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有载重检测装置的电动车减震器的制作方法

    专利查询2023-09-05  119



    1.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动车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带有载重检测装置的电动车减震器。


    背景技术:

    2.电动自行车是一种以蓄电池为辅助能源的常用交通工具,使用电动自行车载人时,为降低因路面不平整而引起的震动和颠簸,提升骑车人和坐车人的舒适感,常在电动自行车的后侧车座下方安装减震器,当车座载人或受重力下压时,减震器上的阻尼器及弹簧综合作用,起到减震效果。但是随着对电动自行车安全要求的提高,以及2018年新国标gb17761-2018实施,电动自行车的载重受到严格限制,但目前的电动自行车上未安装有载重监测装置,交通管理人员或监测人员无法准确获取电动自行车是否超重,因此,仍存在因超重而引起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3.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带有载重检测装置的电动车减震器,其可实现电动自行车载重的自动监测或远程监测,监测操作方便快捷,可降低因电动自行车超载而引起的安全隐患。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5.一种带有载重检测装置的电动车减震器,减震器安装于电动车的后侧车座下方,所述减震器包括阻尼器、第一关节轴承、第二关节轴承,所述第一关节轴承、第二关节轴承分布于所述阻尼器的两侧,所述阻尼器上套设有弹簧,其特征在于,所述阻尼器包括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所述弹簧安装于所述第一支撑板与所述第二支撑板之间,所述弹簧的一端固定于所述第一支撑板的底端,另一端固定于所述第二支撑板的顶端;所述减震器还包括重力检测装置、压力检测装置,所述重力检测装置安装于所述第一支撑板,所述压力检测装置安装于所述第二支撑板;所述重力检测装置、压力检测装置分别与信息处理器电连接,所述信息处理器通过通信设备与监控平台通信连接,所述监控平台为远程监控平台或移动终端。
    6.其进一步特征在于,
    7.所述重力检测装置为重力传感器,所述重力传感器包括重力传感器本体、重力传感器的传感头,所述第一支撑板中部设置有第一空腔,所述第一支撑板的底部开有与所述第一空腔连通的第一通孔,所述重力传感器本体固定于所述第一空腔内,且所述重力传感器的传感头穿过所述第一通孔后与所述弹簧的顶端对应;
    8.所述压力检测装置为压力传感器,所述压力传感器包括压力传感器本体、压力传感器的传感头,所述第二支撑板中部设置有第二空腔,所述第二支撑板的顶端开有与所述第二空腔连通的第二通孔,所述压力传感器本体固定于所述第二空腔内,且所述压力传感器的传感头穿过所述第二通孔后与所述弹簧的底端对应;
    9.所述重力传感器的型号为dyz-101;
    10.所述压力传感器的型号为jhbm-h1
    11.所述信息处理器的型号为单片机,型号为stm32;
    12.所述远程监控平台包括计算机,所述移动终端包括移动手机;
    13.所述通信设备、信息处理器安装于所述电动车的内部;
    14.所述通信设备包括卫星接收天线、gsm天线,所述信息处理器与所述卫星接收天线、gsm天线电连接,所述信息处理器通过所述卫星接收天线、gsm天线及gsm网络与所述远程监控平台电连接;
    15.所述通信设备包括蓝牙接收器、蓝牙发送器,所述蓝牙发送器安装于所述电动车的内部并与所述信息处理器电连接,所述蓝牙接收器安装于所述移动手机;
    16.所述电动车内安装有卫星定位装置,所述卫星定位装置包括卫星接收天线,所述卫星定位装置与所述信息处理器电连接,所述信息处理器通过gsm网络与所述远程监控平台通信连接。
    17.采用本实用新型上述结构可以达到如下有益效果:电动车后侧车座的下方安装有减震器,减震器上的弹簧两侧分别安装有重力检测装置、压力检测装置,当该电动自行车的后座承载重物或载人时,弹簧压缩,使两侧的重力检测装置、压力检测装置分别承受压力而启动检测;重力检测装置、压力检测装置与信息处理器电连接,重力检测装置、压力检测装置将检测获得的重力信息、压力信息发送给信息处理器,信息处理器将重力信息、压力信息通过通信设备发送给监控平台,监控人员通过监控平台即可获得该电动车所承载的重量和所承受的压力,监控平台为远程监控平台或移动终端,从而实现电动车承载重量的远程监测或自动监测,监测操作方便快捷,降低了因电动自行车超载而引起的安全隐患。
    附图说明
    18.图1为本实用新型减震器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19.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系统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20.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方案,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1.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装置、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22.以下提供了一种带有载重检测装置的电动车减震器的几种具体实施例,实施例一,减震器安装于电动车的后侧车座下方,见图1、图2,减震器包括阻尼器1、第一关节轴承2、第二关节轴承3,第一关节轴承2、第二关节轴承3分布于阻尼器1的两侧,阻尼器1上套设
    有弹簧4,阻尼器1包括第一支撑板5、第二支撑板6,弹簧4安装于第一支撑板5与第二支撑板6之间,弹簧4的一端固定于第一支撑板5的底端,另一端固定于第二支撑板6的顶端;减震器还包括重力检测装置7、压力检测装置8,重力检测装置7安装于第一支撑板6,压力检测装置8安装于第二支撑板6;重力检测装置7、压力检测装置8分别与信息处理器9电连接,信息处理器9通过通信设备与远程监控平台10通信连接。
    23.重力检测装置7为重力传感器,重力传感器包括重力传感器本体71、重力传感器的传感头,第一支撑板5中部设置有第一空腔51,第一支撑板5的底部开有与第一空腔51连通的第一通孔,重力传感器本体71固定于第一空腔51 内,且重力传感器的传感头穿过第一通孔52后与弹簧4的顶端对应。
    24.压力检测装置8为压力传感器,压力传感器包括压力传感器本体81、压力传感器的传感头82,第二支撑板6中部设置有第二空腔61,第二支撑板6的顶端开有与第二空腔61连通的第二通孔,压力传感器本体81固定于第二空腔61 内,且压力传感器的传感头穿过第二通孔后与弹簧4的底端对应。
    25.本实施例中,电动车上安装有卫星定位装置,卫星定位装置与信息处理器电连接,信息处理器通过gms网络发送定位信号给计算机,监测人员通过远程的计算机客户端可以获取该车辆的位置信息,本技术中,当信息处理器检测到重力传感器、压力传感器所采集的重力信息、压力信息分别超过预先设定的重力阈值、压力阈值时,控制卫星定位装置启动,避免了因卫星定位装置持续开启而导致的能源消耗,节约了能源。
    26.本实施例中,重力传感器的型号为dyz-101,压力传感器的型号为jhbm-h1,信息处理器为单片机,型号为stm32,重力传感器、压力传感器与信息处理器电连接;信息处理器通过gsm天线、gsm网络与计算机通信连接。
    27.当该电动自行车的后座承载重物或载人时,通过减震器上安装的重力传感器、压力传感器对载重进行自动检测,具体步骤包括:s1、弹簧压缩,使两侧的重力传感器、压力传感器分别承受压力而启动检测;
    28.s2、重力传感器、压力传感器将检测获得的重力信息、压力信息发送给信息处理器;
    29.s3、信息处理器将处理后的重力信息、压力信息通过gsm网络发送给计算机,监控人员通过远程的计算机客户端即可获得该电动车所承载的重量和所承受的压力,监控人员根据所承载的重量和所承受的压力综合判断该车辆承载是否超重,从而实现电动车承载重量的远程监测。监控人员通过远程的计算机客户端也可快速获得该电动车的位置。
    30.实施例二,减震器安装于电动车的后侧车座下方,见图1、图2,减震器包括阻尼器1、第一关节轴承2、第二关节轴承3,第一关节轴承2用于与车座底部固定,第二关节轴承3用于与车辆后侧的支架固定,第一关节轴承2、第二关节轴承3分布于阻尼器1的两侧,阻尼器1上套设有弹簧4,阻尼器1包括第一支撑板5、第二支撑板6,弹簧4安装于第一支撑板5与第二支撑板6之间,弹簧4的一端固定于第一支撑板5的底端,另一端固定于第二支撑板6的顶端;减震器还包括重力检测装置7、压力检测装置8,重力检测装置7安装于第一支撑板6,压力检测装置8安装于第二支撑板6;重力检测装置7、压力检测装置 8分别与信息处理器9电连接,信息处理器9通过通信设备与移动终端通信连接。
    31.重力检测装置7为重力传感器,重力传感器包括重力传感器本体71、重力传感器的
    传感头,第一支撑板5中部设置有第一空腔51,第一支撑板5的底部开有与第一空腔51连通的第一通孔,重力传感器本体71固定于第一空腔51 内,且重力传感器的传感头72穿过第一通孔后与弹簧4的顶端对应。
    32.压力检测装置8为压力传感器,压力传感器包括压力传感器本体81、压力传感器的传感头,第二支撑板6中部设置有第二空腔61,第二支撑板6的顶端开有与第二空腔61连通的第二通孔,压力传感器本体81固定于第二空腔61 内,且压力传感器的传感头穿过第二通孔后与弹簧4的底端对应。
    33.本实施例中,重力传感器的型号为dyz-101,压力传感器的型号为jhbm-h1,信息处理器为单片机,型号为stm32,重力传感器、压力传感器与信息处理器电连接;信息处理器通过gsm天线、gsm网络与计算机通信连接。
    34.当该电动自行车的后座承载重物或载人时,通过减震器上安装的重力传感器、压力传感器对载重进行自动检测,具体步骤包括:s1、弹簧压缩,使两侧的重力传感器、压力传感器分别承受压力而启动检测;
    35.s2、重力传感器、压力传感器与信息处理器电连接,并将检测获得的重力信息、压力信息发送给信息处理器;
    36.s3、当监测人员或交管人员靠近该车辆对该车辆的载重进行检查时,信息处理器中的蓝牙发送器、蓝牙接收器自动连接;
    37.s4、信息处理器将重力信息、压力信息通过蓝牙发送给检测人员手中的移动手机,监控人员通过手机客户端即可获得该电动车所承载的重量和承受的压力,从而实现电动车承载重量的监测。
    38.以上的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以上实施例。可以理解,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构思的前提下直接导出或联想到的其他改进和变化,均应认为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带有载重检测装置的电动车减震器,减震器安装于电动车的后侧车座下方,所述减震器包括阻尼器、第一关节轴承、第二关节轴承,所述第一关节轴承、第二关节轴承分布于所述阻尼器的两侧,所述阻尼器上套设有弹簧,其特征在于,所述阻尼器包括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所述弹簧安装于所述第一支撑板与所述第二支撑板之间,所述弹簧的一端固定于所述第一支撑板的底端,另一端固定于所述第二支撑板的顶端;所述减震器还包括重力检测装置、压力检测装置,所述重力检测装置安装于所述第一支撑板,所述压力检测装置安装于所述第二支撑板;所述重力检测装置、压力检测装置分别与信息处理器电连接,所述信息处理器通过通信设备与监控平台通信连接,所述监控平台为远程监控平台或移动终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有载重检测装置的电动车减震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重力检测装置为重力传感器,所述重力传感器包括重力传感器本体、重力传感器的传感头,所述第一支撑板中部设置有第一空腔,所述第一支撑板的底部开有与所述第一空腔连通的第一通孔,所述重力传感器本体固定于所述第一空腔内,且所述重力传感器的传感头穿过所述第一通孔后与所述弹簧的顶端对应。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带有载重检测装置的电动车减震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力检测装置为压力传感器,所述压力传感器包括压力传感器本体、压力传感器的传感头,所述第二支撑板中部设置有第二空腔,所述第二支撑板的顶端开有与所述第二空腔连通的第二通孔,所述压力传感器本体固定于所述第二空腔内,且所述压力传感器的传感头穿过所述第二通孔后与所述弹簧的底端对应。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带有载重检测装置的电动车减震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远程监控平台包括计算机,所述移动终端包括移动手机;所述通信设备、信息处理器安装于所述电动车的内部。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有载重检测装置的电动车减震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设备包括卫星接收天线、gsm天线,所述信息处理器与所述卫星接收天线、gsm天线电连接,所述信息处理器通过所述卫星接收天线、gsm 天线及gsm网络与所述远程监控平台电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有载重检测装置的电动车减震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设备包括蓝牙接收器、蓝牙发送器,所述蓝牙发送器安装于所述电动车的内部并与所述信息处理器电连接,所述蓝牙接收器安装于移动手机。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带有载重检测装置的电动车减震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动车内安装有卫星定位装置,所述卫星定位装置包括卫星接收天线,所述卫星定位装置与所述信息处理器电连接,所述信息处理器通过gsm网络与所述远程监控平台通信连接。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带有载重检测装置的电动车减震器,其可实现电动自行车载重的自动监测或远程监测,监测操作方便快捷,可降低因电动自行车超载而引起的安全隐患,减震器安装于电动车后侧车座下方,减震器包括阻尼器、第一关节轴承、第二关节轴承,第一关节轴承、第二关节轴承分布于阻尼器两侧,阻尼器上套设有弹簧,阻尼器包括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弹簧安装于第一支撑板与第二支撑板之间,弹簧一端固定于第一支撑板底端,另一端固定于第二支撑板顶端,减震器还包括重力检测装置、压力检测装置,重力检测装置安装于第一支撑板,压力检测装置安装于第二支撑板,重力检测装置、压力检测装置分别与信息处理器电连接,信息处理器通过通信设备与监控平台通信连接,监控平台为远程监控平台或移动终端。远程监控平台或移动终端。远程监控平台或移动终端。


    技术研发人员:张志宝 董栋梁 周露婷 王冬阳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无锡众行车业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12.06
    技术公布日:2022/5/25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c.8miu.com/read-18460.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