料分离系统,所述粗分离装置内前置真空A箱,所述粗分离装置内后置真空B箱,所述真空A箱与真空B箱均设置相应的截止阀A和截止阀B,所述原料池经进料球阀输出连接于粗分离装置,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现有技术存在系统在保持真空状态下连续排料的问题,具有保持真空状态下连续排料的有益技术效果。效果。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申随章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申田智能装备(天津)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7.13
技术公布日:2022/5/25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c.8miu.com/read-183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