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制粒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制粒机用挤压辊。
背景技术:
2.石油支撑剂又叫石油压裂支撑剂。在石油天然气深井开采时,高闭合压力低渗透性矿床经压裂处理后,使含油气岩层裂开,油气从裂缝形成的通道中汇集而出,此时需要流体注入岩石基层,以超过地层破裂强度的压力,使井筒周围岩层产生裂缝,形成一个具有高层流能力的通道,为保持压裂后形成的裂缝开启,油气产物能顺畅通过。用石油支撑剂随同高压溶液进入地层充填在岩层裂隙中,起到支撑裂隙不因应力释放而闭合的作用,从而保持高导流能力,使油气畅通,增加产量。
3.现有支撑剂主要是由制粒机加工成球状颗粒,制粒机主要由壳体、喂料、搅拌、制粒、传动及润滑系统等组成,在制药、化工、食品工业广泛应用。
4.现有制粒机由于是由两个挤压辊相对挤压形成颗粒,粉状原料进入两个挤压辊的凹槽之间再经两个挤压辊挤压成型,在挤压辊进行挤压时,只能对进入凹槽内的固定量的原料进行挤压,由于凹槽形状固定,进入凹槽内的粉状原料的较少时,会出现原料的量小于两个凹槽容积的状态,不能成球,或成球紧实度不好,在后续筛分时散开,达不到到抗破碎的能力,造成成品率小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5.为解决现有制粒机成品率小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制粒机用挤压辊,目的是改进制粒机用挤压辊,提高成品率,在保证圆度和球度的情况下,提高紧实程度,提高抗破碎能力。
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7.一种制粒机用挤压辊,包括辊本体、挡板、齿轮和刮板;
8.所述辊本体有两个,两个辊本体结构大小均一致、且呈左右相对状态,位于左侧的辊本体包括外筒、内轴和挤压装置,所述外筒为前后两端开口的管状体,外筒的周壁上阵列有容纳腔,所述容纳腔为沿外筒径向贯穿外筒内外周壁的圆形通孔,容纳腔内周壁上设置有靠近容纳腔外端的限位环,所述限位环为圆环形板体,限位环的外环面与容纳腔的内周壁连接,外筒的前后两端均同轴设置有封板,所述封板为连接在外筒前后端面上的圆环形板体,封板的外径与外筒的外径一致、内径小于外筒的内径,所述封板的内周壁上连接有轴管,所述轴管为圆管体,位于外筒后端的封板和轴管与位于外筒前端的封板和轴管形状大小均一致、且呈前后对称状态,位于外筒前端的轴管外周壁前端连接有齿轮,外筒内设置有内轴,所述内轴为柱状体,内轴的截面是由第一曲线、第二曲线、第三曲线、第四曲线和第五曲线组成的区域,所述第一曲线为弧形凸起向左、开口朝右的半圆形曲线,第一曲线的弧形半径大于轴管内径、小于外筒内径,所述第三曲线为弧形凸起向右、开口朝左的弧形曲线,第一曲线与第三曲线在同一圆上、且左右相对,第三曲线的长度小于第一曲线的长度,第一
曲线上端和第三曲线上端连接有第二曲线,所述第二曲线为弧形凸起朝向左下方、开口朝向右上方的曲线,第三曲线下端连接有第四曲线,所述第四曲线为弧形凸起向左上方、开口朝向右下方的曲线,第四曲线下端和第一曲线下端之间连接有第五曲线,所述第五曲线为弧形凸起朝下、开口向上的曲线,所述第一曲线、第二曲线、第三曲线、第四曲线和第五曲线的端点均位于同一圆上,内轴的前后两端分别与外筒前后两端的封板相对的侧面滑动接触,内轴的前后两端均设置有连接轴,所述连接轴为位于轴管内、直径与轴管内径相配应的圆杆体,连接轴的中心轴线与第一曲线的弧形圆心在同一直线上,内轴前后两端的连接轴均伸出所在轴管位于轴管外部,两个辊本体后端的连接轴经第一连接块连接,两个辊本体前端的连接轴经第二连接块连接,所述第一连接块和第二连接块均为长方形块体,两个辊本体前端轴管上的齿轮相啮合;
9.所述挤压装置包括伸缩杆、弹簧和滚珠,所述伸缩杆为位于容纳腔内、与容纳腔内壁滑动接触的圆柱体,伸缩杆的长度小于外筒外周壁半径与内轴第一曲线半径的差值,伸缩杆的周壁上设置有位于外筒内外周壁之间的弹簧槽,所述弹簧槽为向伸缩杆内部凹陷、开口朝外的环状槽体,所述限位环套在弹簧槽内的伸缩杆外部,弹簧槽的内底面与限位环内环面滑动接触,限位环的两个表面分别与弹簧槽的两个侧面之间有间距,限位环朝向容纳腔内端的一侧面和弹簧槽侧面之间设置有套在伸缩杆外的压缩弹簧,伸缩杆的外端面设置有半球形的凹槽,伸缩杆的内端面上设置有滚珠,伸缩杆上的滚珠与内轴外侧面滚动接触;
10.所述挡板包括前挡板、后挡板、左挡板和右挡板,所述前挡板和后挡板形状大小均一致、且呈前后相对状态,前挡板为长方形板体,前挡板上设置有与辊本体前端的轴管外周壁相配应的圆形通孔,所述前挡板经圆形通孔套在两个辊本体前端的轴管外,前挡板与两个辊本体前端的封板前侧面滑动接触,后挡板经圆形通孔套在两个辊本体后端的轴管外,后挡板与两个辊本体后端的封板后侧面滑动接触,前挡板和后挡板相对的侧面之间连接有左挡板和右挡板,所述左挡板和右挡板为形状大小均一致的竖直的长方形板体,左挡板位于左侧的辊本体上方,左挡板下端与左侧的辊本体的外筒外周壁上端滑动接触,右挡板位于右侧的辊本体上方,右挡板下端与右侧的辊本体的外筒外周壁上端滑动接触;
11.所述刮板为上大下小的梯形柱体,刮板连接在两个辊本体上部之间,刮板的前后两端分别连接前挡板和后挡板相对的侧面,刮板的两个侧面均为弧形面,刮板的两个侧面分别与两个辊本体的外筒外周壁滑动接触。
12.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曲线和第三曲线所在曲面对应的伸缩杆的外端与所在容纳腔外端对齐,第二曲线和第四曲线所在曲面对应的伸缩杆的外端缩进所在外筒的容纳腔内,第五曲线所在曲面对应的伸缩杆外端伸出所在容纳腔外部。
13.进一步地,所述前挡板和后挡板的四角均设置有螺栓孔。
14.进一步地,所述容纳腔的内端与第三曲线上端相对时,容纳腔的外端与刮板下端面和侧面的交接线相对。
15.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曲线和第二曲线、第二曲线和第三曲线、第三曲线和第四曲线、第四曲线和第五曲线均平滑过渡。
16.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7.本实用新型的挤压装置的伸缩杆在随外筒旋转时,被内轴导向,可以增加每颗支
撑剂的用料量,挤压成球后,更加紧实,提高支撑剂的抗破碎能力。
18.本实用新型伸缩杆的运动状态可以使制粒后的球状支撑剂更方便卸下,不会粘附在挤压辊上。
19.本实用新型在主动吸进粉状原料,并挤压成球,不会出现用于制粒的原料比球状空间容积小的问题,提高了成品率。
附图说明
20.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21.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左视图;
22.图3是图2的a-a向剖视图;
23.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辊本体的结构示意图;
24.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内轴截面图。
25.附图中标号为:1为刮板,2为外筒,3为内轴,4为挤压装置,5为容纳腔,6为限位环,7为封板,8为轴管,9为齿轮,10为第一曲线,11为第二曲线,12为第三曲线,13为第四曲线,14为第五曲线,15为连接轴,16为第一连接块,17为伸缩杆,18为弹簧,19为滚珠,20为前挡板,21为后挡板,22为左挡板,23为右挡板,24为螺栓孔,25为第二连接块。
具体实施方式
26.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27.如图1~图5所示,一种制粒机用挤压辊,包括辊本体、挡板、齿轮9和刮板1;
28.所述辊本体有两个,两个辊本体结构大小均一致、且呈左右相对状态,位于左侧的辊本体包括外筒2、内轴3和挤压装置4,所述外筒2为前后两端开口的管状体,外筒2的周壁上阵列有容纳腔5,所述容纳腔5为沿外筒2径向贯穿外筒2内外周壁的圆形通孔,容纳腔5内周壁上设置有靠近容纳腔5外端的限位环6,所述限位环6为圆环形板体,限位环6的外环面与容纳腔5的内周壁连接,外筒2的前后两端均同轴设置有封板7,所述封板7为连接在外筒2前后端面上的圆环形板体,封板7的外径与外筒2的外径一致、内径小于外筒2的内径,所述封板7的内周壁上连接有轴管8,所述轴管8为圆管体,位于外筒2后端的封板7和轴管8与位于外筒2前端的封板7和轴管8形状大小均一致、且呈前后对称状态,位于外筒2前端的轴管8外周壁前端连接有齿轮9,外筒2内设置有内轴3,所述内轴3为柱状体,内轴3的截面是由第一曲线10、第二曲线11、第三曲线12、第四曲线13和第五曲线14组成的区域,所述第一曲线10为弧形凸起向左、开口朝右的半圆形曲线,第一曲线10的弧形半径大于轴管8内径、小于外筒2内径,所述第三曲线12为弧形凸起向右、开口朝左的弧形曲线,第一曲线10与第三曲线12在同一圆上、且左右相对,第三曲线12的长度小于第一曲线10的长度,第一曲线10上端和第三曲线12上端连接有第二曲线11,所述第二曲线11为弧形凸起朝向左下方、开口朝向右上方的曲线,第三曲线12下端连接有第四曲线13,所述第四曲线13为弧形凸起向左上方、开口朝向右下方的曲线,第四曲线13下端和第一曲线10下端之间连接有第五曲线14,所述第五曲线14为弧形凸起朝下、开口向上的曲线,所述第一曲线10、第二曲线11、第三曲线12、第四曲线13和第五曲线14的端点均位于同一圆上,内轴3的前后两端分别与外筒2前后两端的封板7相对的侧面滑动接触,内轴3的前后两端均设置有连接轴15,所述连接轴15为位于
轴管8内、直径与轴管8内径相配应的圆杆体,连接轴15的中心轴线与第一曲线10的弧形圆心在同一直线上,内轴3前后两端的连接轴15均伸出所在轴管8位于轴管8外部,两个辊本体后端的连接轴15经第一连接块16连接,两个辊本体前端的连接轴15经第二连接块25连接,所述第一连接块16和第二连接块25均为长方形块体,两个辊本体前端轴管8上的齿轮9相啮合;
29.所述挤压装置4包括伸缩杆17、弹簧18和滚珠19,所述伸缩杆17为位于容纳腔5内、与容纳腔5内壁滑动接触的圆柱体,伸缩杆17的长度小于外筒2外周壁半径与内轴3第一曲线10半径的差值,伸缩杆17的周壁上设置有位于外筒2内外周壁之间的弹簧槽,所述弹簧槽为向伸缩杆17内部凹陷、开口朝外的环状槽体,所述限位环6套在弹簧槽内的伸缩杆17外部,弹簧槽的内底面与限位环6内环面滑动接触,限位环6的两个表面分别与弹簧槽的两个侧面之间有间距,限位环6朝向容纳腔5内端的一侧面和弹簧槽侧面之间设置有套在伸缩杆外的压缩弹簧18,伸缩杆17的外端面设置有半球形的凹槽,伸缩杆17的内端面上设置有滚珠19,伸缩杆17上的滚珠19与内轴3外侧面滚动接触;
30.所述挡板包括前挡板20、后挡板21、左挡板22和右挡板23,所述前挡板20和后挡板21形状大小均一致、且呈前后相对状态,前挡板20为长方形板体,前挡板20上设置有与辊本体前端的轴管8外周壁相配应的圆形通孔,所述前挡板20经圆形通孔套在两个辊本体前端的轴管8外,前挡板20与两个辊本体前端的封板7前侧面滑动接触,后挡板21经圆形通孔套在两个辊本体后端的轴管8外,后挡板21与两个辊本体后端的封板7后侧面滑动接触,前挡板20和后挡板21相对的侧面之间连接有左挡板22和右挡板23,所述左挡板22和右挡板23为形状大小均一致的竖直的长方形板体,左挡板22位于左侧的辊本体上方,左挡板22下端与左侧的辊本体的外筒2外周壁上端滑动接触,右挡板23位于右侧的辊本体上方,右挡板23下端与右侧的辊本体的外筒2外周壁上端滑动接触;
31.所述刮板1为上大下小的梯形柱体,刮板1连接在两个辊本体上部之间,刮板1的前后两端分别连接前挡板20和后挡板21相对的侧面,刮板1的两个侧面均为弧形面,刮板1的两个侧面分别与两个辊本体的外筒2外周壁滑动接触。
32.所述第一曲线10和第三曲线12所在曲面对应的伸缩杆17的外端与所在容纳腔5外端对齐,第二曲线11和第四曲线13所在曲面对应的伸缩杆17的外端缩进所在外筒2的容纳腔5内,第五曲线14所在曲面对应的伸缩杆17外端伸出所在容纳腔5外部。
33.所述前挡板20和后挡板21的四角均设置有螺栓孔24。
34.所述容纳腔的内端与第三曲线12上端相对时,容纳腔的外端与刮板1下端面和侧面的交接线相对。
35.所述第一曲线10和第二曲线11、第二曲线11和第三曲线12、第三曲线12和第四曲线13、第四曲线13和第五曲线14均平滑过渡。
36.在使用时,本实用新型安装在制粒机的壳体内、并经前挡板20和后挡板21上的螺栓孔24与壳体连接,本实用新型位于入料口下方,粉状原料落在两个辊本体上部之间,本实用新型经齿轮9连接制粒机的驱动装置。
37.挤压装置4的伸缩杆17在随外筒2旋转时被内轴3导向,以左侧的辊本体来说,当伸缩杆17旋转到内轴3右上侧时,伸缩杆17缩进外筒2的容纳腔5内,伸缩杆17外端外侧的容纳腔5容量增大,且由于缩进动作,伸缩杆17可以带动粉状原料进入伸缩杆17外端外侧的容纳
腔5内,并且随着两个辊本体的旋转,在伸缩杆17向外伸时将粉状原料挤在刮板的侧面上,形成预挤压,使粉料形成大致的半球状,不会在两个伸缩杆对接时掉落,在伸缩杆随外筒旋转到内轴右侧时,两个辊本体的伸缩杆17外端面上的凹槽对接形成球形空间,因为伸缩杆17旋转到内轴3右上侧时,伸缩杆17缩进外筒2的容纳腔5的缩进动作,伸缩杆17带进容纳腔5内的粉状原料的量必然大于两个凹槽对接形成的球状空间,两个辊本体的伸缩杆17外端面上的凹槽对接形成球形空间将两个伸缩杆之间的粉状原料挤压形成球体,不会出现不成球的状态或松散状态,通过增加每颗支撑剂的用料量的方式,使支撑剂在挤压成球后更加紧实,提高支撑剂的抗破碎能力,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制成的颗粒具有更大的质量和更高的坚实程度,因此支撑剂的抗破碎能力高。
38.在挤压成球后,本实用新型的伸缩杆17先是回缩,由于两个外筒的挤压作用,支撑剂的边缘会有一层飞边,因此在伸缩杆17回缩时,支撑剂停留在容纳腔外端或直接掉落,使伸缩杆17的外端的凹槽与支撑剂分离,然后伸缩杆17的外端伸出容纳腔5,将支撑剂推出,使支撑剂下落,使制粒后的球状支撑剂更方便卸下,不会粘附在挤压辊上,最后伸缩杆17再回缩到容纳腔5内,不影响通过左挡板22下端。
39.以上结合附图详细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即公开范围内,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变形。
技术特征:
1.一种制粒机用挤压辊,其特征在于,包括辊本体、挡板、齿轮(9)和刮板(1);所述辊本体有两个,两个辊本体结构大小均一致、且呈左右相对状态,位于左侧的辊本体包括外筒(2)、内轴(3)和挤压装置(4),所述外筒(2)为前后两端开口的管状体,外筒(2)的周壁上阵列有容纳腔(5),所述容纳腔(5)为沿外筒(2)径向贯穿外筒(2)内外周壁的圆形通孔,容纳腔(5)内周壁上设置有靠近容纳腔(5)外端的限位环(6),所述限位环(6)为圆环形板体,限位环(6)的外环面与容纳腔(5)的内周壁连接,外筒(2)的前后两端均同轴设置有封板(7),所述封板(7)为连接在外筒(2)前后端面上的圆环形板体,封板(7)的外径与外筒(2)的外径一致、内径小于外筒(2)的内径,所述封板(7)的内周壁上连接有轴管(8),所述轴管(8)为圆管体,位于外筒(2)后端的封板(7)和轴管(8)与位于外筒(2)前端的封板(7)和轴管(8)形状大小均一致、且呈前后对称状态,位于外筒(2)前端的轴管(8)外周壁前端连接有齿轮(9),外筒(2)内设置有内轴(3),所述内轴(3)为柱状体,内轴(3)的截面是由第一曲线(10)、第二曲线(11)、第三曲线(12)、第四曲线(13)和第五曲线(14)组成的区域,所述第一曲线(10)为弧形凸起向左、开口朝右的半圆形曲线,第一曲线(10)的弧形半径大于轴管(8)内径、小于外筒(2)内径,所述第三曲线(12)为弧形凸起向右、开口朝左的弧形曲线,第一曲线(10)与第三曲线(12)在同一圆上、且左右相对,第三曲线(12)的长度小于第一曲线(10)的长度,第一曲线(10)上端和第三曲线(12)上端连接有第二曲线(11),所述第二曲线(11)为弧形凸起朝向左下方、开口朝向右上方的曲线,第三曲线(12)下端连接有第四曲线(13),所述第四曲线(13)为弧形凸起向左上方、开口朝向右下方的曲线,第四曲线(13)下端和第一曲线(10)下端之间连接有第五曲线(14),所述第五曲线(14)为弧形凸起朝下、开口向上的曲线,所述第一曲线(10)、第二曲线(11)、第三曲线(12)、第四曲线(13)和第五曲线(14)的端点均位于同一圆上,内轴(3)的前后两端分别与外筒(2)前后两端的封板(7)相对的侧面滑动接触,内轴(3)的前后两端均设置有连接轴(15),所述连接轴(15)为位于轴管(8)内、直径与轴管(8)内径相配应的圆杆体,连接轴(15)的中心轴线与第一曲线(10)的弧形圆心在同一直线上,内轴(3)前后两端的连接轴(15)均伸出所在轴管(8)位于轴管(8)外部,两个辊本体后端的连接轴(15)经第一连接块(16)连接,两个辊本体前端的连接轴(15)经第二连接块(25)连接,所述第一连接块(16)和第二连接块(25)均为长方形块体,两个辊本体前端轴管(8)上的齿轮(9)相啮合;所述挤压装置(4)包括伸缩杆(17)、弹簧(18)和滚珠(19),所述伸缩杆(17)为位于容纳腔(5)内、与容纳腔(5)内壁滑动接触的圆柱体,伸缩杆(17)的长度小于外筒(2)外周壁半径与内轴(3)第一曲线(10)半径的差值,伸缩杆(17)的周壁上设置有位于外筒(2)内外周壁之间的弹簧槽,所述弹簧槽为向伸缩杆(17)内部凹陷、开口朝外的环状槽体,所述限位环(6)套在弹簧槽内的伸缩杆(17)外部,弹簧槽的内底面与限位环(6)内环面滑动接触,限位环(6)的两个表面分别与弹簧槽的两个侧面之间有间距,限位环(6)朝向容纳腔(5)内端的一侧面和弹簧槽侧面之间设置有套在伸缩杆外的压缩弹簧(18),伸缩杆(17)的外端面设置有半球形的凹槽,伸缩杆(17)的内端面上设置有滚珠(19),伸缩杆(17)上的滚珠(19)与内轴(3)外侧面滚动接触;所述挡板包括前挡板(20)、后挡板(21)、左挡板(22)和右挡板(23),所述前挡板(20)和后挡板(21)形状大小均一致、且呈前后相对状态,前挡板(20)为长方形板体,前挡板(20)上设置有与辊本体前端的轴管(8)外周壁相配应的圆形通孔,所述前挡板(20)经圆形通孔套
在两个辊本体前端的轴管(8)外,前挡板(20)与两个辊本体前端的封板(7)前侧面滑动接触,后挡板(21)经圆形通孔套在两个辊本体后端的轴管(8)外,后挡板(21)与两个辊本体后端的封板(7)后侧面滑动接触,前挡板(20)和后挡板(21)相对的侧面之间连接有左挡板(22)和右挡板(23),所述左挡板(22)和右挡板(23)为形状大小均一致的竖直的长方形板体,左挡板(22)位于左侧的辊本体上方,左挡板(22)下端与左侧的辊本体的外筒(2)外周壁上端滑动接触,右挡板(23)位于右侧的辊本体上方,右挡板(23)下端与右侧的辊本体的外筒(2)外周壁上端滑动接触;所述刮板(1)为上大下小的梯形柱体,刮板(1)连接在两个辊本体上部之间,刮板(1)的前后两端分别连接前挡板(20)和后挡板(21)相对的侧面,刮板(1)的两个侧面均为弧形面,刮板(1)的两个侧面分别与两个辊本体的外筒(2)外周壁滑动接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制粒机用挤压辊,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曲线(10)和第三曲线(12)所在曲面对应的伸缩杆(17)的外端与所在容纳腔(5)外端对齐,第二曲线(11)和第四曲线(13)所在曲面对应的伸缩杆(17)的外端缩进所在外筒(2)的容纳腔(5)内,第五曲线(14)所在曲面对应的伸缩杆(17)外端伸出所在容纳腔(5)外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制粒机用挤压辊,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挡板(20)和后挡板(21)的四角均设置有螺栓孔(24)。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制粒机用挤压辊,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纳腔的内端与第三曲线(12)上端相对时,容纳腔的外端与刮板(1)下端面和侧面的交接线相对。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制粒机用挤压辊,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曲线(10)和第二曲线(11)、第二曲线(11)和第三曲线(12)、第三曲线(12)和第四曲线(13)、第四曲线(13)和第五曲线(14)均平滑过渡。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制粒机用挤压辊,包括辊本体、挡板、齿轮和刮板,所述辊本体有两个,辊本体包括外筒、内轴和挤压装置,外筒内设置有内轴,所述挤压装置包括伸缩杆、弹簧和滚珠,所述挡板包括前挡板、后挡板、左挡板和右挡板,前挡板和后挡板相对的侧面之间连接有左挡板和右挡板,所述刮板为上大下小的梯形柱体,刮板连接在两个辊本体上部之间,刮板的前后两端分别连接前挡板和后挡板相对的侧面,刮板的两个侧面均为弧形面,刮板的两个侧面分别与两个辊本体的外筒外周壁滑动接触。辊本体的外筒外周壁滑动接触。辊本体的外筒外周壁滑动接触。
技术研发人员:贾文涛 朗文廷 张建锋 魏亚奇 王琼莹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巩义市光明化工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11.15
技术公布日:2022/5/25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c.8miu.com/read-187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