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属于机械加工工具,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工件底部成型的小冲。
背景技术:
2.在某工件底部冲压成型加工时,会用到小冲,其包括冲头和字模两部分,通过冲头形成工件底部底料室的深度和料台高度,通过字模形成工件底部的制造标识。现有的小冲,冲头通过字模中间的孔放入字模中,冲头与字模之间没有固定。冲头突出字模的高度决定了产品底料室的深度和料台高度,而冲头突出字模的高度是依靠采用不同高度的冲头垫子来控制的,由于字模和冲头有加工误差,因此每次更换冲头或是字模后,都要选用不同高度的垫子来得到合适的突出高度,产品底料室的深度和料台高度公差仅有0.10mm,这就要求每种规格冲头垫子的高度相差不能太大,造成了冲头垫子高度规格很多,在更换工装时选用很麻烦,还经常出现没有合适的冲头垫子的情况,所以需要改进小冲的结构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3.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就是提供一种可调节冲头突出字模高度的小冲,它能方便调节冲头突出字模的高度,不再依靠更换冲头垫子来调节高度,同时也方便更换冲头,能够缩短工装的调整时间。
4.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通过这样的技术方案实现的,它包括冲头和字模,冲头通过字模顶部中间的螺纹孔置入字模中。
5.优选地,连接螺纹的螺距为0.75mm。
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是:冲头与字模采用螺纹配合,可以方便调节冲头突出字模的高度,不再依靠更换冲头垫子来调节高度,不再需要准备各种规格的冲头垫子,同时也方便更换冲头,缩短了工装的调整时间。
附图说明
7.本实用新型的附图说明如下:
8.图1为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9.图2为冲头的结构示意图。
10.图中,1、冲头;2、字模;1a、六角形调节部;1b、螺纹部;1c、加工工作部。
具体实施方式
11.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12.为了清楚描述实用新型内容,本专利申请使用方位词“上”、“下”、“顶部”所述“上”、“下”及“顶部”是依据以上附图的布设方位来确定的,在本实用新型的实际使用方向发生改变,其方位的称谓随之改变,不能视为对专利保护范围的限制。
13.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冲头1和字模2,冲头1通过字模2顶部中间的螺纹孔置入字模中。
14.所述冲头1从下至上为六角形调节部1 a、螺纹部1b和加工工作部1c;所述字模2中心部为空腔,便于通过内六角扳手旋转六角形调节部1a,调节冲头1突出字模2的高度,所述字模2顶部的台阶面中心开有与冲头1配合的螺纹孔。该连接螺纹的螺距为0.75mm,采用标准的细牙螺纹,便于加工,并且细牙螺纹调节冲头高度更准确。
实施例
15.本实施例参见图1,包括冲头1和字模2,冲头1通过字模2顶部中间的螺纹孔置入字模中。所述的字模2中心部为空腔,字模2顶部的台阶面中心开有螺纹孔,与冲头螺纹部1b连接,连接螺纹的螺距为0.75mm,螺纹长度为10mm。
16.参见图2,所述冲头1由上至下为六角形调节部1a、螺纹部1b和加工工作部1c;加工工作部1c的直径为8.96mm,螺纹部1b的外径为10mm,通过调节冲头1旋入字模2的旋入量,就能调整冲头1突出字模2的高度,不再需要更换冲头垫子,调节方便。
技术特征:
1.一种可调节冲头突出字模高度的小冲,包括冲头(1)和字模(2),其特征是:冲头(1)通过字模(2)顶部中间的螺纹孔置入字模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冲,其特征是:所述冲头(1)从下至上为六角形调节部(1a)、螺纹部(1b)和加工工作部(1c);所述字模(2)中心部为空腔、顶部的台阶面中心开有与冲头(1)配合的螺纹孔。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小冲,其特征是:连接螺纹的螺距为0.75mm。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调节冲头突出字模高度的小冲,它包括冲头(1)和字模(2),冲头(1)通过字模(2)顶部中间的螺纹孔置入字模中。所述冲头(1)从下至上为六角形调节部(1a)、螺纹部(1b)和加工工作部(1c);所述字模(2)中心部为空腔、顶部的台阶面中心开有与冲头(1)配合的螺纹孔。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能方便调节冲头突出字模的高度,不再依靠更换冲头垫子来调节高度,同时也方便更换冲头,缩短了工装的调整时间。缩短了工装的调整时间。缩短了工装的调整时间。
技术研发人员:霍永清 袁野 殷乾阳 蒲伟 秦克斌 奚望 李永禄 王法灵 刘今朝 邱宏彬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重庆嘉陵特种装备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10.28
技术公布日:2022/5/25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c.8miu.com/read-189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