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方便安装的用于人防门的门洞支撑结构的制作方法

    专利查询2023-10-16  115



    1.本实用新型涉及建工施工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方便安装的用于人防门的门洞支撑结构。


    背景技术:

    2.人防门就是人民防护工程出入口的门,包括防护门、密闭门、隔断门、屏蔽门、防护密闭屏蔽门、防火密闭门和电控密闭门等,是政府动员和组织群众在采取防空袭、抗灾救灾、实施救援活动时所需要的防护设备。
    3.目前,一些地下人防门在安装时需要进行凿壁打孔,由于门洞开孔跨度较大容易在施工时发生倒塌,因此多使用钢管架对门洞进行支撑,但是钢管架在搭建时操作不便,费时费力,且容易对门洞造成堵塞,给施工带来了不便。为此,需要设计一种新的技术方案给予解决。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方便安装的用于人防门的门洞支撑结构,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搭建门洞支撑装置操作不便且对门洞造成堵塞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方便安装的用于人防门的门洞支撑结构,包括底座、支架以及顶板,所述底座的边缘处开设有固定孔,所述底座的上表面设有可拆卸连接的支架,所述支架包括下立杆、下固定板、上固定板、导向杆、千斤顶、上立杆以及支撑杆,所述下立杆的顶端固定连接有下固定板,所述上固定板位于下固定板的正上方,所述上固定板与下固定板之间固定连接有千斤顶,所述千斤顶的两侧设有对称分布的导向杆,所述上立杆内嵌于上固定板内且与上固定板滑动连接,所述上立杆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端部固定连接有顶板。
    6.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底座的表面固定连接有连接座,所述连接座中心开设有螺纹孔,所述螺纹孔的边缘处开设有定位槽。
    7.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下固定板与下立杆的连接处设有加强肋,所述千斤顶的与下立杆处于同一中轴线上且与下立杆固定连接。
    8.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上立杆的下端固定连接有顶块,所述顶块的下表面与千斤顶的输出端相连接,所述顶块的两侧分别开设有导向孔,所述导向孔与导向杆滑动连接。
    9.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支撑杆呈扇形均匀分布且与下立杆焊接连接,所述顶板的表面呈圆弧状且表面设有均匀分布的凸点。
    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1.1、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底座的表面设有可拆卸连接的下立杆,方便进行运输和搬运,通过在上立杆和下立杆之间设有千斤顶,方便对不同高度的门洞进行支撑,提高使用的方便性和通用性,且避免对门洞造成堵塞,方便施工时进行通过,提高施工的方便性。
    12.2、本实用新型通过在下立杆的顶部设有上固定板、下固定板以及导向杆,配合上立杆底部带有导向孔的顶块,提高上立杆与下立杆之间连接的稳定性,且能够保证上立杆、千斤顶以及下立杆始终处于同一轴线上,提高支撑强度。
    附图说明
    13.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方便安装的用于人防门的门洞支撑结构侧视结构示意图;
    14.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底座结构示意图;
    15.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述顶块结构示意图。
    16.图中:底座-1,支架-2,顶板-3,固定孔-4,下立杆-5,下固定板-6,上固定板-7,导向杆-8,千斤顶-9,上立杆-10,支撑杆-11,连接座-12,螺纹孔-13,定位槽-14,加强肋-15,顶块-16,导向孔-17,凸点-18。
    具体实施方式
    17.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18.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方便安装的用于人防门的门洞支撑结构,包括底座1、支架2以及顶板3,所述底座1的边缘处开设有固定孔4,所述底座1的上表面设有可拆卸连接的支架2,所述支架2包括下立杆5、下固定板6、上固定板7、导向杆8、千斤顶9、上立杆10以及支撑杆11,所述下立杆5的顶端固定连接有下固定板6,所述上固定板7位于下固定板6的正上方,所述上固定板7与下固定板6之间固定连接有千斤顶9,所述千斤顶9的两侧设有对称分布的导向杆8,所述上立杆10内嵌于上固定板7内且与上固定板7滑动连接,所述上立杆10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杆11,所述支撑杆11的端部固定连接有顶板3。
    19.进一步改进地,所述底座1的表面固定连接有连接座12,所述连接座12中心开设有螺纹孔13,所述螺纹孔13的边缘处开设有定位槽14,通过在底座1的表面设有带螺纹孔13和定位槽14的连接座12,方便对立杆进行固定安装,提高立杆拆装的方便性。
    20.进一步改进地,所述下固定板6与下立杆5的连接处设有加强肋15,所述千斤顶9的与下立杆5处于同一中轴线上且与下立杆5固定连接,通过在下固定板6与下立杆5的连接处设有加强肋15,提高下固定板6与下立杆5之间的连接强度,提高支撑的稳定性。
    21.进一步改进地,所述上立杆10的下端固定连接有顶块16,所述顶块16的下表面与千斤顶9的输出端相连接,所述顶块16的两侧分别开设有导向孔17,所述导向孔17与导向杆8滑动连接,通过在上立杆10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带导向孔17的顶块16,提高上立杆10与千斤顶9连接的稳定性。
    22.具体改进地,所述支撑杆11呈扇形均匀分布且与下立杆5焊接连接,所述顶板3的表面呈圆弧状且表面设有均匀分布的凸点18,通过在下立杆5的顶部设有扇形分布的支撑杆11,配合表面呈圆弧形的顶板3,方便对人防门洞的顶部进行支撑,提高施工的安全性。
    23.本实用新型的底座-1、支架-2、顶板-3、固定孔-4、下立杆-5、下固定板-6、上固定板-7、导向杆-8、千斤顶-9、上立杆-10、支撑杆-11、连接座-12、螺纹孔-13、定位槽-14、加强肋-15、顶块-16、导向孔-17、凸点-18,部件均为通用标准件或本领域技术人员知晓的部件、
    其结构和原理都为本技术人员均可通过技术手册得知或通过常规实验方法获知,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底座1的表面设有可拆卸连接的下立杆5,方便进行运输和搬运,通过在上立杆10和下立杆5之间设有千斤顶9,方便对不同高度的门洞进行支撑,提高使用的方便性和通用性,且避免对门洞造成堵塞,方便施工时进行通过,提高施工的方便性。
    24.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将底座1放置在门洞的开口处,使用螺栓贯穿固定孔4与地面进行固定连接,然后将下立杆5的下端嵌入连接座12表面的螺纹孔13内,将下立杆5与底座1进行固定连接,使用工具驱动千斤顶9进行工作,从而将上立杆10沿导向柱的表面向上顶起,使支撑杆11端部的顶板3与门洞内壁进行接触,对门洞内壁进行支撑,提高施工的安全性,方便后续对人防门进行安装。
    25.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26.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技术特征:
    1.一种方便安装的用于人防门的门洞支撑结构,包括底座(1)、支架(2)以及顶板(3),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边缘处开设有固定孔(4),所述底座(1)的上表面设有可拆卸连接的支架(2),所述支架(2)包括下立杆(5)、下固定板(6)、上固定板(7)、导向杆(8)、千斤顶(9)、上立杆(10)以及支撑杆(11),所述下立杆(5)的顶端固定连接有下固定板(6),所述上固定板(7)位于下固定板(6)的正上方,所述上固定板(7)与下固定板(6)之间固定连接有千斤顶(9),所述千斤顶(9)的两侧设有对称分布的导向杆(8),所述上立杆(10)内嵌于上固定板(7)内且与上固定板(7)滑动连接,所述上立杆(10)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杆(11),所述支撑杆(11)的端部固定连接有顶板(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方便安装的用于人防门的门洞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表面固定连接有连接座(12),所述连接座(12)中心开设有螺纹孔(13),所述螺纹孔(13)的边缘处开设有定位槽(14)。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方便安装的用于人防门的门洞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固定板(6)与下立杆(5)的连接处设有加强肋(15),所述千斤顶(9)的与下立杆(5)处于同一中轴线上且与下立杆(5)固定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方便安装的用于人防门的门洞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立杆(10)的下端固定连接有顶块(16),所述顶块(16)的下表面与千斤顶(9)的输出端相连接,所述顶块(16)的两侧分别开设有导向孔(17),所述导向孔(17)与导向杆(8)滑动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方便安装的用于人防门的门洞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11)呈扇形均匀分布且与下立杆(5)焊接连接,所述顶板(3)的表面呈圆弧状且表面设有均匀分布的凸点(18)。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方便安装的用于人防门的门洞支撑结构,包括底座、支架以及顶板,底座的边缘处开设有固定孔,底座的上表面设有可拆卸连接的支架,支架包括下立杆、下固定板、上固定板、导向杆、千斤顶、上立杆以及支撑杆,下立杆的顶端固定连接有下固定板,上固定板位于下固定板的正上方,上固定板与下固定板之间固定连接有千斤顶,千斤顶的两侧设有对称分布的导向杆,上立杆内嵌于上固定板内且与上固定板滑动连接,上立杆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杆。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底座的表面设有可拆卸连接的下立杆,方便进行运输和搬运,通过在上立杆和下立杆之间设有千斤顶,提高使用的方便性和通用性,且避免对门洞造成堵塞,提高施工的方便性。便性。便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中兴 凌云 张世彦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郭中兴
    技术研发日:2021.11.15
    技术公布日:2022/5/25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c.8miu.com/read-19182.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