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尖端带光源的导丝

    专利查询2023-10-03  94



    1.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置管治疗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尖端带光源的导丝。


    背景技术:

    2.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病人会选择picc置管和介入手术治疗,此类技术都需要使用导丝引导置管或是到达介入手术中的目标治疗位置,使导丝经预定腔道到达目标位置是此类操作技术的关键。
    3.现有的picc置管治疗过程中,还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为使导丝在人体内经预定腔道到达目标位置,操作人员需掌握导丝的位置和走向信息,临床中常用的可视技术是b超和x线显影来辅助判定导丝位置,b超的成像效果不够直观且需操作者熟练掌握使用超声成像技能,x线有直观的显影效果,但是需要特定的场所和大型设备,不方便直接进行治疗,文献报道picc置管异位的发生率达12.5%,置管异位可直接对患者的治疗造成较坏的影响,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尖端带光源的导丝。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安放置管的过程中可为操作者提供有效的可视信息的尖端带光源的导丝,可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尖端带光源的导丝,包括导管,所述导管的侧端安装有拆卸柄,且导管的侧端活动嵌于拆卸柄的内侧;引导机构,所述拆卸柄的侧端安装有引导机构,且引导机构的侧端安装有控制机构。
    6.优选的,所述引导机构包括固定安装于拆卸柄左侧端的限位筒,所述导管的内侧活动嵌有导丝,且导丝的左侧端固定嵌于限位筒的内侧,所述导丝的内侧固定安装有通电线,且通电线的右侧端固定安装有灯珠,所述限位筒的内侧安装有限位件,且限位件的上端安装有传动件,在插入导管的过程中,灯珠可发出光亮,因导管是放置在人体浅组织内的,灯珠发出的光亮可透过导管以及人体组织,提供医生观察导管的位置走向。
    7.优选的,所述控制机构包括固定安装于限位筒左侧端的电源,且电源的左侧端活动嵌有开关一,所述限位筒的内部右侧端固定安装有开关二,所述通电线的左侧端贯穿于限位筒,且固定嵌于开关二的内侧,所述开关二与电源之间固定安装有连接导线,所述开关二的内侧活动嵌有开关按钮,且两者通过连接轴为活动连接,使用者可通过开关一将电源启动,使电机进行运转。
    8.优选的,所述传动件包括固定安装于限位筒内部左侧端的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固定安装有往复丝杆,且往复丝杆的右侧端活动嵌于限位筒的内侧,所述往复丝杆的外表面活动啮合有活动块,所述电机的上端安装有限位滑轨,且限位滑轨与限位筒为固定连接,所述活动块的上端活动嵌于限位滑轨的内侧,所述活动块与开关按钮为活动连接,电机在通电后,可使活动块从右至左再从左至右的进行移动。
    9.优选的,所述限位件包括固定安装于限位筒内侧的固定座,所述固定座的右侧端
    固定安装有固定筒,所述固定筒的内侧活动嵌有活动杆,且活动杆的右侧端固定安装有压块,所述压块与开关按钮为活动连接,所述活动杆的左侧端对应固定筒的内侧安装有连接盘,且连接盘的左侧端安装有弹簧,弹簧产生的弹力,在活动块不在对开关按钮下压后,其活动杆可通过压块将开关按钮下压。
    10.优选的,所述灯珠为冷光源led灯,导丝尖端的灯珠为冷光源的led灯能避免高温灼伤人体组织。
    11.优选的,所述导管的内径与导丝的外径一致,以保证导管和导丝在进行置放作业时的稳定性。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3.1.本实用新型通过引导机构和控制机构的配合,在对患者进行picc治疗时,导管和导丝同时插入患者的静脉内部,在插入过程中导丝尖端的灯珠可产生冷光,其冷光可透过导管和浅皮下组织,以便医生在将导管插入患者组织内的过程中,可实时观察的导管的位置,从而避免发生导管异位的现象,显著提高置管成功率;
    14.2.本实用新型通过传动件件和限位件的配合,往复丝杆转动将活动块向左移动,同时弹簧产生的弹力,使压块将开关按钮下压,便可使通电线通电,从而使灯珠发亮;
    15.3.本实用新型中灯珠为冷光源led灯,导丝尖端的灯珠为冷光源的led灯能避免高温灼伤人体组织,导管的内径与导丝的外径一致,以保证导管和导丝在进行置放作业时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16.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17.图2为本实用新型导管结构剖视图;
    18.图3为本实用新型连接导线结构示意图;
    19.图4为本实用新型弹簧结构示意图;
    20.图5为本实用新型往复丝杆结构示意图。
    21.图中:1-导管;2-拆卸柄;3-引导机构;4-控制机构;5-传动件;6-限位件;7-活动杆;8-限位筒;9-导丝;10-通电线;11-灯珠;12-电源;13-开关一;14-连接导线;15-开关二;16-电机;17-限位滑轨;18-往复丝杆;19-活动块;20-开关按钮;21-压块;22-固定座;23-固定筒;24-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22.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3.实施例1
    24.请参阅图1-图5,图示中的一种尖端带光源的导丝,包括导管1,导管1的侧端安装有拆卸柄2,且导管1的侧端活动嵌于拆卸柄2的内侧;引导机构3,拆卸柄2的侧端安装有引导机构3,且引导机构3的侧端安装有控制机构4。
    25.引导机构3包括固定安装于拆卸柄2左侧端的限位筒8,导管1的内侧活动嵌有导丝9,且导丝9的左侧端固定嵌于限位筒8的内侧,导丝9的内侧固定安装有通电线10,且通电线10的右侧端固定安装有灯珠11,限位筒8的内侧安装有限位件6,且限位件6的上端安装有传动件5,在插入导管1的过程中,灯珠11可发出光亮,因导管1是放置在人体浅组织内的,灯珠11发出的光亮可透过导管1以及人体组织,提供医生观察导管1的位置走向。
    26.控制机构4包括固定安装于限位筒8左侧端的电源12,且电源12的左侧端活动嵌有开关一13,限位筒8的内部右侧端固定安装有开关二15,通电线10的左侧端贯穿于限位筒8,且固定嵌于开关二15的内侧,开关二15与电源12之间固定安装有连接导线14,开关二15的内侧活动嵌有开关按钮20,且两者通过连接轴为活动连接,使用者可通过开关一13将电源12启动,使电机16进行运转。
    27.可有效引导操作者进行置管插入作业的工作原理:医生在需要将置管插入至患者体内进行治疗时,使用者通过开关一13将电源12开启,使传动件5缓慢的运行,在传动件5运行过程中使通电线10通电,便可使灯珠11发出光亮,在医生将导管1匀速插入患者的静脉中时,灯珠11发出的光亮可透过导管1以及人体的浅组织层,使医生可实时观察到灯珠11的位置,通过导丝9尖端的灯珠11,能有效的引导医生克服置管插入作业的难点,避免置管异位,显著提高置管的成功率,其中导丝9的内部嵌有光导纤维,在作业中光导纤维可使导丝9通体发光。
    28.实施例2
    29.请参阅图3-图5,本实施方式对于实施例1进一步说明,图示中传动件5包括固定安装于限位筒8内部左侧端的电机16,电机16的型号为xc37gb30-c,电机16的输出端固定安装有往复丝杆18,且往复丝杆18的右侧端活动嵌于限位筒8的内侧,往复丝杆18的外表面活动啮合有活动块19,电机16的上端安装有限位滑轨17,且限位滑轨17与限位筒8为固定连接,活动块19的上端活动嵌于限位滑轨17的内侧,活动块19与开关按钮20为活动连接,电机16在通电后,可使活动块19从右至左再从左至右的进行移动。
    30.限位件6包括固定安装于限位筒8内侧的固定座22,固定座22的右侧端固定安装有固定筒23,固定筒23的内侧活动嵌有活动杆7,且活动杆7的右侧端固定安装有压块21,压块21与开关按钮20为活动连接,活动杆7的左侧端对应固定筒23的内侧安装有连接盘,且连接盘的左侧端安装有弹簧24,弹簧24产生的弹力,在活动块19不在对开关按钮20下压后,其活动杆7可通过压块21将开关按钮20下压。
    31.本实施例中:在电源12启动后,可使电机16在一定时间内处于通电状态,使往复丝杆18带动活动块19从右至左再从左至右的移动一个来回,活动块19在限位滑轨17的限制下,从右往左移动时,可使开关按钮20的上半部分不在受到活动块19的限制,从而弹簧24产生的弹力可使活动杆7通过压块21将开关按钮20的下半部分进行下压,从而使开关二15处于开启状态,便可使通电线10以及灯珠11通电,在活动块19从左至右进行移动,直至移动到最右端时,可再次将开关按钮20的上半部分下压,并在连接轴的限制下,使开关按钮20的下半部分翘起,使开关二15处于关闭状态,便可使通电线10以及断电,从而实现在一定时间内,可自动将灯珠11关闭,避免使用人员的误操作使灯珠11长时间持续打开对患者组织造成损伤。
    32.实施例3
    33.请参阅图1和图2,本实施方式对于其它实施例进一步说明,图中一种尖端带光源的导丝,包括导管1,导管1的侧端安装有拆卸柄2,且导管1的侧端活动嵌于拆卸柄2的内侧;引导机构3,拆卸柄2的侧端安装有引导机构3,且引导机构3的侧端安装有控制机构4。
    34.其中,灯珠11为冷光源led灯,导丝9尖端的灯珠11为冷光源的led灯能避免高温灼伤人体组织。
    35.其中,导管1的内径与导丝9的外径一致,以保证导管1和导丝9在进行置放作业时的稳定性。
    36.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
    ”‑“
    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37.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技术特征:
    1.一种尖端带光源的导丝,其特征在于,包括:导管(1),所述导管(1)的侧端安装有拆卸柄(2),且导管(1)的侧端活动嵌于拆卸柄(2)的内侧;引导机构(3),所述拆卸柄(2)的侧端安装有引导机构(3),且引导机构(3)的侧端安装有控制机构(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尖端带光源的导丝,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导机构(3)包括固定安装于拆卸柄(2)左侧端的限位筒(8),所述导管(1)的内侧活动嵌有导丝(9),且导丝(9)的左侧端固定嵌于限位筒(8)的内侧,所述导丝(9)的内侧固定安装有通电线(10),且通电线(10)的右侧端固定安装有灯珠(11),所述限位筒(8)的内侧安装有限位件(6),且限位件(6)的上端安装有传动件(5)。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尖端带光源的导丝,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机构(4)包括固定安装于限位筒(8)左侧端的电源(12),且电源(12)的左侧端活动嵌有开关一(13),所述限位筒(8)的内部右侧端固定安装有开关二(15),所述通电线(10)的左侧端贯穿于限位筒(8),且固定嵌于开关二(15)的内侧,所述开关二(15)与电源(12)之间固定安装有连接导线(14),所述开关二(15)的内侧活动嵌有开关按钮(20),且两者通过连接轴为活动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尖端带光源的导丝,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件(5)包括固定安装于限位筒(8)内部左侧端的电机(16),所述电机(16)的输出端固定安装有往复丝杆(18),且往复丝杆(18)的右侧端活动嵌于限位筒(8)的内侧,所述往复丝杆(18)的外表面活动啮合有活动块(19),所述电机(16)的上端安装有限位滑轨(17),且限位滑轨(17)与限位筒(8)为固定连接,所述活动块(19)的上端活动嵌于限位滑轨(17)的内侧,所述活动块(19)与开关按钮(20)为活动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尖端带光源的导丝,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件(6)包括固定安装于限位筒(8)内侧的固定座(22),所述固定座(22)的右侧端固定安装有固定筒(23),所述固定筒(23)的内侧活动嵌有活动杆(7),且活动杆(7)的右侧端固定安装有压块(21),所述压块(21)与开关按钮(20)为活动连接,所述活动杆(7)的左侧端对应固定筒(23)的内侧安装有连接盘,且连接盘的左侧端安装有弹簧(24)。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尖端带光源的导丝,其特征在于:所述灯珠(11)为冷光源led灯。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尖端带光源的导丝,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管(1)的内径与导丝(9)的外径一致。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尖端带光源的导丝,包括导管,所述导管的侧端安装有拆卸柄,且导管的侧端活动嵌于拆卸柄的内侧;引导机构,所述拆卸柄的侧端安装有引导机构,且引导机构的侧端安装有控制机构,本实用新型通过引导机构和控制机构的配合,在对患者进行PICC治疗时,导管和导丝同时插入患者的静脉内部,在插入过程中导丝尖端的灯珠可产生冷光,其冷光可透过导管和浅皮下组织,以便医生在将导管插入患者组织内的过程中,可实时观察的导管的位置,从而避免发生导管异位的现象,显著提高置管成功率。率。率。


    技术研发人员:曾志鹏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广州呼吸中心)
    技术研发日:2021.07.08
    技术公布日:2022/5/25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c.8miu.com/read-18931.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