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出料陶瓷调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专利查询2023-09-29  76



    1.本实用新型涉及厨房用品技术领域,具体的涉及一种自动出料陶瓷调料装置。


    背景技术:

    2.调料是菜肴烹饪中必不可少的成分,用到的种类也非常多,为了把多种调料整洁有序地进行摆放,市场上出现了很多形状各异的调料盒,包括很多摆放在一起的组合式调料盒,这种调料盒一般是简单地将几个相同大小的调料盒依次排列,只能放置相同类型(干粉或液体)的调料,有的甚至共用一个盒盖,一开全开,不但使用不便也增加其它调料吸潮发霉的风险,而且在使用时手动用调料勺从调料盒中取出,拿取调料勺时很容易使人手上沾有调料,存在卫生安全问题,取出调料后还需将调料勺放回调料盒,过程繁琐。
    3.为解决该问题,授权公开号为cn204708703u的实用新型专利提供了一种自动调料瓶,包括瓶体和出料口,还包括基座、弹簧、支架和长夹子,所述支架固定在基座上,所述瓶子上对称设有两个孔,所述支架上的轴的一端依次穿过瓶体上的两个孔后,在轴的另一端连接锁紧螺母,所述轴与两个孔的接触位置设有密封圈,所述瓶体绕轴旋转,所述弹簧的一端固定在靠近出料口一侧的瓶体上,弹簧的另一端固定在基座上,所述长夹子的一端固定在基座上,另一端夹在锅边上,该实用新型专利提供的自动调料瓶,出料口上没有盖子瓶体内的调料不仅容易受潮还容易进灰尘,存在很大的卫生问题,长夹子夹在锅边上的方式影响烹饪,实用性不高,且倒调料的时候容易倒多,无法按自己的需求按量取调料。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自动出料陶瓷调料装置,以解决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自动出料陶瓷调料装置,包括:支架、调料瓶、瓶盖和自动出料装置,所述调料瓶的结构包括:储存区、暂存区和出料区,所述储存区、暂存区和出料区从上至下依次分布,所述储存区和暂存区均为中空的圆柱体结构,它们的圆周壁上设均设有透明观察窗,所述暂存区固定于储存区的下端面,暂存区的外圆周壁和储存区的外圆周壁之间设有支撑面,所述位于暂存区的观察窗侧边的外壁上设有重量标记符,所述出料区固定于暂存区的下端面、呈从上至下直径逐渐变小的空心圆锥状,出料区的下端面设有出料口,所述自动出料装置设于储存区、暂存区和出料区内;上述的一种自动出料陶瓷调料装置,储存区起到储存调料的作用,调料可以根据需求从储存区掉入暂存区内,最后经出料区的出料口出料,观察窗的设置即使不打开盖子也能观察到调料瓶内调料的剩余量,重量标记符的设置便于人们根据需求取调料,出料区形状的设置便于出料。
    6.进一步的,所述自动出料装置的结构包括:过料板、挡料板、连接板、旋转板、连接柱、旋转轴、第一连接轴、第二连接轴和移动杆,所述过料板设于储存区和暂存区内部的连接处、与储存区为一体式结构,过料板上设有过料孔、放置槽和移动槽;自动出料装置的结
    构设计实现了储存区关闭的时候出料区同步打开,而当储存区打开的时候出料区同步关闭,提高操作的便利性且调料不会漏出调料瓶外。
    7.进一步的,所述过料孔沿过料板的厚度方向设置,过料孔的数量设有若干个、呈规则阵列分布,所述放置槽和移动槽设于过料板的内部,放置槽呈圆形状,所述移动槽呈扇形状、与放置槽进行连通并延伸至储存区的外壁;过料孔及其分布方式的设置方便调料均匀的从储存区掉入暂存区内,放置槽的设置便于挡料板的放置,移动槽的设置便利移动杆的设置和移动。
    8.进一步的,所述挡料板设于放置槽内,它的形状和尺寸与放置槽相匹配,挡料板与过料板的通过转动轴进行连接,所述挡料板上设有通孔,所述通孔的数量和位置分布与过料孔一一对应;当挡料板旋转到通孔与过料孔重合的时候调料就可以从储存区内掉入暂存区,当挡料板旋转到通孔与过料孔完全错开的时候就关闭储存区停止掉料。
    9.进一步的,所述移动杆呈“7”字形、设于移动槽内,移动杆的一端固定于挡料板的圆周壁上,另一端穿过移动槽延伸至储存区外壁的外侧,所述连接板和旋转板设于出料区内,它们的数量均设有四块,连接板和旋转板交替分布;移动杆的设置起到对挡料板进行旋转的功能,连接板和旋转板的设置使得暂存区内可以实现开、关的功能。
    10.进一步的,所述所有连接板的一端均固定于出料区的内壁上,它们的另一端通过连接柱进行连接,所述连接板的内部为空心结构,所述旋转板的两侧端面均位于连接板内;连接板起到连接的作用,且空心结构的设计使得旋转板有空间可以进行旋转,旋转板两侧端面位于连接板内避免了调料的漏出。
    11.进一步的,所述所有旋转板的一端通过圆环进行连接,所述圆环套接于连接柱外壁上,所述每块旋转板的上端面均设有旋转轴,所述每根旋转轴的上端面通过第一连接轴连接形成一个圆;圆环套于连接柱上实现了旋转板可旋转的功能,旋转轴的和第一连接杆的设置在移动第一连接杆的时就可实现多块旋转板同时进行旋转的功能。
    12.进一步的,所述第二连接轴的一端固定于第一连接轴上,第二连接轴的另一端穿过过料板延伸至移动槽内并与移动杆进行连接固定,所述调料瓶的上端外壁上设有四根凸出条,所述凸出条呈均匀阵列分布;第二连接轴的设置使得人们只要操作移动杆就可以同时实现储存区和出料区的开、关,提高操作的便利性,凸出条的设置提高盖子闭合的快捷性。
    13.进一步的,所述瓶盖设于调料瓶的上端面,瓶盖的内径设置为与调料瓶的外径一致,瓶盖的外周壁上设有卡扣,所述卡扣位于瓶盖的两侧呈对称放置,卡扣的横截面呈“7”字形,它的内侧端面设有呈“u”字形的凸出块;瓶盖的设置提高调料的卫生性及可以防止调料盒受潮,卡扣和凸出块的设计提高盖子与调料瓶之间的密封性。
    14.进一步的,所述支架的结构包括支撑板和支撑脚,所述支撑板呈长方体形状、位于支撑脚的上方,支撑板沿它的厚度方向上设有若干个放置孔,所述支撑脚固定于支撑板的下端面,所述调料瓶设于放置孔内、架于支架上;支撑板和支撑脚的设置使得调料瓶可以以架空的方式放置在支架上、便于取料,放置孔数量的设置便于放置多个调料瓶可以装不同的调料。
    15.由上述描述可知,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自动出料陶瓷调料装置具有如下有益效果:储存区观察窗的设置提高观察调料瓶内调料剩余量的便利性,暂存区以及它上面的观
    察窗和重量标记符的设置使得人们在取调料时根据根据需求取料,出料区形状的设计提高了出料的流畅性和接料的便利性,自动出料装置的设置不仅可以提高出料的速度,还可以提高取料的便捷性,且能保证调料的卫生又不受潮,支架的设置可以放置多个调料瓶,方便人们装不同的调料,满足人们的需求。
    附图说明
    16.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17.图2为本实用新型调料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18.图3为本实用新型调料瓶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19.图4为本实用新型调料瓶的对半剖面结构示意图。
    20.图5为本实用新型瓶盖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1.图6为本实用新型支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2.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23.如图1、图2、图3、图4与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自动出料陶瓷调料装置:包括支架1、调料瓶2、瓶盖3和自动出料装置4,所述调料瓶2的结构包括:储存区21、暂存区22和出料区23,所述储存区21、暂存区22和出料区23从上至下依次分布,所述储存区21和暂存区22均为中空的圆柱体结构,它们的圆周壁上设均设有透明观察窗212,所述暂存区22固定于储存区21的下端面,暂存区22的外圆周壁和储存区21的外圆周壁之间设有支撑面211,所述位于暂存区22的观察窗212侧边的外壁上设有重量标记符221,所述出料区23 固定于暂存区22的下端面、呈从上至下直径逐渐变小的空心圆锥状,出料区23 的下端面设有出料口231,所述自动出料装置4设于储存区21、暂存区22和出料区23内;上述的一种自动出料陶瓷调料装置,储存区21有利于储存调料,调料可以根据需求从储存区21掉入暂存区22内,最后经出料区23的出料口231 出料,观察窗212的设置有利于即使不打开盖子也能观察到调料瓶2内调料的剩余量,重量标记符221的设置有利于人们根据需求取调料,出料区23形状的设置有利于出料。
    24.其中,所述自动出料装置4的结构包括:过料板41、挡料板42、连接板43、旋转板44、连接柱45、旋转轴46、第一连接轴47、第二连接轴48和移动杆49,所述过料板41设于储存区21和暂存区22内部的连接处、与储存区21为一体式结构,过料板41上设有过料孔411、放置槽412和移动槽413;自动出料装置4的结构设计实现了储存区21关闭的时候出料区23同步打开,而当储存区 21打开的时候出料区23同步关闭,有利于提高操作的便利性且调料不会漏出调料瓶2外。
    25.其中,所述过料孔411沿过料板41的厚度方向设置,过料孔411的数量设有若干个、呈规则阵列分布,所述放置槽412和移动槽413设于过料板41的内部,放置槽412呈圆形状,所述移动槽413呈扇形状、与放置槽412进行连通并延伸至储存区21的外壁;过料孔411及其分布方式的设置有利于调料均匀的从储存区21掉入暂存区22内,放置槽412的设置有利于挡料板42的放置,移动槽413的设置有利于移动杆49的设置和移动。
    26.其中,所述挡料板42设于放置槽412内,它的形状和尺寸与放置槽412相匹配,挡料板42与过料板41的通过转动轴422进行连接,所述挡料板42上设有通孔421,所述通孔421的数量和位置分布与过料孔411一一对应;当挡料板 42旋转到通孔421与过料孔411重合的时候调料就可以从储存区21内掉入暂存区22,当挡料板42旋转到通孔421与过料孔411完全错开的时候就关闭储存区 21停止掉料。
    27.其中,所述移动杆49呈“7”字形、设于移动槽413内,移动杆49的一端固定于挡料板42的圆周壁上,另一端穿过移动槽413延伸至储存区21外壁的外侧,所述连接板43和旋转板44设于出料区23内,它们的数量均设有四块,连接板43和旋转板44交替分布;移动杆49的设置有利于起到对挡料板42进行旋转的功能,连接板43和旋转板44的设置有利于暂存区22内可以实现开、关的功能。
    28.其中,所述所有连接板43的一端均固定于出料区23的内壁上,它们的另一端通过连接柱45进行连接,所述连接板43的内部为空心结构,所述旋转板 44的两侧端面均位于连接板43内;连接板43起到连接的作用,且空心结构的设计有利于旋转板44有空间可以进行旋转,旋转板44两侧端面位于连接板43 内有利于避免调料的漏出。
    29.其中,所述所有旋转板44的一端通过圆环441进行连接,所述圆环441套接于连接柱45外壁上,所述每块旋转板44的上端面均设有旋转轴46,所述每根旋转轴46的上端面通过第一连接轴47连接形成一个圆;圆环441套于连接柱45上有利于实现旋转板44可旋转的功能,旋转轴46的和第一连接杆的设置有利于在移动第一连接杆的时就可实现多块旋转板44同时进行旋转的功能。
    30.其中,所述第二连接轴48的一端固定于第一连接轴47上,第二连接轴48 的另一端穿过过料板41延伸至移动槽413内并与移动杆49进行连接固定,所述调料瓶2的上端外壁上设有四根凸出条24,所述凸出条24呈均匀阵列分布;第二连接轴48的设置有利于人们只要操作移动杆49就可以同时实现储存区21 和出料区23的开、关,提高操作的便利性,凸出条24的设置有利于提高盖子闭合的快捷性。
    31.其中,所述瓶盖3设于调料瓶2的上端面,瓶盖3的内径设置为与调料瓶2 的外径一致,瓶盖3的外周壁上设有卡扣31,所述卡扣31位于瓶盖3的两侧呈对称放置,卡扣31的横截面呈“7”字形,它的内侧端面设有呈“u”字形的凸出块32;瓶盖3的设置有利于提高调料的卫生性及有利于防止调料盒受潮,卡扣31和凸出块32的设计有利于提高盖子与调料瓶2之间的密封性。
    32.其中,所述支架1的结构包括支撑板11和支撑脚12,所述支撑板11呈长方体形状、位于支撑脚12的上方,支撑板11沿它的厚度方向上设有若干个放置孔13,所述支撑脚12固定于支撑板11的下端面,所述调料瓶2设于放置孔 13内、架于支架1上;支撑板11和支撑脚12的设置有利于调料瓶2可以以架空的方式放置在支架1上、便于取料,放置孔13数量的设置有利于放置多个调料瓶2可以装不同的调料。
    33.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正面”、“背面”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说明书中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属于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
    34.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设置”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相连、设置,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设置,或一体地连接、设置;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35.上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若干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设计构思并不局限于此,凡利用此构思对本实用新型进行非实质性的改动,均应属于侵犯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行为。

    技术特征:
    1.一种自动出料陶瓷调料装置,其结构包括支架(1)、调料瓶(2)和瓶盖(3),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自动出料装置(4),所述调料瓶(2)的结构包括:储存区(21)、暂存区(22)和出料区(23),所述储存区(21)、暂存区(22)和出料区(23)从上至下依次分布,所述储存区(21)和暂存区(22)均为中空的圆柱体结构,它们的圆周壁上设均设有透明观察窗(212),所述暂存区(22)固定于储存区(21)的下端面,暂存区(22)的外圆周壁和储存区(21)的外圆周壁之间设有支撑面(211),所述位于暂存区(22)的观察窗(212)侧边的外壁上设有重量标记符(221),所述出料区(23)固定于暂存区(22)的下端面、呈从上至下直径逐渐变小的空心圆锥状,出料区(23)的下端面设有出料口(231),所述自动出料装置(4)设于储存区(21)、暂存区(22)和出料区(23)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出料陶瓷调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出料装置(4)的结构包括:过料板(41)、挡料板(42)、连接板(43)、旋转板(44)、连接柱(45)、旋转轴(46)、第一连接轴(47)、第二连接轴(48)和移动杆(49),所述过料板(41)设于储存区(21)和暂存区(22)内部的连接处、与储存区(21)为一体式结构,过料板(41)上设有过料孔(411)、放置槽(412)和移动槽(413)。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自动出料陶瓷调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料孔(411)沿过料板(41)的厚度方向设置,过料孔(411)的数量设有若干个、呈规则阵列分布,所述放置槽(412)和移动槽(413)设于过料板(41)的内部,放置槽(412)呈圆形状,所述移动槽(413)呈扇形状、与放置槽(412)进行连通并延伸至储存区(21)的外壁。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自动出料陶瓷调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料板(42)设于放置槽(412)内,它的形状和尺寸与放置槽(412)相匹配,挡料板(42)与过料板(41)的通过转动轴(422)进行连接,所述挡料板(42)上设有通孔(421),所述通孔(421)的数量和位置分布与过料孔(411)一一对应。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自动出料陶瓷调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杆(49)呈“7”字形、设于移动槽(413)内,移动杆(49)的一端固定于挡料板(42)的圆周壁上,另一端穿过移动槽(413)延伸至储存区(21)外壁的外侧,所述连接板(43)和旋转板(44)设于出料区(23)内,它们的数量均设有四块,连接板(43)和旋转板(44)交替分布。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自动出料陶瓷调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所有连接板(43)的一端均固定于出料区(23)的内壁上,它们的另一端通过连接柱(45)进行连接,所述连接板(43)的内部为空心结构,所述旋转板(44)的两侧端面均位于连接板(43)内。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自动出料陶瓷调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所有旋转板(44)的一端通过圆环(441)进行连接,所述圆环(441)套接于连接柱(45)外壁上,所述每块旋转板(44)的上端面均设有旋转轴(46),所述每根旋转轴(46)的上端面通过第一连接轴(47)连接形成一个圆。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自动出料陶瓷调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轴(48)的一端固定于第一连接轴(47)上,第二连接轴(48)的另一端穿过过料板(41)延伸至移动槽(413)内并与移动杆(49)进行连接固定,所述调料瓶(2)的上端外壁上设有四根凸出条(24),所述凸出条(24)呈均匀阵列分布。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出料陶瓷调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瓶盖(3)设于调料瓶(2)的上端面,瓶盖(3)的内径设置为与调料瓶(2)的外径一致,瓶盖(3)的外周壁上
    设有卡扣(31),所述卡扣(31)位于瓶盖(3)的两侧呈对称放置,卡扣(31)的横截面呈“7”字形,它的内侧端面设有呈“u”字形的凸出块(32)。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出料陶瓷调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1)的结构包括支撑板(11)和支撑脚(12),所述支撑板(11)呈长方体形状、位于支撑脚(12)的上方,支撑板(11)沿它的厚度方向上设有若干个放置孔(13),所述支撑脚(12)固定于支撑板(11)的下端面,所述调料瓶(2)设于放置孔(13)内、架于支架(1)上。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厨房用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自动出料陶瓷调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其结构包括:支架、调料瓶、瓶盖和自动出料装置,所述调料瓶的结构包括:储存区、暂存区和出料区,所述储存区和暂存区均为中空的圆柱体结构,它们的外壁上设均设有透明观察窗,所述暂存区和储存区的外壁之间设有支撑面,所述位于暂存区的观察窗侧边的外壁上设有重量标记符,所述出料区呈从上至下直径逐渐变小的空心圆锥状,出料区的下端面设有出料口,所述自动出料装置设于调料瓶内;上述的一种自动出料陶瓷调料装置,可以提高调料瓶内调料的卫生和出料的便利性,还方便观察调料瓶内的调料剩余量,且可以根据需求决定调料出料的重量,方便人们的烹饪。饪。饪。


    技术研发人员:庄锦贵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福建省德化县华泰陶瓷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11.15
    技术公布日:2022/5/25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c.8miu.com/read-18863.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