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液位控制器的制作方法

    专利查询2023-09-18  110



    1.本实用新型涉及吸污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液位控制器。


    背景技术:

    2.吸污车是收集、中转清理运输污泥、污水,避免二次污染的新型环卫车辆,吸污车可自吸自排,工作速度快,容量大,运输方便,适用于收集运输粪便、泥浆、原油等液体物质。在处理吸入车体上的污水时,需要配置一搅拌装置,使污水与药水相混合,以完成污水的处理过程。
    3.在往搅拌装置中添加污水的过程中,搅拌装置通过配备的液位控制器来控制器进出口的通断,以实现控制进液和出液的功能,例如,申请号为cn201810509694.x的发明专利所提出的浮球液位控制器,其中,通过液位的改变,浮子的水平高度随之改变,从而测得液位高度。
    4.然而,在应用于吸污车的搅拌罐中的液位控制器,其浮子受到污水中粪便等粘附物的影响,浮子上易粘附杂物,影响液位测量的准确性,同时存在浮子清理不易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5.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液位控制器,用以解决用于吸污车的搅拌罐中的液位控制器,存在浮子上易粘附杂物,影响液位测量的准确性,同时存在浮子清理不易的问题。
    6.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液位控制器,用于罐体中,所述罐体上设置有与其内部相连通的进料口以及出料口,包括控制组件和清理组件;所述控制组件包括套筒、浮子和感应件,所述套筒的顶端与所述罐体的内顶壁固定连接,所述套筒的底端与所述罐体的内部相连通,所述浮子设于所述套筒内,以根据所述罐体内的液位在所述套筒内上下浮动,所述感应件具有一高位感应端以及低位感应端,所述高位感应端和所述低位感应端均固定设于所述浮子的浮动路径上,经由所述浮子与所述高位感应端或所述低位感应端的触碰以实现所述进料口或所述出料口的通断;所述清理组件具有一进水端,所述进水端与所述套筒的顶部相连通,以供在所述套筒内形成一自上而下的螺旋状水流。
    7.进一步的,所述套筒竖直设置,所述套筒内具有一呈柱状的测量空腔,所述浮子呈球状,所述浮子的直径小于所述测量空腔的直径。
    8.进一步的,所述感应件包括第一接触开关和第二接触开关,所述第一接触开关位于所述第二接触开关的上方,所述第一接触开关为所述高位感应端,所述第二接触开关为低位感应端,所述第一接触开关与所述进料口处设置的阀门电性连接,所述第二接触开关与所述出料口处设置的阀门电性连接。
    9.进一步的,所述控制组件还包括一限位杆,所述限位杆同轴内置于所述套筒中,所述限位杆的顶端与所述罐体的内顶壁固定连接,所述浮子沿其轴线方向开设有一通孔,所述限位杆穿过所述通孔设置。
    10.进一步的,所述限位杆的底端与所述罐体的内底壁固定连接。
    11.进一步的,所述高位感应端和所述低位感应端安装于所述限位杆上。
    12.进一步的,所述高位感应端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高位感应端均与所述进料口上安装的阀门电性连接,多个所述高位感应端设于所述限位杆的上部分,且沿所述限位杆的长度方向等间距设置,多个所述高位感应端沿竖直向上的方向控制所述进料口上的阀门的关闭程度逐渐增大。
    13.进一步的,所述低位感应端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低位感应端均与所述出料口上安装的阀门电性连接,多个所述低位感应端设于所述限位杆的下部分,且沿所述限位杆的长度方向等间距设置,多个所述低位感应端沿竖直向下的方向控制所述出料口上的阀门的关闭程度逐渐增大。
    14.进一步的,所述控制组件还包括一连接座,所述连接座设于所述罐体的顶部,螺钉依次穿过所述连接座、罐体并与所述套筒螺纹连接。
    15.进一步的,所述清理组件包括一水泵、第一进水管和第二进水管,所述水泵的进水端外接水源,所述水泵的出水端分别与所述第一进水管和第二进水管相连通,所述第一进水管和第二进水管均与所述套筒相连通,所述第一进水管的进水方向沿所述套筒的轴线方向向下设置,所述第二进水管的进水方向沿所述套筒的切线方向设置,所述第一进水管的进水方向与所述第二进水管的进水方向交错设置,以供在所述套筒内形成自上而下的所述螺旋状水流。
    16.与现有技术相比,通过设置套筒和浮子,可避免从进料口进入的污水直接冲击在浮子上,尽量减少浮子上粘附的杂质的可能性,提高液位测量的准确性,通过设置感应件的高位感应端和低位感应端防止罐体内的液位过低或过高,实现控制罐体内的液位的功能,同时,通过清理组件具有一进水端,进水端与套筒的顶部相连通,以供在套筒内形成一自上而下的螺旋状水流,能有效的冲洗掉浮子上粘附的杂质。
    附图说明
    17.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液位控制器本实施例中整体的结构示意图;
    18.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液位控制器本实施例中第一进水管和第二进水管相对于套筒的位置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19.下面结合附图来具体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其中,附图构成本技术一部分,并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阐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20.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的一种液位控制器,设置于罐体100中,罐体100上设置有与其内部相连通的进料口110以及出料口120,包括控制组件200和清理组件300,控制组件200用于检测罐体100内的液位高度,从而可控制进料口110和出料口120的通断,从而实现控制罐体100内的液位高度的效果,同时通过设置清理组件300,可有效的对控制组件200进行清洗,减小测量误差。
    21.本实施方案中的控制组件200包括套筒210、浮子220和感应件,套筒210的顶端与罐体100的内顶壁固定连接,套筒210的底端与罐体100的内部相连通,浮子220设于套筒210
    内,以根据罐体100内的液位在套筒210内上下浮动,感应件具有一高位感应端230以及低位感应端240,高位感应端230和低位感应端240均固定设于浮子220的浮动路径上,经由浮子220与高位感应端230或低位感应端240的触碰以实现进料口110或出料口120的开启和关闭。
    22.其中,由于套筒210与罐体100的内部相连通,即套筒210内的液位高度与罐体100内的液位高度相等,浮子220在套筒210内上下浮动,浮子220的高度用以显示不同的液位高度,在浮子220浮动的过程中,会触碰到感应件的高位感应端230或低位感应端240,当浮子220向上浮动的过程中,浮子220碰到高位感应端230时,高位感应端230控制进料口110关闭,停止进料,当浮子220向下浮动的过程中,浮子220碰到低位感应端240时,低位感应端240控制出料口120关闭,使罐体100内的液位在一定的范围内波动。
    23.其中,浮子220为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想到的存在一定的浮力,可附在液面上的结构,对浮子220的结构在此不再做过多的阐述和说明。浮子220与套筒210相配合,可有效的防止从进料口110进入罐体100的污水直接冲击在浮子220上,可有效的防止浮子220上粘附杂质,影响浮子220的液位高度。
    24.本实施方案中的清理组件300具有一进水端,进水端与套筒210的顶部相连通,以供在套筒210内形成一自上而下的螺旋状水流,通过与套筒210相配合,可有效的对浮子220进行冲洗。
    25.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套筒210竖直设置,套筒210内具有一呈柱状的测量空腔,浮子220呈球状,浮子220的直径小于测量空腔的直径。当然,在其它实施例中,浮子220的形状也可以采用块状等形状代替,不受限制。
    26.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感应件包括第一接触开关和第二接触开关,第一接触开关位于第二接触开关的上方,第一接触开关为高位感应端230,第二接触开关为低位感应端240,第一接触开关与进料口110处设置的阀门电性连接,第二接触开关与出料口120处设置的阀门电性连接。
    27.需要说明的是,第一接触开关也可以与出料口120的阀门电性连接,第二接触开关与进料口110的阀门电性连接,通过不同的控制方式来实现控制罐体100内的液位在一定的幅度内的功能。
    28.为了使浮子220上下浮动的过程更加顺畅,避免浮子220跑出套筒210外,无法重新进入套筒210中,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控制组件200还包括一限位杆250,限位杆250同轴内置于套筒210中,限位杆250的顶端与罐体100的内顶壁固定连接,浮子220沿其轴线方向开设有一通孔,限位杆250穿过通孔设置。
    29.其中,高位感应端230和低位感应端240安装于限位杆250上。
    30.为了实现逐级控制的效果,在本实施例中,高位感应端230的数量为多个,多个高位感应端230均与进料口110上安装的阀门电性连接,多个高位感应端230设于限位杆250的上部分,且沿限位杆250的长度方向等间距设置,多个高位感应端230沿竖直向上的方向控制进料口110上的阀门的关闭程度逐渐增大。
    31.同理,低位感应端240的数量为多个,多个低位感应端240均与出料口120上安装的阀门电性连接,多个低位感应端240设于限位杆250的下部分,且沿限位杆250的长度方向等间距设置,多个低位感应端240沿竖直向下的方向控制出料口120上的阀门的关闭程度逐渐
    增大。
    32.本实施例中的限位杆250的底端与罐体100的内底壁固定连接。
    33.为了便于安装套筒210,使套筒210固定于罐体100的内顶壁,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的控制组件200还包括一连接座260,连接座260设于罐体100的顶部,螺钉依次穿过连接座260、罐体100并与套筒210螺纹连接。
    34.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清理组件300包括一水泵310、第一进水管320和第二进水管330,水泵310的进水端外接水源,水泵310的出水端分别与第一进水管320和第二进水管330相连通,第一进水管320和第二进水管330均与套筒210相连通,第一进水管320的进水方向沿套筒210的轴线方向向下设置,第二进水管330的进水方向沿套筒210的切线方向设置,第一进水管320的进水方向与第二进水管330的进水方向交错设置,以供在套筒210内形成自上而下的螺旋状水流。
    35.工作流程:首先,污水从进料口110进入罐体100中,罐体100内的液位不断增加,罐体100内的污水进入到套筒210中,通过浮子220的液位高度随着罐体100内的液位高度的改变而改变,浮子220会触碰到高位感应端230,进料口110关闭,停止进料,当罐体100内的污水处理完成后,开启出料口120,浮子220随罐体100内的液位的降低而下移,直至与低位感应端240接触,出料口120关闭,通过开启水泵310,将清洗液分别经由第一进水管320和第二进水管330导入至套筒210内,在套筒210内形成自上而下的螺旋状的水流,对浮子220进行清洗。
    36.与现有技术相比:通过设置套筒210和浮子220,可避免从进料口110进入的污水直接冲击在浮子220上,尽量减少浮子220上粘附的杂质的可能性,提高液位测量的准确性,通过设置感应件的高位感应端230和低位感应端240防止罐体100内的液位过低或过高,实现控制罐体100内的液位的功能,同时,通过清理组件300具有一进水端,进水端与套筒210的顶部相连通,以供在套筒210内形成一自上而下的螺旋状水流,能有效的冲洗掉浮子220上粘附的杂质。
    37.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液位控制器,设置于罐体中,所述罐体上设置有与其内部相连通的进料口以及出料口,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组件和清理组件;所述控制组件包括套筒、浮子和感应件,所述套筒的顶端与所述罐体的内顶壁固定连接,所述套筒的底端与所述罐体的内部相连通,所述浮子设于所述套筒内,以根据所述罐体内的液位在所述套筒内上下浮动,所述感应件具有一高位感应端以及低位感应端,所述高位感应端和所述低位感应端均固定设于所述浮子的浮动路径上,经由所述浮子与所述高位感应端或所述低位感应端的触碰以实现所述进料口或所述出料口的开启和关闭;所述清理组件具有一进水端,所述进水端与所述套筒的顶部相连通,以供在所述套筒内形成一自上而下的螺旋状水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位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竖直设置,所述套筒内具有一呈柱状的测量空腔,所述浮子呈球状,所述浮子的直径小于所述测量空腔的直径。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位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感应件包括第一接触开关和第二接触开关,所述第一接触开关位于所述第二接触开关的上方,所述第一接触开关为所述高位感应端,所述第二接触开关为低位感应端,所述第一接触开关与所述进料口处设置的阀门电性连接,所述第二接触开关与所述出料口处设置的阀门电性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位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组件还包括一限位杆,所述限位杆同轴内置于所述套筒中,所述限位杆的顶端与所述罐体的内顶壁固定连接,所述浮子沿其轴线方向开设有一通孔,所述限位杆穿过所述通孔设置。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液位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杆的底端与所述罐体的内底壁固定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液位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高位感应端和所述低位感应端安装于所述限位杆上。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液位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高位感应端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高位感应端均与所述进料口上安装的阀门电性连接,多个所述高位感应端设于所述限位杆的上部分,且沿所述限位杆的长度方向等间距设置,多个所述高位感应端沿竖直向上的方向控制所述进料口上的阀门的关闭程度逐渐增大。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液位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低位感应端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低位感应端均与所述出料口上安装的阀门电性连接,多个所述低位感应端设于所述限位杆的下部分,且沿所述限位杆的长度方向等间距设置,多个所述低位感应端沿竖直向下的方向控制所述出料口上的阀门的关闭程度逐渐增大。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位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组件还包括一连接座,所述连接座设于所述罐体的顶部,螺钉依次穿过所述连接座、罐体并与所述套筒螺纹连接。10.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液位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清理组件包括一水泵、第一进水管和第二进水管,所述水泵的进水端外接水源,所述水泵的出水端分别与所述第一进水管和第二进水管相连通,所述第一进水管和第二进水管均与所述套筒相连通,所述第一进水管的进水方向沿所述套筒的轴线方向向下设置,所述第二进水管的进水方向沿所述套筒的切线方向设置,所述第一进水管的进水方向与所述第二进水管的进水方向交错设置,以供在所述套筒内形成自上而下的所述螺旋状水流。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液位控制器,设置于罐体中,罐体上设置有与其内部相连通的进料口以及出料口,包括控制组件和清理组件;控制组件包括套筒、浮子和感应件,套筒的顶端与罐体的内顶壁固定连接,套筒的底端与罐体的内部相连通,浮子设于套筒内,感应件具有一高位感应端以及低位感应端,高位感应端和低位感应端均固定设于浮子的浮动路径上,经由浮子与高位感应端或低位感应端的触碰以实现进料口或出料口的开启和关闭;清理组件具有一进水端,进水端与套筒的顶部相连通;解决用于吸污车的搅拌罐中的液位控制器,存在浮子上易粘附杂物,影响液位测量的准确性,同时存在浮子清理不易的问题。题。题。


    技术研发人员:董泉 董高国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湖北国威专用汽车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10.27
    技术公布日:2022/5/25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c.8miu.com/read-18678.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