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B超探头固定器的制作方法

    专利查询2023-09-06  106


    一种b超探头固定器
    技术领域
    1.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卫生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b超探头固定器。


    背景技术:

    2.人们在说话或唱歌的时候,我们听到的声音称为声波,它的频率在50~10000hz,超过20000hz以上的声波,人耳就不能听见,称为超声波,简称超声,超声在诊断疾病时,有多种形式:以振幅形式诊断疾病的称“一维显示”,因振幅第一个英文字母是a,故称a超,又称一维超声,以灰阶即亮度模式形式来诊断疾病的称“二维显示”,因亮度第一个英文字母是b,故称b超,又称二维超声或灰阶超声,b超的探测是通过探头对患者身上的部位进行探测的,而探头需要通过固定,保持稳定,才能进行良好地b超探测。
    3.1、现有的b超探头固定器只能将b超探头进行固定,无法对使用者的探测部位进行固定以增加检测过程的安全性;
    4.2、现有的b超探头固定器只能将b超探头简单地固定在b超机上,无法根据检测需要进行灵活地布置。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b超探头固定器,通过设置充气卡框、第一充气管、充气垫、绑带和连接镜,解决了现有的b超探头固定器无法对使用者的探测部位进行固定以增加检测过程的安全性和无法根据检测需要进行灵活地布置的问题。
    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7.一种b超探头固定器,包括充气卡框、第一充气管、充气垫、绑带和连接镜,所述充气卡框内部的底部固定有两个充气垫,所述充气卡框的前侧下部的一侧固定连通有第一充气管,所述充气卡框的前后两面的上部两侧皆固定有绑带,所述充气卡框的上方设置有连接镜,所述连接镜的四个侧面皆通过软连接条连接有反射镜,所述连接镜的上方通过主转套活动连接的主支撑杆和铝合金支撑杆连接有主夹,所述主转套通过侧转套连接的侧支撑杆和配合转杆连接有副夹,本实用新型通过充气卡框上的结构通过绑带绑住患者的肢体,在第一充气管充气的时候,将充气卡框中的患者肢体卡紧,随后,通过第二充气管为充气垫充气,将患者需要穿刺的部位突出充气卡框,然后将连接镜上的主夹夹在病床上,将连接镜通过弯折铝合金支撑杆移动到指定位置,夹好b超探头,穿刺好刺探针,(调了先后顺序)开始b超检测。
    8.较佳地,所述充气卡框前侧与第一充气管位置对应地开设有充气孔,所述充气卡框的前侧和后侧下部的中间皆固定有固定带,所述充气卡框前侧开设有两个固定口,充气卡框通过固定带绑在病床上,防止患者因穿刺过程中的疼痛挣扎造成安全隐患。
    9.较佳地,所述第一充气管内壁的前部固定有固定套,所述固定套的后侧固定有单向阀,第一充气管通过固定套固定的单向阀,使得充入第一充气管中的空气单向输送到充气卡框中。
    10.较佳地,所述充气垫的前部皆插接在充气卡框上的固定口内,所述充气垫的前端固定连通有第二充气管,所述第一充气管和第二充气管内部结构相同,充气垫通过第二充气管进行充气。
    11.较佳地,所述绑带的前侧固定有魔术贴组件,两个对应的绑带通过魔术贴组件粘接在一起,将患者的肢体卡在充气卡框中。
    12.较佳地,所述连接镜的四个侧面皆固定有软连接条,所述软连接条靠近连接镜一面的上部固定有反射镜,连接镜通过和反射镜组合,方便操作者观察b超刺探针穿刺的部位。
    13.较佳地,所述连接镜的顶部中央固定有万向接头,所述万向接头的上部固定有主支撑杆,所述主支撑杆的顶端部转动连接有主转套,所述主转套内部的上部固定有铝合金支撑杆,所述铝合金支撑杆的顶端固定有主夹,所述主转套的周侧固定有侧支撑杆,所述侧支撑杆远离主转套的一端部转动连接有侧转套,所述侧转套远离侧支撑杆的一面固定有配合转杆,所述配合转杆远离侧转套的一端固定有副夹,连接镜通过主夹夹在病床上,使得连接镜设置在充气卡框上方需要工作的部位上,通过副夹在检测的时候夹住b超探头。
    14.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5.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充气卡框、第一充气管、充气垫和绑带,解决了现有的b超探头固定器无法对使用者的探测部位进行固定以增加检测过程的安全性的问题,在穿刺探测之前,将患者的肢体放到充气卡框上,使得需要穿刺的部位位于两个充气垫之间,通过绑带上固定的对应的魔术贴组件互相粘接,将患者的手臂卡在充气卡框中,随后通过第一充气管为充气卡框充气,将患者的肢体卡在充气卡框上,将固定带绑在病床上,防止患者乱动,通过第二充气管为充气垫充气,将患者需要穿刺探测的部位突出充气卡框,不仅可以使得探测的部位更加准确,且可以防止患者乱动造成操作者和患者在探测的时候发生安全事故。
    16.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连接镜,解决了现有的b超探头固定器无法根据检测需要进行灵活地布置的问题,在固定好患者的穿刺探测的肢体后,通过主夹夹在病床上,弯折好铝合金支撑杆,使连接镜放在合适的位置,打开连接镜上对应的反射镜,用于操作者观察穿刺的部位,将刺探针穿刺后,移动副夹到指定位置后夹好b超探头,将本实用新型的各个组件稳固地支撑在病床上,开始b超探测,使得本实用新型可以根据需要进行灵活布置,增强了b超监测的适应性。
    附图说明
    17.图1是本实用新型组装结构立体图;
    18.图2是本实用新型箱体结构立体图;
    19.图3是本实用新型连接工字钢结构立体图;
    20.图4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封板结构立体图;
    21.图5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封板结构立体图;
    22.图6是本实用新型连接座结构立体图。
    23.附图中,100、充气卡框;101、固定带;102、充气孔;103、固定口;200、第一充气管;201、固定套;202、单向阀;300、充气垫;301、第二充气管;400、绑带;401、魔术贴组件;500、
    连接镜;501、软连接条;502、反射镜;503、万向接头;504、主支撑杆;505、主转套;506、侧支撑杆;507、侧转套;508、配合转杆;509、副夹;510、铝合金支撑杆;511、主夹。
    具体实施方式
    24.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参照附图并举出优选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然而,需要说明的是,说明书中列出的许多细节仅仅是为了使读者对本发明的一个或多个方面有一个透彻的理解,即便没有这些特定的细节也可以实现本实用新型的这些方面。
    25.如图1-6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b超探头固定器,包括充气卡框100、第一充气管200、充气垫300、绑带400和连接镜500,充气卡框100内部的底部固定有两个充气垫300,充气卡框100在充气的时候,将b超的探知部位卡在其上,并在充气垫300充气后,将b超需要探知的部位凸起,充气卡框100的前侧下部的一侧固定连通有第一充气管200,第一充气管200为充气卡框100充气,充气卡框100的前后两面的上部两侧皆固定有绑带400,充气卡框100通过两两对应绑带400上的魔术贴组件401粘接在一起,将患者需要b超探知的身体部位卡在充气卡框100中,充气卡框100的上方设置有连接镜500,连接镜500将多个反射镜502通过软连接条501连接在一起,连接镜500的四个侧面皆通过软连接条501连接有反射镜502,反射镜502将连接镜500上反射的光进一步反射到操作者的眼镜中,方便操作者观察刺探针的穿刺,连接镜500的上方通过主转套505活动连接的主支撑杆504和铝合金支撑杆510连接有主夹511,主转套505通过侧转套507连接的侧支撑杆506和配合转杆508连接有副夹509,连接镜500通过主夹511夹在病床上的横档上,将连接镜500支撑在病床上,通过副夹509夹b超探头。
    26.如图1-5所示,充气卡框100前侧与第一充气管200位置对应地开设有充气孔102,充气卡框100通过充气孔102和第一充气管200连通,充气卡框100的前侧和后侧下部的中间皆固定有固定带101,固定带101系在病床上,在使用的时候,防止卡在充气卡框100中的病人的肢体在穿刺的时候挣扎导致穿刺过程发生意外,充气卡框100前侧开设有两个固定口103,充气卡框100通过固定口103将充气垫300的前部固定在其上;
    27.第一充气管200内壁的前部固定有固定套201,固定套201将单向阀202和第一充气管200连接在一起,固定套201的后侧固定有单向阀202,单向阀202在第一充气管200充气的时候,将空气单向通过第一充气管200;
    28.充气垫300的前部皆插接在充气卡框100上的固定口103内,充气垫300的前端固定连通有第二充气管301,第一充气管200和第二充气管301内部结构相同,充气垫300通过第二充气管301将空气充入其中,将充气卡框100中卡住的患者肢体上需要穿刺的部位突出来;
    29.绑带400的前侧固定有魔术贴组件401,绑带400通过其上固定的对应的魔术贴组件401互相粘接,将患者的手臂卡在充气卡框100中;
    30.在穿刺探测之前,将患者的肢体放到充气卡框100上,使得需要穿刺的部位位于两个充气垫300之间,通过绑带400上固定的对应的魔术贴组件401互相粘接,将患者的手臂卡在充气卡框100中,随后通过第一充气管200为充气卡框100充气,将患者的肢体卡在充气卡框100上,将固定带101绑在病床上,防止患者乱动,通过第二充气管301为充气垫300充气,
    将患者需要穿刺探测的部位突出充气卡框100。
    31.如图1、6所示,连接镜500的四个侧面皆固定有软连接条501,软连接条501将反射镜502和连接镜500连接在一起,软连接条501靠近连接镜500一面的上部固定有反射镜502,反射镜502在使用的时候翻转到连接镜500下部,反射镜502包括多种透镜,使用时,旋转连接镜500,再翻转对应的反射镜502即可;
    32.连接镜500的顶部中央固定有万向接头503,万向接头503提供连接镜500和主支撑杆504互相旋转的作用,万向接头503的上部固定有主支撑杆504,主支撑杆504的顶端部转动连接有主转套505,主支撑杆504通过主转套505将其与铝合金支撑杆510和侧支撑杆506连接在一起,主转套505内部的上部固定有铝合金支撑杆510,铝合金支撑杆510可以多种弯折,使得主夹511夹持的部位和连接镜500的使用范围进行多重的适应,铝合金支撑杆510的顶端固定有主夹511,主夹511夹在病床上的横档上配合副夹509的夹持后,将连接镜500支撑在病床上,主转套505的周侧固定有侧支撑杆506,侧支撑杆506远离主转套505的一端部转动连接有侧转套507,侧转套507远离侧支撑杆506的一面固定有配合转杆508,配合转杆508远离侧转套507的一端固定有副夹509,侧支撑杆506通过侧转套507转动连接配合转杆508,使得副夹509可任意旋转,夹在病床上。
    33.在固定好患者的穿刺探测的肢体后,通过主夹511夹在病床上,弯折好铝合金支撑杆510,使连接镜500放在合适的位置,打开连接镜500上对应的反射镜502,移动副夹509到指定位置后通过副夹509夹好b超探头,开始b超探测。b超屏幕落在反射镜上,操作者观察穿刺的部位,进行刺探针穿刺,将本实用新型的各个组件稳固地支撑在病床上。
    34.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b超探头固定器,包括充气卡框(100)、第一充气管(200)、充气垫(300)、绑带(400)和连接镜(500),其特征在于:所述充气卡框(100)内部的底部固定有两个充气垫(300),所述充气卡框(100)的前侧下部的一侧固定连通有第一充气管(200),所述充气卡框(100)的前后两面的上部两侧皆固定有绑带(400),所述充气卡框(100)的上方设置有连接镜(500),所述连接镜(500)的四个侧面皆通过软连接条(501)连接有反射镜(502),所述连接镜(500)的上方通过主转套(505)活动连接的主支撑杆(504)和铝合金支撑杆(510)连接有主夹(511),所述主转套(505)通过侧转套(507)连接的侧支撑杆(506)和配合转杆(508)连接有副夹(509)。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b超探头固定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充气卡框(100)前侧与第一充气管(200)位置对应地开设有充气孔(102),所述充气卡框(100)的前侧和后侧下部的中间皆固定有固定带(101),所述充气卡框(100)前侧开设有两个固定口(103)。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b超探头固定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充气管(200)内壁的前部固定有固定套(201),所述固定套(201)的后侧固定有单向阀(202)。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b超探头固定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充气垫(300)的前部皆插接在充气卡框(100)上的固定口(103)内,所述充气垫(300)的前端固定连通有第二充气管(301),所述第一充气管(200)和第二充气管(301)内部结构相同。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b超探头固定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绑带(400)的前侧固定有魔术贴组件(401)。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b超探头固定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镜(500)的四个侧面皆固定有软连接条(501),所述软连接条(501)靠近连接镜(500)一面的上部固定有反射镜(502),所述连接镜(500)的底部中央固定有。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b超探头固定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镜(500)的顶部中央固定有万向接头(503),所述万向接头(503)的上部固定有主支撑杆(504),所述主支撑杆(504)的顶端部转动连接有主转套(505),所述主转套(505)内部的上部固定有铝合金支撑杆(510),所述铝合金支撑杆(510)的顶端固定有主夹(511),所述主转套(505)的周侧固定有侧支撑杆(506),所述侧支撑杆(506)远离主转套(505)的一端部转动连接有侧转套(507),所述侧转套(507)远离侧支撑杆(506)的一面固定有配合转杆(508),所述配合转杆(508)远离侧转套(507)的一端固定有副夹(509)。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B超探头固定器,包括充气卡框、第一充气管、充气垫、绑带和连接镜,充气卡框内部的底部固定有两个充气垫,充气卡框的前侧下部的一侧固定连通有第一充气管,充气卡框上固定有绑带,连接镜的四个侧面皆通过软连接条连接有反射镜,连接镜的上方通过主转套活动连接的主支撑杆和铝合金支撑杆连接有主夹,主转套通过侧转套连接的侧支撑杆和配合转杆连接有副夹。通过设置充气卡框、第一充气管、充气垫、绑带和连接镜,解决了现有的B超探头固定器无法对使用者的探测部位进行固定以增加检测过程的安全性和无法根据检测需要进行灵活地布置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检测时保证患者和操作者双方的安全性,且可以灵活布置的优点。点。点。


    技术研发人员:蓝伟恩 熊燕 龚贝贝 玉明柳 曾春梅 甘霖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南宁市第四人民医院
    技术研发日:2021.11.12
    技术公布日:2022/5/25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c.8miu.com/read-18478.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