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零件测量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便携式同轴度测量仪。
背景技术:
2.同轴度就是定位公差,理论正确位置即为基准轴线,由于被测轴线对基准轴线的不同点可能在空间各个方向上出现,故其公差带为一以基准轴线为轴线的圆柱体,公差值为该圆柱体的直径,在公差值前总加注符号“φ”,简单理解就是:零件上要求在同一直线上的两根轴线,它们之间发生了多大程度的偏离,两轴的偏离通常是三种情况(准轴线为理想的直线)的综合——被测轴线弯曲、被测轴线倾斜和被测轴线偏移,主要用途有轴类零件圆度、同心度、圆周跳动、断面差的精密测量,轴类零件外圆及内圆参数的同时精密测量,轴类零件多点参数的同时精密测量,快速测量、断差面、内圆及外圆可同时测量,在对轴类零件进行同轴度测量时,会用到同轴度测量仪。但现有的同轴测量仪机构较为复杂,体积较大、测量时携带不方便。
技术实现要素:
3.为解决背景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便携式同轴度测量仪。
4.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便携式同轴度测量仪,包括支撑组件、底座和测量组件;
5.底座水平布置,底座的两端分别各布置一个支撑组件用于支撑待测轴;支撑组件包括第一支撑杆、第二支撑杆、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第一支撑杆与第一连杆平行布置,第二支撑杆和第二连杆平行布置,且第一支撑杆、第二支撑杆、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之间首尾依次相互铰接,第一支撑杆的端部转动安装在底座上,第二支撑杆的端部可滑动连接在底座上,第二支撑杆的端部可在底座上水平往复滑动,以调节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之间的夹角,测量组件安装在支撑组件上。
6.优选地,还包括螺栓,底座底部开设有开口朝上的导槽,以及与导槽平行布置且贯穿的螺纹孔,螺栓与螺纹孔螺纹连接,螺栓的端部伸入导槽中以抵靠第二支撑杆的端部,当转动螺栓时,螺栓推动第二支撑杆的端部在导槽中滑动。
7.优选地,导槽侧壁顶部设有限位凸起,第二支撑杆的端部设有与限位部相配合的凹槽。
8.优选地,支撑组件包括导杆和测量表,导杆与底座平行布置,且连接在底座两端的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上,测量表可滑动安装在导杆上,且可沿着导杆水平往复滑动。
9.优选地,第一支撑杆具有第一光滑面。
10.优选地,第二支撑杆具有第二光滑面。
11.本实用新型中,所提出的便携式同轴度测量仪,可根据待测轴的直径大小,调节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之间的夹角;适用于不同直径尺寸的轴类零件;可通过旋转螺栓对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之间的使用高度进行调节,并且可折叠,方便存放。
附图说明
12.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便携式同轴度测量仪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13.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便携式同轴度测量仪的正视结构示意图的局部剖视图。
14.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便携式同轴度测量仪的正视结构示意图的局部剖视放大图。
15.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便携式同轴度测量仪的侧视结构示意图的局部剖视图。
16.图5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便携式同轴度测量仪的侧视结构示意图的局部剖视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17.如图1-5所示,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便携式同轴度测量仪的正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便携式同轴度测量仪的正视结构示意图的局部剖视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便携式同轴度测量仪的正视结构示意图的局部剖视放大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便携式同轴度测量仪的侧视结构示意图的局部剖视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便携式同轴度测量仪的侧视结构示意图的局部剖视放大图。
18.参照图1,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便携式同轴度测量仪,包括支撑组件1、底座2和测量组件3;
19.底座2水平布置,底座2的两端分别各布置一个支撑组件1用于支撑待测轴;支撑组件1包括第一支撑杆11、第二支撑杆12、第一连杆13和第二连杆 14;第一支撑杆11与第一连杆13平行布置,第二支撑杆12和第二连杆14平行布置,且第一支撑杆11、第二支撑杆12、第一连杆13和第二连杆14之间首尾依次相互铰接,第一支撑杆11的端部转动安装在底座2上,第二支撑杆12 的端部可滑动连接在底座2上,第二支撑杆12的端部可在底座2上水平往复滑动,以调节第一支撑杆11和第二支撑杆12之间的夹角a,测量组件3安装在支撑组件1上。
20.本实施例的便携式同轴度测量仪的具体工作过程中,测量待测轴的同轴度时,首先将第二支撑杆12的端部向靠近第一支撑杆11的端部滑动,第一支撑杆11和第二支撑杆12之间的夹角a逐渐减小,根据待测轴的直径大小,将底座2两侧上的第一支撑杆11和第二支撑杆12调整到合适的角度,将待测轴放置在第一支撑杆11和第二支撑杆12上;根据待测轴的待测位置,将第二支撑杆12的端部向远离第一支撑杆11的端部滑动,第一支撑杆11和第二支撑杆12 之间的夹角a逐渐增大,测量组件3的测量头逐渐靠近待测轴,直至与待测轴接触,第二支撑杆12的端部停止滑动,开始转动待测轴,测量表32对旋转的待测轴测量。
21.测量完毕,取下待测轴,将第二支撑杆12的端部向远离第一支撑杆11的端部继续滑动,第一支撑杆11和第二支撑杆12之间的夹角a逐渐增大,直至第一支撑杆11与第二连杆14接触,第二支撑杆12与第一连杆13接触,此时测量仪形成折叠模式,体积大幅减小,方便携带和收纳。
22.在本实施例中,所提出的便携式同轴度测量仪,可根据待测轴的直径大小,调节第一支撑杆11和第二支撑杆12之间的夹角a;适用于不同直径尺寸的轴类零件;可通过旋转螺栓4对第一支撑杆11和第二支撑杆12之间的使用高度进行调节,并且可折叠,方便存放。
23.参照图2-3,在具体实施方式中,还包括螺栓4,底座2底部开设有开口朝上的导槽21,以及与导槽21平行布置且贯穿的螺纹孔22,螺栓4与螺纹孔22 螺纹连接,螺栓4的端部伸入导槽21中以抵靠第二支撑杆12的端部,当转动螺栓4时,螺栓4推动第二支撑杆12的端部在导槽21中滑动。
24.参照图4-5,进一步地,导槽21侧壁顶部设有限位凸起211,第二支撑杆 12的端部设有与限位部相配合的凹槽121。在限位凸起211和凹槽121的配合限位条件下,第二支撑杆12的端部被束缚在导槽21中,不会从导槽21中脱离,整体结构的强度提高。
25.参照图4,进一步地,测量组件3包括导杆31和测量表32,导杆31与底座2平行布置,且连接在底座2两端的第一连杆13和第二连杆14上,测量表 32可滑动安装在导杆31上,且可沿着导杆31水平往复滑动。测量表32在导杆 31上可沿导杆31水平往复滑动,以测量待测轴的不同位置,提高使用频率。
26.更进一步地,第一支撑杆11具有第一光滑面111。以使待测轴在转动的过程中,摩擦力减小,提高测量效率。
27.更进一步地,第二支撑杆12具有第二光滑面122。以使待测轴在转动的过程中,进一步减小摩擦力,提高测量效率;
28.工作原理:测量待测轴的同轴度时,首先向第一方向旋转螺栓4,螺栓4向导槽21内部伸入,第一支撑杆11和第二支撑杆12之间的夹角a逐渐减小,根据待测轴的直径大小,将底座2两侧上的第一支撑杆11和第二支撑杆12调整到合适的角度,将待测轴放置在第一支撑杆11和第二支撑杆12上,待测轴抵靠在第一光滑面111和第二光滑面122上;根据待测轴的待测位置,将测量表 32在导杆31上滑动到相应的位置,再向第二方向旋转螺栓4,第二方向与第一方向相反,此时,螺栓4由导槽21内部伸出,测量仪的测量头在导杆31的带动下逐渐靠近待测轴,直至与待测轴接触,停止转动螺栓4,开始转动待测轴,测量表32对旋转的待测轴测量。
29.测量完毕,取下待测轴,向第二方向旋转螺栓4,螺栓4由导槽21内部伸出,第一支撑杆11和第二支撑杆12之间的夹角a逐渐增大,直至第一支撑杆 11与第二连杆14接触,第二支撑杆12与第一连杆13接触,此时测量仪形成折叠模式,体积大幅减小,方便携带和收纳。
30.可根据待测轴的直径大小,调节第一支撑杆11和第二支撑杆12之间的夹角a;适用于不同直径尺寸的轴类零件;可通过旋转螺栓4对第一支撑杆11和第二支撑杆12之间的使用高度进行调节,并且可折叠,方便存放;测量表32 可在导杆31上水平滑动,可以测量待测轴不同的测量位置;第一支撑杆11和第二支撑杆12分别设有第一光滑面111和第二光滑面122,以使待测轴在转动的过程中,摩擦力减小,提高测量效率;在限位凸起211和凹槽121的配合限位条件下,第二支撑杆12的端部被束缚在导槽21中,不会从导槽21中脱离,以使整体结构的强度提高。
31.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便携式同轴度测量仪,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组件(1)、底座(2)和测量组件(3);底座(2)水平布置,底座(2)的两端分别各布置一个支撑组件(1)用于支撑待测轴;支撑组件(1)包括第一支撑杆(11)、第二支撑杆(12)、第一连杆(13)和第二连杆(14);第一支撑杆(11)与第一连杆(13)平行布置,第二支撑杆(12)和第二连杆(14)平行布置,且第一支撑杆(11)、第二支撑杆(12)、第一连杆(13)和第二连杆(14)之间首尾依次相互铰接,第一支撑杆(11)的端部转动安装在底座(2)上,第二支撑杆(12)的端部可滑动连接在底座(2)上,第二支撑杆(12)的端部可在底座(2)上水平往复滑动,以调节第一支撑杆(11)和第二支撑杆(12)之间的夹角(a),测量组件(3)安装在支撑组件(1)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同轴度测量仪,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螺栓(4),底座(2)底部开设有开口朝上的导槽(21),以及与导槽(21)平行布置且贯穿的螺纹孔(22),螺栓(4)与螺纹孔(22)螺纹连接,螺栓(4)的端部伸入导槽(21)中以抵靠第二支撑杆(12)的端部,当转动螺栓(4)时,螺栓(4)推动第二支撑杆(12)的端部在导槽(21)中滑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便携式同轴度测量仪,其特征在于,导槽(21)侧壁顶部设有限位凸起(211),第二支撑杆(12)的端部设有与限位部相配合的凹槽(121)。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便携式同轴度测量仪,其特征在于,测量组件(3)包括导杆(31)和测量表(32),导杆(31)与底座(2)平行布置,且连接在底座(2)两端的第一连杆(13)和第二连杆(14)上,测量表(32)可滑动安装在导杆(31)上,且可沿着导杆(31)水平往复滑动。5.根据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所述的便携式同轴度测量仪,其特征在于,第一支撑杆(11)具有第一光滑面(111)。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便携式同轴度测量仪,其特征在于,第二支撑杆(12)具有第二光滑面(122)。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便携式同轴度测量仪,包括支撑组件、底座和测量组件;底座水平布置,底座的两端分别各布置一个支撑组件用于支撑待测轴;支撑组件包括第一支撑杆、第二支撑杆、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第一支撑杆与第一连杆平行布置,第二支撑杆和第二连杆平行布置,且第一支撑杆、第二支撑杆、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之间首尾依次相互铰接,第一支撑杆的端部转动安装在底座上。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便携式同轴度测量仪,可根据待测轴的直径大小,调节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之间的夹角;适用于不同直径尺寸的轴类零件;可通过旋转螺栓对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之间的使用高度进行调节,并且可折叠,方便存放。方便存放。方便存放。
技术研发人员:袁敏 尚东东 龚加术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合肥市汇聚航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11.12
技术公布日:2022/5/25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c.8miu.com/read-186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