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探伤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探伤池用脏水过滤结构。
背景技术:
2.铝合金、钛合金、镁合金都是航空航天常用的合金材料,航空航天用产品在加工完成后,通常需要进行探伤检测。在超声波探伤检测中,需要用水作耦合剂,用来作为探头与被测材料之间的高频超声能量传递。
3.在对待探伤产品进行探伤检测的过程中,通常需要将待探伤产品置于水池中,长时间使用后,水池中的水质逐渐变差,容易对探伤检测结果产生影响,需要工作人员频繁更换水池中的水,造成了不必要的水资源浪费。
技术实现要素:
4.为了使得水池中的水能够循环利用,降低工作人员更换水池中水的更换频率,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探伤池用脏水过滤结构。
5.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探伤池用脏水过滤结构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6.一种探伤池用脏水过滤结构,包括底座、与底座顶部固定的过滤桶、与过滤桶侧壁固定并连通的污水进管、与过滤桶侧壁固定并连通的净水出管、盖合于过滤桶顶部开口处的桶盖以及设置于过滤桶内并用于过滤的滤芯,所述污水进管的出水端位于滤芯内,所述污水进管上设置有水泵。
7.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过滤桶内底壁固定有中心杆,所述中心杆上端贯穿桶盖并间隙配合,且所述中心杆上端螺纹连接有星形操作把手。
8.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桶盖上设置有用于检测过滤桶内部气压的压力表,所述桶盖上固定并连通有泄压管,所述泄压管内螺纹连接有泄压阀。
9.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过滤桶内设置有加固组件,所述加固组件包括下环形板、与下环形板上表面固定的套管以及与套管上端可拆卸连接的上环形板,所述套管外壁与滤芯内壁抵接,且所述套管侧壁开设有多个出水孔。
10.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桶盖与过滤桶之间螺纹连接。
11.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桶盖顶部靠近桶盖边缘的位置上固定有多个加强筋。
12.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过滤桶上端面贴合并固定有环形密封圈。
13.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桶盖顶部呈向上凸起的圆弧状结构。
14.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5.1、本实用新型中,在水泵的作用下,探伤池中的脏水从污水进管进入过滤桶内,滤芯对脏水起到了良好的过滤作用,过滤后的净水从净水出管排出,随后再次进入污水池中,以此使得使用后的脏水得到循环利用,降低工作人员更换水池中水的更换频率,节约了水资源;
16.2、本实用新型中,桶盖上设置有压力表,以便对过滤桶内的气压实时监控,当气压过大时,工作人员需打开泄压阀,通过泄压管泄压即可卸出过滤桶内的气体,使得气压减小,从而便于工作人员打开桶盖,并更换滤芯;
17.3、本实用新型中,需要更换滤芯时,工作人员只需拧下桶盖,打开上环形板,即可更换滤芯,下环形板、套管以及上环形板均可重复使用,减少了不必要的浪费。
附图说明
18.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19.图2是本实用新型用于凸显过滤桶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20.附图标记说明:1、底座;2、过滤桶;21、中心杆;211、星形操作把手;22、污水进管;23、净水出管;24、环形密封圈;3、桶盖;31、加强筋;32、压力表;33、泄压管;331、泄压阀;4、滤芯;5、加固组件;51、下环形板;52、套管;521、出水孔;53、上环形板;6、水泵。
具体实施方式
21.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22.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探伤池用脏水过滤结构,包括底座1、过滤桶2、桶盖3、滤芯4、中心杆21以及加固组件5。过滤桶2为上端开口的圆桶状结构,其轴线竖直,过滤桶2底部与底座1顶部固定。桶盖3底部与过滤桶2顶部螺纹连接,桶盖3顶部呈向上凸起的圆弧状结构,以此降低了杂物掉落至桶盖3顶部并发生堆积的概率,且桶盖3顶部靠近桶盖3边缘的位置上固定有多个加强筋31,增强了桶盖3的结构强度,降低了因过滤桶2内的气压过大而使得桶盖3产生爆裂的概率,此外,工作人员借助加强筋31可轻易打开桶盖3,降低了打开桶盖3过程中发生打滑的概率。
23.过滤桶2一侧的侧壁固定并连通有污水进管22,污水进管22上设置有水泵6,过滤桶2另一侧的侧壁固定并连通有净水出管23,污水进管22和净水出管23均设置于过滤桶2靠近过滤桶2底部的位置上,且净水出管23的口径大于污水进管22的口径,以此便于过滤后的净水从净水出管23排出。
24.滤芯4设置于过滤桶2内并用于过滤,污水进管22的出水端位于滤芯4内。中心杆21为竖直设置的圆杆状结构,其轴线与过滤桶2的轴线重合,中心杆21下端与过滤桶2内底壁固定,中心杆21上端贯穿桶盖3并间隙配合,中心杆21上端螺纹连接有星形操作把手211,且星形操作把手211与桶盖3之间通过环形橡胶片(图中未示出)保持密封。在水泵6的作用下,探伤池中的脏水从污水进管22进入过滤桶2内,滤芯4对脏水起到了良好的过滤作用,过滤后的净水从净水出管23排出,随后再次进入污水池中,以此使得使用后的脏水得到循环利用,降低工作人员更换水池中水的更换频率,节约了水资源。
25.为降低因过滤桶2内的其他过大而使得桶盖3与过滤桶2之间的螺纹连接处发生损伤的概率,桶盖3上设置有用于检测过滤桶2内部气压的压力表32,桶盖3上固定并连通有泄压管33,泄压管33内螺纹连接有泄压阀331。当压力表32检测到过滤桶2内的气压过大时,工作人员需打开泄压阀331,使得过滤桶2内的气压从泄压管33卸出,当过滤桶2内的气压平衡后,工作人员可轻易打开星形操作把手211和桶盖3。
26.加固组件5设置于过滤桶2内,加固组件5包括下环形板51、套管52以及上环形板
53。下环形板51为圆环形板状结构,其轴线与过滤桶2的轴线重合。套管52为圆管状结构,其轴线与过滤桶2的轴线重合,套管52下端与下环形板51上表面固定,套管52外壁与滤芯4内壁抵接,且套管52侧壁开设有多个出水孔521。上环形板53为圆环形板状结构,其轴线与过滤桶2的轴线重合。上环形板53底面与套管52上端可拆卸连接。下环形板51、套管52以及上环形板53相互配合作用,以此对滤芯4起到了良好的限位作用,增强了滤芯4在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上环形板53与套管52之间可拆卸连接,以此便于工作人员拆卸上环形板53后,对滤芯4进行更换,降低了工作人员更换滤芯4的难度。
27.在本实施例中,过滤桶2上端面贴合并固定有环形密封圈24,当工作人员拧紧桶盖3后,桶盖3与过滤桶2配合并抵紧环形密封圈24,以此使得桶盖3与过滤桶2之间保持密封,使得过滤桶2内保持负压,以便污水不断从污水进管22进入过滤桶2内并进行过滤。
28.本实施例的使用原理为:
29.在水泵6的作用下,探伤池中的脏水从污水进管22进入过滤桶2内,滤芯4对脏水起到了良好的过滤作用,过滤后的净水从净水出管23排出,随后再次进入污水池中,以此使得使用后的脏水得到循环利用,降低工作人员更换水池中水的更换频率,节约了水资源。
30.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探伤池用脏水过滤结构,其特征是:包括底座(1)、与底座(1)顶部固定的过滤桶(2)、与过滤桶(2)侧壁固定并连通的污水进管(22)、与过滤桶(2)侧壁固定并连通的净水出管(23)、盖合于过滤桶(2)顶部开口处的桶盖(3)以及设置于过滤桶(2)内并用于过滤的滤芯(4),所述污水进管(22)的出水端位于滤芯(4)内,所述污水进管(22)上设置有水泵(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探伤池用脏水过滤结构,其特征是:所述过滤桶(2)内底壁固定有中心杆(21),所述中心杆(21)上端贯穿桶盖(3)并间隙配合,且所述中心杆(21)上端螺纹连接有星形操作把手(211)。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探伤池用脏水过滤结构,其特征是:所述桶盖(3)上设置有用于检测过滤桶(2)内部气压的压力表(32),所述桶盖(3)上固定并连通有泄压管(33),所述泄压管(33)内螺纹连接有泄压阀(331)。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探伤池用脏水过滤结构,其特征是:所述过滤桶(2)内设置有加固组件(5),所述加固组件(5)包括下环形板(51)、与下环形板(51)上表面固定的套管(52)以及与套管(52)上端可拆卸连接的上环形板(53),所述套管(52)外壁与滤芯(4)内壁抵接,且所述套管(52)侧壁开设有多个出水孔(521)。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探伤池用脏水过滤结构,其特征是:所述桶盖(3)与过滤桶(2)之间螺纹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探伤池用脏水过滤结构,其特征是:所述桶盖(3)顶部靠近桶盖(3)边缘的位置上固定有多个加强筋(31)。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探伤池用脏水过滤结构,其特征是:所述过滤桶(2)上端面贴合并固定有环形密封圈(24)。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探伤池用脏水过滤结构,其特征是:所述桶盖(3)顶部呈向上凸起的圆弧状结构。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探伤池用脏水过滤结构,包括底座、与底座顶部固定的过滤桶、与过滤桶侧壁固定并连通的污水进管、与过滤桶侧壁固定并连通的净水出管、盖合于过滤桶顶部开口处的桶盖以及设置于过滤桶内并用于过滤的滤芯,所述污水进管的出水端位于滤芯内,所述污水进管上设置有水泵。本实用新型在水泵的作用下,探伤池中的脏水从污水进管进入过滤桶内,滤芯对脏水起到了良好的过滤作用,过滤后的净水从净水出管排出,随后再次进入污水池中,以此使得使用后的脏水得到循环利用,降低工作人员更换水池中水的更换频率,节约了水资源。节约了水资源。节约了水资源。
技术研发人员:于新海 戴炎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德铧恩特工业自动化技术(上海)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11.13
技术公布日:2022/5/25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c.8miu.com/read-193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