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精准配药系统的制作方法

    专利查询2023-09-30  76



    1.本实用新型涉及自来水处理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精准配药系统。


    背景技术:

    2.自来水厂常规处理工艺包括混凝、沉淀、过滤和消毒等环节,投加药剂主要为聚合氯化铝(pac)及次氯酸钠。混凝处理为整个水处理过程的第一个环节,通过投加混凝剂与原水中的颗粒物相互碰撞和接触,形成矾花,是整个水处理的基础。pac原液进厂后,一般需经过一定比例稀释混合搅拌后,配成生产需要的浓度溶液后进行连续投加,若pac溶液配药浓度不准确,混合搅拌不均匀,将造成加药浓度偏差大,引起浊度升高,水质恶化。目前,水厂通常采用液位计配药、机械搅拌机混合搅拌等组成的配药控制系统进行pac配药,当药池液位用至接近池底时,手动切换药池继续加药保证生产工作。这种配药模式存在以下问题:
    3.1)通过肉眼或液位计判断进入药池的pac原液量及清水量,加药过程中, pac原液与清水进入药池,初步混合及进水进药过程容易出现泡沫、液位面波动,导致肉眼或液位计读书存在误差较大,以本水厂为例,配置一池300kg (0.268m2)的pac原液的药液,若以液位计做计量依据,液位出现正常偏差 0.01m,则pac偏差量为0.01*3.75=0.0375m2,偏差达到14%,实际液位计波动可能更大,无法有效控制溶液浓度比例。
    4.2)完成溶液投加后,需手动开启搅拌机进行混合搅拌,待一段时间后再手动关闭搅拌机,容易出现生产操作人员处理其他问题忘记关闭搅拌机,搅拌机长时间运行电机存在烧毁风险;
    5.3)传统机械搅拌机,搅拌效率低,长时间搅拌仍存在搅拌不均匀现象;搅拌机因长期浸泡在药池中,容易螺杆、叶轮易锈蚀,维修更换麻烦;
    6.4)手动切换药池,受人为因素干扰大,容易出现迟切换、忘切换的情况,导致加药泵抽空,加药停止的风险。
    7.因此,随着人们对饮用水水质需求的日益增长,如何确保投加药液浓度准确、混合均匀,连续正常加药从而保证出厂水水质稳定达标,一直是困扰本行业的一个难题。


    技术实现要素:

    8.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存在配药浓度不准确、混合搅拌不均匀、人员切换药池容易滞后、甚至因忘记切换导致加药泵抽空的问题,提供一种精准配药系统。
    9.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构造一种精准配药系统,包括控制系统、与药池连接的进水管道和进药管道、设置在所述进水管道上的进水电动阀和进水流量计、设置在所述进药管道上的进药电动阀和进药流量计、安装于药池的曝气管、设置于所述曝气管上用于控制压缩气体是否进入所述曝气管的曝气电磁阀,所述进水电动阀、进药电动阀、进水流量计、进药流量计、曝气电磁阀分别与所述控制系统连接,所述控制系统用于在配药时打开所述进水电动阀、进药电动阀,在进水流量计、进药流量计监测到的流
    量到达对应的需求量时关闭进水电动阀、进药电动阀后开启曝气电磁阀。
    10.优选地,所述曝气管铺在药池的池底四周一圈,所述曝气管是带多个气孔的pvc花管。
    11.优选地,所述进水流量计和所述进药流量计均是采用的带485通讯功能的流量计,所述流量计与所述控制系统之间通过485通讯方式连接。
    12.优选地,还包括设置于药池顶部的用于监测药池的液位值的液位计、与药池连接的出药管道和设置在所述出药管道上的出药电动阀,所述液位计、出药电动阀分别与所述控制系统连接。
    13.优选地,药池的数量为多个,多个药池共用一个所述进水流量计以及一个所述进药流量计;
    14.所述进水管道包括进水主干管道和与所述进水主干管道连接的多个进水支线管道,多个进水支线管道与多个药池一一对应连接,所述进水主干管道上设置一个所述进水流量计,每一个所述进水支线管道上设置一个所述进水电动阀且配药时任意时刻仅有一个所述进水电动阀打开;
    15.所述进药管道包括进药主干管道和与所述进药主干管道连接的多个进药支线管道,多个进药支线管道与多个药池一一对应连接,所述进药主干管道上设置一个所述进药流量计,每一个所述进药支线管道上设置一个所述进药电动阀且配药时任意时刻仅有一个所述进药电动阀打开;
    16.每一个药池顶部都设置一个所述液位计,每一个药池的出药管道上设置一个所述出药电动阀,且所有药池的出药管道并接后输出。
    17.优选地,所述进水主干管道上设置有进水电动总阀和一个手动阀;所述进药主干管道通过多个进药支管连接对应的多个原液池,每一个所述进药支管上设置有一个电动阀和手动阀;每一所述进水支线管道以及每一所述进药支线管道上还均配置有一个手动阀;每一所述出药管道上还设置有手动阀。
    18.优选地,多个药池的所述曝气管连接至同一根通入压缩空气的输气管道,所述输气管道上设置有手动阀。
    19.本实用新型的精准配药系统,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流量计作为药量控制依据,采用曝气搅拌方式替代传统机械搅拌,可以提高pac配药精准性,降低水厂生产控制风险,提高水质保障能力,降低设备维修维护成本。
    附图说明
    20.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21.图1是本实用新型精准配药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22.图2是本实用新型精准配药系统的具体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3.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典型实施例。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更加透彻全面。
    24.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25.本实用新型总的思路是:传统配药控制方式是通过肉眼或液位计判断进入配药池的pac原液量及清水量,通过手动启动搅拌机一段时间后,停止搅拌,完成配药工作,人工判断药池液位很低后进行手动切换或通过plc程序设定进行液位切换,这种配药模式存在配药浓度不准确、混合搅拌不均匀、人员切换药池容易滞后、甚至因忘记切换导致加药泵抽空等问题。为此,参考图1,本实用新型构造了一种精准配药系统,包括控制系统、与药池连接的进水管道和进药管道、设置在所述进水管道上的进水电动阀和进水流量计、设置在所述进药管道上的进药电动阀和进药流量计、安装于药池的曝气管、设置于所述曝气管上用于控制压缩气体是否进入所述曝气管的曝气电磁阀,所述进水电动阀、进药电动阀、进水流量计、进药流量计、曝气电磁阀、液位计分别与所述控制系统连接,所述控制系统用于在配药时打开所述进水电动阀、进药电动阀,在进水流量计、进药流量计监测到的流量到达对应的需求量时关闭进水电动阀、进药电动阀后开启曝气电磁阀,如此,本实用新型通过流量计作为药量控制依据,采用曝气搅拌方式替代传统机械搅拌,可以提高pac配药精准性,降低水厂生产控制风险,提高水质保障能力,降低设备维修维护成本。
    26.为了更好的理解上述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说明书附图以及具体的实施方式对上述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说明,应当理解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以及实施例中的具体特征是对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详细的说明,而不是对本技术技术方案的限定,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以及实施例中的技术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27.参考图1,本实用新型的精准配药系统包括:控制系统(比如plc)、与药池连接的进水管道和进药管道、设置在所述进水管道上的进水电动阀和进水流量计、设置在所述进药管道上的进药电动阀和进药流量计、安装于药池的曝气管、设置于所述曝气管上用于控制压缩气体是否进入所述曝气管的曝气电磁阀、设置于药池顶部的用于监测药池的液位值的液位计、与药池连接的出药管道和设置在所述出药管道上的出药电动阀。
    28.其中,所述进水电动阀、进药电动阀、进水流量计、进药流量计、曝气电磁阀、液位计、出药电动阀分别与所述控制系统连接,所述控制系统用于在配药时打开所述进水电动阀、进药电动阀,在进水流量计、进药流量计监测到的流量(进水、进药的需求量是可以由用户预先设定的)到达对应的需求量时关闭进水电动阀、进药电动阀后开启曝气电磁阀,采用曝气搅拌方式替代传统机械搅拌,根据需要曝气预设时间后再关闭曝气电磁阀即可。
    29.具体的,所述曝气管铺在药池的池底四周一圈,所述曝气管是带多个气孔的pvc花管。
    30.具体的,所述进水流量计和所述进药流量计均是采用的带485通讯功能的流量计,所述流量计与所述控制系统之间通过485通讯方式连接。
    31.参考图2,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药池的数量为多个,本实施例中仅画出了三个。每一个药池顶部都设置一个所述液位计,每一个药池的出药管道上设置一个所述出药电动阀,且所有药池的出药管道并接后输出。可以为每一个药池分配一个所述进水流量计、一个所述进药流量计,但是本实施例中优选为,多个药池共用一个所述进水流量计以及一个所述进药流量计,具体的:当药池有多个时,所述进水管道包括进水主干管道和与所述进水主干管道连接的多个进水支线管道,多个进水支线管道与多个药池一一对应连接,所述进水主干管道上设置一个所述进水流量计,每一个所述进水支线管道上设置一个所述进水电动阀且配药时任意时刻仅有一个所述进水电动阀打开。同理,所述进药管道包括进药主干管道和与所述进药主干管道连接的多个进药支线管道,多个进药支线管道与多个药池一一对应连接,所述进药主干管道上设置一个所述进药流量计,每一个所述进药支线管道上设置一个所述进药电动阀且配药时任意时刻仅有一个所述进药电动阀打开。进一步地,所述进水主干管道上设置有进水电动总阀和一个手动阀;所述进药主干管道通过多个进药支管连接对应的多个原液池,每一个所述进药支管上设置有一个电动阀和手动阀;每一所述进水支线管道以及每一所述进药支线管道上还均配置有一个手动阀;每一所述出药管道上还设置有手动阀。多个药池的所述曝气管连接至同一根通入压缩空气的输气管道,所述输气管道上设置有手动阀。
    32.本实施例的有益效果是,不再是以液位作为控制依据,而是改为以流量计作为药量控制依据,采用曝气搅拌方式替代传统机械搅拌,可以提高pac配药精准性,降低水厂生产控制风险,提高水质保障能力;降低设备维修维护成本;减少人员工作量,通过自动控制完成配药、切换药池工作。
    33.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示意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启示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和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情况下,还可做出很多形式,这些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精准配药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系统、与药池连接的进水管道和进药管道、设置在所述进水管道上的进水电动阀和进水流量计、设置在所述进药管道上的进药电动阀和进药流量计、安装于药池的曝气管、设置于所述曝气管上用于控制压缩气体是否进入所述曝气管的曝气电磁阀,所述进水电动阀、进药电动阀、进水流量计、进药流量计、曝气电磁阀分别与所述控制系统连接,所述控制系统用于在配药时打开所述进水电动阀、进药电动阀,在进水流量计、进药流量计监测到的流量到达对应的需求量时关闭进水电动阀、进药电动阀后开启曝气电磁阀。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精准配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曝气管铺在药池的池底四周一圈,所述曝气管是带多个气孔的pvc花管。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精准配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流量计和所述进药流量计均是采用的带485通讯功能的流量计,所述流量计与所述控制系统之间通过485通讯方式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精准配药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于药池顶部的用于监测药池的液位值的液位计、与药池连接的出药管道和设置在所述出药管道上的出药电动阀,所述液位计、出药电动阀分别与所述控制系统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精准配药系统,其特征在于,药池的数量为多个,多个药池共用一个所述进水流量计以及一个所述进药流量计;所述进水管道包括进水主干管道和与所述进水主干管道连接的多个进水支线管道,多个进水支线管道与多个药池一一对应连接,所述进水主干管道上设置一个所述进水流量计,每一个所述进水支线管道上设置一个所述进水电动阀且配药时任意时刻仅有一个所述进水电动阀打开;所述进药管道包括进药主干管道和与所述进药主干管道连接的多个进药支线管道,多个进药支线管道与多个药池一一对应连接,所述进药主干管道上设置一个所述进药流量计,每一个所述进药支线管道上设置一个所述进药电动阀且配药时任意时刻仅有一个所述进药电动阀打开;每一个药池顶部都设置一个所述液位计,每一个药池的出药管道上设置一个所述出药电动阀,且所有药池的出药管道并接后输出。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精准配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主干管道上设置有进水电动总阀和一个手动阀;所述进药主干管道通过多个进药支管连接对应的多个原液池,每一个所述进药支管上设置有一个电动阀和手动阀;每一所述进水支线管道以及每一所述进药支线管道上还均配置有一个手动阀;每一所述出药管道上还设置有手动阀。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精准配药系统,其特征在于,多个药池的所述曝气管连接至同一根通入压缩空气的输气管道,所述输气管道上设置有手动阀。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精准配药系统,包括控制系统、与药池连接的进水管道和进药管道、设置在进水管道上的进水电动阀和进水流量计、设置在进药管道上的进药电动阀和进药流量计、安装于药池的曝气管、设置于曝气管上的曝气电磁阀,控制系统用于在配药时打开进水电动阀、进药电动阀,在进水流量计、进药流量计监测到的流量到达对应的需求量时关闭进水电动阀、进药电动阀后开启曝气电磁阀,本实用新型通过流量计作为药量控制依据,采用曝气搅拌方式替代传统机械搅拌,可以提高PAC配药精准性,降低水厂生产控制风险,提高水质保障能力,降低设备维修维护成本。维修维护成本。维修维护成本。


    技术研发人员:廖嘉伟 崔松锋 唐树强 陈铁成 贾志超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深圳市深水光明水务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11.12
    技术公布日:2022/5/25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c.8miu.com/read-18888.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