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R-F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的制作方法

    专利查询2023-10-09  79


    fbr-f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
    技术领域
    1.本技术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fbr-f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


    背景技术:

    2.农村污水排放量不断增加,正成为河湖流域的主要氮磷污染来源,导致湖泊、河流水体污染和富营养化,严重破坏水生态环境。根据国家发展战略规划,全面建设“美丽乡村”,为响应农村面源污染治理工作的需要。在大量新农村建设的同时,农村污水治理也逐步提上日程。针对农村污水经过化粪池后端处理的几种处理方式一般有两种:污水净化装置、人工湿地。
    3.但是目前市面上常见的污水净化装置,存在污水处理效果不佳的问题,而且需要新增人工湿地、过滤器、mbr膜等配套,投资成本比较大,后期运行管理的难度也非常高,因此很难在村镇应用推广,故而有待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4.本技术提供一种fbr-f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以改善以下技术问题:常见的污水净化装置,存在污水处理效果不佳的问题,而且需要新增人工湿地、过滤器、mbr膜等配套,投资成本比较大,后期运行管理的难度也非常高,因此很难在村镇应用推广。
    5.本技术提供一种fbr-f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6.一种fbr-f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包括内部中空的设备主体,所述设备主体的两端分别设置有污水进口和净水出口,所述设备主体内从所述污水进口至所述净水出口依次设置有彼此连通的隔油沉淀池、高效厌氧池、兼氧单元池、强化硝化池、沉淀回流池、精密滤器池和消毒系统池,所述隔油沉淀池、所述高效厌氧池、所述兼氧单元池、所述强化硝化池、所述沉淀回流池、所述精密滤器池和所述消毒系统池的顶部均设置有开口。
    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需要处理的污水依次通过隔油沉淀池、高效厌氧池、兼氧单元池、强化硝化池、沉淀回流池、精密滤器池和消毒系统池七道工序净化处理,不仅出水和运行效果都优于同类治污设备,而且污水处理效果更好,同时通过强化硝化池强化氮磷去除率,同时精密滤器池也是本设备的核心净化步骤,不用在后续工艺段新增人工湿地、mbr膜、过滤器等深度处理设备,可极大的减少投资,降低后期运行成本,有利于在村镇应用推广。
    8.可选的,所述污水进口位置高于所述隔油沉淀池工作蓄水面,污水进入所述隔油沉淀池后,所述隔油沉淀池的出水孔设置在池体底部并连通至所述高效厌氧池内。
    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隔油沉淀池对油类物质良好的阻隔效应并拥有良好的固态物质沉淀效果,而且针对进水流速较快不利于沉沙的特性,在重力作用下池底沉淀后的污水将通过底部排水孔进入高效厌氧池,污水在重力作用下落入池底的过程中,油性物质由于不溶于水且与水存在密度差开始上浮,固体物质密度高于水,沉降速度较快;相较于传统的平流式沉淀池池,整体占用空间较小,有利于农村、小型工厂等用地面积紧张的区域进
    行使用。
    10.可选的,所述高效厌氧池和所述兼氧单元池内设置有附着有兼性厌氧菌生物膜的填料,新注入的污水在水压作用下由池底向池面翻涌,污水在向上翻涌的过程中,兼性厌氧菌生物膜内部会产生厌氧反应,促使厌氧菌生物膜表面老化的厌氧菌生物膜脱落并由向上翻涌的污水水流带走,所述高效厌氧池的出水孔设置在池体顶部并连通至所述兼氧单元池内。
    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高效厌氧池内水流的流向从低至高,经过除油沉淀后的污水在新注入的污水水压作用下由池底向池面翻涌,污水在向上翻涌的过程中与兼氧单元池配合使用,可以大量去除污水中含有的有机物;同时填料上附着的兼性厌氧菌生物膜内部会产生厌氧反应,促使厌氧菌生物膜表面老化的厌氧菌生物膜脱落并由向上翻涌的污水水流带走,不会残留在高效厌氧池内;为保障厌氧菌生物膜的脱落,相较于传统的厌氧池,无需在高效厌氧池内铺设曝气设备来辅助人工脱膜,耗能较小,对于后期运营成本负担较轻。
    12.可选的,所述兼氧单元池内的兼性厌氧菌生物膜,利用兼性厌气细菌既能进行有氧呼吸也能进行无氧呼吸的特点,对废水中的有机物同时进行好氧和厌氧处理,所述强化硝化池内布置有曝气设备,所述兼氧单元池的出水孔设置在池体中部且连通至所述强化硝化池内,所述兼氧单元池的出水孔高于所述曝气设备布置。
    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兼氧单元池内水流的流向为从设备顶端工作水面流向池体中部过水孔,工艺段进水无任何好氧反应,促使污水的水解酸化效果增强,针对高效厌氧池中无法去除的有机物进行二次生化处理,并且由于兼氧单元池出水孔高于强化硝化池内布置的曝气设备,强化硝化池的氧分子将会通过过水孔进入兼氧单元池内,并由接近过水孔的高性能填料上兼性厌氧菌生物膜吸收,使得经过生物膜的污水提前产生好氧生化反应,为污水中存在的微生物提前供应微量氧分子,保持微生物活性以提高兼性厌氧菌生长效率。
    14.可选的,所述强化硝化池内还通过风机进行供氧,所述强化硝化池内设置有附着有好氧菌的mbbr蜂窝填料,所述强化硝化池内的污水将通过底部排水孔进入所述沉淀回流池内。
    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相对高效静音的风机对强化硝化池内进行供氧,为强化硝化池内附着在mbbr蜂窝填料上的好氧菌提供大量的氧分子,人工制造富氧生化环境,促使好氧生物菌吸收污水中的有机物来大量增值;由于mbbr蜂窝填料本身质量较清,且与污水接触面较大,在曝气设备曝气时,填料会随池内涌动的水流上下流动,主动吸收污水中游离的有机物,在流动的过程中,部分老化的好氧生物菌生物膜会在水流以及填料自身的碰撞下脱落,为新生菌种提供生长环境。
    16.可选的,所述沉淀回流池内设置有气提装置,所述沉淀回流池收集随水流流入的老化的厌氧菌生物膜并由气提装置提升回流至所述高效厌氧池内,所述沉淀回流池的出水孔设置在池体中部并连通至所述精密滤器池内。
    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老化的厌氧菌生物膜回流设计,可以对高效厌氧池内进行微生物以及有机质补充,沉淀回流池出水孔设置在池体中部,确保了进入精密滤器池的污水为不含杂质的上清液。
    18.可选的,所述精密滤器池内的中部设置有多块上下间隔布置的pe格栅,相邻所述pe格栅之间形成夹层,所述夹层内布设有过滤材料。
    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pe格栅和过滤材料相互配合,用于对沉淀后的上清液进行二次过滤,上清液在进水水压的作用下,向上涌起的过程中与夹层之间的过滤材料,过滤材料会吸收上清液中含有的微细悬浮物或胶体粒子,达到上清液提纯除臭的效果。
    20.可选的,所述过滤材料为以下材料中的一种或者多种组合:多孔纳米矿物滤石、活性炭。
    2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多孔纳米矿物滤石、活性炭均对微细悬浮物或胶体粒子具有良好的吸附效果,提纯除臭效果非常明显,而且取材方便,制作成本比较低。
    22.可选的,所述消毒系统池内安装有多个紫外线消毒灯。
    2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摒弃了传统的药剂消毒方式,采用紫外线消毒灯破坏微生物机体细胞中的dna(脱氧核糖核酸)和rna(核糖核酸)的分子结构,造成生长性细胞死亡和(或)再生性细胞死亡,达到杀菌消毒的效果,相较于传统的氯气以及次氯酸钠等药剂消毒,紫外线消毒耗能更低,不会占用额外的空间,不需要专业人员操控,且紫外线消毒不会对出水的收纳水体造成损害。
    24.可选的,所述设备主体为平放的圆筒式结构,所述隔油沉淀池、高效厌氧池、兼氧单元池、强化硝化池、沉淀回流池、精密滤器池和消毒系统池的内底壁均为凹圆弧形面,固态物质沉降到池壁时会顺池壁滑落至池底,所述设备主体由玻璃钢制成。
    2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上述设计的设备主体,不仅结构牢固,不易损坏,使用寿命长久,而且凹圆弧形面对固态物质拥有优秀的集中收集功能,有效改善了池底沉淀物堆积不均匀的缺点。
    26.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27.1.需要处理的污水依次通过隔油沉淀池、高效厌氧池、兼氧单元池、强化硝化池、沉淀回流池、精密滤器池和消毒系统池七道工序净化处理,不仅出水和运行效果都优于同类治污设备,而且污水处理效果更好,同时通过强化硝化池强化氮磷去除率,同时精密滤器池也是本设备的核心净化步骤,不用在后续工艺段新增人工湿地、mbr膜、过滤器等深度处理设备,可极大的减少投资,降低后期运行成本,有利于在村镇应用推广;
    28.2.兼氧单元池内水流的流向为从设备顶端工作水面流向池体中部过水孔,工艺段进水无任何好氧反应,促使污水的水解酸化效果增强,针对高效厌氧池中无法去除的有机物进行二次生化处理,并且由于兼氧单元池出水孔高于强化硝化池内布置的曝气设备,强化硝化池的氧分子将会通过过水孔进入兼氧单元池内,并由接近过水孔的高性能填料上兼性厌氧菌生物膜吸收,使得经过生物膜的污水提前产生好氧生化反应,为污水中存在的微生物提前供应微量氧分子,保持微生物活性以提高兼性厌氧菌生长效率。
    附图说明
    29.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30.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fbr-f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的原理示意图。
    31.附图标记说明:
    32.1、设备主体;11、污水进口;12、净水出口;13、开口;101、隔油沉淀池;102、高效厌氧池;103、兼氧单元池;104、强化硝化池;41、曝气设备;42、风机;105、沉淀回流池;51、气提装置;106、精密滤器池;61、pe格栅;107、消毒系统池;71、紫外线消毒灯。
    具体实施方式
    33.为了使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34.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间接在该另一个元件上。当一个元件被称为是“连接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间接连接至该另一个元件上。
    35.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36.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37.以下结合附图1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38.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一种fbr-f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参照图1,fbr-f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包括内部中空的设备主体1,设备主体1的两端分别设置有污水进口11和净水出口12,设备主体1内从污水进口11至净水出口12依次设置有彼此连通的隔油沉淀池101、高效厌氧池102、兼氧单元池103、强化硝化池104、沉淀回流池105、精密滤器池106和消毒系统池107,隔油沉淀池101、高效厌氧池102、兼氧单元池103、强化硝化池104、沉淀回流池105、精密滤器池106和消毒系统池107的顶部均设置有开口13。
    39.fbr是fermenter-bio-reactor的首字母简写,fermenter为发酵罐的意思,bio-reactor为生物反应器的意思,fbr后面的
    “‑
    f”为filter的简写,filter为过滤的意思,fbr-f是指多效能一体化设备型号,其将生物处理技术+过滤技术+消毒技术综合为一体。
    40.污水进口11位置高于隔油沉淀池101工作蓄水面,污水进入隔油沉淀池101后,隔油沉淀池101的出水孔设置在池体底部并连通至高效厌氧池102内。
    41.隔油沉淀池101对油类物质良好的阻隔效应并拥有良好的固态物质沉淀效果,而且针对进水流速较快不利于沉沙的特性,在重力作用下池底沉淀后的污水将通过底部排水孔进入高效厌氧池102,污水在重力作用下落入池底的过程中,油性物质由于不溶于水且与水存在密度差开始上浮,固体物质密度高于水,沉降速度较快;相较于传统的平流式沉淀池池,整体占用空间较小,有利于农村、小型工厂等用地面积紧张的区域进行使用。
    42.高效厌氧池102和兼氧单元池103内设置有附着有兼性厌氧菌生物膜的填料,新注
    入的污水在水压作用下由池底向池面翻涌,污水在向上翻涌的过程中,兼性厌氧菌生物膜内部会产生厌氧反应,促使厌氧菌生物膜表面老化的厌氧菌生物膜脱落并由向上翻涌的污水水流带走,高效厌氧池102的出水孔设置在池体顶部并连通至兼氧单元池103内。
    43.高效厌氧池102内水流的流向从低至高,经过除油沉淀后的污水在新注入的污水水压作用下由池底向池面翻涌,污水在向上翻涌的过程中与兼氧单元池103配合使用,可以大量去除污水中含有的有机物;同时填料上附着的兼性厌氧菌生物膜内部会产生厌氧反应,促使厌氧菌生物膜表面老化的厌氧菌生物膜脱落并由向上翻涌的污水水流带走,不会残留在高效厌氧池102内;为保障厌氧菌生物膜的脱落,相较于传统的厌氧池,无需在高效厌氧池102内铺设曝气设备41来辅助人工脱膜,耗能较小,对于后期运营成本负担较轻。
    44.兼氧单元池103内的兼性厌氧菌生物膜,利用兼性厌气细菌既能进行有氧呼吸也能进行无氧呼吸的特点,对废水中的有机物同时进行好氧和厌氧处理,强化硝化池104内布置有曝气设备41,兼氧单元池103的出水孔设置在池体中部且连通至强化硝化池104内,兼氧单元池103的出水孔高于曝气设备41布置。
    45.兼氧单元池103内水流的流向为从设备顶端工作水面流向池体中部过水孔,工艺段进水无任何好氧反应,促使污水的水解酸化效果增强,针对高效厌氧池102中无法去除的有机物进行二次生化处理,并且由于兼氧单元池103出水孔高于强化硝化池104内布置的曝气设备41,曝气设备41位于强化硝化池104的池底布置,强化硝化池104的氧分子将会通过过水孔进入兼氧单元池103内,并由接近过水孔的高性能填料上兼性厌氧菌生物膜吸收,使得经过生物膜的污水提前产生好氧生化反应,为污水中存在的微生物提前供应微量氧分子,保持微生物活性以提高兼性厌氧菌生长效率。
    46.强化硝化池104内还通过风机42进行供氧,风机42位于强化硝化池104的池顶布置且通过气管导入空气,强化硝化池104内设置有附着有好氧菌的mbbr蜂窝填料,强化硝化池104内的污水将通过底部排水孔进入沉淀回流池105内。
    47.相对高效静音的风机42对强化硝化池104内进行供氧,为强化硝化池104内附着在mbbr蜂窝填料上的好氧菌提供大量的氧分子,人工制造富氧生化环境,促使好氧生物菌吸收污水中的有机物来大量增值;由于mbbr蜂窝填料本身质量较清,且与污水接触面较大,在曝气设备41曝气时,填料会随池内涌动的水流上下流动,主动吸收污水中游离的有机物,在流动的过程中,部分老化的好氧生物菌生物膜会在水流以及填料自身的碰撞下脱落,为新生菌种提供生长环境。
    48.沉淀回流池105内设置有气提装置51,沉淀回流池105收集随水流流入的老化的厌氧菌生物膜并由气提装置51提升回流至高效厌氧池102内,沉淀回流池105的出水孔设置在池体中部并连通至精密滤器池106内。
    49.老化的厌氧菌生物膜回流设计,可以对高效厌氧池102内进行微生物以及有机质补充,沉淀回流池105出水孔设置在池体中部,确保了进入精密滤器池106的污水为不含杂质的上清液。
    50.精密滤器池106内的中部设置有多块上下间隔布置的pe格栅61,相邻pe格栅61之间形成夹层,夹层内布设有过滤材料,精密滤器池106的出水孔设置在池体顶部且连通至消毒系统池107内,pe格栅61和过滤材料位于精密滤器池106的进水孔和出水孔之间。
    51.pe格栅61和过滤材料相互配合,用于对沉淀后的上清液进行二次过滤,上清液在
    进水水压的作用下,向上涌起的过程中与夹层之间的过滤材料,过滤材料会吸收上清液中含有的微细悬浮物或胶体粒子,达到上清液提纯除臭的效果。
    52.过滤材料为以下材料中的一种或者多种组合:多孔纳米矿物滤石、活性炭,多孔纳米矿物滤石、活性炭均对微细悬浮物或胶体粒子具有良好的吸附效果,提纯除臭效果非常明显,而且取材方便,制作成本比较低。
    53.消毒系统池107内安装有多个紫外线消毒灯71,摒弃了传统的药剂消毒方式,采用紫外线消毒灯71破坏微生物机体细胞中的dna(脱氧核糖核酸)和rna(核糖核酸)的分子结构,造成生长性细胞死亡和(或)再生性细胞死亡,达到杀菌消毒的效果,相较于传统的氯气以及次氯酸钠等药剂消毒,紫外线消毒耗能更低,不会占用额外的空间,不需要专业人员操控,且紫外线消毒不会对出水的收纳水体造成损害。
    54.设备主体1为平放的圆筒式结构,隔油沉淀池101、高效厌氧池102、兼氧单元池103、强化硝化池104、沉淀回流池105、精密滤器池106和消毒系统池107的内底壁均为凹圆弧形面,固态物质沉降到池壁时会顺池壁滑落至池底,设备主体1由玻璃钢制成。
    55.上述设计的设备主体1,不仅结构牢固,不易损坏,使用寿命长久,而且凹圆弧形面对固态物质拥有优秀的集中收集功能,有效改善了池底沉淀物堆积不均匀的缺点。
    56.本技术实施例得一种fbr-f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的实施原理为:
    57.需要处理的污水依次通过隔油沉淀池101、高效厌氧池102、兼氧单元池103、强化硝化池104、沉淀回流池105、精密滤器池106和消毒系统池107七道工序净化处理,不仅出水和运行效果都优于同类治污设备,而且污水处理效果更好,同时通过强化硝化池104强化氮磷去除率,同时精密滤器池106也是本设备的核心净化步骤,不用在后续工艺段新增人工湿地、mbr膜、过滤器等深度处理设备,可极大的减少投资,降低后期运行成本,有利于在村镇应用推广。
    58.本设备运行过程中,可以实现精准曝气、精准控制、精准脱氮等,其技术具有“经济、环保、节能”的特点,是“fbr-f技术+精密过滤技术”的重要优势,具体有以下诸多特点:
    59.1、特有的工艺专有技术,可实现有机污泥近零排放,无大量污泥产生;
    60.2、可同步实现污水气化除磷、脱氮,生化工艺内部结构的提档升级,处理效率更佳;
    61.3、可搭载智慧水务管理系统,实现远程监控、无人值守,一人多点运维;
    62.4、配套的精密过滤系统无须在新增人工湿地等工艺,出水100%确保达到或优于国家一级a标准;
    63.5、建设快:本产品建设周期是传统工艺的1/8;调试快:由于传统技术工艺繁琐,调试复杂,fbr-f技术高集成度、高智能化,调试期仅为传统工艺的1/8;投资回收快:该设备处理后的污水可资源化、回收利用,投资回收期是传统工艺的1/3;
    64.6、环境友好:减少干管网,无沿途泄露,封闭处理,无臭气排放;生态友好:有机污泥近零排放,无再污染;人文友好:出水水质好,可达到gb18918-2002《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一级b及以上标准,处理后的水可就近回用;
    65.7、省能耗:运行费用低,约0.12~0.5元/吨水,是传统工艺的1/4;省运营维护:可搭载系统智慧水务管理系统,实现无人值守,远程监控。
    66.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申请的精神
    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fbr-f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内部中空的设备主体(1),所述设备主体(1)的两端分别设置有污水进口(11)和净水出口(12),所述设备主体(1)内从所述污水进口(11)至所述净水出口(12)依次设置有彼此连通的隔油沉淀池(101)、高效厌氧池(102)、兼氧单元池(103)、强化硝化池(104)、沉淀回流池(105)、精密滤器池(106)和消毒系统池(107),所述隔油沉淀池(101)、所述高效厌氧池(102)、所述兼氧单元池(103)、所述强化硝化池(104)、所述沉淀回流池(105)、所述精密滤器池(106)和所述消毒系统池(107)的顶部均设置有开口(1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fbr-f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水进口(11)位置高于所述隔油沉淀池(101)工作蓄水面,污水进入所述隔油沉淀池(101)后,所述隔油沉淀池(101)的出水孔设置在池体底部并连通至所述高效厌氧池(102)内。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fbr-f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高效厌氧池(102)和所述兼氧单元池(103)内设置有附着有兼性厌氧菌生物膜的填料,新注入的污水在水压作用下由池底向池面翻涌,污水在向上翻涌的过程中,兼性厌氧菌生物膜内部会产生厌氧反应,促使厌氧菌生物膜表面老化的厌氧菌生物膜脱落并由向上翻涌的污水水流带走,所述高效厌氧池(102)的出水孔设置在池体顶部并连通至所述兼氧单元池(103)内。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fbr-f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兼氧单元池(103)内的兼性厌氧菌生物膜,利用兼性厌气细菌既能进行有氧呼吸也能进行无氧呼吸的特点,对废水中的有机物同时进行好氧和厌氧处理,所述强化硝化池(104)内布置有曝气设备(41),所述兼氧单元池(103)的出水孔设置在池体中部且连通至所述强化硝化池(104)内,所述兼氧单元池(103)的出水孔高于所述曝气设备(41)布置。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fbr-f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强化硝化池(104)内还通过风机(42)进行供氧,所述强化硝化池(104)内设置有附着有好氧菌的mbbr蜂窝填料,所述强化硝化池(104)内的污水将通过底部排水孔进入所述沉淀回流池(105)内。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fbr-f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沉淀回流池(105)内设置有气提装置(51),所述沉淀回流池(105)收集随水流流入的老化的厌氧菌生物膜并由气提装置(51)提升回流至所述高效厌氧池(102)内,所述沉淀回流池(105)的出水孔设置在池体中部并连通至所述精密滤器池(106)内。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fbr-f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精密滤器池(106)内的中部设置有多块上下间隔布置的pe格栅(61),相邻所述pe格栅(61)之间形成夹层,所述夹层内布设有过滤材料。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fbr-f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材料为以下材料中的一种或者多种组合:多孔纳米矿物滤石、活性炭。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fbr-f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消毒系统池(107)内安装有多个紫外线消毒灯(71)。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fbr-f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主体(1)为平放的圆筒式结构,所述隔油沉淀池(101)、高效厌氧池(102)、兼氧单元池(103)、强化硝化池(104)、沉淀回流池(105)、精密滤器池(106)和消毒系统池(107)的内底壁均为凹圆弧形面,固态物质沉降到池壁时会顺池壁滑落至池底,所述设备主体(1)由玻璃钢制成。

    技术总结
    本申请涉及一种FBR-F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包括内部中空的设备主体,设备主体的两端分别设置有污水进口和净水出口,设备主体内从污水进口至净水出口依次设置有彼此连通的隔油沉淀池、高效厌氧池、兼氧单元池、强化硝化池、沉淀回流池、精密滤器池和消毒系统池,隔油沉淀池、高效厌氧池、兼氧单元池、强化硝化池、沉淀回流池、精密滤器池和消毒系统池的顶部均设置有开口。本申请具有以下可预期的技术效果:污水处理效果更好,可极大的减少投资,降低后期运行成本,有利于在村镇应用推广。有利于在村镇应用推广。有利于在村镇应用推广。


    技术研发人员:胡宏明 魏彬彬 徐冬临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湖北兴为春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2.10
    技术公布日:2022/5/25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c.8miu.com/read-19064.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