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调节水流流量及流向的分流井的制作方法

    专利查询2023-09-13  117



    1.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调节水流流量及流向的分流井。


    背景技术:

    2.雨污分流是指将雨水和污水分开,各用一条管道运送进行排放或后续处理的排污方式。因为雨水中污染成分较少,大部分为无污染的无机颗粒,不必进入污水处理厂的生物系统进行处理,可直接排入河道,不会造成环境污染。
    3.现有分流井所采用的的控制技术多为水位控制,工作原理是当液位达到一定高度后才能够收集到部分雨水,导致初期雨水随污水排入污水厂,短期内大量降雨如进入污水厂可能造成瞬间负荷增大,严重影响污水厂运行,而能够收集到的雨水量偏低,削弱了雨水收集回用的意义。


    技术实现要素:

    4.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调节水流流量及流向的分流井,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设计合理,根据下游排放及回用的需求,定向收集满足要求的雨水及污水,减少下游污水处理难度提高污水回用率,同时提高污水利用率。
    5.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6.一种可调节水流流量及流向的分流井,包括井体,所述井体内壁分别固定连通有合流进水管的一端、出水管的一端和污水管的一端,所述合流进水管和出水管相平齐设置,所述污水管位于合流进水管和出水管的下方,所述合流进水管的另一端与污水及雨水管道相连通,所述出水管的另一端与下游雨水管道相连通,所述污水管的另一端与下游污水管道相连通,所述出水管和污水管的进口端分别安装有雨水阀门和污水阀门;
    7.所述井体底部固定安装有污泥泵,所述污泥泵的排污端与排泥管道相连接,所述污水管与污泥泵之间设置有雨水强排泵,所述雨水强排泵固定安装在井体侧壁上,所述合流进水管上方设置有预警浮球,所述预警浮球的信号输出端通过电气控制系统与雨水强排泵信号连接,所述电气控制系统的信号输出端分别与雨水阀门、污水阀门、污泥泵和雨水强排泵电性连接。
    8.优选地,所述井体上方通过支撑固定架分别固定安装有超声波液位计、水质检测仪和污泥界面仪,所述超声波液位计、水质检测仪和污泥界面仪的信号输出端均与电气控制系统信号连接。
    9.优选地,所述合流进水管的进口端下方设置有提污挂篮,所述提污挂篮通过挂钩挂接在井体的内壁上。
    10.优选地,所述出水管的出口端下方均匀设置有若干过滤斜板,所述过滤斜板固定安装在井体的内壁上。
    11.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调节水流流量及流向的分流井。具备以下有益效果:通
    过监控水量和水质,控制井体内水的流向,完成雨污的分流操作,准确分流污水、初期雨水及微污染水,减少下游污水处理设施压力。对于污染物浓度较低的微污染水,减少处理流程,降低能源消耗,直接排放不会对环境造成额外负担。当发生内涝或河道水反灌时,能够及时关闭污水阀门及雨水阀门,保护下游场地及污水设施。并能够对污水进行初步过滤及沉泥处理,降低下游处理难度。
    附图说明
    12.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
    13.图1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4.图中标号说明:
    15.1、井体;2、合流进水管;3、出水管;4、污水管;5、雨水阀门;6、污水阀门;7、污泥泵;8、雨水强排泵;9、预警浮球;10、电气控制系统;11、支撑固定架;12、超声波液位计;13、水质检测仪;14、污泥界面仪;15、过滤斜板。
    具体实施方式
    16.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17.实施例一,如图1所示,一种可调节水流流量及流向的分流井,包括井体1,井体1内壁分别固定连通有合流进水管2的一端、出水管3的一端和污水管4的一端,合流进水管2和出水管3相平齐设置,污水管4位于合流进水管2和出水管3的下方,合流进水管2的另一端与污水及雨水管道相连通,出水管3的另一端与下游雨水管道相连通,污水管4的另一端与下游污水管道相连通,出水管3和污水管4 的进口端分别安装有雨水阀门5和污水阀门6;
    18.井体1底部固定安装有污泥泵7,污泥泵7的排污端与排泥管道相连接,污水管4与污泥泵7之间设置有雨水强排泵8,雨水强排泵 8固定安装在井体1侧壁上,合流进水管2上方设置有预警浮球9,预警浮球9的信号输出端通过电气控制系统10与雨水强排泵8信号连接,电气控制系统10的信号输出端分别与雨水阀门5、污水阀门6、污泥泵7和雨水强排泵8电性连接。
    19.工作原理:
    20.通过合流进水管2承接上游污水及雨水管道,使污水及雨水排放至井体1内,再根据不同情况下,电气控制系统10控制雨水阀门5 和污水阀门6开启或关闭,通过污水管4连接下游污水管道,将井内污水排放至下游,通过出水管3连接下游雨水管道,将井内雨水排放至下游,以准确分流污水、初期雨水及微污染水,减少下游污水处理设施压力,对于污染物浓度较低的微污染水,减少处理流程,降低能源消耗,直接排放不会对环境造成额外负担;当发生内涝或河道水反灌时,可及时关闭雨水阀门5和污水阀门6,保护下游场地及污水设施;并能够对污水进行初步沉泥处理,降低下游处理难度;通过设置预警浮球9,当发生内涝或者有河道水反灌情况下,通过发预警浮球 9动作,并通过预警浮球9将信号传输到电气控制系统10,由电气控制系统10及时控制雨水阀门5和污水阀门6关闭,并强制开启雨水强排泵8,通过雨水强排泵8将多余雨水强制排出井外,避免将分流井淹没。
    21.在本实施例中,在系统停电时,系统的内部雨水阀门5和污水阀门6需要处于开启状态,以保障水体不发生滞留状态。并在井体1接近地面的位置设置事故溢流口。
    22.实施例二,作为实施例一的进一步优选方案,井体1上方通过支撑固定架11分别固定安装有超声波液位计12、水质检测仪13和污泥界面仪14,超声波液位计12、水质检测仪13和污泥界面仪14的信号输出端均与电气控制系统10信号连接。
    23.通过超声波液位计12用于探测井体1内污水液面高度,并将信号传输到电气控制系统10,由电气控制系统10进一步控制雨水阀门 5和污水阀门6的开合程度。水质检测仪13处于在线工作状态,设定水质参数界限,当污水水质下降到设定数值以下时,系统判定水质为微污染水或非类污水水质时,关闭污水阀门6,开启雨水阀门5,将雨水排入外围河道。通过污泥界面仪14探测井内污泥和沉渣,当监测到污泥液位到达指定液位时,由电气控制系统10进一步启动污泥泵7,排泥至指定污泥液位后,再次控制污泥泵7停止动作。
    24.实施例三,作为实施例一的进一步优选方案,合流进水管2的进口端下方设置有提污挂篮,提污挂篮通过挂钩挂接在井体1的内壁上。通过提污挂篮以实现对合流进水管2的进水进行初步过滤,当杂质及垃圾堆积过多时,可将提污挂篮提拉至井外,将内部垃圾清理干净后再放回到井内。
    25.实施例四,作为实施例一的进一步优选方案,出水管3的出口端下方均匀设置有若干过滤斜板15,过滤斜板15固定安装在井体1的内壁上。通过过滤斜板15以对进入出水管3的水进行进一步过滤,以防止污水通过出水管3流出。
    26.实施例五,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上述分流井的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27.步骤s1:污水通过合流进水管2进入到井体1内;
    28.步骤s2:在非雨水进入情况下,污水从合流进水管2流入到井体1内,并经过污水管4流出排入到污水处理设施;此时污水阀门6 开启状态,雨水阀门5处于关闭状态;
    29.步骤s3:在少量雨水进入情况下,污水从合流进水管2流入到井体1内,井内液面升高,此时污水阀门6开启状态,雨水阀门5处于开启状态,多余的雨水会通过出水管3排放至外围河道;
    30.步骤s4:在发生内涝或者有河道水反灌情况下,井内页面升高,触发预警浮球9动作,此时,通过电气控制系统10控制关闭污水阀门6和雨水阀门5,并强制开启雨水强排泵8,至预警浮球9低液位;以保护下游场地及污水设施;
    31.步骤s5:通过超声波液位计12及时反映井内的水体液位,并在预警浮球9以上30厘米处设定二级强制启动雨水强排泵措施,该液位触发后,电气控制系统10强制启动雨水强排泵8,至超声波液位计设定液位后停泵;
    32.步骤s6:在强排液位消失后,水质监测仪13触发污水区域信号后,电气控制系统10重新进入污水阀门6开启,雨水阀门5关闭状态。
    33.并在系统停电时,内部的雨水阀门5和污水阀门6需要处于开启状态,以保障水体不发生滞留状态。
    34.通过上述步骤使雨水和污水能够根据水量和水质进行分流处理,通过监控水量和水质,控制井内水的流向,完成雨污的智能分流。缓解老旧小区生活污水处理中常见的无法雨污分流的问题。并根据下游排放及回用的需求,定向收集满足要求的雨水及污水,减少下游污水处理难度提高污水回用率,同时提高污水利用率;并通过分流污水、初期雨水及微污
    染水,减少下游污水处理设施压力。
    35.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可调节水流流量及流向的分流井,其特征在于:包括井体(1),所述井体(1)内壁分别固定连通有合流进水管(2)的一端、出水管(3)的一端和污水管(4)的一端,所述合流进水管(2)和出水管(3)相平齐设置,所述污水管(4)位于合流进水管(2)和出水管(3)的下方,所述合流进水管(2)的另一端与污水及雨水管道相连通,所述出水管(3)的另一端与下游雨水管道相连通,所述污水管(4)的另一端与下游污水管道相连通,所述出水管(3)和污水管(4)的进口端分别安装有雨水阀门(5)和污水阀门(6);所述井体(1)底部固定安装有污泥泵(7),所述污泥泵(7)的排污端与排泥管道相连接,所述污水管(4)与污泥泵(7)之间设置有雨水强排泵(8),所述雨水强排泵(8)固定安装在井体(1)侧壁上,所述合流进水管(2)上方设置有预警浮球(9),所述预警浮球(9)的信号输出端通过电气控制系统(10)与雨水强排泵(8)信号连接,所述电气控制系统(10)的信号输出端分别与雨水阀门(5)、污水阀门(6)、污泥泵(7)和雨水强排泵(8)电性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调节水流流量及流向的分流井,其特征在于:所述井体(1)上方通过支撑固定架(11)分别固定安装有超声波液位计(12)、水质检测仪(13)和污泥界面仪(14),所述超声波液位计(12)、水质检测仪(13)和污泥界面仪(14)的信号输出端均与电气控制系统(10)信号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调节水流流量及流向的分流井,其特征在于:所述合流进水管(2)的进口端下方设置有提污挂篮,所述提污挂篮通过挂钩挂接在井体(1)的内壁上。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调节水流流量及流向的分流井,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管(3)的出口端下方均匀设置有若干过滤斜板(15),所述过滤斜板(15)固定安装在井体(1)的内壁上。

    技术总结
    一种可调节水流流量及流向的分流井,包括井体,井体内壁分别固定连通有合流进水管、出水管和污水管,出水管和污水管的进口端分别安装有雨水阀门和污水阀门;井体底部安装有污泥泵,污水管与污泥泵之间设置有雨水强排泵,合流进水管上方设置有预警浮球,预警浮球的信号输出端通过电气控制系统与雨水强排泵信号连接,电气控制系统的信号输出端分别与雨水阀门、污水阀门、污泥泵和雨水强排泵电性连接。本实用新型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根据下游排放及回用的需求,定向收集满足要求的雨水及污水,减少下游污水处理难度提高污水回用率,同时提高污水利用率。时提高污水利用率。时提高污水利用率。


    技术研发人员:胡建龙 方艳 梁俊琪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维态思(上海)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7.22
    技术公布日:2022/5/25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c.8miu.com/read-18607.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