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反应釜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混料充分的化工反应釜。
背景技术:
2.反应釜的广义理解即有物理或化学反应的容器,通过对容器的结构设计与参数配置,实现工艺要求的加热、蒸发、冷却及低高速的混配功能。反应釜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橡胶、农药、染料、医药和食品等领域,是用来完成硫化、硝化、氢化、烃化、聚合、缩合等工艺过程的压力容器,例如反应器、反应锅、分解锅、聚合釜等;材质一般有碳锰钢、不锈钢、锆、镍基(哈氏、蒙乃尔、因康镍)合金及其它复合材料,但是现有一种混料充分的化工反应釜存在很多问题或缺陷:
3.传统的一种混料充分的化工反应釜混合效率较低,并且混合不彻底,不仅延长了反应时间,且给操作人员带来一定的工作难度,使人们无法达到使用预期。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混料充分的化工反应釜,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混合效率较低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混料充分的化工反应釜,包括反应釜本体,所述反应釜本体的顶端固定连接有进料斗,所述进料斗的顶端活动连接有盖子,所述盖子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橡胶塞,所述反应釜本体的顶端固定连接有进液管,所述进液管的正面固定连接有第一阀门,所述反应釜本体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支撑腿,所述反应釜本体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出料管,所述出料管的正面固定连接有第二阀门,所述反应釜本体设置有混料结构,所述混料结构包括防护罩,所述防护罩设置在反应釜本体的顶端,所述防护罩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通过联轴器固定连接有旋转轴,所述旋转轴的外壁固定连接有第一搅拌叶,所述旋转轴的底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杆,所述第一连接杆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杆,所述第二连接杆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刮板,所述第二连接杆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搅拌叶,所述第二搅拌叶的正面固定连接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第三搅拌叶,所述反应釜本体的内侧壁设置有挡板,所述反应釜本体的正面固定连接有观察玻璃,所述反应釜本体的正面固定连接有控制面板。
6.优选的,所述进料斗的形状大小与橡胶塞的形状大小均相互匹配,且进料斗与橡胶塞活动连接。
7.优选的,所述支撑腿的数量为两个,且两个支撑腿以反应釜本体的中垂线为对称轴对称设置。
8.优选的,所述旋转轴贯穿反应釜本体的顶端并延伸至反应釜本体的内部,且旋转轴与反应釜本体活动连接。
9.优选的,所述第一搅拌叶的数量为八个,且每四个第一搅拌叶为一组,且两组第一搅拌叶以旋转轴的中垂线为对称轴对称设置。
10.优选的,所述刮板的数量为两个,且两个刮板以旋转轴的中垂线为对称轴对称设置。
11.优选的,所述第三搅拌叶的数量为三十六个,且每十八个第三搅拌叶为一组,且两组第三搅拌叶以反应釜本体的中垂线为对称轴对称设置。
12.优选的,所述反应釜本体的正面开设有玻璃槽,且玻璃槽的内壁固定连接有观察玻璃。
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一种混料充分的化工反应釜结构合理,具有以下优点:
14.(1)通过设置有混料结构,以实现该反应釜具有更高混料效率的目的,将原料通过进料斗倒入至反应釜本体内,打开第一阀门,将配比液体原料通过进液管导入至反应釜本体内,通过控制面板启动电机,带动旋转轴的旋转,再带动第一搅拌叶的旋转,同时带动刮板的转动和第二搅拌叶、第三搅拌叶的转动,达到高效混料的效果,刮板的在反应釜本体内壁上的粘附原料从壁上刮下来,防止原料日积月累在反应釜本体内壁上堆积,从而使人们使用起来更加的得心应手;
15.(2)通过设置有橡胶塞、挡板和观察玻璃,以实现该反应釜具有更好防护效果的目的,通过将固态原料倒入至反应釜本体内后,再将盖子放置在进料斗上,底端的橡胶塞保证反应釜本体内的密封性,防止反应釜本体内部掉入被不明物体,影响后续混料的工作,挡板的设置帮助后续出料,减少料在反应釜本体内堆积成块,操作人员可随时随地通过观察玻璃查看反应釜本体内部混料情况,以便发现问题及时解决,从而使人们使用起来更加的便捷;
附图说明
16.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外观结构示意图;
17.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正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18.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19.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图1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20.图中:1、反应釜本体;2、进料斗;3、盖子;4、橡胶塞;5、进液管;6、第一阀门;7、支撑腿;8、出料管;9、第二阀门;10、混料结构;1001、防护罩;1002、电机;1003、旋转轴;1004、第一搅拌叶;1005、第一连接杆;1006、第二连接杆;1007、刮板;1008、第二搅拌叶;1009、固定块;1010、第三搅拌叶;11、挡板;12、观察玻璃;13、控制面板。
具体实施方式
21.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2.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混料充分的化工反应釜,包括反应釜本体1,反应釜本体1的顶端固定连接有进料斗2,进料斗2的顶端活动连接有盖子3,盖子3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橡胶塞4,反应釜本体1的顶端固定连接有进液管5,进液管5的正面
固定连接有第一阀门6,反应釜本体1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支撑腿7,反应釜本体1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出料管8,出料管8的正面固定连接有第二阀门9,反应釜本体1设置有混料结构10,混料结构10包括防护罩1001,防护罩1001设置在反应釜本体1的顶端,防护罩1001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电机1002,电机1002的输出端通过联轴器固定连接有旋转轴1003,旋转轴1003的外壁固定连接有第一搅拌叶1004,旋转轴1003的底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杆1005,第一连接杆1005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杆1006,第二连接杆1006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刮板1007,第二连接杆1006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搅拌叶1008,第二搅拌叶1008的正面固定连接有固定块1009,固定块1009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第三搅拌叶1010,通过设置有混料结构10,以实现该反应釜具有更高混料效率的目的,将原料通过进料斗2倒入至反应釜本体1内,打开第一阀门6,将配比液体原料通过进液管5导入至反应釜本体1内,通过控制面板13启动电机1002,带动旋转轴1003的旋转,再带动第一搅拌叶1004的旋转,同时带动刮板1007的转动和第二搅拌叶1008、第三搅拌叶1010的转动,达到高效混料的效果,刮板1007的在反应釜本体1内壁上的粘附原料从壁上刮下来,防止原料日积月累在反应釜本体1内壁上堆积,从而使人们使用起来更加的得心应手,反应釜本体1的内侧壁设置有挡板11,反应釜本体1的正面固定连接有观察玻璃12,通过设置有橡胶塞4、挡板11和观察玻璃12,以实现该反应釜具有更好防护效果的目的,通过将固态原料倒入至反应釜本体1内后,再将盖子3放置在进料斗2上,底端的橡胶塞4保证反应釜本体1内的密封性,防止反应釜本体1内部掉入被不明物体,影响后续混料的工作,挡板11的设置帮助后续出料,减少料在反应釜本体1内堆积成块,操作人员可随时随地通过观察玻璃12查看反应釜本体1内部混料情况,以便发现问题及时解决,从而使人们使用起来更加的便捷,反应釜本体1的正面固定连接有控制面板13。
23.本实施例中,进料斗2的形状大小与橡胶塞4的形状大小均相互匹配,且进料斗2与橡胶塞4活动连接,防止反应釜本体1内部掉入被不明物体。
24.本实施例中,支撑腿7的数量为两个,且两个支撑腿7以反应釜本体1的中垂线为对称轴对称设置,提高反应釜本体1的稳定性。
25.本实施例中,旋转轴1003贯穿反应釜本体1的顶端并延伸至反应釜本体1的内部,且旋转轴1003与反应釜本体1活动连接,便于混料。
26.本实施例中,第一搅拌叶1004的数量为八个,且每四个第一搅拌叶1004为一组,且两组第一搅拌叶1004以旋转轴1003的中垂线为对称轴对称设置,提高混料效率。
27.本实施例中,刮板1007的数量为两个,且两个刮板1007以旋转轴1003的中垂线为对称轴对称设置,防止原料日积月累在反应釜本体1内壁上堆积。
28.本实施例中,第三搅拌叶1010的数量为三十六个,且每十八个第三搅拌叶1010为一组,且两组第三搅拌叶1010以反应釜本体1的中垂线为对称轴对称设置,提高混料的效率。
29.本实施例中,反应釜本体1的正面开设有玻璃槽,且玻璃槽的内壁固定连接有观察玻璃12,便于操作人员可随时随地通过观察玻璃12查看反应釜本体1内部混料情况,以便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30.工作原理:使用时,首先将原料通过进料斗2倒入至反应釜本体1内,再将盖子3放置在进料斗2上,底端的橡胶塞4保证反应釜本体1内的密封性,防止反应釜本体1内部掉入被不明物体,打开第一阀门6,将配比液体原料通过进液管5导入至反应釜本体1内,通过控
制面板13启动电机1002,带动旋转轴1003的旋转,再带动第一搅拌叶1004的旋转,同时带动刮板1007的转动和第二搅拌叶1008、第三搅拌叶1010的转动,达到高效混料的效果,刮板1007的在反应釜本体1内壁上的粘附原料从壁上刮下来,防止原料日积月累在反应釜本体1内壁上堆积,操作人员可随时随地通过观察玻璃12查看反应釜本体1内部混料情况,以便发现问题及时解决,混料完成后,打开第二阀门9,将料通过出料管8排出反应釜本体1,从而工作完成;
31.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技术特征:
1.一种混料充分的化工反应釜,包括反应釜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釜本体(1)的顶端固定连接有进料斗(2),所述进料斗(2)的顶端活动连接有盖子(3),所述盖子(3)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橡胶塞(4),所述反应釜本体(1)的顶端固定连接有进液管(5),所述进液管(5)的正面固定连接有第一阀门(6),所述反应釜本体(1)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支撑腿(7),所述反应釜本体(1)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出料管(8),所述出料管(8)的正面固定连接有第二阀门(9),所述反应釜本体(1)设置有混料结构(10),所述混料结构(10)包括防护罩(1001),所述防护罩(1001)设置在反应釜本体(1)的顶端,所述防护罩(1001)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电机(1002),所述电机(1002)的输出端通过联轴器固定连接有旋转轴(1003),所述旋转轴(1003)的外壁固定连接有第一搅拌叶(1004),所述旋转轴(1003)的底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杆(1005),所述第一连接杆(1005)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杆(1006),所述第二连接杆(1006)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刮板(1007),所述第二连接杆(1006)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搅拌叶(1008),所述第二搅拌叶(1008)的正面固定连接有固定块(1009),所述固定块(1009)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第三搅拌叶(1010),所述反应釜本体(1)的内侧壁设置有挡板(11),所述反应釜本体(1)的正面固定连接有观察玻璃(12),所述反应釜本体(1)的正面固定连接有控制面板(1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料充分的化工反应釜,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斗(2)的形状大小与橡胶塞(4)的形状大小均相互匹配,且进料斗(2)与橡胶塞(4)活动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料充分的化工反应釜,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腿(7)的数量为两个,且两个支撑腿(7)以反应釜本体(1)的中垂线为对称轴对称设置。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料充分的化工反应釜,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轴(1003)贯穿反应釜本体(1)的顶端并延伸至反应釜本体(1)的内部,且旋转轴(1003)与反应釜本体(1)活动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料充分的化工反应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搅拌叶(1004)的数量为八个,且每四个第一搅拌叶(1004)为一组,且两组第一搅拌叶(1004)以旋转轴(1003)的中垂线为对称轴对称设置。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料充分的化工反应釜,其特征在于:所述刮板(1007)的数量为两个,且两个刮板(1007)以旋转轴(1003)的中垂线为对称轴对称设置。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料充分的化工反应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搅拌叶(1010)的数量为三十六个,且每十八个第三搅拌叶(1010)为一组,且两组第三搅拌叶(1010)以反应釜本体(1)的中垂线为对称轴对称设置。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料充分的化工反应釜,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釜本体(1)的正面开设有玻璃槽,且玻璃槽的内壁固定连接有观察玻璃(12)。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混料充分的化工反应釜,包括反应釜本体,所述反应釜本体的顶端固定连接有进料斗,所述进料斗的顶端活动连接有盖子,所述盖子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橡胶塞,所述反应釜本体的顶端固定连接有进液管。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有混料结构,以实现该反应釜具有更高混料效率的目的,将原料通过进料斗倒入至反应釜本体内,打开第一阀门,将配比液体原料通过进液管导入至反应釜本体内,通过控制面板启动电机,带动旋转轴的旋转,再带动第一搅拌叶的旋转,同时带动刮板的转动和第二搅拌叶、第三搅拌叶的转动,达到高效混料的效果,刮板的在反应釜本体内壁上的粘附原料从壁上刮下来,防止原料日积月累在反应釜本体内壁上堆积。积。积。
技术研发人员:文杨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大连浩羽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11.14
技术公布日:2022/5/25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c.8miu.com/read-186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