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交通护栏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单轨交通护栏。
背景技术:
2.交通护栏是设置在路肩外侧、交通分隔带以及人行道路牙等位置的一种交通安全设施,通过自体变形或车辆爬高来吸收碰撞能量,从而改变车辆行驶方向、阻止车辆越出路外或进入对向车道、最大程度地减少对乘员的伤害。
3.生活中常用的交通护栏受撞击导致倾斜后,不能恢复自动复原继续正常地使用,造成护栏使用寿命低,给人们带来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4.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单轨交通护栏。
5.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6.一种单轨交通护栏,包括立柱、横栏,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包括立柱管体、立柱底座,所述横梁安装在立柱管体上,所述立柱管体的下端套装在立柱底座的上部,所述立柱管体与所述立柱底座之间设有第一紧固件连接;所述立柱管体内安装有立柱定位块,所述立柱底座内设有可产生弹性变形的复位弹性块,所述立柱底座上活动安装有立柱联动件,所述立柱联动件的下端伸入立柱底座内与复位弹性块抵接,上端伸入立柱管体内与立柱定位块相连接。
7.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立柱底座的底部设有安装凹槽,所述复位弹性块设于安装凹槽内;所述立柱底座的顶部设有连通安装凹槽的活动通道,所述立柱联动件上端穿过活动通道与立柱定位块连接。
8.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活动通道的内壁面为环形锥面,且所述立柱联动件的外径小于活动通道的最小直径。
9.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立柱联动件的下端设有位于安装凹槽内的配合基底,所述配合基底的底部与复位弹性块的顶部接触配合,所述配合基底的直径大于活动通道的最小直径。
10.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立柱底座的外周套装有支撑环,所述立柱管体的底面与所述支撑环相抵接。
11.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立柱管体上开设有若干个第一连接通孔,所述立柱底座的外侧面上设有若干个第一连接螺孔,每一第一连接螺孔对应一个第一连接通孔,第一紧固件的一端穿过第一连接通孔螺纹连接在第一连接螺孔内。
12.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立柱定位块的外侧面上设有第二连接螺孔,所述立柱管体上设有第二连接通孔,第二紧固件的一端穿过第二连接通孔螺纹连接在所述第二连接螺孔内。
13.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立柱定位块上设有套装孔,所述立柱联动件的上端设有插
入到所述套装孔中的插接端,所述立柱定位块的顶面设有限位块,第三紧固件的下端穿过限位块与所述插接端螺纹连接。
14.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横梁包括横栏管体、连接器主体,连接器主体的一端设有与立柱管体连接的立柱连接头,另一端设有与横栏管体连接的横栏连接头。
15.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横栏连接头上设有供插销穿过的活动槽,所述活动槽内设有可产生弹性变形的能量吸收块。
16.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7.1、本实用新型在护栏的立柱内安装有复位弹性块,使护栏可以根据外力作用任意方向倾斜,起到缓冲防撞效果,在没有外力作用时,护栏在复位弹性块的弹性作用下立马回复原始状态,有效地降低了护栏维护成本;
18.2、在活动槽内设有可产生弹性变形的能量吸收块,当发生碰撞时,横栏受力后变形拉动插销,插销挤压能量吸收块,能量吸收块被压缩并吸收能量,同时横栏与立柱间产生一定的相对位移,增加了横栏与立柱间的变形范围,使护栏具有更大的能量吸收效果,安全性能更佳;
19.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通过复位弹性块和能力吸收块的作用,起到缓冲防撞效果,可以使横栏与立柱间具有一定的变形范围,使护栏具有在碰撞外力消失后自动复原、不容易损坏等特点,能够有效延长护栏的使用寿命,适合广泛地应用在交通护栏上。
附图说明
20.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21.图1为本实施例的立体图;
22.图2为立柱和横栏的爆炸图;
23.图3为立柱碰撞变形前的结构示意图;
24.图4为立柱碰撞变形后的结构示意图;
25.图5为横栏碰撞变形前的结构示意图;
26.图6为横栏变形后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7.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28.参照图1-6,一种单轨交通护栏,包括立柱、横栏,所述立柱包括立柱管体1、立柱底座2,所述横梁安装在立柱管体1上,所述立柱管体1的下端套装在立柱底座2的上部,所述立柱管体1与所述立柱底座2之间设有第一紧固件100连接;为了防止外部异物进入到立柱管体1内,对立柱管体1内的部件造成干扰,所述立柱管体1的顶部盖设有立柱管盖3。所述立柱管体1内安装有立柱定位块4,所述立柱底座2内设有可产生弹性变形的复位弹性块5,所述立柱底座2上活动安装有立柱联动件6,所述立柱联动件6的下端伸入立柱底座2内与复位弹性块5抵接,上端伸入立柱管体1内与立柱定位块4相连接。
29.当护栏受到外力碰撞时,立柱管体1带动立柱联动件6摆动,使立柱联动件6的下端挤压复位弹性块5,复位弹性块5呈压缩状态;当外力消失后,复位弹性块5变形复位,立柱联
动件6的上端通过立柱定位块4驱使立柱管体1复位,从而使护栏复原。
30.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 所述立柱底座2的底部设有安装凹槽21,所述复位弹性块5设于安装凹槽21内;所述立柱底座2的顶部设有连通安装凹槽21的活动通道22,所述立柱联动件6上端穿过活动通道22与立柱定位块4连接,所述活动通道22用于给立柱联动件6活动摆动,实现带动立柱管体1复位的目的。所述活动通道22的内壁面为环形锥面,且所述立柱联动件6的外径小于活动通道22的最小直径,以便于立柱定位块4活动摆动。
31.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立柱联动件6包括位于安装凹槽21内的配合基底61,所述配合基底61的底部与复位弹性块5的顶部接触配合,从而使所述立柱联动件6与所述复位弹性块5相抵接。所述配合基底61的直径大于活动通道22的最小直径,使配合基底61不能向上脱出安装凹槽21,一直保持与复位弹性块5相抵接的状态,从而保证弹性复位的稳定性。
32.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复位弹性块5由具有一定弹性的橡胶或塑料制成,其包括弹性基底、一体成型地设置在弹性基底顶部的弹性支撑,所述弹性支撑的顶面与所述配合基底61的底面相接触;所述弹性基底的直径小于弹性支撑的直径,以便于复位弹性块5压缩变形;所述弹性支撑的直径大于配合基底61的直径,以保证弹性支撑和配合基底61之间配合接触的质量。
33.在上述结构中,所述复位弹性块5的中部设有从上至下贯穿复位弹性块5的变形通孔51,变形通孔51能够方便复位弹性块5压缩变形,然后在外力消失后,复位弹性块5复原,驱动立柱管体1复位。另外,所述复位弹性块5的顶部上设有定位凹槽52,所述配合基底61的底部上设有定位凸起,所述定位凸起定位配合在定位凹槽52内,实现复位弹性块5与立柱联动件6之间的配合定位,使两者的轴心位于同一直线上,方便立柱复位。
34.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立柱管体1上开设有若干个第一连接通孔,所述立柱底座2的外侧面上设有若干个第一连接螺孔23,每一第一连接螺孔23对应一个第一连接通孔,第一紧固件100的一端穿过第一连接通孔螺纹连接在第一连接螺孔23内,以将所述立柱管体1固定在立柱底座2上,从而保证立柱的结构稳定性。
35.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立柱底座2的外周套装有支撑环7,所述立柱管体1的底面与所述支撑环7相抵接,所述支撑环7用于支撑立柱管体1,避免在立柱变形时第一连接通孔变形错位而导致第一紧固件100不能固定立柱管体1。另外,所述立柱底座2下端的底板上开设有底座连接孔,用于与地面连接,实现护栏的安装。
36.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为了将立柱定位块4固定安装在立柱管体1内,所述立柱定位块4的外侧面上设有第二连接螺孔41,所述立柱管体1上设有第二连接通孔,第二紧固件的一端穿过第二连接通孔螺纹连接在所述第二连接螺孔41内。
37.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立柱定位块4上设有套装孔42,所述立柱联动件6的上端设有插入到所述套装孔42中的插接端62。为了防止插接端62从套装孔42中脱出,所述立柱定位块4的顶面设有限位块11,第三紧固件200的下端穿过限位块11与所述插接端62螺纹连接。所述插接端62的顶面设有插接安装螺孔,第三紧固件200的下端穿过限位块11与所述插接安装螺孔螺纹连接。
38.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立柱联动件6、立柱底座2、立柱定位块均由金属制作而成;另外,所述立柱联动件6、配合基底61、插接端62一体成型设置,结构稳定性高。
39.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横梁包括横栏管体8、连接器主体9,连接器主体9的一
端设有与立柱管体1连接的立柱连接头91,立柱连接头91上设有销轴孔,所述立柱管体1上设有与立柱连接头91连接的立柱连接孔12,立柱连接头91插入立柱连接孔12内。销轴90的长度大于立柱连接孔12的直径,销轴90穿过销轴孔使连接器主体9和立柱实现轴向固定连接,但连接器主体9可以销轴90为轴心相对立柱进行一定角度的转动。
40.所述连接器主体9的另一端设有与横栏管体8连接的横栏连接头92,所述横栏管体8至少一端形成与横栏连接头92连接的安装孔,横栏连接头92插入安装孔内。所述横栏连接头92上设有供插销103穿过的活动槽94,所述横栏管体8的侧壁上设有插销口,插销103穿过插销口和活动槽94使连接器主体9和横栏管体8固定连接。所述活动槽94内设有可产生弹性变形的能量吸收块10。当发生碰撞时,横栏受力后变形拉动插销103,插销103挤压能量吸收块10,能量吸收块10被压缩并吸收能量,同时横栏与立柱间产生一定的相对位移,增加了横栏与立柱间的变形范围,使护栏具有更大的能量吸收效果,安全性能更佳。
41.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能量吸收块10由具有一定弹性的橡胶或塑料制成,其结构包括与插销103侧壁接触的安装通孔101、与活动槽94内壁接触的压缩部102,所述插销103穿过安装通孔101且插销103顶部的直径大于安装通孔101的直径。进一步,为了增加插销103在活动槽94内的活动范围,所述压缩部102位于靠近横栏管体8中部的一侧,所述压缩部102的厚度沿着远离插销103方向逐渐减小。
42.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压缩部102为纵横筋条交错形成的非实心结构,增强变形能力,并且变形后占用活动槽94的空间更小,增加插销103在活动槽94内的活动范围。所述连接器主体9为金属或硬质塑料制成且为纵横筋条交错形成的非实心结构,从而减少整个装置的重量,降低生产成本。
43.在本实施例中,立柱管体1或/和横栏管体8由具有一定弹性的橡胶或塑料制成,立柱管体1或/和横栏管体8在受到外力碰撞时,能够产生一定的变形;在外力消失后,立柱管体1或/和横栏管体8可以通过其本身的弹性变形复位,如此结合复位弹性块5和能量吸收块10的作用,使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单轨护栏具有变形复位能力强的优点。另外,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紧固件100、第二紧固件、第三紧固件200均为螺栓。
44.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只要以基本相同手段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技术方案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单轨交通护栏,包括立柱、横栏,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包括立柱管体(1)、立柱底座(2),横梁安装在立柱管体(1)上,所述立柱管体(1)的下端套装在立柱底座(2)的上部,所述立柱管体(1)与所述立柱底座(2)之间设有第一紧固件(100)连接;所述立柱管体(1)内安装有立柱定位块(4),所述立柱底座(2)内设有可产生弹性变形的复位弹性块(5),所述立柱底座(2)上活动安装有立柱联动件(6),所述立柱联动件(6)的下端伸入立柱底座(2)内与复位弹性块(5)抵接,上端伸入立柱管体(1)内与立柱定位块(4)相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单轨交通护栏,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底座(2)的底部设有安装凹槽(21),所述复位弹性块(5)设于安装凹槽(21)内;所述立柱底座(2)的顶部设有连通安装凹槽(21)的活动通道(22),所述立柱联动件(6)上端穿过活动通道(22)与立柱定位块(4)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单轨交通护栏,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通道(22)的内壁面为环形锥面,且所述立柱联动件(6)的外径小于活动通道(22)的最小直径。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单轨交通护栏,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联动件(6)的下端设有位于安装凹槽(21)内的配合基底(61),所述配合基底(61)的底部与复位弹性块(5)的顶部接触配合,所述配合基底(61)的直径大于活动通道(22)的最小直径。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单轨交通护栏,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底座(2)的外周套装有支撑环(7),所述立柱管体(1)的底面与所述支撑环(7)相抵接。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单轨交通护栏,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管体(1)上开设有若干个第一连接通孔,所述立柱底座(2)的外侧面上设有若干个第一连接螺孔(23),每一第一连接螺孔(23)对应一个第一连接通孔,第一紧固件(100)的一端穿过第一连接通孔螺纹连接在第一连接螺孔(23)内。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单轨交通护栏,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定位块(4)的外侧面上设有第二连接螺孔(41),所述立柱管体(1)上设有第二连接通孔,第二紧固件的一端穿过第二连接通孔螺纹连接在所述第二连接螺孔(41)内。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单轨交通护栏,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定位块(4)上设有套装孔(42),所述立柱联动件(6)的上端设有插入到所述套装孔(42)中的插接端(62),所述立柱定位块(4)的顶面设有限位块(11),第三紧固件(200)的下端穿过限位块(11)与所述插接端(62)螺纹连接。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单轨交通护栏,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梁包括横栏管体(8)、连接器主体(9),连接器主体(9)的一端设有与立柱管体(1)连接的立柱连接头(91),另一端设有与横栏管体(8)连接的横栏连接头(92)。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单轨交通护栏,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栏连接头(92)上设有供插销(103)穿过的活动槽(94),所述活动槽(94)内设有可产生弹性变形的能量吸收块(10)。
技术总结
一种单轨交通护栏,包括立柱、横栏,所述立柱包括立柱管体、立柱底座,所述横梁安装在立柱管体上,所述立柱管体的下端套装在立柱底座的上部,所述立柱管体与所述立柱底座之间设有第一紧固件连接;所述立柱管体内安装有立柱定位块,所述立柱底座内设有可产生弹性变形的复位弹性块,所述立柱底座上活动安装有立柱联动件,所述立柱联动件的下端伸入立柱底座内与复位弹性块抵接,上端伸入立柱管体内与立柱定位块相连接。本实用新型可以使横栏与立柱间具有一定的变形范围,使护栏具有在碰撞外力消失后自动复原、不容易损坏等特点,能够有效延长护栏的使用寿命,适合广泛地应用在交通护栏上。适合广泛地应用在交通护栏上。适合广泛地应用在交通护栏上。
技术研发人员:邓子恒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千牛安防科技(佛山)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12.04
技术公布日:2022/5/25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c.8miu.com/read-185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