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织方法及编织物与流程

    专利查询2023-09-18  109



    1.本发明提供一种编织方法及编织物,尤其是一种应用于双针床机台及贾卡单元的数量为三的编织方法及编织物。


    背景技术:

    2.编织工艺日益成熟,尤其是有关双针床双贾卡的相关编织技术已发展多元。与此同时,相关业者也开始发展双针床三贾卡的编织技术,并已开发出双针床三贾卡的相关机台。然而,如何通过编织方法凸显编织产品的优势并解决编织产品的结构缺陷,遂成相关业者努力的目标。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发明的目的为通过将第一贾卡单元、第二贾卡单元及第三贾卡单元设置在第一地梳单元及第二地梳单元之前,并搭配不同的纱线组织,借以获得花纹丰富且结构稳定的编织物。
    4.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提供一种编织方法,应用于双针床机台,包含配置步骤及编织步骤。在配置步骤中,将第一贾卡单元、第二贾卡单元、第三贾卡单元、第一地梳单元及第二地梳单元由双针床机台的前针床至后针床依序设置于双针床机台。在编织步骤中,将第一贾卡单元于前针床进行编织,以形成面层。将第二地梳单元于后针床进行编织,以形成底层。将第二贾卡单元于前针床及后针床之间进行编织并将第二贾卡单元连接面层及底层。将第三贾卡单元于前针床及后针床之间进行编织,并将第三贾卡单元连接面层及底层。将第一地梳单元于前针床及后针床之间进行编织,并将第一地梳单元连接面层及底层。
    5.依据上述实施方式的编织方法,其中在配置步骤中,可将第一贾卡单元连接双针床机台的前纱架,将第二贾卡单元连接双针床机台的后纱架,且将第三贾卡单元连接经轴盘头,其中,前纱架以消极方式送经给第一贾卡单元,后纱架以消极方式送经给第二贾卡单元,且经轴盘头以积极方式送经给第三贾卡单元。
    6.依据上述实施方式的编织方法,其中在编织步骤中,可还包含将第一贾卡单元编织成重经组织、网孔组织、平布组织或衬纬组织。
    7.依据上述实施方式的编织方法,其中在编织步骤中,可还包含将第二贾卡单元编织成网孔组织或平布组织。
    8.依据上述实施方式的编织方法,其中在编织步骤中,可还包含将第三贾卡单元编织成网孔组织或平布组织。
    9.依据上述实施方式的编织方法,其中在编织步骤中,可还包含将第一地梳单元编织成连接线组织,连接线组织连接面层及底层。
    10.依据上述实施方式的编织方法,其中在编织步骤中,可还包含将第二地梳单元编织成底布组织。
    11.依据上述实施方式的编织方法,其中第一贾卡单元具有第一颜色,第二贾卡单元
    具有第二颜色,第三贾卡单元具有第三颜色,且第一颜色、第二颜色及第三颜色可为不同颜色。
    12.依据上述实施方式的编织方法,其中在编织步骤中,当将第一贾卡单元编织成第一平布组织,第二贾卡单元于后针床编织成第二平布组织,且第三贾卡单元于后针床编织成第三平布组织时,第一贾卡单元的第一颜色可显现于面层的表面。
    13.依据上述实施方式的编织方法,其中在编织步骤中,当将第一贾卡单元编织成第一衬纬组织,第二贾卡单元于前针床编织成第二平布组织,且第三贾卡单元于后针床编织成第三平布组织时,第二贾卡单元的第二颜色可显现于面层的表面。
    14.依据上述实施方式的编织方法,其中在编织步骤中,当将第一贾卡单元编织成第一平布组织,第二贾卡单元于前针床编织成第二网孔组织,且第三贾卡单元于后针床编织成第三平布组织时,第一贾卡单元的第一颜色及第二贾卡单元的第二颜色可显现于面层的表面。
    15.依据上述实施方式的编织方法,其中在编织步骤中,当将第一贾卡单元编织成第一网孔组织,第二贾卡单元于前针床编织成第二平布组织,且第三贾卡单元于前针床编织成第三网孔组织时,第一贾卡单元的第一颜色、第二贾卡单元的第二颜色及第三贾卡单元的第三颜色可显现于面层的表面。
    16.依据上述实施方式的编织方法,其中第一贾卡单元的材料、第二贾卡单元的材料、第三贾卡单元的材料、第一地梳单元的材料及第二地梳单元的材料可为涤纶、锦纶、阳离子纱、氨纶、热塑性聚酯、热塑性聚氨酯、并纱、包芯纱、包覆纱或功能性纱线。
    17.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式提供一种利用上述实施方式的编织方法所制成的编织物,包含面层、底层及内层。面层由第一贾卡单元编织而成,底层由第二地梳单元编织而成。内层设置于面层及底层之间,并包含第二贾卡单元、第三贾卡单元及第一地梳单元。第二贾卡单元连接面层及底层,第三贾卡单元连接面层及底层,第一地梳单元连接面层及底层。
    附图说明
    18.为让本发明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优点与实施例能更明显易懂,所附图式的说明如下:
    19.图1绘示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实施例的编织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20.图2绘示依照图1实施例的编织方法的梳节组织配置图;
    21.图3绘示本发明另一实施方式的实施例的编织物的示意图;
    22.图4绘示依照图3实施方式的实施例的编织物的部分爆炸图;
    23.图5绘示依照图3实施方式的实施例的编织物的面层的纱线组织示意图;以及
    24.图6绘示依照图3实施方式的另一实施例的编织物的面层的纱线组织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5.以下将参照图式说明本发明的复数个实施例。为明确说明起见,许多实务上的细节将在以下叙述中一并说明。然而,应了解到,这些实务上的细节不应用以限制本发明。也就是说,在本发明部分实施例中,这些实务上的细节是非必要的。此外,为简化图式起见,一些现有技术惯用的结构与组件在图式中将以简单示意的方式绘示;并且重复的组件将可能
    使用相同的编号表示。
    26.请参阅图1、图2、图3及图4,图1绘示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实施例的编织方法100的流程示意图,图2绘示依照图1实施例的编织方法100的梳节组织配置图,图3绘示本发明另一实施方式的实施例的编织物300的示意图,图4绘示依照图3实施方式的实施例的编织物300的部分爆炸图。如图1所示,编织方法100包含配置步骤110及编织步骤120。具体而言,图1的编织方法100可制成图3的编织物300。编织物300包含面层310、底层330、内层320。内层320设置于面层310及底层330之间。
    27.具体而言,如图3所示,编织物300可制造成鞋面。详细来说,面层310由第一贾卡单元210编织而成,底层330由第二地梳单元250编织而成,内层320包含第二贾卡单元220、第三贾卡单元230及第一地梳单元240。第二贾卡单元220、第三贾卡单元230及第一地梳单元240连接面层310及底层330。第二贾卡单元220及第三贾卡单元230可在特定区域外露于面层310的表面,以使编织物300可在特定区域具有不同提花效果,并使编织物300制成的鞋面更具有丰富的视觉效果。
    28.进一步地说,如图3及图4所示,第一贾卡单元210可在面层310形成平布(未另标示)及网孔311。第二贾卡单元220及第三贾卡单元230可连接面层310及底层330。借此,第二贾卡单元220及第三贾卡单元230可分别在面层310及底层330的特定区域显现提花,以使编织物300具有双面提花的效果。第二地梳单元250连接面层310及底层330,更仔细地说,第二地梳单元250是均匀地连接面层310及底层330,且第二地梳单元250并不外露于面层310及底层330。通过第二地梳单元250的设置,可更增加编织物300结构的稳定度。
    29.具体而言,本发明的编织方法100是应用于双针床机台(图未绘示),如图2所示,双针床机台包含前针床201及后针床202。
    30.编织方法100首先进行配置步骤110。在配置步骤110中,如图2所示,将第一贾卡单元210、第二贾卡单元220、第三贾卡单元230、第一地梳单元240及第二地梳单元250由双针床机台的前针床201至后针床202依序设置于双针床机台。此外,在图2实施方式中,第一贾卡单元210、第二贾卡单元220及第三贾卡单元230可再分别分成二半把梳栉。进一步地说,第一贾卡单元210可包含第一子贾卡单元211及第一子贾卡单元212,第二贾卡单元220可包含第二子贾卡单元221及第二子贾卡单元222,第三贾卡单元230可包含第三子贾卡单元231及第三子贾卡单元232,但本发明并不以此为限。
    31.在编织方法100中,双针床机台可连接双纱架(图未绘示)。进一步地说,在配置步骤110中,将第一贾卡单元210连接双针床机台的前纱架(图未绘示),将第二贾卡单元220连接双针床机台的后纱架(图未绘示),且将第三贾卡单元230连接经轴盘头(图未绘示),其中前纱架以消极方式送经给第一贾卡单元210,后纱架以消极方式送经给第二贾卡单元220,且经轴盘头以积极方式送经给第三贾卡单元230。通过消极方式的送经,其可使第一贾卡单元210及第二贾卡单元220的每单根纱线的张力更为均匀,借以避免纱线张力的限制,并可编织出更丰富的花纹。
    32.接着进行编织步骤120。在编织步骤120中,将第一贾卡单元210于前针床201进行编织,以形成面层310。将第二地梳单元250于后针床202进行编织,以形成底层330。将第二贾卡单元220于前针床201及后针床202之间进行编织,并将第二贾卡单元220连接面层310及底层330。将第三贾卡单元230于前针床201及后针床202之间进行编织,并将第三贾卡单
    元230连接面层310及底层330。将第一地梳单元240于前针床201及后针床202之间进行编织并将第一地梳单元240连接面层310及底层330。第二贾卡单元220、第三贾卡单元230及第一地梳单元240在面层310及底层330之间形成内层320。值得一提的是,第一贾卡单元210、第二贾卡单元220、第三贾卡单元230、第一地梳单元240及第二地梳单元250于前针床201及后针床202的垫纱深度为一致。
    33.在编织步骤120中,可将第一贾卡单元210编织成重经组织、网孔组织、平布组织或衬纬组织。可将第二贾卡单元220编织成网孔组织或平布组织。可将第三贾卡单元230编织成网孔组织或平布组织。可将第一地梳单元240编织成连接线组织,所述连接线组织连接面层310及底层330。可将第二地梳单元250编织成底布组织。
    34.在编织方法100中,贾卡单元(未另标示)包含第一贾卡单元210、第二贾卡单元220和第三贾卡单元230,其数量为三,地梳单元(未另标示)包含第一地梳单元240和第二地梳单元250,其数量为二。通过数量为三的贾卡单元,以织造出花纹丰富的编织物300。此外,通过第一地梳单元240的连接线组织的配置,可使编织物300的面层310均匀且紧密地连接底层330,并可有效地增加编织物300结构的稳定性。
    35.一般而言,现有技术的编织方法会将地梳单元设置于贾卡单元之前,以避免空针现象而不利于织造的情况产生。然而,本发明的编织方法100则有别于现有技术的编织方法,在配置步骤110中,将第一贾卡单元210、第二贾卡单元220及第三贾卡单元230设置于第一地梳单元240及第二地梳单元250之前,也就是说,本发明的贾卡单元的前方并无设置任何地梳单元。借由第一地梳单元240于前针床201及后针床202之间编织,第一地梳单元240可作为第一贾卡单元210的地梳,而面层310的空针处可由第一地梳单元240填补。借此,以达到没有空针现象产生的效果,并可使编织更顺利进行。另外,借由第一贾卡单元210、第二贾卡单元220及第三贾卡单元230的配置,也更提升了利用编织方法100所制造的编织物300的花纹多样性。
    36.另一方面,第一贾卡单元210具有第一颜色,第二贾卡单元220具有第二颜色,第三贾卡单元230具有第三颜色,且第一颜色、第二颜色及第三颜色可为不同颜色。借此,再搭配编织步骤120中第一贾卡单元210、第二贾卡单元220及第三贾卡单元230编织成平布组织或网孔组织,借以使编织物300的面层310的表面获得不同颜色的花纹。
    37.另外,为了增加编织物300的机能性,第一贾卡单元210的材料、第二贾卡单元220的材料、第三贾卡单元230的材料、第一地梳单元240的材料及第二地梳单元250的材料可为涤纶、锦纶、阳离子纱、氨纶、热塑性聚酯(thermoplastic polyester elastomer,tpee)、热塑性聚氨酯(thermoplastic polyurethane,tpu)、并纱、包芯纱、包覆纱或功能性纱线。特别说明的是,本发明并不以此揭示内容为限。
    38.具体而言,第一地梳单元240及第二地梳单元250分别具有垫纱组织。第一贾卡单元210、第二贾卡单元220及第三贾卡单元230分别具有原始垫纱组织及提花垫纱组织,第一贾卡单元210、第二贾卡单元220及第三贾卡单元230分别依据贾卡控制信息进行偏移。所述原始垫纱组织为第一贾卡单元210、第二贾卡单元220及第三贾卡单元230偏移之前的纱线组织,所述提花垫纱组织为第一贾卡单元210、第二贾卡单元220及第三贾卡单元230偏移的后纱线下一步走向及变化的纱线组织。通过控制贾卡控制信息来操控第一贾卡单元210、第二贾卡单元220及第三贾卡单元230的偏移,借以达到组织花型变化的效果。
    39.更仔细地说,垫纱组织、原始垫纱组织及提花垫纱组织分别具有垫纱数码,所述垫纱数码可代表第一贾卡单元210、第二贾卡单元220、第三贾卡单元230、第一地梳单元240及第二地梳单元250的编织路径。另外,贾卡控制信息具有偏移信号,所述偏移信号以字母h及字母t表示,其中,字母h代表不偏移信号,字母t代表偏移信号。以下将详细说明不同视觉效果的编织物300的编织方法。
    40.请参阅图5,图5绘示依照图3实施方式的实施例的编织物300的面层310的纱线组织示意图。在图5实施例中,第一贾卡单元210可为常用组织,而第一地梳单元240可填补第一贾卡单元210的空针处,以达到没有空针的效果。更仔细地说,在图5中,第一贾卡单元210a为根据贾卡控制信息的网孔偏移信号偏移的第一贾卡单元210。如图5所示,第一贾卡单元210的原始垫纱组织的垫纱数码为1-0-1-1/1-2-1-1//。第一贾卡单元210根据贾卡控制信息的网孔偏移信号偏移,以获得第一贾卡单元210a,其为网孔组织。第一贾卡单元210根据贾卡控制信息的平布偏移信号偏移,以获得平布组织,其中网孔偏移信号为tthhhhhh,网孔组织的垫纱数码为2111/1211,平布偏移信号为hhhhtthh,平布组织的垫纱数码为1011/2311。另外,第一地梳单元240的垫纱组织的垫纱数码为1000/0111。借此,如图5所示,第一地梳单元240可填补第一贾卡单元210的空针处。
    41.图6绘示依照图3实施方式的另一实施例的编织物300的面层310的纱线组织示意图。在图6实施例中,第一贾卡单元210可编织成重经组织,借以避免空针现象的产生。重经组织为双线圈,故不会形成空针影响织造。更仔细地说,在图6中,第一贾卡单元210a为根据贾卡控制信息的网孔偏移信号偏移的第一贾卡单元210。如图6所示,第一贾卡单元210的原始垫纱组织的垫纱数码为1-0-0-0/0-1-1-1//,第一贾卡单元210根据贾卡控制信息的网孔偏移信号偏移,以获得第一贾卡单元210a,其为网孔组织,第一贾卡单元210根据贾卡控制信息的平布偏移信号偏移,以获得平布组织,其中网孔偏移信号为tthhtthh,网孔组织的垫纱数码为2100/1211,平布偏移信号为thhhhthh,平布组织的垫纱数码为2000/0211。借此,如图6所示,第一贾卡单元210可不通过第一地梳单元240的辅助,即可织造具有网孔却无空针的面层310。
    42.通过编织方法100的配置步骤110中的梳栉配置及编织步骤120中的编织手法,用户可根据产品需求,将第一贾卡单元210编织成常用组织或重经组织,并且皆可达到无空针的效果。
    43.另一方面,第一贾卡单元210、第二贾卡单元220及第三贾卡单元230可相互配合,以增加编织物300的色彩的表现能力。详细来说,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在编织步骤120中,第一贾卡单元210的原始垫纱组织的垫纱数码为1-0-1-1/1-2-1-1//,第二贾卡单元220的原始垫纱组织的垫纱数码为1-0-1-0/1-2-1-2//,第三贾卡单元230的原始垫纱组织的垫纱数码为0-1-1-0/2-1-1-2//。第一地梳单元240的垫纱组织的垫纱数码为0-1-0-1/2-1-2-1//或0-1-0-1/1-0-1-0//,其中第一地梳单元240可填补第一贾卡单元210的空针处。第二地梳单元250的垫纱组织的垫纱数码为0-0-0-1/1-1-1-0//或1-1-2-3/2-2-1-0//。以下将举例说明第一贾卡单元210、第二贾卡单元220及第三贾卡单元230依据不同的贾卡控制信息进行偏移以形成不同视觉效果的详细作动。
    44.当将第一贾卡单元210编织成第一平布组织,第二贾卡单元220于后针床202编织成第二平布组织,且第三贾卡单元230于后针床202编织成第三平布组织时,第一贾卡单元
    210的第一颜色可显现于面层310的表面。
    45.更仔细地说,第一贾卡单元210根据贾卡控制信息的第一偏移信号偏移,并于前针床201获得第一平布组织,其中第一偏移信号为hhhhtthh,第一平布组织的垫纱数码为1-0-1-1/2-3-1-1。第二贾卡单元220根据贾卡控制信息的第二偏移信号偏移,并于后针床202获得第二平布组织,更仔细地说,第二平布组织为平布经绒组织,其中第二偏移信号为hthhthtt,第二平布组织的垫纱数码为1-1-1-0/2-2-2-3//。第三贾卡单元230根据贾卡控制信息的第三偏移信号偏移,并于后针床202获得第三平布组织,更仔细地说,第三平布组织为平布经绒组织,其中第三偏移信号为thhhhttt,第三平布组织的垫纱数码为1-1-1-0/2-2-2-3//。
    46.当将第一贾卡单元210编织成第一衬纬组织,第二贾卡单元220于前针床201编织成第二平布组织,且第三贾卡单元230于后针床202编织成第三平布组织时,第二贾卡单元220的第二颜色可显现于面层310的表面。
    47.更仔细地说,第一贾卡单元210根据贾卡控制信息的第一偏移信号偏移,使第一贾卡单元210于前针床201的针背垫纱,并获得第一衬纬组织,第一衬纬组织使第一贾卡单元210在面层310的表面具有视觉隐藏的作用,其中第一偏移信号为hthhthhh,第一衬纬组织的垫纱数码为1-1-1-1/2-2-1-1//。第二贾卡单元220根据贾卡控制信息的第二偏移信号偏移,并于前针床201获得第二平布组织,更仔细地说,第二平布组织为平布经绒组织,其中第二偏移信号为hhhtttth,第二平布组织的垫纱数码为1-0-1-1/2-3-2-2//。第三贾卡单元230根据贾卡控制信息的第三偏移信号偏移,并于后针床202获得第三平布组织,更仔细地说,第三平布组织为平布经绒组织,其中第三偏移信号为thhhhttt,第三平布组织的垫纱数码为1-1-1-0/2-2-2-3//。
    48.当将第一贾卡单元210编织成第一平布组织,第二贾卡单元220于前针床201编织成第二网孔组织,且第三贾卡单元230于后针床202编织成第三平布组织时,第一贾卡单元210的第一颜色及第二贾卡单元220的第二颜色可显现于面层310的表面。
    49.更仔细地说,第一贾卡单元210根据贾卡控制信息的第一偏移信号偏移,并于前针床201获得第一平布组织,其中第一偏移信号为hhhhtthh,第一平布组织的垫纱数码为1-0-1-1/2-3-1-1//。第二贾卡单元220根据贾卡控制信息的第二偏移信号偏移,并于前针床201获得第二网孔组织,其中第二偏移信号为tththhth,第二网孔组织的垫纱数码为2-1-1-1/1-2-2-2//。第三贾卡单元230根据贾卡控制信息的第三偏移信号偏移,并于后针床202获得第三平布组织,更仔细地说,第三平布组织为平布经绒组织,其中第三偏移信号为thhhhttt,第三平布组织的垫纱数码为1-1-1-0/2-2-2-3//。
    50.当将第一贾卡单元210编织成第一网孔组织,第二贾卡单元220于前针床201编织成第二平布组织,且第三贾卡单元230于前针床201编织成第三网孔组织时,第一贾卡单元210的第一颜色、第二贾卡单元220的第二颜色及第三贾卡单元230的第三颜色可显现于面层310的表面。
    51.更仔细地说,第一贾卡单元210根据贾卡控制信息的第一偏移信号偏移,并于前针床201获得第一网孔组织,其中第一偏移信号为tthhhhhh,第一网孔组织的垫纱数码为2-1-1-1/1-2-1-1//。第二贾卡单元220根据贾卡控制信息的第二偏移信号偏移,并于前针床201获得第二平布组织,更仔细地说,第二平布组织为平布经绒组织,其中第二偏移信号为
    hhhtttth,第二平布组织的垫纱数码为1-0-1-1/2-3-2-2//。第三贾卡单元230根据贾卡控制信息的第三偏移信号偏移,并于前针床201获得第三网孔组织,其中第三偏移信号为tththhth,第三网孔组织的垫纱数码为1-2-1-1/2-1-2-2//,且第三贾卡单元230在面层310的表面形成v点效应。
    52.借由变化第一贾卡单元210、第二贾卡单元220及第三贾卡单元230的提花垫纱组织,以获得不同视觉效果的编织物300,并可使编织物300的面层310的表面获得双色、多色、混色或变化色的效果。特别说明的是,第一贾卡单元210、第二贾卡单元220、第三贾卡单元230、第一地梳单元240及第二地梳单元250的原始垫纱组织、提花垫纱组织及垫纱组织可依据产品需求调整及组合,本发明并不以此揭示内容为限。
    53.本发明的编织方法借由将第一贾卡单元、第二贾卡单元及第三贾卡单元全部设置在第一地梳单元和第二地梳单元之前,通过第一地梳单元于前针床及后针床之间轮流编织,以避免第一贾卡单元、第二贾卡单元及第三贾卡单元产生空针的现象,此外,也可增加编织物的结构稳定度。另外,第一贾卡单元、第二贾卡单元及第三贾卡单元可依据产品需求编织成平布组织或网孔组织,借以使编织物的面层的表面获得丰富的花纹。
    54.虽然本发明已以实施方式揭露如上,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当可作各种的更动与润饰,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当视权利要求书所界定者为准。
    55.【符号说明】
    56.100:编织方法
    57.110:配置步骤
    58.120:编织步骤
    59.201:前针床
    60.202:后针床
    61.210,210a:第一贾卡单元
    62.211,212:第一子贾卡单元
    63.220:第二贾卡单元
    64.221,222:第二子贾卡单元
    65.230:第三贾卡单元
    66.231,232:第三子贾卡单元
    67.240:第一地梳单元
    68.250:第二地梳单元
    69.300:编织物
    70.310:面层
    71.311:网孔
    72.320:内层
    73.330:底层。

    技术特征:
    1.一种编织方法,应用于双针床机台,其特征在于,包含:配置步骤,将第一贾卡单元、第二贾卡单元、第三贾卡单元、第一地梳单元及第二地梳单元由该双针床机台的前针床至后针床依序设置于该双针床机台;以及编织步骤,包含:将该第一贾卡单元于该前针床进行编织,以形成面层;将该第二地梳单元于该后针床进行编织,以形成底层;将该第二贾卡单元于该前针床及该后针床之间进行编织,并将该第二贾卡单元连接该面层及该底层;将该第三贾卡单元于该前针床及该后针床之间进行编织,并将该第三贾卡单元连接该面层及该底层;将该第一地梳单元于该前针床及该后针床之间进行编织,并将该第一地梳单元连接该面层及该底层。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编织方法,其中在该配置步骤中,将该第一贾卡单元连接该双针床机台的前纱架,将该第二贾卡单元连接该双针床机台的后纱架,且将该第三贾卡单元连接经轴盘头;其中,该前纱架以消极方式送经给该第一贾卡单元,该后纱架以该消极方式送经给该第二贾卡单元,且该经轴盘头以积极方式送经给该第三贾卡单元。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编织方法,其中在该编织步骤中还包含将该第一贾卡单元编织成重经组织、网孔组织、平布组织或衬纬组织。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编织方法,其中在该编织步骤中还包含将该第二贾卡单元编织成网孔组织或平布组织。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编织方法,其中在该编织步骤中还包含将该第三贾卡单元编织成网孔组织或平布组织。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编织方法,其中在该编织步骤中还包含将该第一地梳单元编织成连接线组织,该连接线组织连接该面层及该底层。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编织方法,其中在该编织步骤中还包含将该第二地梳单元编织成底布组织。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编织方法,其中该第一贾卡单元具有第一颜色,该第二贾卡单元具有第二颜色,该第三贾卡单元具有第三颜色,且该第一颜色、该第二颜色及该第三颜色为不同颜色。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编织方法,其中在该编织步骤中,当将该第一贾卡单元编织成第一平布组织,该第二贾卡单元于该后针床编织成第二平布组织,且该第三贾卡单元于该后针床编织成第三平布组织时,该第一贾卡单元的该第一颜色将显现于该面层的表面。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编织方法,其中在该编织步骤中,当将该第一贾卡单元编织成第一衬纬组织,该第二贾卡单元于该前针床编织成第二平布组织,且该第三贾卡单元于该后针床编织成第三平布组织时,该第二贾卡单元的该第二颜色将显现于该面层的表面。11.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编织方法,其中在该编织步骤中,当将该第一贾卡单元编织成第一平布组织,该第二贾卡单元于该前针床编织成第二网孔组织,且该第三贾卡单元于该后针床编织成第三平布组织时,该第一贾卡单元的该第一颜色及该第二贾卡单元的该第二
    颜色将显现于该面层的表面。12.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编织方法,其中在该编织步骤中,当将该第一贾卡单元编织成第一网孔组织,该第二贾卡单元于该前针床编织成第二平布组织,且该第三贾卡单元于该前针床编织成第三网孔组织时,该第一贾卡单元的该第一颜色、该第二贾卡单元的该第二颜色及该第三贾卡单元的该第三颜色将显现于该面层的表面。1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编织方法,其中该第一贾卡单元的材料、该第二贾卡单元的材料、该第三贾卡单元的材料、该第一地梳单元的材料及该第二地梳单元的材料为涤纶、锦纶、阳离子纱、氨纶、热塑性聚酯、热塑性聚氨酯、并纱、包芯纱、包覆纱或功能性纱线。14.一种利用权利要求1-13任一项所述的编织方法所制成的编织物,其特征在于,包含:该面层,由该第一贾卡单元编织而成;该底层,由该第二地梳单元编织而成;内层,设置于该面层及该底层之间,并包含:该第二贾卡单元,连接该面层及该底层;该第三贾卡单元,连接该面层及该底层;以及该第一地梳单元,连接该面层及该底层。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一种编织方法,应用于双针床机台,包含配置步骤及编织步骤。在配置步骤中,将第一贾卡单元、第二贾卡单元、第三贾卡单元、第一地梳单元及第二地梳单元由双针床机台的前针床至后针床依序设置于双针床机台。在编织步骤中,将第一贾卡单元于前针床编织成面层,将第二地梳单元于后针床编织成底层,将第二贾卡单元于前针床及后针床之间编织,将第三贾卡单元于前针床及后针床之间编织,将第一地梳单元于前针床及后针床之间编织。借此,可以避免空针现象的产生,并可使织造更为顺利。并可使织造更为顺利。并可使织造更为顺利。


    技术研发人员:沈今朗 曾贯宇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越南百宏责任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11.23
    技术公布日:2022/5/25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c.8miu.com/read-18679.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