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光板平面翘曲度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专利查询2023-10-05  122



    1.本实用新型涉及背光板检测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背光板平面翘曲度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2.背光板是用来确保液晶显示屏背后发出光亮的装置,一般通过薄的合金冲压后进行注胶而来,背光板在搬运过程中人工或设备施加过大的力、或多片重叠放置时都容易产生变形,在变形量过大的情况下容易导致组装好的手机等电子设备的屏幕内出现白点,影响了电子设备的使用,因此需要对组装前的背光板进行平面翘曲度检测,以确认良品与次品状况。由于背光板的生产、组装量较大,采用人工检测的方式劳动强度大,效率不高,且容易判断失误,难以满足工业生产的需求。
    3.应该注意,上面对技术背景的介绍只是为了方便对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说明,并方便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而阐述的。不能仅仅因为这些方案在本申请的背景技术部分进行了阐述而认为上述技术方案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能自动完成背光板平面翘曲度检测的装置,以提高检测效率及可靠性。
    5.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背光板平面翘曲度检测装置,包括相机以及固定相机的相机固定座,所述相机的下方设置有透明台板,所述透明台板上放置待检测的产品,所述透明台板的一侧布置有平面反射镜和光源,所述光源打光使产品在所述透明台板上产生倒影,并在所述平面反射镜上成像,所述相机获取所述平面反射镜的成像,通过系统设定的算法确认平面翘曲度。
    6.进一步地,所述透明台板为玻璃材质。
    7.进一步地,还包括主支座,所述相机固定座安装在所述主支座的顶端,所述主支座上设置有竖直的导轨,所述导轨上滑动连接有调节架,所述调节架的末端连接有安装框架,所述透明台板、所述平面反射镜以及所述光源均与所述安装框架固定连接。
    8.进一步地,所述平面反射镜固定设置在反射镜安装板上,所述反射镜安装板与反射镜底座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所述反射镜底座与所述安装框架固定连接。
    9.进一步地,所述反射镜安装板相对所述反射镜底座的转角范围为30~70度。
    10.进一步地,所述光源包括光源底座以及与所述光源底座固定的光发射头,所述光源底座与所述安装框架固定连接。
    11.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方案有如下的有益效果:
    1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背光板平面翘曲度检测装置,依靠透明台板下方设置的光源和上方设置的平面反射镜,使相机能获取产品本体和倒影在平面反射镜上的成像,判断产品与倒影的成像间距,通过系统设定的算法确认产品的平面翘曲度,因此只需依次地将背光
    板等待检测产品上料至透明板台的预设位置,光源打光后相机的系统能自动完成平面翘曲度的检测,提升了平面翘曲度检测的效率及可靠性,降低了检测成本;
    13.本实用新型的其它有益效果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14.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15.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原理示意图;
    16.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平面反射镜安装结构示意图。
    17.【附图标记说明】
    18.1-相机;2-相机固定座;3-透明台板;4-产品;5-平面反射镜;6-光源;7-主支座;8-导轨;9-调节架;10-安装框架;11-反射镜安装板;12-反射镜底座;13-转轴。
    具体实施方式
    19.为使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另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不同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结合。
    20.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21.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背光板平面翘曲度检测装置,包括相机1以及固定相机1的相机固定座2。其中,相机1的下方设置有透明台板3,透明台板3采用玻璃材料制成,透明台板3上放置待检测的产品4,透明台板3的一侧布置有平面反射镜5和光源6,平面反射镜5偏向透明台板3的上方,光源6偏向透明台板3的下方,原理如图2所示,光源6打光使产品4在透明台板3上产生倒影,产品4本体和倒影产生的光路将在平面反射镜5上成像,相机1获取平面反射镜5的成像,判断产品4与倒影的成像间距,通过系统设定的算法确认产品4的平面翘曲度。
    22.采用本实施例提供的背光板平面翘曲度检测装置时,只需依次地将背光板等待检测产品4上料至透明板台3的预设位置,光源6打光后相机1的系统能自动完成平面翘曲度的检测,提升了平面翘曲度检测的效率及可靠性,降低了检测成本。
    23.作为进一步改进,本实施例中的装置还设置有主支座7,相机固定座2安装在主支座7的顶端。同时,主支座7上设置有竖直的导轨8,导轨8上滑动连接有调节架9,调节架9的末端连接有安装框架10,透明台板3、平面反射镜5以及光源6均与安装框架10固定连接。调节架9能沿导轨8升降至不同位置,使相机1更好地获取产品6本体和倒影的图像,提升检测精度。
    24.同时如图3所示,平面反射镜5固定设置在反射镜安装板11上,反射镜安装板11与
    反射镜底座12通过转轴13转动连接,反射镜底座12与安装框架10固定连接。因此,可以通过反射镜底座12的旋转调整平面反射镜5的倾斜角度,确保反射光路能准确反射至相机1。其中,反射镜安装板11相对反射镜底座12的转角范围为30~70度,即平面反射镜5相对于透明台板3的角度调整范围为30~70度。
    25.在本实施例中,光源6包括光源底座以及与光源底座固定的光发射头,光源底座与安装框架10固定连接,且位于安装框架10所在平面的下方,使光发射头的出射光从下方斜向上对透明台板3以及放置的待检测产品4照射。
    26.以上所述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所述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背光板平面翘曲度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相机以及固定相机的相机固定座,所述相机的下方设置有透明台板,所述透明台板上放置待检测的产品,所述透明台板的一侧布置有平面反射镜和光源,所述光源打光使产品在所述透明台板上产生倒影,并在所述平面反射镜上成像,所述相机获取所述平面反射镜的成像,通过系统设定的算法确认平面翘曲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板平面翘曲度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明台板为玻璃材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板平面翘曲度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主支座,所述相机固定座安装在所述主支座的顶端,所述主支座上设置有竖直的导轨,所述导轨上滑动连接有调节架,所述调节架的末端连接有安装框架,所述透明台板、所述平面反射镜以及所述光源均与所述安装框架固定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背光板平面翘曲度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平面反射镜固定设置在反射镜安装板上,所述反射镜安装板与反射镜底座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所述反射镜底座与所述安装框架固定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背光板平面翘曲度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镜安装板相对所述反射镜底座的转角范围为30~70度。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背光板平面翘曲度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源包括光源底座以及与所述光源底座固定的光发射头,所述光源底座与所述安装框架固定连接。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背光板平面翘曲度检测装置,包括相机以及固定相机的相机固定座,所述相机的下方设置有透明台板,所述透明台板上放置待检测的产品,所述透明台板的一侧布置有平面反射镜和光源,所述光源打光使产品在所述透明台板上产生倒影,并在所述平面反射镜上成像,所述相机获取所述平面反射镜的成像,通过系统设定的算法确认平面翘曲度。本实用新型的相机能获取产品本体和倒影在平面反射镜上的成像,判断产品与倒影的成像间距,通过系统设定的算法确认产品的平面翘曲度,采用自动化自检的方式,提升了平面翘曲度检测的效率及可靠性,降低了检测成本。降低了检测成本。降低了检测成本。


    技术研发人员:谭稳 杨海东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邵东智能制造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10.27
    技术公布日:2022/5/25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c.8miu.com/read-18974.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