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卫浴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无皮碗的多状态出水组件。
背景技术:
2.现有的花洒通常都具有多种出水状态,其是通过切换开关来控制不同功能水道的启闭来实现不同的出水,而功能水道的启闭通常由密封皮碗来实现的。
3.例如公告号为cn104923419a的专利中公开了一种顶喷花洒,该花洒的切换结构,其通过按压按钮带动切换阀上下动作使定位销的销柱定位在单向轨道槽的上定位点或下定位点中,密封皮碗开启相应功能水道的开口实现功能切换。在实际应用中,由于密封皮碗的老化或者杂物导致密封皮碗无法再维持良好的密闭性能而出现漏水的现象时有发生,同时密封皮碗也增加了装配的难度和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无皮碗的多状态出水组件。
5.具体方案如下:
6.一种无皮碗的多状态出水组件,包括出水本体、面盖和分水组件,面盖设置于出水本体的出水侧,且面盖上设置有对应不同出水状态的至少两组出水孔,分水组件设置于出水本体出水侧和面盖之间,以用于切换面盖上的不同出水状态,所述分水组件上具有决定出进水口压力的进水口,所述分水组件或者面盖上具有决定泄压口压力的泄压口,且所述泄压水口的横截面积之和与进水口的横截面积之间的比值大于1.5。
7.进一步的,所述泄压水口的横截面积之和与进水口的横截面积之间的比值大于1.8。
8.进一步的,所述泄压水口的横截面积之和与进水口的横截面积之间的比值大于2.0。
9.进一步的,所述进水口为分水组件的进水孔。
10.进一步的,所述泄压口为面盖上的任意一组出水孔。
11.进一步的,所述分水组件还包括有整流板和导流板,所述整流板和导流板相互配合形成将水路分散到每个出水孔的网格。
12.进一步的,所述导流板上还设置有与各组出水孔相匹配设置的导流壁。
13.进一步的,所述导流壁的末端还设置有导流柱,每一导流柱都与一出水孔对应设置。
14.进一步的,所述分水组件包括进水盘和分水盘,所述进水盘设置有多个过水孔,所述分水盘上设置有与面盖上的出水孔相配合设置的过水通道,所述分水盘能够相对于进水盘旋转,以让不同组的过水通道的进水口与进水盘上的过水孔正对设置,进而让水流入至对应的过水通道。
15.进一步的,所述的多状态出水组件为花洒。
16.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多状态出水组件与现有技术相比较具有以下优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多状态出水组件通过控制泄压水口的横截面积之和与进水口的横截面积之间的比值大于1.5让从进水口流入的水能够从泄压水口快速的流出,以减少背压影响,从而实现无皮碗也不会出现漏水,进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由皮碗密封而导致的问题。
附图说明
17.图1示出了花洒的爆炸图。
18.图2示出了花洒的仰视图。
19.图3示出了花洒的剖视图。
20.图4示出了进水盘的示意图。
21.图5示出了分散盘的示意图。
22.图6示出了整流板的示意图。
23.图7示出了导流板的示意图。
24.图8示出了整流板和导流板装配后的俯视图。
25.图9示出了整流板和导流板装配后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26.为进一步说明各实施例,本实用新型提供有附图。这些附图为本实用新型揭露内容的一部分,其主要用以说明实施例,并可配合说明书的相关描述来解释实施例的运作原理。配合参考这些内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能理解其他可能的实施方式以及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图中的组件并未按比例绘制,而类似的组件符号通常用来表示类似的组件。
27.现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28.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无皮碗的多状态出水组件,如图1-图5所示的,其以最常见的手持式花洒为例来进行说明,但并不限定于此,其同样可以应用在诸如顶喷花洒、龙头等其它出水组件上。
29.花洒包括了花洒本体1、面盖2和分水组件3。花洒本体1具有进水端11和出水端12,花洒本体1的出水端12上具有一凹腔13,进水端11通过一水道14与凹腔13连通设置。
30.面盖2安装在凹腔13的开口侧,并且面盖2将凹腔13的开口侧密封罩住,面盖上具有多组出水孔,每组出水孔对应一种出水状态。本实施例以面盖2上具有三组不同出水状态的出水孔为例来进行说明,但并不限定于此,出水状态的数量可以增加或者减少,例如两种出水状态、四种出水状态或者更多。本实施例中的面盖2上具有位于中心的第一组出水孔21、位于第一组出水孔21外周侧的第二组出水孔22以及位于第二组出水孔22外周侧的第三组出水孔23。
31.分水组件3位于凹腔13内,其包括进水盘31和分水盘32,进水盘31与花洒本体密封围合而将花洒本体1内的水道14出口罩住,进水盘31设置有多个过水孔310。分水盘32上设置有与面盖2上的出水孔相配合设置的过水通道,由于本实施例中的面盖2具有三组出水孔,因此分水盘32上也设置有对应第一组出水孔21的第一过水通道组321、对应第二组出水孔22的第二过水通道组322和对应第三组出水孔23的第三过水通道组323。分水盘32能够相对于进水盘31旋转,以让不同组的过水通道的进水口与进水盘31上的过水孔310正对设置,
进而让水流入至对应的过水通道,最后从面盖对应的出水孔22流出来实现不同出水状态的调节。
32.上述的分水结构仅是以现有技术中最为常见的一示例来说明,其同样可以替换成现有技术中的能够实现同样分水功能的其它分水结构。
33.由于本实施例提供的多状态出水组件无需借助皮碗来实现分水组件分水时的密封,因此需控制泄压水口面积和进水口面积的比值大于1.5,优选的比值大于1.8,更优的比值大于2.0,以让从进水口流入的水能够从泄压水口快速的流出,以减少背压影响,从而实现无皮碗也不会出现漏水,进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由皮碗密封而导致的问题。
34.如在本实施例中,管路水压恒定的前提下,进水流量受限于进水盘31上所有过水孔310的横截面积之和,出水流量则受限于分水盘上过水通道最小横截面积之和以及面盖上出水孔横截面积之和的较小者。在通常情况下,面盖上出水孔横截面积之和会相对小,因此出水流量受限于各组出水孔的横截面积之和。因此,在本实施例中,进水盘上所有过水孔的横截面积之和为进水口面积,面盖上各组(第一、第二或第三)出水孔的横截面积之和为泄压水口面积,即需满足进水盘上所有过水孔的横截面积之和与第一组出水孔的横截面积之和的比值大于1.5、进水盘上所有过水孔的横截面积之和与第二组出水孔的横截面积之和的比值大于1.5以及进水盘上所有过水孔的横截面积之和与第三组出水孔的横截面积之和的比值大于1.5。在现有技术中,位于面盖中心处的第一组出水孔的横截面积之和相较于第二、第三组出水孔的横截面积之和要小,因此在满足进水盘上所有过水孔的横截面积之和与第一组出水孔的横截面积之和的比值大于1.5的情况下就可以保证其它出水状态下也不会出现漏水的问题。
35.在本实施例中,参考图1、图6-图9,分水组件3还包括有整流板33和导流板34,整流板33和导流板34沿出水方向依序布设在分水盘32和面盖2之间,整流板33和导流板34相互配合形成将水路分散到每个出水孔的网格,以减少背压影响。
36.优选的,导流板34上还设置有与各组出水孔相匹配设置的导流壁341,以让出水能够根据流体的附壁效益引导每个出水孔中,以最大程度的减少背压影响。
37.更优选的,导流壁341的末端还设置有导流柱342,每一导流柱342都与一出水孔对应设置,以让出水能够引导每个出水孔中,以最大程度的减少背压影响。
38.尽管结合优选实施方案具体展示和介绍了本实用新型,但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白,在不脱离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可以对本实用新型做出各种变化,均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无皮碗的多状态出水组件,包括出水本体、面盖和分水组件,面盖设置于出水本体的出水侧,且面盖上设置有对应不同出水状态的至少两组出水孔,分水组件设置于出水本体出水侧和面盖之间,以用于切换面盖上的不同出水状态,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水组件上具有决定出进水口压力的进水口,所述分水组件或者面盖上具有决定泄压口压力的泄压口,且所述泄压口的横截面积之和与进水口的横截面积之间的比值大于1.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状态出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泄压口的横截面积之和与进水口的横截面积之间的比值大于1.8。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状态出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泄压口的横截面积之和与进水口的横截面积之间的比值大于2.0。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状态出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口为分水组件的进水孔。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状态出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泄压口为面盖上的任意一组出水孔。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状态出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水组件还包括有整流板和导流板,所述整流板和导流板相互配合形成将水路分散到每个出水孔的网格。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多状态出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板上还设置有与各组出水孔相匹配设置的导流壁。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多状态出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壁的末端还设置有导流柱,每一导流柱都与一出水孔对应设置。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状态出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水组件包括进水盘和分水盘,所述进水盘设置有多个过水孔,所述分水盘上设置有与面盖上的出水孔相配合设置的过水通道,所述分水盘能够相对于进水盘旋转,以让不同组的过水通道的进水口与进水盘上的过水孔正对设置,进而让水流入至对应的过水通道。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状态出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多状态出水组件为花洒。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无皮碗的多状态出水组件,包括出水本体、面盖和分水组件,面盖设置于出水本体的出水侧,且面盖上设置有对应不同出水状态的至少两组出水孔,分水组件设置于出水本体出水侧和面盖之间,以用于切换面盖上的不同出水状态,所述分水组件上具有决定出进水口压力的进水口,所述分水组件或者面盖上具有决定泄压口压力的泄压口,且所述泄压水口的横截面积之和与进水口的横截面积之间的比值大于1.5,实现无皮碗也不会漏水的多状态出水组件。件。件。
技术研发人员:黄辉 李清双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恺霖卫浴科技(厦门)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7.05
技术公布日:2022/5/25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c.8miu.com/read-194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