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医用负压引流装置

    专利查询2023-09-16  119



    1.本实用新型涉及外科手术用品,具体涉及到一种医用负压引流装置。


    背景技术:

    2.负压引流球是外科手术后常用的引流装置。最常见的负压球由两部分组成,即负压球和引流管。手术中会将引流管一端放在需要引流的部位,通过侧孔引流,另一端通过皮肤上预留的戳孔穿出与负压装置相连。
    3.目前,引流管的中间会有一粗细交界处(粗短靠近侧孔,细端靠近负压球),在粗细交界处形成有台阶,手术规范需要此台阶距离皮肤表面约1cm处,然后由外科医生通过丝线固定。一般丝线一头固定于皮肤,另一头固定于粗细交界处。这种方式存在如下缺陷:
    4.1、通过将丝线绑在引流管中间的粗细交界处来固定,可以避免引流管向外脱出,但不能避免甚至会加重引流管回缩到体内的问题,导致引流管和戳孔之间间隙变大,引流液从间隙处流出,而不引流至负压球内,严重影响引流效果,还会引起创面污染,加重医生换药负担。
    5.2、医生在放置负压球时,会以引流管粗细交界处的台阶为参照位置,修剪引流管的长度,但有可能会剪得过短,导致台阶不能露出皮肤,丝线只能在粗细均匀的一端上固定,严重影响固定效果,导致引流管的滑动。


    技术实现要素:

    6.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医用负压引流装置,所述医用负压引流装置包含有负压球和引流管,所述负压球两端设有开口且其中一端的开口与所述引流管后端相连,在所述引流管的前端侧壁开设有若干导流孔,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引流管上滑动设有限位环,所述限位环的直径大于所述患者体表开设的切口宽度,所述限位环滑动至指定位置后由一限位机构来防止所述限位环滑动;
    7.所述限位机构为缠绕在所述限位环上下两端的所述引流管上的一整根丝线,所述丝线的一端穿过皮肤并缠绕在所述限位环下端的所述引流管后打结固定,另一端缠绕在所述限位环上端的所述引流管并打结固定;或者
    8.所述限位机构为胶带,在所述限位环外径上卷绕有上下至少三卷胶带,撕开的最上方胶带卷绕黏贴在限位环上端的所述引流管上,且撕开的至少两条其余胶带端部分别黏贴在皮肤表面的不同区域。
    9.进一步的,所述引流管内设有单向膜片。
    10.进一步的,所述引流管上配置有可取下的防逆流夹。
    11.进一步的,所述负压球远离所述引流管的一端开口配置有球塞。
    12.进一步的,所述负压球上固定有固定带,固定带末端设有提环。
    13.进一步的,所述限位环的内径大于所述引流管的外径0-0.2mm。
    14.进一步的,所述限位环为材质为合成树脂。
    15.本实用新型在引流管上加装可滑动的限位环,在引流管穿出皮肤后,限位环可以滑动到紧贴皮肤的位置,不必担心因为引流管剪得过短而影响限位环位置。进一步地,限位环可以协助外科医生固定引流管。通过限位机构来对限位环的上下两端进行限位,可以有效防止引流管的脱出或回缩。
    附图说明
    1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7.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医用负压引流装置示意图;
    18.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利用丝线对限位环的上下两端进行限位的示意图;
    19.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而中,利用胶带对限位环的上下两端进行限位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0.在下文的描述中,给出了大量具体的细节以便提供对本实用新型更为彻底的理解。然而,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而易见的是,本实用新型可以无需一个或多个这些细节而得以实施。在其他的例子中,为了避免与本实用新型发生混淆,对于本领域公知的一些技术特征未进行描述。
    21.为了彻底理解本实用新型,将在下列的描述中提出详细的步骤以及详细的结构,以便阐释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详细描述如下,然而除了这些详细描述外,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具有其他实施方式。
    22.参照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医用负压引流装置,医用负压引流装置包含有负压球20和引流管10,负压球20两端设有开口且其中一端的开口与引流管10后端相连,在引流管10的前端侧壁开设有若干导流孔11,在引流管10上滑动设有限位环30,限位环30的直径大于患者体表开设的切口宽度,限位环30滑动至指定位置后由一限位机构40来防止限位环30滑动。
    23.本实用新型创新性地在引流管10上加装了限位环30,改良了负压引流管10的固定方法。外科医生可以利用限位环30调整引流管10放置的深浅,更是可以利用限位环30更好地固定引流管10。利用限位机构40对限位环30的两端限位固定在引流管10上,可以使得引流管10更为牢固,使得引流管10既不会脱出,也不会回缩。
    24.为了避免引流管10内体液的回流,在引流管10内设有单向膜片,或者在引流管10上配置有可取下的防逆流夹12。
    25.在一可选的实施例中,负压球20远离引流管10的一端开口配置有用于密封的球塞21。在负压球20上固定有固定带22,固定带22末端设有提环23,通过提环23可方便的将负压球20固定。
    26.在一可选的实施例中,限位环30为材质为合成树脂,便于清洗和重复利用。限位环30的内径大于引流管10的外径最好在0-0.2mm之间,一方面可以在引流管10上滑动,另一方面避免内孔过大不好固定。
    27.在本实用新型中,限位机构40有多种结构形式,下面列举两个典型实施例进行说明。
    28.实施例一
    29.如图2的局部放大图所示,在本实施例中,限位机构40为缠绕在限位环30上下两端的引流管10上的一整根丝线,丝线的一端穿过皮肤并缠绕在限位环30下端的引流管10后打结固定,另一端缠绕在限位环30上端的引流管10并打结固定。
    30.实施例二
    31.在本实施例中,限位机构40为胶带,如图3的局部放大图可见,限位环30外径上设有上下分布的4段胶带作为限位机构40。在将限位环30滑动至指定位置后,先撕开上胶带41卷绕黏贴在限位环30上端的所述引流管上,随后撕开下面3条下胶带42并分别黏贴在皮肤50不同区域的表面。需要说明的是,撕开的上胶带41、下胶带42前端分别与引流管10和皮肤表面固定,后端则保持卷绕粘贴在限位环30上。
    32.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进行了描述。需要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特定实施方式,其中未尽详细描述的设备和结构应该理解为用本领域中的普通方式予以实施;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情况下,都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方法和技术内容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做出许多可能的变动和修饰,或修改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这并不影响本实用新型的实质内容。因此,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做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及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保护的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医用负压引流装置,所述医用负压引流装置包含有负压球和引流管,所述负压球两端设有开口且其中一端的开口与所述引流管后端相连,在所述引流管的前端侧壁开设有若干导流孔,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引流管上滑动设有限位环,所述限位环的直径大于患者体表开设的切口宽度,所述限位环滑动至指定位置后由一限位机构来防止所述限位环滑动;所述限位机构为缠绕在所述限位环上下两端的所述引流管上的一整根丝线,所述丝线的一端穿过皮肤并缠绕在所述限位环下端的所述引流管后打结固定,另一端缠绕在所述限位环上端的所述引流管并打结固定;或者所述限位机构为胶带,在所述限位环外径上卷绕有上下至少三卷胶带,撕开的最上方胶带卷绕黏贴在限位环上端的所述引流管上,且撕开的至少两条其余胶带端部分别黏贴在皮肤表面的不同区域。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用负压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流管内设有单向膜片。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用负压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流管上配置有可取下的防逆流夹。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用负压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负压球远离所述引流管的一端开口配置有球塞。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用负压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负压球上固定有固定带,固定带末端设有提环。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用负压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环的内径大于所述引流管的外径0-0.2mm。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用负压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环为材质为合成树脂。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医用负压引流装置,医用负压引流装置包含有负压球和引流管,负压球两端设有开口且其中一端的开口与引流管后端相连,在引流管的前端侧壁开设有若干导流孔,在引流管上滑动设有限位环,限位环的直径大于患者体表开设的切口宽度,限位环滑动至指定位置后由一限位机构来防止限位环滑动;限位机构为丝线或者胶布。本实用新型在引流管上加装可滑动的限位环,在引流管穿出皮肤后,限位环可以滑动到紧贴皮肤的位置,不必担心因为引流管剪得过短而影响限位环位置。进一步地,限位环可以协助外科医生固定引流管。通过限位机构来对限位环的上下两端进行限位,可以有效防止引流管的脱出或回缩。止引流管的脱出或回缩。止引流管的脱出或回缩。


    技术研发人员:徐宇秋 许剑民 汤文涛 林奇 吕洋 吉美玲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技术研发日:2021.11.12
    技术公布日:2022/5/25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c.8miu.com/read-18646.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