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组件及键盘模块的制作方法

    专利查询2023-09-08  109



    1.本发明涉及一种按键组件及键盘模块,尤其涉及一种具有翼架的按键组件及键盘模块。


    背景技术:

    2.就目前个人计算机的使用习惯而言,键盘为不可或缺的输入设备之一,用以输入文字、符号或数字。不仅如此,举凡日常生活所接触的消费性电子产品或是工业界使用的大型加工设备,皆需设有按键结构作为输入设备,以操作上述的电子产品与加工设备。
    3.目前的按键大都采用剪刀脚设计,而剪刀脚设计使得按键需要较大的高度空间,从而限制了按键的整体高度,并不利于键盘薄型化的应用。此外,目前按键的剪刀脚结构包含交叉设置的两个支架,两个支架的其中一侧分别通过勾扣的方式固定于组装架的两个卡勾结构,两个支架的另一侧分别通过勾扣的方式固定于键帽,以令键帽能相对支架活动。
    4.然而,上述组装方式除了较为繁锁外,还由于支架为金属材质,且剪刀脚结构的两个支架在组装的过程中会分别被支架的两个卡勾结构割伤而影响到按键的使用寿命或使用手感。
    5.因此,需要提供一种按键组件以及包括该按键组件的键盘模块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6.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按键组件及键盘模块,藉以简化按键的组装流程以及提升按键的使用寿命且优化使用手感。
    7.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所公开的按键组件包含一底架、一第一翼架、一第二翼架以及一键帽。底架包含两个组装件。每一组装件包含一组装段以及两个导引段。两个导引段分别连接于组装段的相对两侧。第一翼架受两个组装件的这些导引段的导引而组装于每一组装件的组装段。第二翼架受两个组装件的这些导引段的导引而组装于每一组装件的组装段。键帽包含一按压部、一第一组装部以及一第二组装部。第一组装部与第二组装部连接于按压部的同一侧。第一翼架装设于第一组装部并且第二翼架装设于第二组装部。
    8.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所公开的键盘模块包含一机体以及多个按键组件。这些按键组件装设于机体。每一按键组件包含一底架、一第一翼架、一第二翼架以及一键帽。底架包含两个组装件。每一组装件包含一组装段及两个导引段。两个导引段分别连接于组装段的相对两侧。第一翼架受两个组装件的这些导引段的导引而组装于每一组装件的组装段。第二翼架受两个组装件的这些导引段的导引而组装于每一组装件的组装段。键帽包含一按压部、一第一组装部以及一第二组装部。第一组装部与第二组装部连接于按压部的同一侧。第一翼架装设于第一组装部并且第二翼架装设于第二组装部。
    9.根据上述实施例的按键组件及键盘模块,通过翼架的第二支撑段与导引段的搭配,能够在翼架移至组装件的组装段的过程中,翼架的第二支撑段皆抵靠于组装件的平滑表面而不致于被组装件割伤,进而能提升按键组件的组装质量与使用寿命并且优化按键组
    件的使用手感。
    10.再者,通过翼架的第二支撑段与导引段的搭配,使得翼架直接安装于底架的组装件上,进而简化组装工序,并且能够减少底架钣金弯折的折弯次数,进而降低生产程序。
    11.以上关于本发明内容的说明及以下实施方式的说明是用以示范与解释本发明的原理,并且提供本发明的权利要求书更进一步的解释。
    附图说明
    12.图1为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所述的键盘模块的立体示意图。
    13.图2为图1的按键组件的立体示意图。
    14.图3为图2的分解示意图。
    15.图4为图3的第一翼架与第二翼架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16.图5至图10为图2的按键组件的组装示意图。
    17.图11为图10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18.图12为图2的键帽位于上抬位置的平面示意图。
    19.图13为图12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20.图14为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所述的第一翼架与第二翼架的局部平面示意图。
    21.图15为根据本发明第三实施例所述的第一翼架与第二翼架的局部平面示意图。
    22.主要组件符号说明:
    [0023]1ꢀꢀꢀꢀꢀꢀꢀꢀꢀꢀꢀꢀꢀꢀꢀꢀꢀꢀꢀꢀꢀꢀꢀꢀꢀꢀꢀꢀꢀꢀꢀꢀ
    键盘模块
    [0024]5ꢀꢀꢀꢀꢀꢀꢀꢀꢀꢀꢀꢀꢀꢀꢀꢀꢀꢀꢀꢀꢀꢀꢀꢀꢀꢀꢀꢀꢀꢀꢀꢀ
    机体
    [0025]
    10
    ꢀꢀꢀꢀꢀꢀꢀꢀꢀꢀꢀꢀꢀꢀꢀꢀꢀꢀꢀꢀꢀꢀꢀꢀꢀꢀꢀꢀꢀꢀꢀ
    按键组件
    [0026]
    100
    ꢀꢀꢀꢀꢀꢀꢀꢀꢀꢀꢀꢀꢀꢀꢀꢀꢀꢀꢀꢀꢀꢀꢀꢀꢀꢀꢀꢀꢀꢀ
    底架
    [0027]
    110
    ꢀꢀꢀꢀꢀꢀꢀꢀꢀꢀꢀꢀꢀꢀꢀꢀꢀꢀꢀꢀꢀꢀꢀꢀꢀꢀꢀꢀꢀꢀ
    衔接板
    [0028]
    120
    ꢀꢀꢀꢀꢀꢀꢀꢀꢀꢀꢀꢀꢀꢀꢀꢀꢀꢀꢀꢀꢀꢀꢀꢀꢀꢀꢀꢀꢀꢀ
    组装件
    [0029]
    121
    ꢀꢀꢀꢀꢀꢀꢀꢀꢀꢀꢀꢀꢀꢀꢀꢀꢀꢀꢀꢀꢀꢀꢀꢀꢀꢀꢀꢀꢀꢀ
    组装段
    [0030]
    1211
    ꢀꢀꢀꢀꢀꢀꢀꢀꢀꢀꢀꢀꢀꢀꢀꢀꢀꢀꢀꢀꢀꢀꢀꢀꢀꢀꢀꢀꢀ
    第一组装孔
    [0031]
    1212
    ꢀꢀꢀꢀꢀꢀꢀꢀꢀꢀꢀꢀꢀꢀꢀꢀꢀꢀꢀꢀꢀꢀꢀꢀꢀꢀꢀꢀꢀ
    第二组装孔
    [0032]
    122
    ꢀꢀꢀꢀꢀꢀꢀꢀꢀꢀꢀꢀꢀꢀꢀꢀꢀꢀꢀꢀꢀꢀꢀꢀꢀꢀꢀꢀꢀꢀ
    导引段
    [0033]
    1221
    ꢀꢀꢀꢀꢀꢀꢀꢀꢀꢀꢀꢀꢀꢀꢀꢀꢀꢀꢀꢀꢀꢀꢀꢀꢀꢀꢀꢀꢀ
    限位部
    [0034]
    150
    ꢀꢀꢀꢀꢀꢀꢀꢀꢀꢀꢀꢀꢀꢀꢀꢀꢀꢀꢀꢀꢀꢀꢀꢀꢀꢀꢀꢀꢀꢀ
    电路层
    [0035]
    160
    ꢀꢀꢀꢀꢀꢀꢀꢀꢀꢀꢀꢀꢀꢀꢀꢀꢀꢀꢀꢀꢀꢀꢀꢀꢀꢀꢀꢀꢀꢀ
    弹性触发元件
    [0036]
    200
    ꢀꢀꢀꢀꢀꢀꢀꢀꢀꢀꢀꢀꢀꢀꢀꢀꢀꢀꢀꢀꢀꢀꢀꢀꢀꢀꢀꢀꢀꢀ
    第一翼架
    [0037]
    210
    ꢀꢀꢀꢀꢀꢀꢀꢀꢀꢀꢀꢀꢀꢀꢀꢀꢀꢀꢀꢀꢀꢀꢀꢀꢀꢀꢀꢀꢀꢀ
    第一支撑段
    [0038]
    220
    ꢀꢀꢀꢀꢀꢀꢀꢀꢀꢀꢀꢀꢀꢀꢀꢀꢀꢀꢀꢀꢀꢀꢀꢀꢀꢀꢀꢀꢀꢀ
    第二支撑段
    [0039]
    221、321
    ꢀꢀꢀꢀꢀꢀꢀꢀꢀꢀꢀꢀꢀꢀꢀꢀꢀꢀꢀꢀꢀꢀꢀꢀꢀ
    承靠平面
    [0040]
    230
    ꢀꢀꢀꢀꢀꢀꢀꢀꢀꢀꢀꢀꢀꢀꢀꢀꢀꢀꢀꢀꢀꢀꢀꢀꢀꢀꢀꢀꢀꢀ
    第一连动结构
    [0041]
    240
    ꢀꢀꢀꢀꢀꢀꢀꢀꢀꢀꢀꢀꢀꢀꢀꢀꢀꢀꢀꢀꢀꢀꢀꢀꢀꢀꢀꢀꢀꢀ
    第一组装柱
    [0042]
    241、341
    ꢀꢀꢀꢀꢀꢀꢀꢀꢀꢀꢀꢀꢀꢀꢀꢀꢀꢀꢀꢀꢀꢀꢀꢀꢀ
    导斜面
    [0043]
    250
    ꢀꢀꢀꢀꢀꢀꢀꢀꢀꢀꢀꢀꢀꢀꢀꢀꢀꢀꢀꢀꢀꢀꢀꢀꢀꢀꢀꢀꢀꢀ
    第二组装柱
    [0044]
    260
    ꢀꢀꢀꢀꢀꢀꢀꢀꢀꢀꢀꢀꢀꢀꢀꢀꢀꢀꢀꢀꢀꢀꢀꢀꢀꢀꢀꢀꢀꢀ
    限位结构
    [0045]
    300
    ꢀꢀꢀꢀꢀꢀꢀꢀꢀꢀꢀꢀꢀꢀꢀꢀꢀꢀꢀꢀꢀꢀꢀꢀꢀꢀꢀꢀꢀꢀ
    第二翼架
    [0046]
    310
    ꢀꢀꢀꢀꢀꢀꢀꢀꢀꢀꢀꢀꢀꢀꢀꢀꢀꢀꢀꢀꢀꢀꢀꢀꢀꢀꢀꢀꢀꢀ
    第一支撑段
    [0047]
    320
    ꢀꢀꢀꢀꢀꢀꢀꢀꢀꢀꢀꢀꢀꢀꢀꢀꢀꢀꢀꢀꢀꢀꢀꢀꢀꢀꢀꢀꢀꢀ
    第二支撑段
    [0048]
    330
    ꢀꢀꢀꢀꢀꢀꢀꢀꢀꢀꢀꢀꢀꢀꢀꢀꢀꢀꢀꢀꢀꢀꢀꢀꢀꢀꢀꢀꢀꢀ
    第二连动结构
    [0049]
    340
    ꢀꢀꢀꢀꢀꢀꢀꢀꢀꢀꢀꢀꢀꢀꢀꢀꢀꢀꢀꢀꢀꢀꢀꢀꢀꢀꢀꢀꢀꢀ
    第一组装柱
    [0050]
    350
    ꢀꢀꢀꢀꢀꢀꢀꢀꢀꢀꢀꢀꢀꢀꢀꢀꢀꢀꢀꢀꢀꢀꢀꢀꢀꢀꢀꢀꢀꢀ
    第二组装柱
    [0051]
    360
    ꢀꢀꢀꢀꢀꢀꢀꢀꢀꢀꢀꢀꢀꢀꢀꢀꢀꢀꢀꢀꢀꢀꢀꢀꢀꢀꢀꢀꢀꢀ
    限位结构
    [0052]
    400
    ꢀꢀꢀꢀꢀꢀꢀꢀꢀꢀꢀꢀꢀꢀꢀꢀꢀꢀꢀꢀꢀꢀꢀꢀꢀꢀꢀꢀꢀꢀ
    键帽
    [0053]
    410
    ꢀꢀꢀꢀꢀꢀꢀꢀꢀꢀꢀꢀꢀꢀꢀꢀꢀꢀꢀꢀꢀꢀꢀꢀꢀꢀꢀꢀꢀꢀ
    按压部
    [0054]
    420
    ꢀꢀꢀꢀꢀꢀꢀꢀꢀꢀꢀꢀꢀꢀꢀꢀꢀꢀꢀꢀꢀꢀꢀꢀꢀꢀꢀꢀꢀꢀ
    第一组装部
    [0055]
    430
    ꢀꢀꢀꢀꢀꢀꢀꢀꢀꢀꢀꢀꢀꢀꢀꢀꢀꢀꢀꢀꢀꢀꢀꢀꢀꢀꢀꢀꢀꢀ
    第二组装部
    [0056]
    220a
    ꢀꢀꢀꢀꢀꢀꢀꢀꢀꢀꢀꢀꢀꢀꢀꢀꢀꢀꢀꢀꢀꢀꢀꢀꢀꢀꢀꢀꢀ
    第二支撑段
    [0057]
    230a
    ꢀꢀꢀꢀꢀꢀꢀꢀꢀꢀꢀꢀꢀꢀꢀꢀꢀꢀꢀꢀꢀꢀꢀꢀꢀꢀꢀꢀꢀ
    第一连动结构
    [0058]
    320a
    ꢀꢀꢀꢀꢀꢀꢀꢀꢀꢀꢀꢀꢀꢀꢀꢀꢀꢀꢀꢀꢀꢀꢀꢀꢀꢀꢀꢀꢀ
    第二支撑段
    [0059]
    330a
    ꢀꢀꢀꢀꢀꢀꢀꢀꢀꢀꢀꢀꢀꢀꢀꢀꢀꢀꢀꢀꢀꢀꢀꢀꢀꢀꢀꢀꢀ
    第二连动结构
    [0060]
    220b
    ꢀꢀꢀꢀꢀꢀꢀꢀꢀꢀꢀꢀꢀꢀꢀꢀꢀꢀꢀꢀꢀꢀꢀꢀꢀꢀꢀꢀꢀ
    第二支撑段
    [0061]
    230b
    ꢀꢀꢀꢀꢀꢀꢀꢀꢀꢀꢀꢀꢀꢀꢀꢀꢀꢀꢀꢀꢀꢀꢀꢀꢀꢀꢀꢀꢀ
    第一连动结构
    [0062]
    231b
    ꢀꢀꢀꢀꢀꢀꢀꢀꢀꢀꢀꢀꢀꢀꢀꢀꢀꢀꢀꢀꢀꢀꢀꢀꢀꢀꢀꢀꢀ
    第一延伸段
    [0063]
    232b
    ꢀꢀꢀꢀꢀꢀꢀꢀꢀꢀꢀꢀꢀꢀꢀꢀꢀꢀꢀꢀꢀꢀꢀꢀꢀꢀꢀꢀꢀ
    第二延伸段
    [0064]
    320b
    ꢀꢀꢀꢀꢀꢀꢀꢀꢀꢀꢀꢀꢀꢀꢀꢀꢀꢀꢀꢀꢀꢀꢀꢀꢀꢀꢀꢀꢀ
    第二支撑段
    [0065]
    330b
    ꢀꢀꢀꢀꢀꢀꢀꢀꢀꢀꢀꢀꢀꢀꢀꢀꢀꢀꢀꢀꢀꢀꢀꢀꢀꢀꢀꢀꢀ
    第二连动结构
    [0066]
    331b
    ꢀꢀꢀꢀꢀꢀꢀꢀꢀꢀꢀꢀꢀꢀꢀꢀꢀꢀꢀꢀꢀꢀꢀꢀꢀꢀꢀꢀꢀ
    第一延伸段
    [0067]
    332b
    ꢀꢀꢀꢀꢀꢀꢀꢀꢀꢀꢀꢀꢀꢀꢀꢀꢀꢀꢀꢀꢀꢀꢀꢀꢀꢀꢀꢀꢀ
    第二延伸段
    [0068]
    a~e
    ꢀꢀꢀꢀꢀꢀꢀꢀꢀꢀꢀꢀꢀꢀꢀꢀꢀꢀꢀꢀꢀꢀꢀꢀꢀꢀꢀꢀꢀ
    方向
    具体实施方式
    [0069]
    请参阅图1至图4。图1为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所述的键盘模块的立体示意图。图2为图1的按键组件的立体示意图。图3为图2的分解示意图。图4为图3的第一翼架与第二翼架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0070]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键盘模块1例如为笔记本型计算机的键盘,但并不以此为限。在其他实施例中,键盘模块亦可为外接式键盘,且外接式键盘例如为有线键盘或无线键盘。键盘模块1包含一机体5以及多个按键组件10。这些按键组件10装设于机体5。
    [0071]
    如图2与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按键组件10以薄膜式按键为例,但并不以此为限,在其他实施例中,亦可为机械式按键。按键组件10包含一底架100、一第一翼架200、一第二翼架300以及一键帽400。
    [0072]
    底架100的材质例如为金属。底架100包含一衔接板110以及两个组装件120,且衔接板110与两个组装件120例如由钣金冲压方式所形成。衔接板110与两个组装件120相连。每一组装件120包含一组装段121及两个导引段122。两个导引段122分别连接于组装段121
    的相对两侧,并例如与组装段121不平行。在本实施例中,两个组装件120同一侧的两个导引段122的间距由靠近组装段121的一侧朝远离组装段121的一侧递减。也就是说,相异两个组装件120每一侧的两个导引段122的间距自外侧朝中间逐渐增加。
    [0073]
    在本实施例中,两个组装段121各具有一第一组装孔1211以及一第二组装孔1212。两个导引段122与衔接板110分离而在两个导引段122与衔接板110之间各形成一限位部1221。
    [0074]
    第一翼架200与第二翼架300各包含一第一支撑段210、310、两个第二支撑段220、320及两个第一组装柱240、340。
    [0075]
    第一翼架200的两个第二支撑段220分别连接于第一翼架200的第一支撑段210的相对两侧,并朝同一方向延伸。第一翼架200的两个第一组装柱240分别连接于第一翼架200的两个第二支撑段220远离第一翼架200的第一支撑段210的一侧,第一翼架200的两个第一组装柱240分别受两个组装件120其中一侧的两个导引段122的导引而扣入两个第一组装孔1211。详细来说,当第一翼架200的两个第一组装柱240分别自两个组装件120其中一侧的两个导引段122远离两个组装段121的一侧朝向两个组装段121移动时,第一翼架200的两个第一组装柱240分别受对应的两个导引段122抵顶而带动第一翼架200的两个第二支撑段220远离第一翼架200的第一支撑段210的一侧相对外扩。当第一翼架200的两个第一组装柱240与两个第一组装孔1211对准时,第一翼架200的两个第一组装柱240受到第一支撑段210与两个第二支撑段220的复位力带动而分别扣入两个第一组装孔1211。也就是说,第一翼架200的一侧分别受两个组装件120的这些导引段122的导引而组装于两个组装段121。
    [0076]
    第二翼架300的两个第二支撑段320分别连接于第二翼架300的第一支撑段310的相对两侧,并朝同一方向延伸。第二翼架300的两个第一组装柱340分别连接于第二翼架300的两个第二支撑段320远离第二翼架300的第一支撑段310的一侧,第二翼架300的两个第一组装柱340分别受两组装件120其中一侧的两个导引段122的导引而扣入两个第二组装孔1212。详细来说,当第二翼架300的两个第一组装柱340分别自两个组装件120其中一侧的两个导引段122远离两个组装段121的一侧朝向两个组装段121移动时,第二翼架300的两个第一组装柱340分别受对应的两个导引段122抵顶而带动第二翼架300的两个第二支撑段320远离第二翼架300的第一支撑段310的一侧相对外扩。当第二翼架300的两个第一组装柱340与两个第二组装孔1212对准时,第二翼架300的两个第一组装柱340受到第一支撑段310与两个第二支撑段320的复位力带动而分别扣入两个第二组装孔1212。也就是说,第二翼架300的一侧分别受两个组装件120的这些导引段122的导引而组装于两个组装段121。
    [0077]
    如图4所示,在本实施例中,两个第一组装柱240各具有一导斜面241,并且两个第一组装柱340各具有一导斜面341。当第一翼架200的两个第一组装柱240分别自对应的两个导引段122远离组装段121的一侧朝向组装段121移动时,两个导斜面241分别移动地抵靠于这些导引段122。当第二翼架300的两个第一组装柱340分别自对应的两个导引段122远离组装段121的一侧朝向组装段121移动时,两个导斜面341分别移动地抵靠于这些导引段122。
    [0078]
    在本实施例中,这些第一组装柱240、340皆具有导斜面241、341,但并不以此为限。在其他实施例中,这些第一组装柱也可以皆不具有导斜面的设计,或是仅其中几个具有导斜面的设计。
    [0079]
    如图2与图3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翼架200还可以包含两个第一连动结构230。
    两个第一连动结构230分别连接于第一翼架200的两个第二支撑段220远离第一翼架200的第一支撑段210的一侧。第二翼架300还可以包含两个第二连动结构330,两个第二连动结构330分别连接于第二翼架300的两个第二支撑段320远离第二翼架300的第二支撑段320的一侧,且两个第一连动结构230分别可活动地接合于两个第二连动结构330。本实施例的第一连动结构230例如为自第一翼架200的两个第二支撑段220内侧延伸至两个第二支撑段220外侧的两个齿状结构,齿状结构例如呈齿轮的其中一轮齿。本实施例的第二连动结构330例如为自第二翼架300的两个第二支撑段320内侧延伸至两个第二支撑段320外侧的两个齿槽结构,齿槽结构例如为齿轮中两相邻轮齿间所形成的空间。两个齿状结构分别可活动地位于两个齿槽结构,以令第一翼架200相对第二翼架300转动,且第一翼架200与第二翼架300相对底架100摆动。上述所谓的两个第二支撑段220内侧是指两个第二支撑段220彼此间相对较靠近的两侧,所谓的两个第二支撑段220外侧是指两个第二支撑段220彼此间相对较远离的两侧。同理,上述所谓的两个第二支撑段320内侧是指两个第二支撑段320彼此间相对较靠近的两侧,所谓的两个第二支撑段320外侧是指两个第二支撑段320彼此间相对较远离的两侧。
    [0080]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连动结构230可为凸部结构,如以齿状结构为例,并且第二连动结构330可为凹部结构,如以齿槽结构为例,但并不以此为限,齿状结构仅为凸部结构的其中一种形式,且齿槽结构仅为凹部结构的其中一种形式,请容后一并说明。
    [0081]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翼架200还可以包含两个限位结构260。第一翼架200的两个限位结构260连接于第一翼架200的两个第二支撑段220靠近第一支撑段210的一侧。第二翼架300还可以包含两个限位结构360。两个限位结构360连接于第二翼架300的两个第二支撑段320靠近第一支撑段310的一侧。当这些第一组装柱240、340分别扣合于两个第一组装孔1211与两个第二组装孔1212时,这些限位结构260、360分别可活动地位于这些限位部1221。
    [0082]
    在本实施例中,限位结构260、360的数量各为两个,但并不以此为限。在其他实施例中,限位结构260、360的数量亦可改为单个,或是采用无限位结构260、360的设计。
    [0083]
    键帽400包含一按压部410、两个第一组装部420及两个第二组装部430。两个第一组装部420与两个第二组装部430皆连接于按压部410的同一侧面,且两个第一组装部420靠近按压部410的同一侧边,并且两个第二组装部430靠近按压部410的相对一侧边。第一翼架200还可以包含两个第二组装柱250,第一翼架200的两个第二组装柱250分别连接于第一翼架200的两个第二支撑段220靠近第一翼架200的第一支撑段210的一侧。第二翼架300还可以包含两个第二组装柱350,第二翼架300的两个第二组装柱350分别连接于第二翼架300的两个第二支撑段320靠近第二翼架300的第一支撑段310的一侧。两个第二组装柱250分别卡合于键帽400的两个第一组装部420,并且两个第二组装柱350分别卡合于键帽400的两个第二组装部430,使得键帽400通过第一翼架200与第二翼架300相对底架100活动而可位于一上抬位置(暂参阅图12)及一下压位置(暂参阅图10)。
    [0084]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组装部420以卡扣槽为例,并且第二组装部430为卡勾,但并不以此为限。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组装部与第二组装部亦可皆为卡扣槽。
    [0085]
    在本实施例中,按键组件10还可以包含一电路层150以及一弹性触发元件160。电路层150叠设于底架100。弹性触发元件160夹设于电路层150与键帽400的按压部410之间。当键帽400位于下压位置时,键帽400用以触发电路层150,且弹性触发元件160用以令键帽
    400自下压位置回复至上抬位置而停止触发电路层150。
    [0086]
    请参阅图5至图10,图5至图10为图2的按键组件的组装示意图。
    [0087]
    如图5所示,组装人员沿方向a将第一翼架200逐渐推向组装件120的组装段121。由于相异两个组装件120每一侧的两个导引段122的间距自外侧朝中间逐渐增加,故第一翼架200的两个第一组装柱240会受到组装件120的两个导引段122的导引逐渐相对远离,并带动两个第二支撑段220远离第一支撑段210的一侧沿方向b相对向外扩。
    [0088]
    如图6所示,组装人员沿方向a继续将第一翼架200逐渐推向组装件120的组装段121,并直到第一翼架200的两个第一组装柱240对准两个组装段121的两个第一组装孔1211时,第一翼架200的两个第一组装柱240受到第一支撑段210与两个第二支撑段220的复位力带动而分别扣入两个第一组装孔1211,以完成第一翼架200与底架100的组装。
    [0089]
    从上述将第一翼架200推向组装段121的组装过程中,第一翼架200的两个第一组装柱240抵靠于组装段121与导引段122的平滑面上,故第一翼架200的两个第一组装柱240并不会被底架100割伤。
    [0090]
    如图7所示,组装人员沿方向c将第二翼架300逐渐推向组装件120的组装段121。由于相异两个组装件120每一侧的两个导引段122的间距自外侧朝中间逐渐增加,故第二翼架300的两个第一组装柱340会受到组装件120的两个导引段122的导引逐渐相对远离,并带动两个第二支撑段320远离第一支撑段310的一侧沿方向d相对向外扩。
    [0091]
    如图8所示,组装人员沿方向c继续将第二翼架300逐渐推向组装件120的组装段121,并直到第二翼架300的两个第一组装柱340对准两个组装段121的两个第二组装孔1212时,第二翼架300的两个第一组装柱340受到第一支撑段310与两个第二支撑段320的复位力带动而分别扣入两个第二组装孔1212,以完成第二翼架300与底架100的组装。
    [0092]
    从上述将第二翼架300推向组装段121的组装过程中,第二翼架300的两个第一组装柱340抵靠于组装段121与导引段122的平滑面上,故第二翼架300的两个第一组装柱340并不会被底架100割伤。
    [0093]
    如图9所示,先将键帽400的第二组装部430勾扣于第二翼架300的第二组装柱350。如图10所示,再将键帽400的第一组装部420卡合于第一翼架200的第二组装柱250。如此一来,即可完成键帽400与第一翼架200以及第二翼架300的组装。
    [0094]
    请参阅图10至图13,图11为图10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12为图2的键帽位于上抬位置的平面示意图。图13为图12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0095]
    如图10与图11所示,键帽400位于下压位置,且第二支撑段220、320的这些承靠平面221、321未抵靠于衔接板110。
    [0096]
    接着,如图12与图13所示,键帽400沿方向e复位,且当这些第二支撑段220、320的这些承靠平面221、321平行并抵靠于衔接板110时,键帽400定位于上抬位置。
    [0097]
    上述实施例中,第一连动结构230以齿状结构为例,并且第二连动结构330以齿槽结构为例,但并不以此为限。请参阅图14,图14为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所述的第一翼架与第二翼架的局部平面示意图。
    [0098]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连动结构230a为自第二支撑段220a内侧延伸至第二支撑段220a外侧的两柱状结构。第二连动结构330a为自第二支撑段320a内侧延伸至第二支撑段320a外侧的槽状结构。
    [0099]
    再请参阅图15,图15为根据本发明第三实施例所述的第一翼架与第二翼架的局部平面示意图。
    [0100]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连动结构230b为自第二支撑段220b内侧延伸至第二支撑段220b外侧的第一阶梯状结构,其截面例如呈l状,第二连动结构330b为自第二翼架300b的第二支撑段320b内侧延伸至第二支撑段320b外侧的第二阶梯状结构,其截面例如呈l状,且第一阶梯状结构与第二阶梯状结构相匹配。详细来说,第一连动结构230b包含第一延伸段231b以及第二延伸段232b。第一延伸段231b连接于第二支撑段220b。第二延伸段232b连接于第一延伸段231b,且第二延伸段232b的延伸方向相异于第一延伸段231b的延伸方向。第二连动结构330b包含第一延伸段331b以及第二延伸段332b。第一延伸段331b连接于第二支撑段320b。第二延伸段332b连接于第一延伸段331b,且第二延伸段332b的延伸方向相异于第一延伸段331b的延伸方向,且第二延伸段232b抵靠于第二延伸段332b。
    [0101]
    根据上述实施例的按键组件及键盘模块,通过翼架的第二支撑段与导引段的搭配,能够在翼架移至组装件的组装段的过程中,翼架的第二支撑段皆抵靠于组装件的平滑表面而不致于被组装件割伤,进而能提升按键组件的组装质量与使用寿命并且优化按键组件的使用手感。
    [0102]
    再者,通过翼架的第二支撑段与导引段的搭配,使得翼架直接安装于底架的组装件上,进而简化组装工序,并且能够减少底架钣金弯折的折弯次数,进而降低生产程序。
    [0103]
    此外,由于第一连动结构与第二连动结构皆自第二支撑段的内侧延伸至第二支撑段的外侧,使得第一连动结构与第二连动结构的宽度几乎等于第二支撑段的宽度。相较于第一连动结构与第二连动结构的宽度减半的状况,本实施例的第一连动结构与第二连动结构的宽度较宽,受力面积较大,进而提升按键组件的稳定性与耐久性。
    [0104]
    此外,通过第一连动结构与第二连动结构皆自第二支撑段的内侧延伸至第二支撑段的外侧的设计,能够简化模具的设计难度,进而简化模具的生产成本。
    [0105]
    此外,通过翼架的第二支撑段与导引段的搭配,能够进一步优化按键组件的各元件的排列,进而缩小按键组件的体积。
    [0106]
    此外,第一组装孔与第二组装孔为封闭孔,使得第一组装柱安装于第一组装孔与第二组装孔后不易脱离,进而确保按键组件的组装牢固度。
    [0107]
    虽然本发明以前述的诸项实施例公开如上,然而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应当可作些许的更动与润饰,因此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须视本发明所附的权利要求书的范围所界定者为准。

    技术特征:
    1.一种按键组件,该按键组件包括:一底架,该底架包括两个组装件,每一该两个组装件包括一组装段以及两个导引段,该两个导引段分别连接于该组装段的相对两侧;一第一翼架,该第一翼架受每一该两个组装件的该两个导引段的导引而组装于每一该两个组装件的该组装段;一第二翼架,该第二翼架受每一该两个组装件的该两个导引段的导引而组装于每一该两个组装件的该组装段;以及一键帽,该键帽包括一按压部、一第一组装部以及一第二组装部,该第一组装部与该第二组装部连接于该按压部,该第一翼架装设于该第一组装部,且该第二翼架装设于该第二组装部。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键组件,其中各该组装段具有一第一组装孔及一第二组装孔,该第一翼架与该第二翼架各包括一第一支撑段、两个第二支撑段以及两个第一组装柱,该两个第二支撑段分别连接于该第一支撑段的相对两侧,并朝同一方向延伸,该两个第一组装柱分别连接于该两个第二支撑段远离该第一支撑段的一侧,该第一翼架的该两个第一组装柱分别卡合于该第一组装孔并且该第二翼架的该两个第一组装柱分别卡合于该第二组装孔。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按键组件,其中该第一翼架还包括两个第一连动结构,该两个第一连动结构分别连接于该第一翼架的该两个第二支撑段远离该第一翼架的该第一支撑段的一侧,并且该第二翼架还包括两个第二连动结构,该两个第二连动结构分别连接于该第二翼架的该两个第二支撑段远离该第二翼架的该第一支撑段的一侧,该两个第一连动结构分别可活动地接合于该两个第二连动结构。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按键组件,其中每一该两个第一连动结构为自该第一翼架的该两个第二支撑段内侧延伸至该两个第二支撑段外侧的一凸部结构,每一该两个第二连动结构为自该第二翼架的该两个第二支撑段内侧延伸至该两个第二支撑段外侧的一凹部结构。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按键组件,其中每一该两个第一连动结构为自该第一翼架的该两个第二支撑段内侧延伸至该两个第二支撑段外侧的一柱状结构,每一该两个第二连动结构为自该第二翼架的该两个第二支撑段内侧延伸至该两个第二支撑段外侧的一槽状结构。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按键组件,其中每一该两个第一连动结构为自该第一翼架的该两个第二支撑段内侧延伸至该两个第二支撑段外侧的一第一阶梯状结构,每一该两个第二连动结构为自该第二翼架的该两个第二支撑段内侧延伸至该两个第二支撑段外侧的一第二阶梯状结构,该第一阶梯状结构与该第二阶梯状结构相匹配。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按键组件,其中该些第一组装柱各具有一导斜面,当该第一翼架与该第二翼架的该些第一组装柱分别自该些导引段远离该组装段的一侧朝向该组装段移动时,该些导斜面分别移动地抵靠于该些导引段。8.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按键组件,其中该第一翼架还包括两个第二组装柱,该第一翼架的该两个第二组装柱分别连接于该第一翼架的该两个第二支撑段靠近该第一翼架的该第一支撑段的一侧,并且该第二翼架还包括两个第二组装柱,该第二翼架的该两个第二组装柱分别连接于该第二翼架的该两个第二支撑段靠近该第二翼架的该第一支撑段的一侧,该第一翼架的该两个第二组装柱分别卡合于该键帽的该第一组装部,并且该第二翼架的该两
    个第二组装柱分别卡合于该键帽的该第二组装部。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键组件,其中该第一组装部为卡扣槽,并且该第二组装部为卡勾。10.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按键组件,其中该底架还包括一衔接板,该衔接板与该两个组装件相连,该些导引段分别与该衔接板共同构成一限位部,该第一翼架与该第二翼架各还包括至少一限位结构,该第一翼架的该至少一限位结构连接于该第一翼架的该两个第二支撑段靠近该第一支撑段的一侧,该第二翼架的该至少一限位结构连接于该第二翼架的该两个第二支撑段靠近该第一支撑段的一侧,当该些第一组装柱分别扣合于各该第一组装孔与各该第二组装孔时,各该限位结构分别可活动地设置于该第一翼架与该第二翼架的其中一该限位部。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按键组件,其中该衔接板与该两个组装件互相垂直。12.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按键组件,其中该第一翼架的该两个第二支撑段与该第二翼架的该两个第二支撑段各具有一承靠平面,当该些第二支撑段的该些承靠平面平行并抵靠于该衔接板时,该键帽定位于一上抬位置。1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键组件,该按键组件还包括一电路层以及一弹性触发元件,该电路层叠设于该底架,该弹性触发元件夹设于该电路层与该键帽的该按压部之间。1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键组件,其中该第一翼架与该第二翼架为对称设置。1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键组件,其中该两个组装件的该两个导引段的间距由靠近该组装段的一侧朝远离该组装段的一侧递减。1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按键组件,其中该第一翼架的两个第二组装柱分别连接于该第一翼架的该两个第二支撑段靠近该第一翼架的该第一支撑段的一侧,该第一翼架的该两个第二组装柱分别卡合于该键帽的该第一组装部,该第二翼架的两个第二组装柱分别连接于该第二翼架的该两个第二支撑段靠近该第二翼架的该第一支撑段的一侧,该第二翼架的该两个第二组装柱分别卡合于该键帽的该第二组装部,每一该第一连动结构为自该第一翼架的该两个第二支撑段内侧延伸至该两个第二支撑段外侧的一齿状结构,每一该第二连动结构为自该第二翼架的该两个第二支撑段内侧延伸至该两个第二支撑段外侧的一齿槽结构。17.一种键盘模块,该键盘模块包括:一机体;以及多个按键组件,该多个按键组件装设于该机体,每一该多个按键组件包括:一底架,该底架包括两个组装件,每一该两个组装件包括一组装段以及两个导引段,该两个导引段分别连接于该组装段的相对两侧;一第一翼架,该第一翼架受每一该两个组装件的该两个导引段的导引而组装于每一该两个组装件的该组装段;一第二翼架,该第二翼架受每一该两个组装件的该两个导引段的导引而组装于每一该两个组装件的该组装段;以及一键帽,该键帽包括一按压部、一第一组装部以及一第二组装部,该第一组装部与该第二组装部连接于该按压部,该第一翼架装设于该第一组装部,且该第二翼架装设于该第二组装部。1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键盘模块,其中各该组装段具有一第一组装孔及一第二组装
    孔,该第一翼架与该第二翼架各包括一第一支撑段、两个第二支撑段以及两个第一组装柱,该两个第二支撑段分别连接于该第一支撑段的相对两侧,并朝同一方向延伸,该两个第一组装柱分别连接于该两个第二支撑段远离该第一支撑段的一侧,该第一翼架的该两个第一组装柱分别卡合于该第一组装孔并且该第二翼架的该两个第一组装柱分别卡合于该第二组装孔。19.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键盘模块,其中该第一翼架还包括两个第一连动结构,该两个第一连动结构分别连接于该第一翼架的该两个第二支撑段远离该第一翼架的该第一支撑段的一侧,并且该第二翼架还包括两个第二连动结构,该两个第二连动结构分别连接于该第二翼架的该两个第二支撑段远离该第二翼架的该第一支撑段的一侧,该两个第一连动结构分别可活动地接合于该两个第二连动结构。20.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键盘模块,其中该第一翼架的两个第二组装柱分别连接于该第一翼架的该两个第二支撑段靠近该第一翼架的该第一支撑段的一侧,该第一翼架的该两个第二组装柱分别卡合于该键帽的该第一组装部,该第二翼架的两个第二组装柱分别连接于该第二翼架的该两个第二支撑段靠近该第二翼架的该第一支撑段的一侧,该第二翼架的该两个第二组装柱分别卡合于该键帽的该第二组装部,每一该第一连动结构为自该第一翼架的该两个第二支撑段内侧延伸至该两个第二支撑段外侧的一齿状结构,每一该第两个连动结构为自该第二翼架的该两个第二支撑段内侧延伸至该两个第二支撑段外侧的一齿槽结构。

    技术总结
    一种按键组件及键盘模块。按键组件包括底架、第一翼架、第二翼架以及键帽;底架包括两组装件,每一组装件包括组装段以及两个导引段,两个导引段分别连接于组装段的相对两侧;第一翼架受每一组装件的两个导引段的导引而组装于每一组装件的组装段;第二翼架受每一组装件的两个导引段的导引而组装于每一组装件的组装段;键帽包括按压部、第一组装部以及第二组装部,第一组装部与第二组装部连接于按压部,第一翼架装设于第一组装部并且第二翼架装设于第二组装部。本发明的按键组件及键盘模块能提升按键组件的组装质量与使用寿命并且优化按键组件的使用手感;且能简化组装工序以及减少底架钣金弯折的折弯次数,进而降低生产程序。序。序。


    技术研发人员:刘侑殷 卢注华 许铭辉 梁锡明 苏国群 陈家棋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纬创资通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11.23
    技术公布日:2022/5/25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c.8miu.com/read-18503.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