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外墙涂层结构,更具体地涉及一种高性能复合漆层的外墙结构。
背景技术:
2.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随着人们对生活的不断追求、对高品质生活的向往,人们的审美观念也越来越多元化,同时把质量和节能的重要性也放在首位。随着国内外建筑业的发展、世界各地建设部门十分重视绿色节能建材的开发与应用,千遍一律的室内外装修在日新月异的现代社会已经完全不能满足多元化、个性化的现实需要。种种迹象表明人们新的理念和质量意识,在外墙、装饰和技术创新的发展上赋予了更高的期望。传统的外墙结构采用普通乳胶漆,存在防潮性差、防霉性差、易老化、附着力差易剥落、易沾污、不易清洗、不隔热的缺陷。
技术实现要素:
3.综上所述,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高性能复合漆层的外墙结构。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性能复合漆层的外墙结构,包括墙体和外墙层,所述墙体和外墙层之间设置有隔水层,所述外墙层包括抗照层和固色层,所述墙体外侧设置有隔热层和防水层,所述隔水层包括喷涂有聚氨酯涂料的排水架,所述隔热层设置于排水架与防水层之间,所述排水架包括与所述墙体连接的外框和设置于外框内的多组横向排列的排水件,所述排水件之间构成排水通道。
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排水架的设置可方便排水,保持外墙干燥,不易发霉,同时可往排水通路通过气体促使喷涂有聚氨酯涂料的排水架快速干燥,效率高,聚氨酯涂料因材料特性由液体转为胶化连结,使得排水架与外墙层无缝连接,外墙层设置有抗照层和固色层,抗照层可耐紫外线照射,使得漆层不易老化、剥落,固色层可保持外墙层的颜色、图案等设计不易褪色,墙体外侧设置有隔热层和防水层,第一,外墙层更换涂层时,只需修补外墙层,不易影响墙体本身的结构,第二,防水层避免台风、暴雨等情况,防止雨水、积水内渗,加强防潮性能,第三,隔热层避免太阳照射造成室内温度的上升,保持室内适宜温度。
6.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所述隔热层包括多组纵向设置的顶板组件,所述顶板组件端部与所述排水架相抵,所述顶板组件之间空气流动。
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顶板组件,第一使排水架与墙体间隔,水汽不易渗入墙体,第二,顶板组件之间空气流动,散热、隔热,避免太阳长时间直射造成墙体温度快速上升,第三,抗震减噪。
8.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所述顶板组件包括弹性顶件和弹性抵件,所述弹性顶件包括与墙体连接的第一连接部和与所述排水架相抵的弧形凸部,所述弧形凸部相对所述第一连接部的另一端设置有开口端,所述开口端与墙体间隙设置,所述弹性抵件包括用于与弧形凸部相抵的弹性抵接部和与墙体连接的第二连接部。
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喷涂聚氨酯涂料的排水架具有能防止水穿透的闭孔式发泡结构,可吸能减震,因此设置具有有开口端的弹性顶件与弹性抵件配合,二次减震,提高了外墙结构的抗震性能,同时弧形凸部使排水架与墙体间隔,水汽不易渗入墙体。
10.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所述抗照层包括环氧树脂涂层和甲基六氢苯酐涂层,所述甲基六氢苯酐涂层涂覆于环氧树脂涂层外。
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环氧树脂涂层配合甲基六氢苯酐涂层,具有优良的耐大气、耐紫外线性能,且该复合涂层色泽浅、适用周期长、挥发性低、毒性小。
12.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所述固色层包括全氟烷基乙基丙烯酸酯涂层、丙烯酸涂层和聚酯树脂涂层,所述全氟烷基乙基丙烯酸酯涂层涂覆于聚酯树脂涂层外,所述聚酯树脂涂层涂覆于所述丙烯酸涂层外。
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聚酯树脂涂层固化后的胶层硬度大、透明性好、光亮度高、可室温加压快速固化、耐热性较好,而丙烯酸涂层可以增加聚酯树脂涂层的化学反应,起到分散作用,提高涂层的耐化学介质性和耐水性,最外层的全氟烷基乙基丙烯酸酯涂层具有难以被各种液体润湿、附着的性能,从而使得油污、污水难以附着于本外墙层。
14.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所述防水层包括有机硅改性聚酯树脂涂层。
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有机硅改性聚酯树脂涂层耐热性、防潮性好。
16.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描述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说明
17.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排水架的结构图;
18.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剖视图;
19.附图标记:1.墙体,11.隔热层,12.防水层,2.隔水层,3.外墙层,31.抗照层,32.固色层,4.排水架,41.外框,42.排水件,421.排水通道,5.顶板组件,51.弹性顶件,511.第一连接部,512.弧形凸部,5121.开口端,52.弹性抵件,521.弹性抵接部,522.第二连接部。
具体实施方式
20.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21.参见附图1-2,本实施例公开的一种高性能复合漆层的外墙结构,包括墙体1和外墙层3,所述墙体1和外墙层3之间设置有隔水层2,所述外墙层3包括抗照层31和固色层32,所述墙体1外侧设置有隔热层11和防水层12,所述隔水层2包括喷涂有聚氨酯涂料的排水架4,所述隔热层11设置于排水架4与防水层12之间,所述排水架4包括与所述墙体1连接的外框41和设置于外框41内的多组横向排列的排水件42,所述排水件42之间构成排水通道421。
22.本实施例进一步设置:所述隔热层11包括多组纵向设置的顶板组件5,所述顶板组件5端部与所述排水架4相抵,所述顶板组件5之间空气流动。
23.本实施例进一步设置:所述顶板组件5包括弹性顶件51和弹性抵件52,所述弹性顶件51包括与墙体1连接的第一连接部511和与所述排水架4相抵的弧形凸部512,所述弧形凸部512相对所述第一连接部511的另一端设置有开口端5121,所述开口端5121与墙体1间隙
设置,所述弹性抵件52包括用于与弧形凸部512相抵的弹性抵接部521和与墙体1连接的第二连接部522。
24.本实施例进一步设置:所述抗照层31包括环氧树脂涂层和甲基六氢苯酐涂层,所述甲基六氢苯酐涂层涂覆于环氧树脂涂层外。
25.本实施例进一步设置:所述固色层32包括全氟烷基乙基丙烯酸酯涂层、丙烯酸涂层和聚酯树脂涂层,所述全氟烷基乙基丙烯酸酯涂层涂覆于聚酯树脂涂层外,所述聚酯树脂涂层涂覆于所述丙烯酸涂层外。
26.本实施例进一步设置:所述防水层12包括有机硅改性聚酯树脂涂层。
27.上述的“之间”并不仅仅指方位、位置之间,还包括指不同零件的相互作用之间的意思。
28.尽管本文较多地使用了墙体1,隔热层11,防水层12,隔水层2,外墙层3,抗照层31,固色层32,排水架4,外框41,排水件42,排水通道421,顶板组件5,弹性顶件51,第一连接部511,弧形凸部512,开口端5121,弹性抵件52,弹性抵接部521,第二连接部522等术语,但并不排除使用其它术语的可能性。使用这些术语仅仅是为了更方便地描述和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本质;把它们解释成任何一种附加的限制都是与本实用新型精神相违背的。
技术特征:
1.一种高性能复合漆层的外墙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墙体和外墙层,所述墙体和外墙层之间设置有隔水层,所述外墙层包括抗照层和固色层,所述墙体外侧设置有隔热层和防水层,所述隔水层包括喷涂有聚氨酯涂料的排水架,所述隔热层设置于排水架与防水层之间,所述排水架包括与所述墙体连接的外框和设置于外框内的多组横向排列的排水件,所述排水件之间构成排水通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性能复合漆层的外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热层包括多组纵向设置的顶板组件,所述顶板组件端部与所述排水架相抵,所述顶板组件之间空气流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高性能复合漆层的外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组件包括弹性顶件和弹性抵件,所述弹性顶件包括与墙体连接的第一连接部和与所述排水架相抵的弧形凸部,所述弧形凸部相对所述第一连接部的另一端设置有开口端,所述开口端与墙体间隙设置,所述弹性抵件包括用于与弧形凸部相抵的弹性抵接部和与墙体连接的第二连接部。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性能复合漆层的外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抗照层包括环氧树脂涂层和甲基六氢苯酐涂层,所述甲基六氢苯酐涂层涂覆于环氧树脂涂层外。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性能复合漆层的外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色层包括全氟烷基乙基丙烯酸酯涂层、丙烯酸涂层和聚酯树脂涂层,所述全氟烷基乙基丙烯酸酯涂层涂覆于聚酯树脂涂层外,所述聚酯树脂涂层涂覆于所述丙烯酸涂层外。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性能复合漆层的外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水层包括有机硅改性聚酯树脂涂层。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高性能复合漆层的外墙结构,包括墙体和外墙层,墙体和外墙层之间设置有隔水层,外墙层包括抗照层和固色层,墙体外侧设置有隔热层和防水层,隔水层包括喷涂有聚氨酯涂料的排水架,隔热层设置于排水架与防水层之间,排水架包括与墙体连接的外框和设置于外框内的多组横向排列的排水件,排水件之间构成排水通道。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方便排水,保持外墙干燥,不易发霉,同时排水通路可促使聚氨酯涂料快速干燥,效率高,聚氨酯涂料因材料特性由液体转为胶化连结,使得排水架与外墙层无缝连接,抗照层可耐紫外线照射,固色层可保持外墙层不易褪色,防水层防止雨水、积水内渗,加强防潮性能,隔热层可保持室内适宜温度。温度。温度。
技术研发人员:周金武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平阳瑞丰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11.12
技术公布日:2022/5/25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c.8miu.com/read-185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