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表保护膜和带保护膜的手表带的制作方法

    专利查询2023-10-16  113



    1.本实用新型属于手表保护领域,特别是一种手表保护膜和带保护膜的手表带。


    背景技术:

    2.手表是一种对外观要求很高的产品,手表的表壳、表带、表带扣及手表玻璃等外观件,表面都是经过精细打磨,形成各式各样的不同外观效果,手表外观打磨的精细程度也是手表价值的一种体现。但是,手表在生产加工过程中,打磨好的手表表壳、表带等外观件,还需要经过多道组装工序才能形成产品,并且产品还需要经过物流运输和销售过程,这些都可能对手表外观造成损伤。手表通常使用的包装保护方式是用透明静电胶纸包装,静电胶纸包装后,经过长时间的吸附,边缘处吸附牢固,拆除静电胶纸时费时费力。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改善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手表保护膜和带保护膜的手表带,可以快速拆除手表保护膜。
    4.其技术方案如下:
    5.手表保护膜包括至少两片静电保护膜和一条撕条,两片所述静电保护膜分别连接在所述撕条的两侧,且所述撕条与所述静电保护膜之间为易撕方式连接,所述撕条的强度比所述静电保护膜的强度大。
    6.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撕条包括静电保护膜和塑料条,所述静电保护膜覆盖在所述塑料条上。
    7.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撕条至少部分与两片所述静电保护膜相隔断。
    8.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静电保护膜为透明材质制成,所述撕条一端印刷有箭头标识。
    9.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易撕方式为在静电保护膜上设置多个断点,断点连线形成一条撕痕。
    10.带保护膜的手表带,包括表带和手表保护膜,两片所述静电保护膜覆盖在所述表带的表面,所述撕条位于所述表带的其中一个表面上。
    1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撕条沿着所述表带的长度方向贴紧所述表带。
    12.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表带包括多节金属节,所述金属节相拼接,所述静电保护膜包覆在拼接后的所述金属节裸露的表面。
    13.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静电保护膜包覆在所述表带表面时,远离所述撕条的一端相互贴合。
    14.手表保护膜包装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5.取出手表保护膜展开,并取出表带;
    16.将手表保护膜贴合在所述表带上,且所述撕条沿着所述表带的长度方向贴合;
    17.所述手表保护膜的两片静电保护膜包覆在所述表带上,并至少部分相重合;
    18.所述撕条部分突出所述静电保护膜的边缘。
    19.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的优点及效果:
    20.通过手表保护膜包覆在手表的表带上,达到一个保护的作用,相对于以往的表带直接包覆,在撕开时往往无法准确找到封口位置,所以解开步骤繁琐,甚至要用锐物戳破保护膜,而此处采用静电保护膜贴合在手表的表带上,通过静电的吸附作用贴合在手表的表带上,可以起到保护作用,另外,需要撕开静电保护膜时,抓起撕条撕开,由于撕条与静电保护膜之间通过易撕方式连接,所以只要用力,就能将撕条撕离两片静电保护膜,此处静电保护膜存在开口可以方便撕开,从而完成静电保护膜的剥离。采用该方式较为方便,也不用考虑找静电保护膜的开口位置。
    附图说明
    21.此处的附图,示出了本实用新型所述技术方案的具体实例,并与具体实施方式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原理及效果。
    22.除非特别说明或另有定义,不同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代表相同或相似的技术特征,对于相同或相似的技术特征,也可能会采用不同的附图标记进行表示。
    23.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手表保护膜包覆前结构示意图;
    24.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手表保护膜包覆时结构示意图;
    25.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手表保护膜包覆后拆除结构示意图。
    26.附图标记说明:
    27.10、静电保护膜;20、撕条;21、撕开部;30、撕痕;40、表带;41、金属节。
    具体实施方式
    28.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参照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进行更详细的描述。
    29.除非特别说明或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与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在结合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以现实的场景的情况下,本文所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也可以具有与实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的目的相对应的含义。
    30.除非特别说明或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第一、第二
    …”
    仅仅是用于对名称的区分,不代表具体的数量或顺序。
    31.除非特别说明或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32.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认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固定在另一个元件上,也可以是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也可以是同时存在居中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安装在”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安装在另一个元件,也可以是同时存在居中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设在”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设在另一个元件,也可以是同时存在居中元件。
    33.如图1至图3所示,手表保护膜包括至少两片静电保护膜10和一条撕条 20,两片所述静电保护膜10分别连接在所述撕条20的两侧,且所述撕条20 与所述静电保护膜10之间
    为易撕方式连接,所述撕条20的强度比所述静电保护膜10的强度大。其中图2和图3中虚线部分表示手表保护膜。
    34.通过手表保护膜包覆在手表的表带40上,达到一个保护的作用,相对于以往的表带40直接包覆,在撕开时往往无法准确找到封口位置,所以解开步骤繁琐,甚至要用锐物戳破保护膜,而此处采用静电保护膜10贴合在手表的表带40上,通过静电的吸附作用贴合在手表的表带40上,可以起到保护作用,另外,需要撕开静电保护膜10时,抓起撕条20撕开,由于撕条20与静电保护膜10之间通过易撕方式连接,所以只要用力,就能将撕条20撕离两片静电保护膜10,此处静电保护膜10存在开口可以方便撕开,从而完成静电保护膜 10的剥离。采用该方式较为方便,也不用考虑找静电保护膜10的开口位置。
    35.当然本实施例中以手表的表带40为保护对象,也可以包覆在手表的表壳、成品手表或是其他零件上。
    36.如图1所示,所述撕条20包括静电保护膜10和塑料条,所述静电保护膜 10覆盖在所述塑料条上。设置的塑料条目的是增强撕拉时的强度,不易撕断撕条20。而撕条20还包括的静电保护膜10可以与其余的静电保护膜10相连接。
    37.如图1至图3所示,所述撕条20至少部分与两片所述静电保护膜10相隔断。该部分即为撕开部21,手指抓持的位置。而且该撕开部21为非静电吸附材料或者是经过防静电处理,所以撕开部21虽然贴近在手表的表带40上,但是需要抓起时也可以直接抓起。
    38.其中,所述静电保护膜10为透明材质制成,所述撕条20一端印刷有箭头标识。透明材质可以直接观看手表的表带40表面,提高美观度,也可以直接查看是否有缺陷。另外,撕条20的一端印刷有箭头标识,可以方便识别撕开的位置。
    39.易撕方式为在静电保护膜10上设置多个断点,断点连线形成一条撕痕30。即在静电保护膜10上设置多个小通孔结构,或者是多个按压点,但是未贯通,然后每个小通孔之间相互有静电保护膜10隔开,使得多个小通孔之间的连线形成一条线,该线为撕开的位置。
    40.带保护膜的手表带40包括表带40和所述手表保护膜,两片所述静电保护膜10覆盖在所述表带40的表面,所述撕条20位于所述表带40的其中一个表面上。此处撕条20只在表带40的其中一个表面上,因此在撕开撕条20时不会因为有转角,导致撕断。
    41.如图2和图3所示,所述撕条20沿着所述表带40的长度方向贴紧所述表带40。此时可以顺着表带40的长度方向直接撕开撕条20。
    42.如图2所示,所述表带40包括多节金属节41,所述金属节41相拼接,所述静电保护膜10包覆在拼接后的所述金属节41裸露的表面。此时表带40展开后再将静电保护膜10覆盖在表带40的表面,所以静电保护膜10不会卡入到金属节41连接处。
    43.其中,所述静电保护膜10包覆在所述表带40表面时,远离所述撕条20 的一端相互贴合。即确保静电保护膜10可以缠绕表带40一周。
    44.手表保护膜包装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45.取出手表保护膜展开,并取出表带40;
    46.将手表保护膜贴合在所述表带40上,且所述撕条20沿着所述表带40的长度方向贴合;
    47.所述手表保护膜的两片静电保护膜10包覆在所述表带40上,并至少部分相重合;
    48.所述撕条20部分突出所述静电保护膜10的边缘。
    49.引用图纸说明时,是对出现的新特征进行说明;为了避免重复引用图纸导致描述不够简洁,在表述清楚的情况下已描述的特征,图纸不再一一引用。
    50.以上实施例的目的,是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示例性的再现与推导,并以此完整的描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目的及效果,其目的是使公众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并不以此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51.以上实施例也并非是基于本实用新型的穷尽性列举,在此之外,还可以存在多个未列出的其他实施方式。在不违反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基础上所作的任何替换与改进,均属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手表保护膜,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两片静电保护膜和一条撕条,两片所述静电保护膜分别连接在所述撕条的两侧,且所述撕条与所述静电保护膜之间为易撕方式连接,所述撕条的强度比所述静电保护膜的强度大。2.如权利要求1所述手表保护膜,其特征在于,所述撕条包括静电保护膜和塑料条,所述静电保护膜覆盖在所述塑料条上。3.如权利要求2所述手表保护膜,其特征在于,所述撕条至少部分与两片所述静电保护膜相隔断。4.如权利要求1所述手表保护膜,其特征在于,所述静电保护膜为透明材质制成,所述撕条一端印刷有箭头标识。5.如权利要求1所述手表保护膜,其特征在于,易撕方式为在静电保护膜上设置多个断点,断点连线形成一条撕痕。6.带保护膜的手表带,其特征在于,包括表带和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手表保护膜,两片所述静电保护膜覆盖在所述表带的表面,所述撕条位于所述表带的其中一个表面上。7.如权利要求6所述带保护膜的手表带,其特征在于,所述撕条沿着所述表带的长度方向贴紧所述表带。8.如权利要求6所述带保护膜的手表带,其特征在于,所述表带包括多节金属节,所述金属节相拼接,所述静电保护膜包覆在拼接后的所述金属节裸露的表面。9.如权利要求6所述带保护膜的手表带,其特征在于,所述静电保护膜包覆在所述表带表面时,远离所述撕条的一端相互贴合。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属于手表保护领域,公开了一种手表保护膜和带保护膜的手表带。其中,手表保护膜包括至少两片静电保护膜和一条撕条,两片所述静电保护膜分别连接在所述撕条的两侧,且所述撕条与所述静电保护膜之间为易撕方式连接,所述撕条的强度比所述静电保护膜的强度大。通过撕条的设置,撕开撕条可以快速拆除手表保护膜。表保护膜。表保护膜。


    技术研发人员:郭新刚 陈大宝 施岳 吴昌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珠海罗西尼表业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10.27
    技术公布日:2022/5/25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c.8miu.com/read-19186.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