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地基加固施工方法与流程

    专利查询2023-09-18  110



    1.本发明具体涉及地基加固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地基加固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2.目前,地基是建筑、道路和铁路工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在实际工程中,天然地基常常软弱而无法满足承载力和沉降的要求,所以需要对地基进行加固处理。现阶段主要采用的地基加固方法有换填,夯实,挤密,排水,胶结,加筋等。这些地基处理方法单独考虑承载力要求或沉降要求,处理成本高,处理效果难以兼顾承载力和沉降两方面要求。
    3.现有技术中对地基加固的方式方法较为单一,无法根据实际地基情况进行调整,从而导致地基夯实后质量较差,仍然存在坍塌风险。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地基加固施工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技术中对地基加固的方式方法较为单一,无法根据实际地基情况进行调整,从而导致地基夯实后质量较差,仍然存在坍塌风险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6.一种地基加固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7.s100、确定待加固地基的面积,对待加固地基周边区域进行勘察;
    8.s200、划定待加固地基的勘测范围,在设定的勘测范围内,对待加固地基进行孔隙水压力勘测、地层深层沉降勘测以及地下水位勘测,得到勘测结果;
    9.s300、根据勘测结果确定是否需要进行夯实,需要夯实时进行步骤s400,不需要夯实时进行步骤s500;
    10.s400、分三遍进行强夯,前两遍为点夯,最后一遍进行满夯;
    11.s500、在待加固地基地面上布设注浆管,向注浆管中灌入碎石,拔出注浆管后注入水泥浆形成碎石桩,形成对地基加固结构。
    12.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步骤s200中,孔隙水压力勘测方法为:在不同水平径向距离处设置九个钻孔,分别在深度为1、3、5m(或2、4、6m)处布设孔隙水压力传感器。
    13.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步骤s200中,地层深层沉降勘测方法为:在加固区域的代表点处设置分层沉降观测管,每个沉降观测管沿深度方向分别在1、2、3、4和5m处布置沉降磁环,监测地表下不同深度位置的沉降。
    14.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步骤s200中,地下水位勘测方法为:分别在距试验区域内基准点不同位置处布置3根水位观测管,布设探度为8m,用于对整个夯实过程中场地的水位变化进行监测。
    15.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步骤s400具体为:分三遍进行强夯,前两遍为点夯,单遍排距为1.5m,每排的夯点间距为2.5m,两排夯点之间错落布置,形成正方形网格,最后一遍进行满夯。
    16.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强夯的夯锤重昼为16t,夯锤直径为3.0m,夯锤高度为1.0m,施工夯架宽度为6m。
    17.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步骤s500中,在待加固地基地面上布设注浆管的方法为:在地基地面上施工形成桩孔,并在所述桩孔内部周向均布安装若干注浆管,注浆管要略高于地面,便于注浆。
    18.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步骤s500中,向注浆管中灌入碎石的方法为:在振动沉管碎石桩机上安装桩管,在地基预定位置振动沉管,到达预定标高后停止振动;从桩管顶部碎石入口处灌入碎石,振动拔管过程中不断补充碎石并控制碎石量。
    19.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步骤s500中,注入水泥浆的方法为:使用高压注浆泵从留置的注浆管中注入水泥浆充填碎石桩中的孔隙,形成半刚性的注浆碎石桩。
    20.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步骤s500中,还包括有:注入水泥浆前还需要将制作好的土工格栅筒从桩孔顶部放入,然后土工格栅筒口中灌入碎石形成筋箍碎石桩,灌入的碎石量应能确保筋箍碎石桩顶标高能达到预定标高。
    2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通过对待加固地基进行勘测,获取地基信息,从而根据实际勘测结果选择夯实加固或夯实结合碎石桩加固,有效提高地基强度,避免地基坍塌,而且施工方法快速简便,施工质量能得到有效保证。
    附图说明
    22.图1为地基加固施工方法的流程图。
    23.图2为地基加固施工方法中步骤s500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24.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25.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地基加固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00、确定待加固地基的面积,对待加固地基周边区域进行勘察;s200、划定待加固地基的勘测范围;s300、根据勘测结果确定是否需要进行夯实,需要夯实时进行步骤s400,不需要夯实时进行步骤s500;s400、分三遍进行强夯,前两遍为点夯,最后一遍进行满夯;s500、在待加固地基地面上布设注浆管,向注浆管中灌入碎石,拔出注浆管后注入水泥浆形成碎石桩,形成对地基加固结构。本发明通过对待加固地基进行勘测,获取地基信息,从而根据实际勘测结果选择夯实加固或夯实结合碎石桩加固,有效提高地基强度,避免地基坍塌,而且施工方法快速简便,施工质量能得到有效保证。
    26.下面结合实施例具体说明:
    27.实施例1
    28.请参阅图1-2,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地基加固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29.s100、确定待加固地基的面积,对待加固地基周边区域进行勘察;
    30.s200、划定待加固地基的勘测范围,在设定的勘测范围内,对待加固地基进行孔隙
    水压力勘测、地层深层沉降勘测以及地下水位勘测,得到勘测结果;
    31.s300、根据勘测结果确定是否需要进行夯实,需要夯实时进行步骤s400,不需要夯实时进行步骤s500;
    32.s400、分三遍进行强夯,前两遍为点夯,最后一遍进行满夯;
    33.s500、在待加固地基地面上布设注浆管,向注浆管中灌入碎石,拔出注浆管后注入水泥浆形成碎石桩,形成对地基加固结构。
    34.在本发明实施例步骤s200中,孔隙水压力勘测方法为:在不同水平径向距离处设置九个钻孔,分别在深度为1、3、5m处布设孔隙水压力传感器;
    35.需要说明的是,孔隙水压力传感器布设需要考虑施工次序以及对孔隙水压力的累积作用,采用气压冲孔法埋设孔隙水压力传感器,冲孔形成后将孔隙水压力计置入孔中,沉入到预定深度,然后用专用泥球以及现场粉质黏土充满周围的空隙,以达到严格封孔的目的,保证孔隙水压力测试结果的可靠性。
    36.在本发明实施例步骤s200中,地层深层沉降勘测方法为:在加固区域的代表点处设置分层沉降观测管,每个沉降观测管沿深度方向分别在1、2、3、4和5m处布置沉降磁环,监测地表下不同深度位置的沉降;
    37.需要说明的是,地层深层沉降勘测中,需采用钢尺沉降仪进行探测。采用气压冲孔法埋设分层沉降管,冲孔形成后按规定间距将磁环定位在沉降管上,然后将沉降管置人孔中,沉到预定深度。
    38.在本发明步骤s200中,地下水位勘测方法为:分别在距试验区域内基准点不同位置处布置3根水位观测管,布设探度为8m,用于对整个夯实过程中场地的水位变化进行监测;
    39.需要说明的是,水位观测管的底部设置滤孔和滤布。采用气压冲孔法埋设水位观测管,冲孔形成后将pvc(053mm)水位管置入孔中,沉至预定深度,然后将中砂或现场粉质黏土充满管周围的空隙,应保证水位管与周围土层紧密贴合。
    40.在本发明实施例骤s400具体为:分三遍进行强夯,前两遍为点夯,单遍排距为1.5m,每排的夯点间距为2.5m,两排夯点之间错落布置,形成正方形网格,最后一遍进行满夯;
    41.进一步需要说明的是,强夯的夯锤重昼为16t,夯锤直径为3.0m,夯锤高度为1.0m,施工夯架宽度为6m。
    42.在本发明实施例步骤s500中,在待加固地基地面上布设注浆管的方法为:在地基地面上施工形成桩孔,并在所述桩孔内部周向均布安装若干注浆管,注浆管要略高于地面,便于注浆;
    43.进一步的,向注浆管中灌入碎石的方法为:在振动沉管碎石桩机上安装桩管,在地基预定位置振动沉管,到达预定标高后停止振动;从桩管顶部碎石入口处灌入碎石,振动拔管过程中不断补充碎石并控制碎石量;
    44.再进一步的,注入水泥浆的方法为:使用高压注浆泵从留置的注浆管中注入水泥浆充填碎石桩中的孔隙,形成半刚性的注浆碎石桩;
    45.另外,步骤s500还包括有注入水泥浆前还需要将制作好的土工格栅筒从桩孔顶部放入,然后土工格栅筒口中灌入碎石形成筋箍碎石桩,灌入的碎石量应能确保筋箍碎石桩
    顶标高能达到预定标高。
    46.实施例2
    47.请参阅图1-2,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地基加固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48.s100、确定待加固地基的面积,对待加固地基周边区域进行勘察;
    49.s200、划定待加固地基的勘测范围,在设定的勘测范围内,对待加固地基进行孔隙水压力勘测、地层深层沉降勘测以及地下水位勘测,得到勘测结果;
    50.s300、根据勘测结果确定是否需要进行夯实,需要夯实时进行步骤s400,不需要夯实时进行步骤s500;
    51.s400、分三遍进行强夯,前两遍为点夯,最后一遍进行满夯;
    52.s500、在待加固地基地面上布设注浆管,向注浆管中灌入碎石,拔出注浆管后注入水泥浆形成碎石桩,形成对地基加固结构。
    53.在本发明实施例步骤s200中,孔隙水压力勘测方法为:在不同水平径向距离处设置九个钻孔,分别在深度为2、4、6m处布设孔隙水压力传感器;
    54.需要说明的是,孔隙水压力传感器布设需要考虑施工次序以及对孔隙水压力的累积作用,采用气压冲孔法埋设孔隙水压力传感器,冲孔形成后将孔隙水压力计置入孔中,沉入到预定深度,然后用专用泥球以及现场粉质黏土充满周围的空隙,以达到严格封孔的目的,保证孔隙水压力测试结果的可靠性。
    55.在本发明实施例步骤s200中,地层深层沉降勘测方法为:在加固区域的代表点处设置分层沉降观测管,每个沉降观测管沿深度方向分别在1、2、3、4和5m处布置沉降磁环,监测地表下不同深度位置的沉降;
    56.需要说明的是,地层深层沉降勘测中,需采用钢尺沉降仪进行探测。采用气压冲孔法埋设分层沉降管,冲孔形成后按规定间距将磁环定位在沉降管上,然后将沉降管置人孔中,沉到预定深度。
    57.在本发明步骤s200中,地下水位勘测方法为:分别在距试验区域内基准点不同位置处布置3根水位观测管,布设探度为8m,用于对整个夯实过程中场地的水位变化进行监测;
    58.需要说明的是,水位观测管的底部设置滤孔和滤布。采用气压冲孔法埋设水位观测管,冲孔形成后将pvc(053mm)水位管置入孔中,沉至预定深度,然后将中砂或现场粉质黏土充满管周围的空隙,应保证水位管与周围土层紧密贴合。
    59.在本发明实施例骤s400具体为:分三遍进行强夯,前两遍为点夯,单遍排距为1.5m,每排的夯点间距为2.5m,两排夯点之间错落布置,形成正方形网格,最后一遍进行满夯;
    60.进一步需要说明的是,强夯的夯锤重昼为16t,夯锤直径为3.0m,夯锤高度为1.0m,施工夯架宽度为6m。
    61.在本发明实施例步骤s500中,在待加固地基地面上布设注浆管的方法为:在地基地面上施工形成桩孔,并在所述桩孔内部周向均布安装若干注浆管,注浆管要略高于地面,便于注浆;
    62.进一步的,向注浆管中灌入碎石的方法为:在振动沉管碎石桩机上安装桩管,在地基预定位置振动沉管,到达预定标高后停止振动;从桩管顶部碎石入口处灌入碎石,振动拔
    管过程中不断补充碎石并控制碎石量;
    63.再进一步的,注入水泥浆的方法为:使用高压注浆泵从留置的注浆管中注入水泥浆充填碎石桩中的孔隙,形成半刚性的注浆碎石桩;
    64.另外,步骤s500还包括有注入水泥浆前还需要将制作好的土工格栅筒从桩孔顶部放入,然后土工格栅筒口中灌入碎石形成筋箍碎石桩,灌入的碎石量应能确保筋箍碎石桩顶标高能达到预定标高。
    65.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发明。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发明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66.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技术特征:
    1.一种地基加固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00、确定待加固地基的面积,对待加固地基周边区域进行勘察;s200、划定待加固地基的勘测范围,在设定的勘测范围内,对待加固地基进行孔隙水压力勘测、地层深层沉降勘测以及地下水位勘测,得到勘测结果;s300、根据勘测结果确定是否需要进行夯实,需要夯实时进行步骤s400,不需要夯实时进行步骤s500;s400、分三遍进行强夯,前两遍为点夯,最后一遍进行满夯;s500、在待加固地基地面上布设注浆管,向注浆管中灌入碎石,拔出注浆管后注入水泥浆形成碎石桩,形成对地基加固结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基加固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00中,孔隙水压力勘测方法为:在不同水平径向距离处设置九个钻孔,分别在深度为1、3、5m(或2、4、6m)处布设孔隙水压力传感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基加固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00中,地层深层沉降勘测方法为:在加固区域的代表点处设置分层沉降观测管,每个沉降观测管沿深度方向分别在1、2、3、4和5m处布置沉降磁环,监测地表下不同深度位置的沉降。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基加固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00中,地下水位勘测方法为:分别在距试验区域内基准点不同位置处布置3根水位观测管,布设探度为8m,用于对整个夯实过程中场地的水位变化进行监测。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基加固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400具体为:分三遍进行强夯,前两遍为点夯,单遍排距为1.5m,每排的夯点间距为2.5m,两排夯点之间错落布置,形成正方形网格,最后一遍进行满夯。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地基加固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强夯的夯锤重昼为16t,夯锤直径为3.0m,夯锤高度为1.0m,施工夯架宽度为6m。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基加固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500中,在待加固地基地面上布设注浆管的方法为:在地基地面上施工形成桩孔,并在所述桩孔内部周向均布安装若干注浆管。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地基加固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500中,向注浆管中灌入碎石的方法为:在振动沉管碎石桩机上安装桩管,在地基预定位置振动沉管,到达预定标高后停止振动;从桩管顶部碎石入口处灌入碎石,振动拔管过程中不断补充碎石并控制碎石量。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地基加固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500中,注入水泥浆的方法为:使用高压注浆泵从留置的注浆管中注入水泥浆充填碎石桩中的孔隙,形成半刚性的注浆碎石桩。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地基加固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500中,还包括有:注入水泥浆前还需要将制作好的土工格栅筒从桩孔顶部放入,然后土工格栅筒口中灌入碎石形成筋箍碎石桩。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地基加固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00、确定待加固地基的面积,对待加固地基周边区域进行勘察;S200、划定待加固地基的勘测范围;S300、根据勘测结果确定是否需要进行夯实,需要夯实时进行步骤S400,不需要夯实时进行步骤S500;S400、分三遍进行强夯,前两遍为点夯,最后一遍进行满夯;S500、在待加固地基地面上布设注浆管,向注浆管中灌入碎石,拔出注浆管后注入水泥浆形成碎石桩,形成对地基加固结构。本发明通过对待加固地基进行勘测,获取地基信息,从而根据实际勘测结果选择夯实加固或夯实结合碎石桩加固,有效提高地基强度,避免地基坍塌,而且施工方法快速简便,施工质量能得到有效保证。工质量能得到有效保证。工质量能得到有效保证。


    技术研发人员:李利民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西省中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2.10
    技术公布日:2022/5/25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c.8miu.com/read-18682.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