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测量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放射性测量装置的屏蔽工装。
背景技术:
2.放射性检测装置用于在线检测溶液中放射性核素的成分及强度,主要通过放射性探测器检测被测样品,对放射性物质实现定性或定量的检测,特别适用于放射性药品的检测。对于放射性药品而言,如碘[
131
i]化钠胶囊,单粒胶囊最大活度达到100mci~150mci,如果一次同时对6粒胶囊进行溶出度测量,总活度达到600mci~900mci,若采用人工取样的方式测量,将会对工作人员和环境造成极大辐射照射。
技术实现要素:
[0003]
为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放射性物质检测装置的屏蔽工装,能够在样品被有效检测的情况下屏蔽环境本底的干扰,提高检测准确度。同时实现非接触式远距离操作,有效降低人员辐照剂量。
[0004]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第一个技术方案为:
[0005]
一种放射性物质检测装置的屏蔽工装,该屏蔽工装包含:
[0006]
检测探头安装部,设置有容纳检测探头的腔体;
[0007]
样品泵管安装部,可活动地安装于所述检测探头安装部底端;以及
[0008]
检测通道,使探头中心与样品泵管顶端中孔直线相通。
[0009]
优选的,所述检测探头安装部底端还可根据所检测样品的不同安装探头准直屏蔽件,该准直屏蔽件中心开设有一检测孔,该检测孔与所述检测通道同轴。此设置的目的是,在样品能被有效检测的情况下屏蔽环境本底的干扰。
[0010]
优选的,所述准直屏蔽件材质为铅,此设置的目的是,提升屏蔽效果。
[0011]
优选的,所述样品泵管安装部底端设置有可拆卸的底座,用于固定所述样品泵管安装部和检测探头安装部;其中样品泵管安装部以抽屉抽拉方式安装于底座,便于安装和拆卸。此设置的目的是,与检测探头安装部配合使用,让结构更加稳定,安装和拆卸更加方便,同时也能够实现对样品泵管安装部的定位。
[0012]
优选的,所述样品泵管安装部包含:
[0013]
安装底板,设置有用于容纳样品泵管的凹槽;以及
[0014]
安装盖板,与安装底板互相配合,形成密闭的供料通道;
[0015]
其中,所述检测通道贯穿于安装盖板并与供料通道连通。
[0016]
优选的,所述安装底板靠近样品泵管进出口一端的底部还设置有一便于抽取的凸块。此设置的目的是,让安装底板和安装底板与安装盖板构成的样品泵管安装部屉抽更方便。
[0017]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8]
本实用新型的屏蔽工装设置有检测探头安装部、样品泵管安装部和检测通道,检
测时,被测样品通过样品泵管安装部的泵取匀速流动,由安装于检测探头安装部内的探头采集其放射性信号。检测探头安装部、探头准直屏蔽件以及底座均采用屏蔽材料,在本实用新型的特殊结构设计下,能够使样品被有效检测的情况下屏蔽环境本底的干扰,显著提高检测的准确性,同时还能够有效降低待测样品对操作人员的辐射。
[0019]
合理的设计样品泵管安装部,该样品泵管安装部通过类似于抽屉的抽拉方式安装,使得样品泵管安装部安装拆卸方便,装卸泵管时,只需拉出样品泵管安装部即可,不用拆卸检测探头安装部。
附图说明
[0020]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0021]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屏蔽工装拆分示意图;
[0022]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示意图;
[0023]
图4是图3中l-l的剖视图;
[0024]
图5是图4中x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0025]
图6是本实用新型检测探头安装部主视示意图;
[0026]
图7是图6中l-l的剖视图;
[0027]
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安装底板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8]
图9是本实用新型的安装底板俯视示意图;
[0029]
图10是本实用新型的准直屏蔽件的主视示意图;
[0030]
图11是本实用新型的准直屏蔽件的俯视示意图;
[0031]
图12是本实用新型的底座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2]
为了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具体的描述,有必要在此指出的是以下实施例只用于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该领域的技术熟练人员可以根据上述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对本实用新型做出一些非本质的改进和调整。
[0033]
实施例1
[0034]
如图1-12所示,一种放射性检测装置的屏蔽工装600包括
[0035]
检测探头安装部10,设置有容纳检测探头的腔体11;
[0036]
样品泵管安装部20,可活动地安装于所述检测探头安装部底端;以及
[0037]
检测通道,使探头中心与样品泵管顶端中孔直线相通。
[0038]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检测探头安装部底端还可根据所检测样品的不同安装探头准直屏蔽件30,该准直屏蔽件中心开设有一检测孔31,该检测孔与所述检测通道同轴。
[0039]
优选的,所述准直屏蔽件30材质为铅。
[0040]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样品泵管安装部20底端设置有可拆卸的底座40,用于固定所述样品泵管安装部20和检测探头安装部10。
[0041]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样品泵管安装部20包含:
[0042]
安装底板21,设置有用于容纳样品泵管的凹槽21-2;以及
[0043]
安装盖板22,与安装底板互相配合,形成密闭的供料通道;
[0044]
其中,所述检测通道贯穿于安装盖板并与供料通道连通。
[0045]
优选的,在所述凹槽21-2的端部开设有与检测通道在同一直线的扩口21-1;
[0046]
优选的,所述安装底板21的底部前端还设置有一便于抽取的凸块21-4。
[0047]
优选的,所述安装底板21开设有用于限位安装盖板的限位凹槽21-3。
[0048]
优选的,所述检测探头安装部10开设有径向的用于安装样品泵管安装部20的安装槽12,所述样品泵管安装部20径向的长度大于安装槽12径向的深度,从而在样品泵管安装部20的尾部形成位于安装槽12外并便于样品泵管安装部20抽拉的装卸部,所述凸块21-4位于装卸部。
[0049]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在外部还安装了一个防护外壳600,而检测探头700安装于检测探头安装部内,待测样品位于探头下方的样品泵管安装部,检测时,被测样品通过样品泵管安装部的泵管匀速流动,由安装于检测探头安装部的探头采集其放射性信号。检测探头安装部、探头准直屏蔽件以及底座均采用屏蔽材料,在本实施例的特殊结构设计下,能够在样品能被有效检测的情况下屏蔽检测环境本底对测量的干扰,显著提高检测的准确性,同时还能够有效降低待测样品对操作人员的辐射。
[0050]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但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放射性物质检测装置的屏蔽工装,其特征在于,该屏蔽工装包含:检测探头安装部,设置有容纳探头的腔体;样品泵管安装部,可抽拉地安装于所述探头容纳部底端;以及检测通道,使探头中心与样品泵管顶端直线相通。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放射性物质检测装置的屏蔽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探头安装部底端还可根据所检测样品的不同安装探头准直屏蔽件,该准直屏蔽件中心开设有一检测孔,该检测孔与所述检测通道同轴。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放射性物质检测装置的屏蔽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样品泵管安装部底端还设置有可拆卸安装的底座,用于固定所述样品泵管安装部和检测探头安装部。4.如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放射性物质检测装置的屏蔽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样品泵管安装部包含:安装底板,设置有用于容纳样品泵管的凹槽;以及安装盖板,与安装底板互相配合,形成密闭的供料通道;其中,所述检测通道贯穿于安装盖板并与供料通道连通。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放射性物质检测装置的屏蔽工装,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凹槽的端部开设有与检测通道在同一直线的扩口。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放射性物质检测装置的屏蔽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底板的底部前端还设置有一便于抽取的凸块。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放射性物质检测装置的屏蔽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底板开设有用于限位安装盖板的限位凹槽。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放射性物质检测装置的屏蔽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探头安装部开设有径向的用于安装样品泵管安装部的安装槽,所述样品泵管安装部的径向长度大于安装槽的径向深度,从而在样品泵管安装部的尾部形成位于安装槽外并便于样品泵管安装部抽拉的装卸部,所述凸块位于该装卸部。9.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放射性物质检测装置的屏蔽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准直屏蔽件材质为铅。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属于测量装置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放射性物质检测装置的屏蔽工装。该屏蔽工装包含:探头安装部,设置有容纳探头的腔体;样品泵管安装部,可抽拉地安装于所述探头容纳部底端;以及检测通道,使探头中心与泵管顶端中孔直线相通。检测时,被测样品通过样品泵管安装部的泵管匀速流动,由安装于探头安装部内的探头采集其放射性信号。探头安装部、探头准直屏蔽件以及底座均采用屏蔽材料,在本实用新型的特殊结构设计下,能够在样品被有效检测的情况下屏蔽环境本底的干扰,显著提高检测的准确性,同时还能够大大降低待测样品对操作人员的辐射。辐射。辐射。
技术研发人员:李星垣 高陶 于坤茹 韦贤理 张彤 谭文静 李冬梅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成都纽瑞特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7.01
技术公布日:2022/5/25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c.8miu.com/read-193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