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饰陶瓷砖的制作方法

    专利查询2023-09-04  131



    1.本实用新型涉及瓷砖领域,特别涉及装饰陶瓷砖。


    背景技术:

    2.装饰陶瓷砖用于装饰与保护墙面或地面。为了提高装饰陶瓷砖的美观效果,一般在装饰陶瓷砖的表面覆盖有装饰图案。对于墙面转角或楼梯转角处的装饰陶瓷砖,对应转角位置的边缘需要倒角,使转角位置的接缝能够自然圆滑。装饰陶瓷砖的边缘倒角后会损失边缘位置的装饰图案,使装饰图案在两块装饰陶瓷砖的接缝位置处断开,降低装饰陶瓷砖的美观效果。
    3.为此,若装饰陶瓷砖在制备过程中对边缘位置提前进行倒角,装饰图案覆盖于边缘的倒角上,应该能够减少装饰图案在接缝位置断开的宽度,进而提高美观效果。然而,装饰陶瓷砖在制备装饰图案的过程中通过传送带装置输送,装饰陶瓷砖的倒角使边缘厚度变小,降低装饰陶瓷砖倒角边缘的结构强度,装饰陶瓷砖的倒角边缘的底部容易受到撞击而损坏。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装饰陶瓷砖,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一个或多个技术问题,至少提供一种有益的选择或创造条件。
    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
    6.一种装饰陶瓷砖,包括:
    7.坯体,所述坯体至少一个顶部边缘设有过渡面,所述过渡面为圆角过渡或斜角过渡,每个所述过渡面的下方设有避空结构;
    8.装饰层,其覆盖于所述坯体的顶面,所述装饰层延展到所述过渡面。
    9.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坯体至少一个顶部边缘设有过渡面,过渡面为圆角过渡或斜角过渡,装饰层覆盖于坯体的顶面且延展到过渡面,将装饰陶瓷砖铺设到墙面转角或楼梯转角位置时,无需对装饰陶瓷砖的装饰层重新进行倒角或打磨,确保装饰层的完整,过渡面使接缝位置的两个坯体的装饰层能够平滑过渡;并且,在装饰陶瓷砖制备过程中,当坯体置于传送带装置进行输送时,由于每个过渡面的下方设有避空结构,避空结构使坯体过渡面的底部无需接触传送带装置,从而避免坯体过渡面的底部受到撞击。
    10.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避空结构包括倒角,所述倒角设于所述坯体的底部边缘。
    11.避空结构包括坯体底部边缘的倒角,倒角相对于其他形式的避空结构,结构简单易于制造,并且,设倒角与坯体底面之间的夹角a、墙面转角角度为b,则90
    °
    <a<180
    °
    、0
    °
    <b<180
    °
    ;当两块装饰陶瓷砖铺贴于墙面转角位置时,若倒角与坯体底面的夹角根据转角的角度定制,即a=(360
    °‑
    b)/2,则两块坯体的倒角能够贴合在一起,使两块坯体的过渡面能够平滑接合,避免两个装饰层之间形成间隙;若a≠(360
    °‑
    b)/2,由于装饰层覆盖于过渡面
    上,位于过渡面下方的倒角具有打磨余量,对倒角位置进行打磨,改变倒角与坯体底面的夹角a,使a=(360
    °‑
    b)/2,使两块装饰陶瓷砖的倒角能够贴合在一起。
    12.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倒角与所述过渡面相交。
    13.当两块装饰陶瓷砖铺贴于墙面转角位置时,两块坯体的倒角经打磨后贴合在一起,由于倒角与过渡面相交,则两个装饰层之间的距离进一步缩短,减少装饰图案在接缝位置断开的距离。
    14.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倒角与所述坯体的底面之间的夹角为135
    °

    15.一般来说,墙面转角的角度b=90
    °
    ,若倒角与坯体的地面之间的夹角a=135
    °
    ,则a=(360
    °‑
    b)/2,则两块坯体的倒角能够贴合在一起,避免两块装饰陶瓷砖之间形成空隙,两个装饰层能够接合在一起,使装饰图案能够更加完整。
    16.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过渡面为斜角过渡,所述过渡面与所述坯体的顶面之间的夹角介于135
    °
    到150
    °
    之间。
    17.过渡面为斜角过渡时,过渡面与坯体顶面之间的夹角介于135
    °
    到150
    °
    之间,即过渡面与坯体顶面的过渡较为平缓,装饰层涂布于于坯体的顶面时,有助于装饰层的涂料覆盖于过渡面上。
    18.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过渡面与所述坯体的顶面之间的夹角为135
    °

    19.当两块装饰陶瓷砖铺贴于墙面转角位置,两个过渡面接合后形成平面,使两个过渡面之间的过渡平整,两个装饰层之间连续在一起。
    20.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过渡面为圆角过渡,所述过渡面的弧度为π/4。
    21.过渡面为圆角过渡时,过渡面的弧度为π/4,则过渡面对应的角度为45
    °
    ,若两块装饰陶瓷砖铺贴于墙面转角位置,两个过渡面接合后形成弧度为π/2的弧面,使得两个过渡面之间的过渡更加平滑,避免形成尖角。
    22.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装饰陶瓷砖还包括面釉层与透明釉层,所述面釉层设置于所述坯体的顶面与所述装饰层之间,所述面釉层延展到所述过渡面,所述透明釉层覆盖于所述装饰层的顶面。
    23.面釉层覆盖于坯体的顶面及过渡面,装饰层覆盖于面釉层的顶面,面釉层使装饰层更紧密地附着,透明釉层在装饰层的顶面形成一层透明保护层,以防止装饰层磨损。
    附图说明
    24.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25.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装饰陶瓷砖,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26.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装饰陶瓷砖,第一实施例中两个装饰陶瓷砖拼合的结构示意图;
    27.图3是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装饰陶瓷砖,第一实施例中两个装饰陶瓷砖拼合的分解示意图;
    28.图4是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装饰陶瓷砖,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29.图5是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装饰陶瓷砖,第二实施例中两个装饰陶瓷砖拼合的结构示意图;
    30.图6是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装饰陶瓷砖,第二实施例中两个装饰陶瓷砖拼合的分解示意图;
    31.图7是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装饰陶瓷砖,第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32.图8是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装饰陶瓷砖,第四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33.图9是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装饰陶瓷砖,第五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34.图10是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装饰陶瓷砖,第六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35.100、坯体,110、过渡面,120、倒角,121、圆角,122、矩形凹槽,123、三角形凹槽,124、圆弧凹槽,200、装饰层,300、面釉层,400、透明釉层。
    具体实施方式
    36.本部分将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在附图中示出,附图的作用在于用图形补充说明书文字部分的描述,使人能够直观地、形象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每个技术特征和整体技术方案,但其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
    37.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涉及到方位描述,例如上、下、前、后、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38.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如果具有“若干”之类的词汇描述,其含义是一个或者多个,多个的含义是两个以上,大于、小于、超过等理解为不包括本数,以上、以下、以内等理解为包括本数。
    39.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设置、安装、连接等词语应做广义理解,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结合技术方案的具体内容合理确定上述词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40.参照图1至图3,本实用新型的装饰陶瓷砖作出如下实施例一:
    41.装饰陶瓷砖包括坯体100、装饰层200、面釉层300、透明釉层400。
    42.坯体100的一个顶部边缘设有过渡面110,过渡面110为圆角过渡,面釉层300覆盖于坯体100的顶面与过渡面110,装饰层200覆盖于面釉层300的顶面,透明釉层400覆盖于装饰层200的顶面,且装饰层200延展到过渡面110的上方、透明釉层400延展到过渡面110的上方。
    43.坯体100设有避空结构,避空结构位于过渡面110的下方,避空结构为坯体100底部边缘的倒角120,倒角120与坯体100底面之间的夹角为135
    °
    ,倒角120与过渡面110相交,过渡面110的弧度为π/4。
    44.在实际墙面构筑时,为了避免形成尖角,一般将墙面的转角角度设置为90
    °
    。在使用装饰陶瓷砖进行铺贴墙面转角时,两个坯体100的底面分别贴合于墙面转角位置的两个相邻侧壁,由于倒角120与坯体100底面之间的夹角为135
    °
    ,则两个坯体100的倒角120贴合在一起,而两个过渡面110的边缘接合在一起,由于过渡面110的弧度为π/4,则两个过渡面
    110组成角度为90
    °
    的弧面,使得两个过渡面110的接缝位置更加平整。
    45.在一些实施例中,设过渡面110的弧度c,0<c≤π/2,以c=π/4为分界点,过渡面110的弧度c越小,装饰层200、面釉层300、透明釉层400附着于过渡面110更加紧密;以c=π/4为分界点,过渡面110的弧度c越大,则坯体100的顶部边缘形成过渡面110所需打磨或切削的量越少,有助于保证坯体100的边缘厚度,提高坯体100边缘的结构强度。
    46.参照图4至图6,本实用新型的装饰陶瓷砖作出如下实施例二:
    47.装饰陶瓷砖包括坯体100、装饰层200、面釉层300、透明釉层400。
    48.坯体100的一个顶部边缘设有过渡面110,过渡面110为斜角过渡,面釉层300覆盖于坯体100的顶面与过渡面110,装饰层200覆盖于面釉层300的顶面,透明釉层400覆盖于装饰层200的顶面,且装饰层200延展到过渡面110的上方、透明釉层400延展到过渡面110的上方。
    49.坯体100设有避空结构,避空结构位于过渡面110的下方,避空结构为坯体100底部边缘的倒角120,倒角120与坯体100底面之间的夹角为135
    °
    ,倒角120与过渡面110相交,过渡面110与坯体100顶面之间的夹角介于135
    °
    到150
    °
    之间,本实施例中,过渡面110与坯体100顶面之间的夹角为135
    °

    50.在实际墙面构筑时,为了避免形成尖角,一般将墙面的转角角度设置为90
    °
    。在使用装饰陶瓷砖进行铺贴墙面转角时,两个坯体100的底面分别贴合于墙面转角位置的两个相邻侧壁,由于倒角120与坯体100底面之间的夹角为135
    °
    ,则两个坯体100的倒角120贴合在一起,而两个过渡面110的边缘接合在一起,由于过渡面110与坯体100顶面之间的夹角为135
    °
    ,则两个过渡面110形成平面,使得两个过渡面110的接缝位置更加平整。
    51.在一些实施例中,过渡面110与坯体100顶面之间的娇娇介于135
    °
    到150
    °
    之间,则过渡面110与坯体100的顶面之间过渡比较平缓,有助于装饰层200、面釉层300、透明釉层400附着于过渡面110上。
    52.在一些实施例中,设倒角120与坯体100底面的夹角为a,90
    °
    <a<180
    °
    ,同样使过渡面110的下方形成避空结构,在坯体100制备过程中,坯体100置于传送带装置输送,坯体100的底面与传送带装置接触,由于坯体100顶部边缘的过渡面110使该侧边的厚度变薄,令坯体100在过渡面110下方的底部边缘结构强度降低,倒角120使坯体100的底部边缘向内回收,从而使过渡面110下方的底部边缘厚度提高,以提高过渡面110下方底部边缘的结构强度,避免受到撞击而损坏。
    53.在一些实施例中,倒角120与过渡面110错开,即坯体100在倒角120与过渡面110之间留有竖直的侧壁,有助于增大过渡面110边缘的厚度,提高过渡面110边缘的结构强度。
    54.参照图7,本实用新型的装饰陶瓷砖作出如下实施例三:
    55.坯体100的一个顶部边缘设有过渡面110,过渡面110下方的避空结构为圆角121,坯体100底部边缘形成圆角121所需打磨或切削的量较少,有助于提高坯体100边缘的结构强度。
    56.参照图8,本实用新型的装饰陶瓷砖作出如下实施例四:
    57.坯体100的一个顶部边缘设有过渡面110,过渡面110下方的避空结构为矩形凹槽122,矩形凹槽122令坯体100底部边缘向后回收,且令过渡面110与坯体100的底面之间形成空隙,当坯体100随着传送带装置输送时,该空隙可避免传送带装置表面的异物挤压过渡面
    110的底部。
    58.参照图9,本实用新型的装饰陶瓷砖作出如下实施例五:
    59.坯体100的一个顶部边缘设有过渡面110,过渡面110下方的避空结构为三角形凹槽123,三角形凹槽123令过渡面110与坯体100的地面之间形成空隙。
    60.参照图10,本实用新型的装饰陶瓷砖作出如下实施例六:
    61.坯体100的一个顶部边缘设有过渡面110,过渡面110下方的避空结构为圆弧凹槽124,利用圆形打磨器件直接打磨坯体100的底部边缘即可形成,生产较为便捷。
    62.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进行了具体说明,但本发明创造并不限于所述实施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精神的前提下还可作出种种的等同变型或替换,这些等同的变型或替换均包含在本技术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装饰陶瓷砖,其特征在于:包括:坯体(100),所述坯体(100)至少一个顶部边缘设有过渡面(110),所述过渡面(110)为圆角过渡或斜角过渡,每个所述过渡面(110)的下方设有避空结构;装饰层(200),其覆盖于所述坯体(100)的顶面,所述装饰层(200)延展到所述过渡面(11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饰陶瓷砖,其特征在于:所述避空结构包括倒角(120),所述倒角(120)设于所述坯体(100)的底部边缘。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饰陶瓷砖,其特征在于:所述倒角(120)与所述过渡面(110)相交。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装饰陶瓷砖,其特征在于:所述倒角(120)与所述坯体(100)的底面之间的夹角为135
    °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装饰陶瓷砖,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渡面(110)为斜角过渡,所述过渡面(110)与所述坯体(100)的顶面之间的夹角介于135
    °
    到150
    °
    之间。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装饰陶瓷砖,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渡面(110)与所述坯体(100)的顶面之间的夹角为135
    °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装饰陶瓷砖,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渡面(110)为圆角过渡,所述过渡面(110)的弧度为π/4。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饰陶瓷砖,其特征在于:所述装饰陶瓷砖还包括面釉层(300)与透明釉层(400),所述面釉层(300)设置于所述坯体(100)的顶面与所述装饰层(200)之间,所述面釉层(300)延展到所述过渡面(110),所述透明釉层(400)覆盖于所述装饰层(200)的顶面。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装饰陶瓷砖,包括:坯体,所述坯体至少一个顶部边缘设有过渡面,所述过渡面为圆角过渡或斜角过渡,每个所述过渡面的下方设有避空结构;装饰层,其覆盖于所述坯体的顶面,所述装饰层延展到所述过渡面。本实用新型的装饰陶瓷砖,将装饰陶瓷砖铺设到墙面转角或楼梯转角位置时,无需对装饰陶瓷砖的装饰层重新进行倒角或打磨,确保装饰层的完整,过渡面使接缝位置的两个坯体的装饰层能够平滑过渡;并且,在装饰陶瓷砖制备过程中,当坯体置于传送带装置进行输送时,由于每个过渡面的下方设有避空结构,避空结构使坯体过渡面的底部无需接触传送带装置,从而避免坯体过渡面的底部受到撞击。本实用新型可应用于瓷砖领域中。中。中。


    技术研发人员:马超 柯善军 田维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佛山欧神诺陶瓷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11.05
    技术公布日:2022/5/25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c.8miu.com/read-18421.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