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发明涉及数字货币交易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大币值的数字货币交易方法。
背景技术:
2.数字货币是由央行生成的加密虚拟货币,与纸币一样,其拥有不同币值,包括大币值和小币值。目前的交易过程中,都是按照交易金额传输足够币值的数字货币。但是,对于某些交易金额比较大的情况,付款方需要传递多个数字货币才能凑够交易金额。例如,用户进行100000元的交易,而付款方没有这么大币值的数字货币,只能用大量现有的数字货币去凑够100000的交易金额,假设现有的数字货币币值为100,那就共计需要1000个100元币值的数字货币。而交易内数字货币数量多会导致耗费大量计算资源和存储、传输成本,并导致交易变慢。
技术实现要素:
3.发明目的:为克服上述技术缺陷,本发明提出一种基于大币值的数字货币交易方法,能够减少数字货币交易中较小币值的数字货币对计算资源和存储、传输成本的占用,从而能够提升数字货币交易效率。
4.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以下技术方案:
5.一种基于大币值的数字货币交易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6.(1)用户根据需求设置货币阈值,并基于设置的阈值将所拥有的数字货币分为大币值货币和小币值货币;
7.(2)交易前,付款方获取支付金额;
8.(3)交易时,付款方用户判断支付金额是否能够全部使用大币值货币支付,若能,则通过央行认证后直接支付,若不能,则通过央行进行币值转换,具体为:
9.付款方取出最接近支付金额且币值小于支付金额的大币值数字货币x,以及一个币值等于付款方阈值的数字货币y,然后将x、y、支付金额、自己的货币阈值一并作为交易内容发送给央行;
10.央行基于收到的交易内容执行以下步骤:
11.判断本次交易金额是否全部使用大币值货币支付,如是则本次交易不存在对付款方的找零;否则,将无法用大币值货币支付的交易金额记为小额付款金额,根据小额付款金额生成后续将发送给付款方的小币值数据即找零货币,使得小额付款金额与找零货币之和等于y,即付款方付出的数字货币金额与找零货币之差等于交易金额;
12.从收款方商业银行获取收款方的货币阈值;
13.若收款方的货币阈值大于等于交易金额,则央行将交易内容中的数字货币全部销毁,然后生成一个总额等于交易金额的小币值数据即找零货币给付款方;
14.若收款方的货币阈值小于交易金额但大于等于付款方的货币阈值,则央行将交易
内容中的数字货币全部销毁,然后根据收款方的货币阈值,生成最接近交易金额且币值小于交易金额的大币值数字货币,然后生成一个小币值数据即找零货币给付款方使得大币值数字货币和小币值数据之和等于交易金额;
15.若收款方的货币阈值小于付款方的货币阈值,则央行将交易内容中的数字货币y销毁,然后根据收款方的货币阈值,生成最接近小额付款金额且币值小于小额付款金额的大币值数字货币,然后生成一个小币值数据即找零货币给收款方使得大币值数字货币和小币值数据之和等于小额付款金额。
16.进一步的,所述方法中还包括商业银行认证机制,即付款方发送的交易内容在送至央行前,先通过付款方商业银行进行认证,商业银行认证后,再将交易内容发送给央行认证;而央行在向交易双方发送币值转换后的数字货币前,需要将相应数字货币发送给交易双方的商业银行认证,商业银行认证过后,再将收到的数字货币发送给对应的交易方。
17.进一步的,所述付款方和收款方均与相应的商业银行通过基于数字证书的身份认证机制建立有保密通信通道,而商业银行与央行之间也通过基于数字证书的身份认证机制建立有保密通信通道。
18.具体的,所述基于数字证书的身份认证机制为https身份认证机制。
19.具体的,所述交易内容还包括:付款方身份信息、收款方身份信息。
20.进一步的,所述用户定期或不定期地将自己拥有的小币值数据发送至央行,兑换为大币值数字货币。
21.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优势:
22.本发明中,用户自行设置阈值,根据自己拥有的数字货币的币值情况和自己的交易需要,将拥有的数字货币分为小币值货币和大币值货币,在交易过程中,保持小币值货币不参与交易,而仅使用大币值货币参与交易,并通过央行的数字货币币值转换机制,将参与交易的大币值数字货币的币值转换为满足交易金额和交易双方货币阈值的币值。通过上述设计,本发明减少了数字货币交易过程中,小币值数字货币所占用的计算资源、存储成本、传输成本,从而提高了数字货币交易的效率。
附图说明
23.图1为本发明所述交易方法的整体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24.下面将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更进一步的说明。但应当理解的是,本发明可以以各种形式实施,以下在附图中出示并且在下文中描述的一些示例性和非限制性实施例,并不意图将本发明限制于所说明的具体实施例。
25.应当理解的是,在技术上可行的情况下,以上针对不同实施例所列举的技术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从而形成本发明范围内的另外的实施例。此外,本发明所述的特定示例和实施例是非限制性的,并且可以对以上所阐述的结构、步骤、顺序做出相应修改而不脱离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26.本发明针对目前数字货币交易过程中,大金额交易中所传输的小币值的数字货币占用过多计算成本、存储成本和传输成本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大币值的数字货币交易
方法,该方法的流程如图1所示,包括以下步骤:
27.(1)用户根据需求设置货币阈值,并基于设置的阈值将所拥有的数字货币分为大币值货币和小币值货币;
28.(2)交易前,付款方获取支付金额;
29.(3)交易时,付款方用户判断支付金额是否能够全部使用大币值货币支付,若能,则通过央行认证后直接支付,若不能,则通过央行进行币值转换,具体为:
30.付款方取出最接近支付金额且币值小于支付金额的大币值数字货币x,以及一个币值等于付款方阈值的数字货币y,然后将x、y、支付金额、自己的货币阈值一并作为交易内容发送给己方商业银行,己方商业银行转发给央行;
31.央行基于收到的交易内容执行以下步骤:
32.判断本次交易金额是否全部使用大币值货币支付,如是则本次交易不存在对付款方的找零;否则,将无法用大币值货币支付的交易金额记为小额付款金额,根据小额付款金额生成后续将发送给付款方的小币值数据即找零货币,使得小额付款金额与找零货币之和等于y,即付款方付出的数字货币金额与找零货币之差等于交易金额;
33.从收款方商业银行获取收款方的货币阈值;
34.若收款方的货币阈值大于等于交易金额,则央行将交易内容中的数字货币全部销毁,然后生成一个总额等于交易金额的小币值数据即找零货币给付款方;
35.若收款方的货币阈值小于交易金额但大于等于付款方的货币阈值,则央行将交易内容中的数字货币全部销毁,然后根据收款方的货币阈值,生成最接近交易金额且币值小于交易金额的大币值数字货币,然后生成一个小币值数据即找零货币给付款方使得大币值数字货币和小币值数据之和等于交易金额;
36.若收款方的货币阈值小于付款方的货币阈值,则央行将交易内容中的数字货币y销毁,然后根据收款方的货币阈值,生成最接近小额付款金额且币值小于小额付款金额的大币值数字货币,然后生成一个小币值数据即找零货币给收款方使得大币值数字货币和小币值数据之和等于小额付款金额。
37.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阐述本方法。
38.在以下实施例中,用户在数字钱包中可以自行设置币值阈值dcepmin将数字货币分为小币值和大币值2类,设置后用户方的商业银行也保存这一参数。假如某个用户设置dcepmin=100,则对这个用户来说,小于100的币值均属于小币值,大于等于100的币值均属于大币值。用户的数字货币钱包分为小币值区域和大币值区域,小币值区域仅存储小于dcepmin的小币值数字货币及小币值数据cd,该数据内容包括本数据结算时间t、小币值总额v以及bs对t||v的签名,其中,v均为正值;大币值区域存储所有大币值的数字货币。本实施例中,用户存储的所有小币值数据不能参与本用户的交易,只能用于兑换大币值数字货币。
39.以下实施例中涉及5个角色,分别为:付款方t,收款方r,t/r方的商业银行tbs/rbs,中国人民银行bs。
40.本实施例设定交易前,tbs/rbs均已与bs进行了身份认证并获取了会话密钥,可进行保密通信。下文中,在线即表示已与己方商业银行进行了身份认证并获取了会话密钥,可进行保密通信。
41.实施例1:
42.本实施例包括以下步骤:
43.1.t获取交易金额后,如这个交易金额可以直接用t现有的大币值货币支付,也即不存在小于dcepmint的部分,则形成正常的数字货币交易内容tx,tx包括数字货币、交易金额、付款方信息、收款方信息;如存在小于dcepmint的部分,则实际tx中除包含大币值数字货币,还额外包含1个用于支付零钱的币值为dcepmint的数字货币,并包含本用户的dcepmint值。例如,dcepmint=100,交易金额为260.3元,则tx中包含1个200元的数字货币,还额外包含1个100元的数字货币,即:交易金额为260.3元,实际发出的数字货币为300元。
44.然后,t将tx发送给tbs。
45.2.tbs验证后转发交易给bs。
46.3.bs验证后,判断本次tx的交易金额是否存在小于dcepmint的部分,如有则说明需要找给t钱。并生成后续将发送给t的小币值数据cdt,cdt包含的v为vt=39.7。从rbs处获取到r对应的dcepminr。
47.(情况1)dcepminr》=dcepmint
48.bs将tx中对应的数字货币进行全部销毁,根据dcepminr和交易金额生成发送给r的数字货币和小币值数据cdr。例如dcepminr=200时,生成的数字货币为1个200元,cdr包含的v为vr=60.3,bs将生成的数字货币(1个200元)和cdr(内含60.3元)发送给rbs。又例如dcepminr=1000时,不生成数字货币,cdr包含的v为vr=260.3,bs将cdr(内含260.3元)发送给rbs。
49.(情况2)dcepminr《dcepmint
50.bs将tx中额外包含的等于dcepmint的数字货币进行销毁,对发给r的金额用dcepminr进行进一步拆分,从而形成拆分得到的数字货币和cdr,例如dcepminr=10,则bs对发给r的60.3元进行进一步拆分,从而形成1个50元的数字货币、1个10元的数字货币和cdr,其中vr=0.3,bs将未拆分的数字货币(1个200元)、拆分得到的数字货币(1个50元、1个10元)和cdr(内含0.3元)发送给rbs。
51.4.rbs验证后转发给r。
52.5.r收到消息后进行验证,存储bs发来的数字货币和cdr,并将交易结果发送给rbs。
53.6.rbs确认交易结果,并回复bs交易结果。
54.7.bs确认交易结果,如成功则将交易结果和cdt发送给tbs,并在本地记录数字货币归属。
55.8.tbs确认交易结果,如成功则将交易结果和cdt发送给t。
56.9.t确认交易结果,如成功则保存cdt,并删除tx中对应的数字货币。
57.10.交易结束。
58.具体的,本实施例还给出一种小币值数据的兑换方式:
59.小币值数据的兑换,即m(m≥2)个小币值数据兑换n(n≥1)个大币值的数字货币及1个小币值数据。用户可以设置为m大于一个阈值m(如m=100)后,即启动小币值数据的兑换流程。
60.设兑换方为t,则兑换步骤为:
61.1.t将m个小币值数据cd1、cd2、
……
cdm发送到tbs;
62.2.tbs验证后将m个小币值数据及dcepmint发送到bs;
63.3.bs计算m个小币值数据的总和sum,将sum的大币值部分生成为n个大币值的数字货币,将sum的小币值部分生成为1个小币值数据cdnew;
64.bs发送到tbs;
65.4.tbs验证后在本地进行记录,并发送到t;
66.5.t验证后,删除本地的m个小币值数据cd1、cd2、
……
cdm,并存储n个大币值的数字货币和1个小币值数据cdnew到对应的存储区域。
67.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基于大币值的数字货币交易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用户根据需求设置货币阈值,并基于设置的阈值将所拥有的数字货币分为大币值货币和小币值货币;(2)交易前,付款方获取支付金额;(3)交易时,付款方用户判断支付金额是否能够全部使用大币值货币支付,若能,则通过央行认证后直接支付,若不能,则通过央行进行币值转换,具体为:付款方取出最接近支付金额且币值小于支付金额的大币值数字货币x,以及一个币值等于付款方阈值的数字货币y,然后将x、y、支付金额、自己的货币阈值一并作为交易内容发送给央行;央行基于收到的交易内容执行以下步骤:判断本次交易金额是否全部使用大币值货币支付,如是则本次交易不存在对付款方的找零;否则,将无法用大币值货币支付的交易金额记为小额付款金额,根据小额付款金额生成后续将发送给付款方的小币值数据即找零货币,使得小额付款金额与找零货币之和等于y,即付款方付出的数字货币金额与找零货币之差等于交易金额;从收款方商业银行获取收款方的货币阈值;若收款方的货币阈值大于等于交易金额,则央行将交易内容中的数字货币全部销毁,然后生成一个总额等于交易金额的小币值数据即找零货币给付款方;若收款方的货币阈值小于交易金额但大于等于付款方的货币阈值,则央行将交易内容中的数字货币全部销毁,然后根据收款方的货币阈值,生成最接近交易金额且币值小于交易金额的大币值数字货币,然后生成一个小币值数据即找零货币给付款方使得大币值数字货币和小币值数据之和等于交易金额;若收款方的货币阈值小于付款方的货币阈值,则央行将交易内容中的数字货币y销毁,然后根据收款方的货币阈值,生成最接近小额付款金额且币值小于小额付款金额的大币值数字货币,然后生成一个小币值数据即找零货币给收款方使得大币值数字货币和小币值数据之和等于小额付款金额。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大币值的数字货币交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中还包括商业银行认证机制,即付款方发送的交易内容在送至央行前,先通过付款方商业银行进行认证,商业银行认证后,再将交易内容发送给央行认证;而央行在向交易双方发送币值转换后的数字货币前,需要将相应数字货币发送给交易双方的商业银行认证,商业银行认证过后,再将收到的数字货币发送给对应的交易方。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大币值的数字货币交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付款方和收款方均与相应的商业银行通过基于数字证书的身份认证机制建立有保密通信通道,而商业银行与央行之间也通过基于数字证书的身份认证机制建立有保密通信通道。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大币值的数字货币交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数字证书的身份认证机制为https身份认证机制。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大币值的数字货币交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用户定期或不定期地将自己拥有的小币值数据发送至央行,兑换为大币值数字货币。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大币值的数字货币交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交易内容还包括:付款方身份信息、收款方身份信息。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出一种基于大币值的数字货币交易方法,用户根据需求设置货币阈值将所拥有的数字货币分为大币值货币和小币值货币;交易前,付款方获取支付金额和收款方的货币阈值;交易时,付款方用户判断支付金额是否能够全部使用大币值货币支付,若能,则通过央行认证后直接支付,若不能,则通过央行进行币值转换;通过央行的数字货币币值转换机制,将参与交易的大币值数字货币的币值转换为满足交易金额和交易双方货币阈值的币值。通过上述设计,本发明减少了数字货币交易过程中,小币值数字货币所占用的计算资源、存储成本、传输成本,从而提高了数字货币交易的效率。高了数字货币交易的效率。高了数字货币交易的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富尧 钟一民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南京如般量子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11.23
技术公布日:2022/5/25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c.8miu.com/read-186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