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立体绿化景观型建筑的制作方法

    专利查询2023-10-10  118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景观建筑,具体是一种立体绿化景观型建筑。


    背景技术:

    2.园林建筑是建造在园林和城市绿化地段内供人们游憩或观赏用的建筑物,常见的有亭、榭、廊、阁、轩、楼、台、舫、厅堂等建筑物,通过建造这些主要起到园林里造景和为游览者提供观景的视点和场所,还有提供休憩及活动的空间等作用。
    3.目前景区中常常使用的鼎类景观建筑,往往包括有鼎体和基座。由于鼎放置在室外,且经过风吹日晒,鼎内很容易残留大量枝叶,在雨天时,位于鼎体底部的排水口很容易发生堵塞,从而造成排水困难,水很容易在鼎内积蓄,进而出现发臭的情况,鼎内的清洁也是个难题。对此,需要进行改善。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立体绿化景观型建筑,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6.一种立体绿化景观型建筑,包括鼎体,鼎体下端设有空心支腿,空心支腿远离鼎体一端与设在鼎体下方的安装座固定连接,还包括:
    7.绿化基座,绿化基座置于安装座下端并通过供水管件与空心支腿内开设的排水腔连通,排水腔与鼎体内腔连通;
    8.鼎侧板,鼎侧板置于鼎体两侧开设的侧板槽内并与侧板槽活动连接,鼎侧板位于侧板槽外一侧设有把手,鼎侧板位于侧板槽内一侧设有滤板件,滤板件置于鼎体上端口的下方,用于对落入鼎体内的枝叶进行遮挡。
    9.优选的,所述绿化基座包括第一座体和第二座体,第二座体置于第一座体上端并与安装座下端面固定连接,第二座体上端面开设有第一绿化槽,第一绿化槽环绕在安装座外,第一座体上端面对开设有第二绿化槽,第二绿化槽环绕在第二座体外。
    10.优选的,所述供水管件包括开设在第一座体内的第一导管,第一导管一端与设在第一座体一侧的排水槽连通,第一导管另一端与第二绿化槽底部连通,第一座体与第二座体的连接处设有第二导管,第二导管一端与第二绿化槽侧壁连通,第二导管另一端与排水腔底部连通,安装座内设有第三导管,第三导管一端与排水腔下端口连通,第三导管另一端与第一绿化槽侧壁连通。
    11.优选的,所述滤板件包括第一滤板和第二滤板,第一滤板置于第二滤板上方并与第二滤板相错开,第一滤板和第二滤板相互远离的一端分别与排水腔外侧的两个鼎侧板固定连接,第一滤板与第二滤板同鼎侧板的连接处设有斜撑架。
    12.优选的,所述鼎体内腔的底壁开设有集水槽,集水槽底壁开设有过流口,过流口与排水腔连通。
    13.优选的,所述鼎侧板与侧板槽的连接处设有锁紧件,锁紧件包括设置在鼎侧板内侧壁的第一磁吸块和第二磁吸块,第一磁吸块固定在鼎侧板的上半部并与侧板槽槽壁开设的第一磁吸槽配合,第二磁吸块固定在鼎侧板的下半部并与侧板槽槽壁开设的第二磁吸槽配合。
    14.优选的,所述鼎侧板与侧板槽的连接处设有限位件,限位件包括设在鼎侧板下端面的圆柱形卡块,圆柱形卡块与开设在侧板槽槽壁的限位卡槽配合。
    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鼎类景观建筑的绿化基座上种植有绿化植物,鼎体内收集的雨水可通过供水管件输送到绿化基座上对绿化植物进行灌溉,绿色环保,另外落入鼎体内的枝叶,会被滤板件挡住,在对滤板件进行清洁时,只需将鼎体两侧的鼎侧板取下即可,方便实用。
    附图说明
    16.图1为一种立体绿化景观型建筑的结构示意图。
    17.图2为一种立体绿化景观型建筑中滤板件的结构示意图。
    18.图3为一种立体绿化景观型建筑中限位件的结构示意图。
    19.图中:1、第一座体;2、第二座体;3、安装座;4、排水槽;5、空心支腿;6、鼎体;7、鼎侧板;8、排水腔;9、第一绿化槽;10、第二绿化槽;11、集水槽;12、斜撑架; 13、滤板件;14、侧板槽;15、把手;16、锁紧件;17、限位件。
    具体实施方式
    20.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21.请参阅图1-图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立体绿化景观型建筑,包括鼎体6,鼎体6下端设有空心支腿5,空心支腿5远离鼎体6一端与设在鼎体6下方的安装座3固定连接,还包括:绿化基座,绿化基座置于安装座3下端并通过供水管件与空心支腿5内开设的排水腔8连通,排水腔8与鼎体6内腔连通;绿化基座上种植有绿化植物,鼎体6内收集的雨水可通过供水管件输送到绿化基座上对绿化植物进行灌溉,绿色环保。
    22.鼎侧板7,鼎侧板7置于鼎体6两侧开设的侧板槽14内并与侧板槽14活动连接,鼎侧板7位于侧板槽14外一侧设有把手15,鼎侧板7位于侧板槽14内一侧设有滤板件13,滤板件13置于鼎体6上端口的下方,用于对落入鼎体6内的枝叶进行遮挡。落入鼎体6 内的枝叶,会被滤板件13挡住,而雨水则可通过安装座3汇聚在鼎体6内,另外在对滤板件13进行清洁时,只需将鼎体6两侧的鼎侧板7取下即可,方便实用。
    23.绿化基座包括第一座体1和第二座体2,第二座体2置于第一座体1上端并与安装座3 下端面固定连接,第二座体2上端面开设有第一绿化槽9,第一绿化槽9环绕在安装座3 外,第一座体1上端面对开设有第二绿化槽10,第二绿化槽10环绕在第二座体2外。第一座体1和第二座体2上端开设的第二绿化槽10和第一绿化槽9用于放置土壤和绿化植物,落入鼎体6内的雨水经滤板件13过滤后进入排水腔8内,然后通过供水管件依次流入第一绿化槽9和第二绿化槽10时,从而对绿化植物根部进行灌溉。
    24.供水管件包括开设在第一座体1内的第一导管,第一导管一端与设在第一座体1一
    侧的排水槽4连通,第一导管另一端与第二绿化槽10底部连通,第一座体1与第二座体2 的连接处设有第二导管,第二导管一端与第二绿化槽10侧壁连通,第二导管另一端与排水腔8底部连通,安装座3内设有第三导管,第三导管一端与排水腔8下端口连通,第三导管另一端与第一绿化槽9侧壁连通;雨水通过集水槽11进入排水腔8内,然后通过第三导管输送到第一绿化槽9中,第一绿化槽9内的水分通过第二导管输送到第二绿化槽10 中,第二绿化槽10中的水分则可通过第一导管从排水槽4排出。
    25.滤板件13包括第一滤板和第二滤板,第一滤板置于第二滤板上方并与第二滤板相错开,第一滤板和第二滤板相互远离的一端分别与排水腔8外侧的两个鼎侧板7固定连接,第一滤板与第二滤板同鼎侧板7的连接处设有斜撑架12;第二滤板设在第二滤板下方,在起到双重过滤的同时,不会影响到鼎侧板7的摘取,另外,斜撑架12设置在滤板件13与鼎侧板7的连接处,用于对第一滤板和第二滤板进行支撑,加强滤板件13与鼎侧板7连接处工作强度。
    26.鼎体6内腔的底壁开设有集水槽11,集水槽11底壁开设有过流口,过流口与排水腔8 连通;集水槽11为锥形结构,方便鼎体6内的雨水汇聚到集水槽11内,雨水通过集水槽 11进入排水腔8内,然后由供水管件对第一绿化槽9和第二绿化槽10上的绿化进行灌溉。
    27.鼎侧板7与侧板槽14的连接处设有锁紧件16,锁紧件16包括设置在鼎侧板7内侧壁的第一磁吸块和第二磁吸块,第一磁吸块固定在鼎侧板7的上半部并与侧板槽14槽壁开设的第一磁吸槽配合,第二磁吸块固定在鼎侧板7的下半部并与侧板槽14槽壁开设的第二磁吸槽配合。鼎侧板7与侧板槽14的连接处设有限位件17,限位件17包括设在鼎侧板 7下端面的圆柱形卡块,圆柱形卡块与开设在侧板槽14槽壁的限位卡槽配合;限位件17 用于对鼎侧板7进行限位,在安装时,先将鼎侧板7下端的圆柱形卡块扣入侧板槽14槽壁的限位卡槽中,使鼎侧板7对准侧板槽14,然后将鼎侧板7与侧板槽14合拢,鼎侧板 7上的两个磁吸块与侧板槽14槽壁上的两个磁吸槽相配合,从而将鼎侧板7固定在侧板槽 14内。
    28.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安装时,将鼎侧板7下端的圆柱形卡块扣入侧板槽14槽壁的限位卡槽中,使鼎侧板7对准侧板槽14,然后将鼎侧板7与侧板槽14合拢,鼎侧板7 上的两个磁吸块与侧板槽14槽壁上的两个磁吸槽相配合,将鼎侧板7固定在侧板槽14中,落入鼎体6内的枝叶,会被滤板件13挡住,雨水通过安装座3汇聚在鼎体6内,鼎体6 内的雨水通过集水槽11进入排水腔8内,然后通过第三导管输送到第一绿化槽9中,第一绿化槽9内的水分通过第二导管输送到第二绿化槽10中,第二绿化槽10中的水分则通过第一导管从排水槽4排出,绿色环保,另外在对滤板件13进行清洁时,只需将鼎体6 两侧的鼎侧板7取下即可,方便实用。
    29.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

    技术特征:
    1.一种立体绿化景观型建筑,包括鼎体(6),所述鼎体(6)下端设有空心支腿(5),所述空心支腿(5)远离鼎体(6)一端与设在鼎体(6)下方的安装座(3)固定连接,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绿化基座,所述绿化基座置于安装座(3)下端并通过供水管件与空心支腿(5)内开设的排水腔(8)连通,所述排水腔(8)与鼎体(6)内腔连通;鼎侧板(7),所述鼎侧板(7)置于鼎体(6)两侧开设的侧板槽(14)内并与侧板槽(14)活动连接,所述鼎侧板(7)位于侧板槽(14)外一侧设有把手(15),所述鼎侧板(7)位于侧板槽(14)内一侧设有滤板件(13),所述滤板件(13)置于鼎体(6)上端口的下方,用于对落入鼎体(6)内的枝叶进行遮挡。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立体绿化景观型建筑,其特征在于,所述绿化基座包括第一座体(1)和第二座体(2),所述第二座体(2)置于第一座体(1)上端并与安装座(3)下端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座体(2)上端面开设有第一绿化槽(9),所述第一绿化槽(9)环绕在安装座(3)外,所述第一座体(1)上端面对开设有第二绿化槽(10),所述第二绿化槽(10)环绕在第二座体(2)外。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立体绿化景观型建筑,其特征在于,所述供水管件包括开设在第一座体(1)内的第一导管,所述第一导管一端与设在第一座体(1)一侧的排水槽(4)连通,所述第一导管另一端与第二绿化槽(10)底部连通,所述第一座体(1)与第二座体(2)的连接处设有第二导管,所述第二导管一端与第二绿化槽(10)侧壁连通,所述第二导管另一端与排水腔(8)底部连通,所述安装座(3)内设有第三导管,所述第三导管一端与排水腔(8)下端口连通,所述第三导管另一端与第一绿化槽(9)侧壁连通。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立体绿化景观型建筑,其特征在于,所述滤板件(13)包括第一滤板和第二滤板,所述第一滤板置于第二滤板上方并与第二滤板相错开,所述第一滤板和第二滤板相互远离的一端分别与排水腔(8)外侧的两个鼎侧板(7)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滤板与第二滤板同鼎侧板(7)的连接处设有斜撑架(12)。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立体绿化景观型建筑,其特征在于,所述鼎体(6)内腔的底壁开设有集水槽(11),所述集水槽(11)底壁开设有过流口,所述过流口与排水腔(8)连通。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立体绿化景观型建筑,其特征在于,所述鼎侧板(7)与侧板槽(14)的连接处设有锁紧件(16),所述锁紧件(16)包括设置在鼎侧板(7)内侧壁的第一磁吸块和第二磁吸块,所述第一磁吸块固定在鼎侧板(7)的上半部并与侧板槽(14)槽壁开设的第一磁吸槽配合,所述第二磁吸块固定在鼎侧板(7)的下半部并与侧板槽(14)槽壁开设的第二磁吸槽配合。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立体绿化景观型建筑,其特征在于,所述鼎侧板(7)与侧板槽(14)的连接处设有限位件(17),所述限位件(17)包括设在鼎侧板(7)下端面的圆柱形卡块,所述圆柱形卡块与开设在侧板槽(14)槽壁的限位卡槽配合。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立体绿化景观型建筑,包括鼎体,鼎体下端设有空心支腿,空心支腿远离鼎体一端连接有安装座,绿化基座置于安装座下端并通过供水管件与空心支腿内开设的排水腔连通,排水腔与鼎体内腔连通,鼎侧板置于鼎体两侧开设的侧板槽内并与侧板槽活动连接,鼎侧板位于侧板槽内一侧设有滤板件。该鼎类景观建筑的绿化基座上种植有绿化植物,鼎体内收集的雨水可通过供水管件输送到绿化基座上对绿化植物进行灌溉,绿色环保,另外落入鼎体内的枝叶,会被滤板件挡住,在对滤板件进行清洁时,只需将鼎体两侧的鼎侧板取下即可,方便实用。用。用。


    技术研发人员:袁作大 张琼艳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湖北省环艺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10.28
    技术公布日:2022/5/25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c.8miu.com/read-19078.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