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全新低功耗算法的超薄智能穿戴手表的制作方法

    专利查询2023-09-06  134



    1.本实用新型涉及智能手表技术领域,具体为基于全新低功耗算法的超薄智能穿戴手表。


    背景技术:

    2.智能手表是具有信息处理能力,符合手表基本技术要求的手表,智能手表除指示时间之外,还应具有提醒、导航、校准、监测、交互等其中一种或者多种功能;显示方式包括指针、数字、图像等,随着移动技术的发展,许多传统的电子产品也开始增加移动方面的功能,这种新手表可被称作智能手表,而为了满足人们的使用需求,市场上推出了基于全新低功耗算法的超薄智能穿戴手表,但现有的基于全新低功耗算法的超薄智能穿戴手表在实际应用过程中,表带损坏或需要清洗时,需要对其进行拆卸,而拆卸时需要借助工具十分繁杂,进而降低了其工作效率,同时,手表壳体在长时间佩戴时,其表面容易出现腐蚀和擦伤的情况,降低了其美观性,为人们的使用带来不便,为此,我们提出基于全新低功耗算法的超薄智能穿戴手表。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基于全新低功耗算法的超薄智能穿戴手表,具备表带方便拆装和耐腐与耐磨效果好的优点,解决了现有的基于全新低功耗算法的超薄智能穿戴手表在实际应用过程中,表带损坏或需要清洗时,需要对其进行拆卸,而拆卸时需要借助工具十分繁杂,进而降低了其工作效率,同时,手表壳体在长时间佩戴时,其表面容易出现腐蚀和擦伤的情况,降低了其美观性,为人们使用带来不便的问题。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基于全新低功耗算法的超薄智能穿戴手表,包括手表主体和第一带体以及第二带体,所述手表主体的左右两端均固定连接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一侧的下端开设有导向槽,所述导向槽的上端连通有导向倾斜槽,所述导向倾斜槽的另一端设置有卡接槽,所述第一带体的右端和第二带体的左端均设置有连接带头,所述连接带头的内侧设置有连接轴,所述连接轴的前后两端均开设有内槽,所述内槽内腔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弹簧,所述弹簧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卡接球体,所述手表主体和固定块的外侧均涂设有耐腐层,所述耐腐层的外侧涂设有耐磨层。
    5.优选的,所述第一带体的内表面开设有连接孔,所述第二带体的右端设置有连接头。
    6.优选的,所述连接孔的数量为多个,且相邻两个连接孔之间的距离相等。
    7.优选的,所述导向槽和连接轴相适配,且连接轴滑动于导向槽的内表面。
    8.优选的,所述耐腐层为氧化铝陶瓷涂层,且耐腐层的厚度在三十微米到七十微米之间。
    9.优选的,所述耐磨层为碳化硅涂层,且耐磨层的厚度在二十微米到五十微米之间。
    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1.本实用新型通过第一带体和第二带体的配合,经连接带头带动连接轴在固定块之间,向手表主体靠近移动,进而使得卡接球体退出卡接槽,并进入导向倾斜槽内,进而卡接球体缩入内槽,并压缩了弹簧,接着,在连接轴进入导向槽内后,带动其向下运动,进而实现了第一带体和第二带体的快速拆卸,在更换或清洗后,使得连接轴进入导向槽内,同时,卡接球体缩入内槽内,并压缩了弹簧,当连接轴在导向槽内无法移动后,带动连接轴进入导向倾斜槽内,接着,弹簧恢复张力,并在导向倾斜槽的配合下,卡接球体自动滑入卡接槽内,实现快速卡接固定的能力,方便了人们的使用,而通过耐腐层和耐磨层的作用,能够提高手表主体和固定块表面的耐腐和耐磨性能,进而保障了本手表表面的美观性能,解决了现有的基于全新低功耗算法的超薄智能穿戴手表在实际应用过程中,表带损坏或需要清洗时,需要对其进行拆卸,而拆卸时需要借助工具十分繁杂,进而降低了其工作效率,同时,手表壳体在长时间佩戴时,其表面容易出现腐蚀和擦伤的情况,降低了其美观性,为人们使用带来不便的问题。
    附图说明
    12.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13.图2为本实用新型固定块和手表主体配合状态下的仰视结构示意图;
    14.图3为本实用新型固定块结构示意图;
    15.图4为本实用新型连接轴和连接带头配合状态下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16.图5为本实用新型涂层结构示意图。
    17.图中:1、手表主体;2、固定块;3、第一带体;4、连接孔;5、连接头;6、第二带体;7、卡接槽;8、导向倾斜槽;9、导向槽;10、连接轴;11、弹簧;12、卡接球体;13、内槽;14、连接带头;15、耐腐层;16、耐磨层。
    具体实施方式
    18.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19.在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有”、“连接”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20.本实用新型的手表主体1、固定块2、第一带体3、连接孔4、连接头5、第二带体6、卡接槽7、导向倾斜槽8、导向槽9、连接轴10、弹簧11、卡接球体12、内槽13、连接带头14、耐腐层15和耐磨层16部件均为通用标准件或本领域技术人员知晓的部件,其结构和原理都为本技术人员均可通过技术手册得知或通过常规实验方法获知。
    21.请参阅图1-5,基于全新低功耗算法的超薄智能穿戴手表,包括手表主体1和第一带体3以及第二带体6,手表主体1的左右两端均固定连接有固定块2,固定块2一侧的下端开
    设有导向槽9,导向槽9的上端连通有导向倾斜槽8,导向倾斜槽8的另一端设置有卡接槽7,第一带体3的内表面开设有连接孔4,第二带体6的右端设置有连接头5,连接孔4的数量为多个,且相邻两个连接孔4之间的距离相等,第一带体3的右端和第二带体6的左端均设置有连接带头14,连接带头14的内侧设置有连接轴10,导向槽9和连接轴10相适配,且连接轴10滑动于导向槽9的内表面,连接轴10的前后两端均开设有内槽13,内槽13内腔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弹簧11,弹簧11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卡接球体12,通过第一带体3和第二带体6的配合,经连接带头14带动连接轴10在固定块2之间,向手表主体1靠近移动,进而使得卡接球体12退出卡接槽7,并进入导向倾斜槽8内,进而卡接球体12缩入内槽13,并压缩了弹簧11,接着,在连接轴10进入导向槽9内后,带动其向下运动,进而实现了第一带体3和第二带体6的快速拆卸,在更换或清洗后,使得连接轴10进入导向槽9内,同时,卡接球体12缩入内槽13内,并压缩了弹簧11,当连接轴10在导向槽9内无法移动后,带动连接轴10进入导向倾斜槽8内,接着,弹簧11恢复张力,并在导向倾斜槽8的配合下,卡接球体12自动滑入卡接槽7内,实现快速卡接固定的能力,方便了人们的使用,手表主体1和固定块2的外侧均涂设有耐腐层15,耐腐层15为氧化铝陶瓷涂层,且耐腐层15的厚度在三十微米到七十微米之间,耐腐层15的外侧涂设有耐磨层16,耐磨层16为碳化硅涂层,且耐磨层16的厚度在二十微米到五十微米之间,通过耐腐层15和耐磨层16的作用,能够提高手表主体1和固定块2表面的耐腐和耐磨性能,进而保障了本手表表面的美观性能。
    22.使用时,通过第一带体3和第二带体6的配合,经连接带头14带动连接轴10在固定块2之间,向手表主体1靠近移动,进而使得卡接球体12退出卡接槽7,并进入导向倾斜槽8内,进而卡接球体12缩入内槽13,并压缩了弹簧11,接着,在连接轴10进入导向槽9内后,带动其向下运动,进而实现了第一带体3和第二带体6的快速拆卸,在更换或清洗后,使得连接轴10进入导向槽9内,同时,卡接球体12缩入内槽13内,并压缩了弹簧11,当连接轴10在导向槽9内无法移动后,带动连接轴10进入导向倾斜槽8内,接着,弹簧11恢复张力,并在导向倾斜槽8的配合下,卡接球体12自动滑入卡接槽7内,实现快速卡接固定的能力,方便了人们的使用,而通过耐腐层15和耐磨层16的作用,能够提高手表主体1和固定块2表面的耐腐和耐磨性能,进而保障了本手表表面的美观性能。
    23.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技术特征:
    1.基于全新低功耗算法的超薄智能穿戴手表,包括手表主体(1)和第一带体(3)以及第二带体(6),其特征在于:所述手表主体(1)的左右两端均固定连接有固定块(2),所述固定块(2)一侧的下端开设有导向槽(9),所述导向槽(9)的上端连通有导向倾斜槽(8),所述导向倾斜槽(8)的另一端设置有卡接槽(7),所述第一带体(3)的右端和第二带体(6)的左端均设置有连接带头(14),所述连接带头(14)的内侧设置有连接轴(10),所述连接轴(10)的前后两端均开设有内槽(13),所述内槽(13)内腔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弹簧(11),所述弹簧(11)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卡接球体(12),所述手表主体(1)和固定块(2)的外侧均涂设有耐腐层(15),所述耐腐层(15)的外侧涂设有耐磨层(1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全新低功耗算法的超薄智能穿戴手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带体(3)的内表面开设有连接孔(4),所述第二带体(6)的右端设置有连接头(5)。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全新低功耗算法的超薄智能穿戴手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孔(4)的数量为多个,且相邻两个连接孔(4)之间的距离相等。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全新低功耗算法的超薄智能穿戴手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槽(9)和连接轴(10)相适配,且连接轴(10)滑动于导向槽(9)的内表面。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全新低功耗算法的超薄智能穿戴手表,其特征在于:所述耐腐层(15)为氧化铝陶瓷涂层,且耐腐层(15)的厚度在三十微米到七十微米之间。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全新低功耗算法的超薄智能穿戴手表,其特征在于:所述耐磨层(16)为碳化硅涂层,且耐磨层(16)的厚度在二十微米到五十微米之间。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基于全新低功耗算法的超薄智能穿戴手表,包括手表主体和第一带体以及第二带体,所述手表主体的左右两端均固定连接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一侧的下端开设有导向槽,所述导向槽的上端连通有导向倾斜槽。本实用新型通过连接带头、连接轴、固定块、卡接球体、卡接槽、导向倾斜槽、内槽、弹簧、导向槽、耐腐层和耐磨层的作用,解决了现有的基于全新低功耗算法的超薄智能穿戴手表在实际应用过程中,表带损坏或需要清洗时,需要对其进行拆卸,而拆卸时需要借助工具十分繁杂,进而降低了其工作效率,同时,手表壳体在长时间佩戴时,其表面容易出现腐蚀和擦伤的情况,降低了其美观性,为人们使用带来不便的问题。为人们使用带来不便的问题。为人们使用带来不便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蔡小彪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深圳市金米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11.05
    技术公布日:2022/5/25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c.8miu.com/read-18468.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