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稳定杆端部钻孔工装的制作方法

    专利查询2023-09-06  111



    1.本实用新型涉及稳定杆生产加工领域,主要涉及一种稳定杆端部钻孔工装。


    背景技术:

    2.稳定杆的全称是"横向稳定杆",又被称作扭杆弹簧,是汽车悬架中的一种辅助弹性元件,防止车身在转弯时发生过大的横向侧倾。目的是防止汽车横向倾翻和改善平顺性。横向稳定杆是用弹簧钢制成的扭杆弹簧,形状呈"u"形,横置在汽车的前端和后端。杆身的中部,用套筒与车架铰接,杆的两端分别固定在左右悬挂的下托臂或减震器滑柱上。
    3.稳定杆端头在其墩粗成型之后需要对其进行钻孔,现有的钻孔工序中,其钻孔工装的设置简单,只具有简单的卡紧定位的方式,然而由于工件在墩粗过程中会存在一定的误差,从而导致其墩粗的厚度不一致,其采用传统的定位工装的结构,其很难达到定位基准的一直性,这样在其后期的钻孔时,其钻孔处的倒角就会出现不均匀,有大有小,从而影响后期产品的装配,不能满足高精度生产加工的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目的就是为了弥补已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稳定杆端部钻孔工装,目的在于解决了上述背景技术提出的问题。
    5.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6.一种稳定杆端部钻孔工装,包括有底座,所述底座上固定安装有上模板,所述上模板的底端面中心位置设有卡装孔一,所述卡装孔一内卡装有芯模一,所述芯模一的下端面上设有用于卡装稳定杆端部的型腔一,所述上模板的下方安装有可升降的下模板,所述下模板的上端面上设有卡装孔二,所述卡装孔二内卡装有芯模二,所述芯模二的上端面上设有用于卡装稳定杆端部的且与型腔一对应配合的型腔二,所述芯模二的外侧设有用于方便稳定杆初始定位的定位组件,所述下模板的升降通过其底端的推顶组件驱动。
    7.所述的上模板通过四周的固定柱固定安装在底座上,所述上模板与下模板之间通过导柱导向,所述下模板的上端面两侧分别固定安装有导柱,所述上模板上设有与导柱导向配合的导向孔。
    8.所述的定位组件包括有两配合使用的定位块,所述定位块通过定位螺栓固定安装在芯模二的外侧,且呈倾斜相对设置。
    9.所述定位块上分别设有朝向芯模二中心位置的调整螺纹孔,所述调整螺纹孔中安装有用于调整稳定杆端头外侧面的调整螺栓。
    10.所述的推顶组件包括有位于底座内的推顶油缸,所述推顶油缸的活塞杆穿过底座的上端面,且伸出端安装有过渡顶板,所述过渡顶板与下模板之间通过连接杆连接。
    11.所述的连接杆的底端固定在过渡顶板的上端面上,上端面穿过下模板上的贯穿孔,且通过锁紧固定套锁紧固定。
    12.其原理是:通过上模板和下模板之间构成卡装稳定杆端头的空间,通过芯模一和
    芯模二的配合作用,可实现钻孔前对稳定杆端头精确的定位,本申请中采用的上模板是固定不动的,下模板是可升降的,使用时,采用两个工装进行配合的方式,将稳定杆端头的两端分别卡装到两端对应的下模板的芯模二上,卡放时为了保证其中心位置,通过定位组件进行初始定位,然后通过下方的推动组件向上推动,直至稳定杆端头的上端面与芯模一配合即可,上方的钻孔刀具可直接进行钻孔操作,改变传统的下面为定位基准的情况,通过下模板向上顶紧定位,以上面为定位基准,从而保证了钻孔深度的一直性,保证了钻孔的倒角的均匀度,从而提高了加工精度,满足了使用要求。
    13.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
    14.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合理,改变传统的下面为定位基准的情况,通过下模板向上顶紧定位,以上面为定位基准,从而保证了钻孔深度的一直性,保证了钻孔的倒角的均匀度,从而提高了加工精度,满足了使用要求。
    附图说明:
    15.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6.附图标记:
    17.1、底座;2、上模板;3、芯模一;4、下模板;5、芯模二;6、定位组件;7、推顶组件;8、固定柱;9、导柱;6-1、定位块;6-2、调整螺纹孔;7-1、推顶油缸;7-2、过渡顶板;7-3、连接杆;7-4、锁紧固定套。
    具体实施方式:
    18.参见附图。
    19.一种稳定杆端部钻孔工装,包括有底座1,底座1上固定安装有上模板2,上模板2的底端面中心位置设有卡装孔一,卡装孔一内卡装有芯模一3,芯模一3的下端面上设有用于卡装稳定杆端部的型腔一,上模板2的下方安装有可升降的下模板4,下模板4的上端面上设有卡装孔二,卡装孔二内卡装有芯模二5,芯模二5的上端面上设有用于卡装稳定杆端部的且与型腔一对应配合的型腔二,芯模二5的外侧设有用于方便稳定杆初始定位的定位组件6,下模板4的升降通过其底端的推顶组件7驱动。
    20.进一步,上模板2通过四周的固定柱8固定安装在底座1上,上模板2与下模板4之间通过导柱9导向,下模板4的上端面两侧分别固定安装有导柱9,上模板2上设有与导柱9导向配合的导向孔。通过导柱的导向,保证了下模板在升降过程中与上模板之间的相对位置,导向配合,保证了芯模一和芯模二对稳定杆端头上下端面的卡装的定位的稳定性。
    21.进一步,定位组件6包括有两配合使用的定位块6-1,定位块6-1通过定位螺栓固定安装在芯模二的外侧,且呈倾斜相对设置。通过定位块的结构,可对加工时稳定杆墩粗端头外侧的限位,方便稳定杆端部的放入,具有初始限位的作用。定位块6-1上分别设有朝向芯模二中心位置的调整螺纹孔6-2,调整螺纹孔6-2中安装有用于调整稳定杆端头外侧面的调整螺栓。通过调节螺栓的结构,当稳定杆杆墩粗后存在误差时,可通过调整螺栓进行调整,从而对其外侧进行顶紧,保证中心位置的稳定性。
    22.进一步,推顶组件7包括有位于底座内的推顶油缸7-1,推顶油缸7-1的活塞杆穿过底座1的上端面,且伸出端安装有过渡顶板7-2,过渡顶板7-2与下模板4之间通过连接杆7-3
    连接。通过推顶油缸推动过渡顶板上升,再通过过渡顶板对东下模板上升,过渡顶板四个拐角处通过连接杆与下模板连接,保证了升降过程中的平稳性。连接杆7-3的底端固定在过渡顶板7-2的上端面上,上端面穿过下模板4上的贯穿孔,且通过锁紧固定套7-4锁紧固定。
    23.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稳定杆端部钻孔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底座(1),所述底座(1)上固定安装有上模板(2),所述上模板(2)的底端面中心位置设有卡装孔一,所述卡装孔一内卡装有芯模一(3),所述芯模一(3)的下端面上设有用于卡装稳定杆端部的型腔一,所述上模板(2)的下方安装有可升降的下模板(4),所述下模板(4)的上端面上设有卡装孔二,所述卡装孔二内卡装有芯模二(5),所述芯模二(5)的上端面上设有用于卡装稳定杆端部的且与型腔一对应配合的型腔二,所述芯模二(5)的外侧设有用于方便稳定杆初始定位的定位组件(6),所述下模板(4)的升降通过其底端的推顶组件(7)驱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稳定杆端部钻孔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模板(2)通过四周的固定柱(8)固定安装在底座(1)上,所述上模板(2)与下模板(4)之间通过导柱(9)导向,所述下模板(4)的上端面两侧分别固定安装有导柱(9),所述上模板(2)上设有与导柱(9)导向配合的导向孔。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稳定杆端部钻孔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定位组件(6)包括有两配合使用的定位块(6-1),所述定位块(6-1)通过定位螺栓固定安装在芯模二的外侧,且呈倾斜相对设置。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稳定杆端部钻孔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块(6-1)上分别设有朝向芯模二中心位置的调整螺纹孔(6-2),所述调整螺纹孔(6-2)中安装有用于调整稳定杆端头外侧面的调整螺栓。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稳定杆端部钻孔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推顶组件(7)包括有位于底座内的推顶油缸(7-1),所述推顶油缸(7-1)的活塞杆穿过底座(1)的上端面,且伸出端安装有过渡顶板(7-2),所述过渡顶板(7-2)与下模板(4)之间通过连接杆(7-3)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稳定杆端部钻孔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接杆(7-3)的底端固定在过渡顶板(7-2)的上端面上,上端面穿过下模板(4)上的贯穿孔,且通过锁紧固定套(7-4)锁紧固定。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稳定杆端部钻孔工装,包括有底座,底座上固定安装有上模板,上模板的底端面中心位置设有卡装孔一,卡装孔一内卡装有芯模一,芯模一的下端面上设有用于卡装稳定杆端部的型腔一,上模板的下方安装有可升降的下模板,下模板的上端面上设有卡装孔二,卡装孔二内卡装有芯模二,所述芯模二的上端面上设有用于卡装稳定杆端部的且与型腔一对应配合的型腔二,芯模二的外侧设有用于方便稳定杆初始定位的定位组件,下模板的升降通过其底端的推顶组件驱动。本实用新型改变传统的下面为定位基准的情况,通过下模板向上顶紧定位,以上面为定位基准,从而保证了钻孔深度的一直性,保证了钻孔的倒角的均匀度,从而提高了加工精度。工精度。工精度。


    技术研发人员:徐天石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安庆汇通汽车部件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11.08
    技术公布日:2022/5/25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c.8miu.com/read-18477.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