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教具箱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便携式教具箱。
背景技术:
2.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各种各样的教学都有相应的教学用具,故教学用具需要通过教具箱来对其进行存放、运输,教具箱一般为长方体状结构,其有着容量大、方便携带、防水性能佳等优点。
3.现有的教具箱,其在使用过程中,仅能够对教学用具进行存储、安置操作,且不能随时随地的辅助人们进行教学操作,故其功能性弱,影响其实用性。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的教具箱,其在使用过程中,仅能够对教学用具进行存储、安置操作,且不能随时随地的辅助人们进行教学操作,故其功能性弱,影响其实用性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便携式教具箱。
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6.一种便携式教具箱,包括:
7.箱体,所述箱体的顶部设有箱盖,且箱盖通过铰链与箱体相连接,所述箱盖靠近箱体的一侧上方连接有固定钩,且箱盖的内侧设有滚筒,所述滚筒的顶端连接有手柄;
8.教学组件,所述教学组件安置于滚筒的外壁,且教学组件包括有书写区与磁吸区,所述箱盖的表面开设有预留槽,且预留槽与教学组件之间为贯穿分布;
9.搭扣,所述搭扣分布于箱体的正面,且搭扣的两侧均安置有固定座,所述固定座与箱体之间为固定连接,且固定座的正面设有弯钩,所述弯钩的底端连接有拉绳,且拉绳的另一端与箱体的正面相连接,所述箱体的正面两侧均开设有固定孔。
10.优选的,所述箱体的底部安置有伸缩杆,且伸缩杆的外壁连接有第一滚轮,所述伸缩杆的底端设有第二滚轮,所述箱体的外壁两侧均连接有背带。
11.优选的,所述书写区的面积与磁吸区的面积相等,且书写区、磁吸区的内壁与滚筒之间相贴合。
12.优选的,所述伸缩杆通过螺栓与箱体构成可拆卸结构,且伸缩杆与箱体之间为滑动连接。
13.优选的,所述拉绳分布有两组,且拉绳与固定孔的横轴线相重合。
14.优选的,所述弯钩通过扭簧与固定座构成旋转结构,且固定座关于箱体的中轴线对称。
15.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6.1、本实用新型中,通过人工握住手柄,并对其进行摇动操作,使得手柄带动滚筒旋转,则能够对书写面及磁吸面进行切换工作,当书写面至于箱盖的表面处,则人们能够在书写面处进行书写操作,方便人们理解理论知识,而当磁吸面移动至箱盖的表面处,则能够将
箱体内部存储的模型放置于磁吸面,进行磁吸连接操作,便于对模型进行组合,加强人们通过模型结构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工作。
17.2、本实用新型中,当人们需要对该教具箱进行拉动操作时,则人工转动由两根嵌套的杆体,使其两者呈相对转动的状态,进行伸缩,故人们拉动伸缩杆的一端,则第一滚轮着地,类似行李箱一样移动,使得其便携性提升,并且当人们对伸缩杆沿着箱体的底端进行滑动,直至人们背部紧贴箱盖表面,且背起背带,第二滚轮着地时,通过螺栓对伸缩杆与箱体相连接,使得伸缩杆从箱体的背面支撑箱体,有效减少人们背负的压力,从而也实现人们对该教具箱的便携性的目的。
附图说明
18.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整体侧面结构示意图;
19.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箱体竖直放置结构示意图;
20.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箱体正面结构示意图;
21.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固定座与弯钩连接结构示意图。
22.图例说明:
23.1、箱体;2、箱盖;3、铰链;4、教学组件;401、书写区;402、磁吸区;5、滚筒;6、手柄;7、固定钩;8、背带;9、第一滚轮;10、伸缩杆;11、第二滚轮;12、预留槽;13、固定孔;14、搭扣;15、拉绳;16、弯钩;17、固定座。
具体实施方式
24.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5.参照图1-4,一种便携式教具箱,包括箱体1、箱盖2、铰链3、教学组件4、书写区401、磁吸区402、滚筒5、手柄6、固定钩7、背带8、第一滚轮9、伸缩杆10、第二滚轮11、预留槽12、固定孔13、搭扣14、拉绳15、弯钩16和固定座17,箱体1的顶部安装有箱盖2,且箱盖2通过铰链3与箱体1相连接,箱盖2靠近箱体1的一侧上方连接有固定钩7,且箱盖2的内侧安装有滚筒5,滚筒5的顶端连接有手柄6;
26.教学组件4安置于滚筒5的外壁,且教学组件4包括有书写区401与磁吸区402,书写区401的面积与磁吸区402的面积相等,且书写区401、磁吸区402的内壁与滚筒5之间相贴合,通过对书写区401的设置,能够便于人们进行书写操作,而对磁吸区402的社会中,能够方便人们对有磁性的模型进行分布、组合操作,便于加强人们通过模型结构对理论知识的理解,箱盖2的表面开设有预留槽12,且预留槽12与教学组件4之间为贯穿分布;
27.搭扣14分布于箱体1的正面,且搭扣14的两侧均安置有固定座17,固定座17与箱体1之间为固定连接,且固定座17的正面安装有弯钩16,弯钩16通过扭簧与固定座17构成旋转结构,且固定座17关于箱体1的中轴线对称,拉绳15通过固定钩7对其进行推动操作,则拉绳15拉动弯钩16,故弯钩16对搭扣14处的开孔进行钩挂操作,进一步增强搭扣14的连接性,弯钩16的底端连接有拉绳15,且拉绳15的另一端与箱体1的正面相连接,拉绳15分布有两组,
且拉绳15与固定孔13的横轴线相重合,固定钩7随着箱盖2与箱体1闭合后,进入固定孔13的内侧,且能够推动紧贴于固定孔13处的拉绳15,使得拉绳15由平角转化为钝角,实现对弯钩16的拉动操作,故弯钩16围绕扭簧转动,并钩挂于搭扣14的内侧,以此增强搭扣14的连接性,箱体1的正面两侧均开设有固定孔13。
28.箱体1的底部安置有伸缩杆10,且伸缩杆10的外壁连接有第一滚轮9,伸缩杆10通过螺栓与箱体1构成可拆卸结构,且伸缩杆10与箱体1之间为滑动连接,伸缩杆10及其底端连接的第二滚轮11接触地面后,便于通过螺栓对伸缩杆10与箱体1进行连接操作,方便人们背着该教具箱后,第二滚轮11沿着地面滚动,并通过伸缩杆10对教具箱进行支撑操作,有效提升该教具箱的便携性,伸缩杆10的底端安装有第二滚轮11,箱体1的外壁两侧均连接有背带8。
29.工作原理:使用时,首先通过人们将伸缩杆10进行转动,使得由两段杆体嵌套分布的杆体之间进行螺纹连接操作,实现相对伸长工作的目的,直至人们通过背带8背着教具箱后,第二滚轮11着地,再通过螺栓将伸缩杆10与箱体1进行连接操作,使得人们背着该教具箱行走时,伸缩杆10、第二滚轮11对教具箱进行支撑,使得教具箱的便携性提升,当到达教学区域后,人们按下固定钩7,使得拉绳15复位,弯钩16脱离搭扣14处,再将箱盖2开启,随后,转动手柄6,使得滚筒5同步转动,并对书写区401、磁吸区402进行切换工作,便于人们通过书写区401进行书写、学习理论知识,且通过磁吸区402对有磁性的模型进行安置、分布、组合操作,构建模型,增强对理论知识的巩固。
30.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便携式教具箱,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1),所述箱体(1)的顶部设有箱盖(2),且箱盖(2)通过铰链(3)与箱体(1)相连接,所述箱盖(2)靠近箱体(1)的一侧上方连接有固定钩(7),且箱盖(2)的内侧设有滚筒(5),所述滚筒(5)的顶端连接有手柄(6);教学组件(4),所述教学组件(4)安置于滚筒(5)的外壁,且教学组件(4)包括有书写区(401)与磁吸区(402),所述箱盖(2)的表面开设有预留槽(12),且预留槽(12)与教学组件(4)之间为贯穿分布;搭扣(14),所述搭扣(14)分布于箱体(1)的正面,且搭扣(14)的两侧均安置有固定座(17),所述固定座(17)与箱体(1)之间为固定连接,且固定座(17)的正面设有弯钩(16),所述弯钩(16)的底端连接有拉绳(15),且拉绳(15)的另一端与箱体(1)的正面相连接,所述箱体(1)的正面两侧均开设有固定孔(1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教具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的底部安置有伸缩杆(10),且伸缩杆(10)的外壁连接有第一滚轮(9),所述伸缩杆(10)的底端设有第二滚轮(11),所述箱体(1)的外壁两侧均连接有背带(8)。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教具箱,其特征在于:所述书写区(401)的面积与磁吸区(402)的面积相等,且书写区(401)、磁吸区(402)的内壁与滚筒(5)之间相贴合。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便携式教具箱,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杆(10)通过螺栓与箱体(1)构成可拆卸结构,且伸缩杆(10)与箱体(1)之间为滑动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教具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拉绳(15)分布有两组,且拉绳(15)与固定孔(13)的横轴线相重合。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教具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弯钩(16)通过扭簧与固定座(17)构成旋转结构,且固定座(17)关于箱体(1)的中轴线对称。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便携式教具箱,涉及教具箱技术领域,包括箱体,所述箱体的顶部设有箱盖,且箱盖通过铰链与箱体相连接,所述箱盖靠近箱体的一侧上方连接有固定钩,且箱盖的内侧设有滚筒,所述滚筒的顶端连接有手柄,教学组件,所述教学组件安置于滚筒的外壁。本实用新型中,通过人工握住手柄,并对其进行摇动操作,使得手柄带动滚筒旋转,则能够对书写面及磁吸面进行切换工作,当书写面至于箱盖的表面处,则人们能够在书写面处进行书写操作,方便人们理解理论知识,而当磁吸面移动至箱盖的表面处,则能够将箱体内部存储的模型放置于磁吸面,进行磁吸连接操作,便于对模型进行组合,加强人们通过模型结构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工作。加强人们通过模型结构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工作。加强人们通过模型结构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工作。
技术研发人员:杨琛明 杨云昂 王晔平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杨琛明
技术研发日:2021.10.27
技术公布日:2022/5/25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c.8miu.com/read-194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