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带输送机构的制作方法

    专利查询2023-10-31  109



    1.本实用新型涉及收卷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卷带输送机构。


    背景技术:

    2.卷料加工生产线的收料部分,把原材料通过机械方式收卷成卷料,广泛运用在纸卷,布卷,塑料卷,金属卷材加工生产线上。
    3.目前常见的收料机在输送卷带过程中通过机械手抓取平移输送,或者通过若干辊轮进行传送,卷带传输速度不稳定,结构占用空间大,且不便于观测机械手上料卷带料的情况。需要提供一种卷带输送机构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卷带输送机构,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卷带输送机构不便于观测卷带料输送情况的问题。
    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卷带输送机构,其包括:
    6.第七基座;
    7.第七储料装置,设置在所述第七基座上,用于储存卷带料;
    8.第七机械手,与第七基座连接,且设置在第七储料装置一端,用于输送出卷带料;以及
    9.第七输送装置,设置在所述第七储料装置以及所述第七机械手之间,所述第七输送装置与所述第七基座连接,所述七输送装置将卷带料从所述第七储料装置输送到所述七机械手;
    10.其中,所述第七输送装置包括第七导轨组件,所述第七导轨组件包括第七输送段以及第七检测段,所述第七输送段与第七检测段远离所述第七机械手一端连接;所述检测段顶端设置有第一缓存空间,所述第一缓存空间用于收容未上料的卷带。
    11.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第七导轨组件包括第七底板以及第七盖板,所述第七盖板固定在所述第七底板上方,所述第七盖板的长度小于所述第七底板的长度,所述第七底板顶面与所述第七盖板侧边以及所述第七机械手之间形成所述第一缓存空间。
    12.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第七导轨组件上还设置有检测通孔,所述第七输送装置还包括卷带对射光纤,所述卷带对射光纤与所述第七导轨组件连接,用于检测进料导轨上卷带的行程。
    13.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第七输送装置还包括第七驱动组件,所述第七驱动组件设置在所述第七导轨组件以及所述第七储料装置之间,所述第七驱动组件包括:
    14.棘轮,用于传输卷带;
    15.第七驱动电机,与所述第七基座连接,且所述第七驱动电机与所述棘轮连接,所述第七驱动电机驱动所述棘轮转动;
    16.第七滚轮,活动设置在所述棘轮的周边,所述卷带穿设在所述第七滚轮与所述棘
    轮之间;以及
    17.第七滚轮驱动件,与所述第七基座连接,所述第七滚轮驱动件通过第七转杆与所述第七滚轮转动连接;
    18.其中,所述第七滚轮与所述棘轮相对转动,从而传输卷带料。
    19.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第七输送装置还包括第七气剪以及固定第七气剪驱动件;所述第七气剪通过所述第七气剪驱动件与所述第七导轨组件连接,所述第七气剪驱动件驱动所述第七气剪进行剪切作业。
    20.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第七导轨组件上设置有气剪限位腔,所述第七气剪收容在所述气剪限位腔内,且所述第七导轨组件通过第七固定板与所述气剪组件连接。
    21.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第七固定板上设置有第七固定槽,所述第七固定槽长边所在直线垂直于所述第七导轨组件长边所在直线,所述第七固定板与所述第七导轨组件通过所述第七固定槽可调节连接。
    22.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第七输送装置还包括:
    23.切刀保护板,对应所述第一缓存空间位置,活动设置在所述第七导轨组件上方;以及
    24.切刀保护气缸,与所述第七基座连接,所述切刀保护气缸与所述切刀保护板连接,所述切刀保护气缸驱动所述切刀保护板相对所述第七导轨组件运动。
    25.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第七转杆靠近所述棘轮一侧设置有第七弹性件,所述第七弹性件将所述第七转杆与所述第七基座连接。
    26.本实用新型中,第七机械手包括第七输送杆组件以及第七推动组件;所述第七输送杆组件内设置有卷带输送通道,所述第七输送杆部件靠近所述第七输送装置一端与所述第七基座转动连接;
    27.第七驱动组件设置在所述第七基座上,且所述第七推动组件驱动所述第七输送杆组件转动。
    28.本实用新型相较于现有技术,其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的卷带输送机构通过在第七导轨组件上设置有第一缓存空间,可直观了解第七机械手上料状况;当第一缓存空间内没有积料,则第七机械手上卷料成功;若第一缓存空间内存在积料,则第七机械手上的卷料未上料完成,卷料堆积在卷带输送机构;此结构设计精简巧妙,避免卷带卡料,通过第一缓存空间可直白观测到第七机械手的上料情况,结构实用性强。
    29.进一步的,第七输送装置通过在第七驱动组件设置在第七导轨组件以及第七储料装置间,且通过两个滚轮驱动传送,使得卷料的输送速度更稳定。
    附图说明
    30.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为本实用新型的部分实施例相应的附图。
    31.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卷带输送机构的优选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32.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卷带输送机构的优选实施例的立体图。
    33.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卷带输送机构的优选实施例的第七导轨组件结构示意图。
    34.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卷带输送机构的优选实施例的第七导轨组件截面图。
    35.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卷带输送机构的优选实施例的第七输送杆组件立体图。
    36.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卷带输送机构的优选实施例的第七输送杆部件上料状态结构示意图。
    37.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卷带输送机构的优选实施例的第七输送杆部件初始状态结构示意图。
    38.附图标记:卷带输送机构7、第七基座71、第七储料装置72、第七机械手 73、第七输送杆组件731、驱动端731a、出料端731b、摆臂上板7311、摆臂条形孔7311a、摆臂下板7312、插接头7312a、第七调节片7313、摆臂连接片7314、导料板7314a、第七定位块7315、第七推动组件732、摆臂上顶板7321、摆臂上顶气缸7322、摆臂轴承座7323、摆臂安装轴7324、摆臂下顶板7325、摆臂下顶气缸7326、缓冲件7327、摆臂调节件7328、第七输送装置74、第七导轨组件741、第七输送段741a、第七检测段741b、第一缓存空间741c、气剪限位腔741d、第七底板7411、第七盖板7412、检测通孔7412a、卷带对射光纤7413、第七驱动组件742、棘轮7421、第七驱动电机7422、第七滚轮7423、第七滚轮驱动件7424、第七弹性件7424、第七转杆7425、第七调节槽7425a、第七固定板743、第七气剪744、第七气剪驱动件745、切刀保护板746、切刀保护气缸 747、料盘13、对接槽131。
    具体实施方式
    39.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40.在图中,结构相似的单元是以相同标号表示。
    41.本实用新型术语中的“第一”“第二”等词仅作为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的重要性,以及不作为对先后顺序的限制。
    42.请参照图1、图2和图3,其中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卷带输送机构的优选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卷带输送机构的优选实施例的立体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卷带输送机构的优选实施例的第七导轨组件结构示意图。
    43.如下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能解决以上技术问题的卷带输送机构的优选实施例。
    44.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卷带输送机构的优选实施例为:一种卷带输送机构7;其包括第七基座71、第七储料装置72、第七机械手73以及第七输送装置74;其中,第七储料装置72设置在第七基座71上,用于储存卷带料;第七机械手 73与第七基座71连接,且设置在第七储料装置72一端,用于向对应的收料机构输送出卷带料;第七输送装置74设置在第七储料装置72以及第七机械手73 之间,第七输送装置74与第七基座71连接,第七输送装置74将卷带料从第七储料装置72输送到第七机械手73。
    45.其中,第七输送装置74包括第七导轨组件741,第七导轨组件741包括第七输送段741a以及第七检测段741b,第七输送段741a与第七检测段741b远离第七机械手73一端连接;第七检测段741b顶端设置有第一缓存空间741c,第一缓存空间741c用于收容未上料的
    卷带。
    46.在第七导轨组件741上设置有第一缓存空间741c,可判断第七机械手73 上料状况;当第一缓存空间741c内没有积料,则第七机械手73上卷料成功;若第一缓存空间741c内存在积料,则第七机械手73上的卷料未上料完成,卷料堆积在卷带输送机构;此结构设计精简巧妙,通过第一缓存空间741c可直白观测到第七机械手73的上料情况,结构实用性强。
    47.结合图3和图4,对本实施例中的第七导轨组件741结构进行详细阐述:
    48.本实施例中的第七导轨组件741包括第七底板7411以及第七盖板7412,第七盖板7412固定在第七底板7411上方,第七盖板7412的长度小于第七底板 7411的长度,第七底板7411顶面与第七盖板7412侧边以及第七机械手73之间形成第一缓存空间741c,第七导轨组件741结构便于装配,实用性强。
    49.进一步的,第七导轨组件741上还设置有检测通孔7412a,第七输送装置 74还包括卷带对射光纤7413,卷带对射光纤7413与第七导轨组件741连接,用于检测进料导轨上卷带的行程,提升卷带输送过程中的精准性。
    50.此外,第七输送装置74还包括第七驱动组件742,第七驱动组件742设置在第七导轨组件741以及第七储料装置72之间,第七驱动组件742包括棘轮 7421、第七驱动电机7422、第七滚轮7423以及第七滚轮驱动件7424;棘轮7421 用于主动传输卷带;第七驱动电机7422与第七基座71连接,且第七驱动电机 7422与棘轮7421连接,第七驱动电机7422驱动棘轮7421转动。第七滚轮7423 活动设置在棘轮7421的周边,卷带穿设在第七滚轮7423与棘轮7421之间,第七滚轮7423从动滚压卷带输送;第七滚轮驱动件7424与第七基座71连接,第七滚轮驱动件7424通过第七转杆7425与滚轮转动连接。第七滚轮7423与棘轮7421相对转动,从而传输卷带料。第七驱动组件742设置在第七导轨组件741 以及第七储料装置72间,且通过两个滚轮驱动传送,使得卷料的输送速度更稳定。
    51.进一步的,本实施例中的第七转杆7425靠近所述棘轮7421一侧设置有第七弹性件7424,所述第七弹性件7424将所述第七转杆7425与所述第七基座71 连接。第七弹性件弹性拉动第七转杆7425往靠近棘轮7421转动,从而使得第七滚轮7423可以抵接并挤压棘轮7421上的卷带,提升第七驱动组件724输送卷带料的稳定性。
    52.本实施例中的第七输送装置74还包括第七气剪744以及固定第七气剪驱动件745;第七气剪744通过第七气剪驱动件745与第七导轨组件741连接,第七气剪驱动件745驱动第七气剪744进行剪切作业。在第七输送装置74中设置第七气剪744,提升卷带料输送的稳定性,相较于在第七机械手73的出料端731b 剪切卷料以及在储料装置的出料端731b剪切卷料,便于物料的输送,避免卷带剪切断裂导致的设备有反应用力,有损耗的情况。
    53.进一步的,第七导轨组件741上设置有气剪限位腔741d,第七气剪744收容在气剪限位腔741d内,且第七导轨组件741通过第七固定板743与气剪组件连接。第七气剪744收容在气剪限位腔741d内,第七导轨组件741两端分别对剪切后卷带料两端进行限位,提升了卷带料剪切作业的稳定性。
    54.第七固定板743上设置有第七固定槽,第七固定槽长边所在直线垂直于第七导轨组件741长边所在直线,第七固定板743与第七导轨组件741通过第七固定槽可调节连接,使得第七气剪744剪切卷带料的位置可调节,适配于剪切多种尺寸的卷带料,提升了第七输送装置74中结构的实用性。
    55.进一步的,本实施例中第七输送装置74还包括切刀保护板746以及切刀保护气缸747;其中切刀保护板746活动设置在第七导轨组件741上方,且切刀保护板746对应设置在第一缓存空间741c位置;切刀保护气缸747与第七基座 71连接,切刀保护气缸747与切刀保护板746连接,切刀保护气缸747驱动切刀保护板746相对第七导轨组件741运动。优选的本实施例中的切刀保护板746 初始位置设置在第七盖板7412的一端,且位于第七底板7411的一端上方。
    56.本实施例中的切刀保护气缸747用于驱动切刀保护板746按压剪切后的卷带料,提升卷带料输送过程中的稳定性。切刀保护气缸747驱动切刀保护板746 的运动轨迹所在直线可平行于第七底板7411坐在平面;也可垂直于第七底板 7411所在平面,结构适配性强。
    57.结合图1、图2、图5、图6和图7,如下对本实施例中的第七机械手73 结构进行详细阐述:
    58.第七机械手73用于上料卷带;其包括第七输送杆组件731以及第七推动组件732;其中第七输送杆组件731内设置有卷带输送通道,第七输送杆组件731 一端与第七基座71转动连接;第七推动组件732设置在第七基座71上,且第七推动组件732与第七输送杆组件731活动连接,第七输送驱动件驱动第七输送杆组件731转动。
    59.第七基座71上设置有摆臂轴承座7323,第七输送杆组件731通过摆臂安装轴7324与摆臂轴承座7323连接;第七输送杆组件731包括驱动端731a以及出料端731b,驱动端731a设置在第七输送杆组件731一端,驱动端731a一侧摆臂安装轴7324转动连接。出料端731b设置在第七输送杆组件731另一端,出料端731b一端设置有插接头7312a。
    60.其中,驱动端731a设置有摆臂条形孔7311a,摆臂条形孔7311a长边所在直线与第七输送杆组件731长边所在直线平行,摆臂安装轴7324活动插接在摆臂条形孔7311a内。
    61.当第七输送杆组件731的插接头7312a与料盘13上的对接槽131插接时,摆臂安装轴7324与摆臂条形孔7311a远离插接头7312a一端侧壁接触限位;当第七输送杆组件731收料时,通过摆臂上顶气缸7322驱动摆臂上顶板7321推动第七输送杆组件731,在第七输送杆组件731的自身重力作用下,摆臂安装轴7324与摆臂条形孔7311a靠近插接头7312a一端侧壁接触限位。当第七输送杆组件731在料盘13的转动输出卷带料过程中,随着料盘13上卷带的直径不断增加,摆臂安装轴7324在摆臂条形孔7311a活动连接。此结构设计精简巧妙,摆臂安装轴7324在摆臂条形孔7311a活动连接,且摆臂条形孔7311a限定了第七输送杆组件731的运动范围,提升了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相较于直接通过电机驱动送料的结构,不易损坏。
    62.本实用新型中,摆臂条形孔7311a设置有若干组,若干摆臂条形孔7311a 排列方向与第七输送杆组件731长边所在直线平行。设置有若干摆臂条形孔 7311a与摆臂安装轴7324活动连接,使得第七输送杆组件731的输送范围可调节。
    63.本实用新型中,卷带输送通道内设置有第七调节片7313,第七调节片7313 与第七输送杆组件731顶端可调节连接。第七调节片7313用于调节卷带输送通道的高度。
    64.其中,第七推动组件732包括摆臂上顶板7321、摆臂上顶气缸7322、第七定位块7315、摆臂下顶板7325以及摆臂下顶气缸7326。摆臂上顶板7321设置在第七输送杆组件731下方,摆臂上顶板7321与第七输送杆组件731活动连接;摆臂上顶气缸7322,摆臂上顶板7321通过摆臂上顶气缸7322与第七基座71 连接,摆臂上顶气缸7322驱动摆臂上顶板7321
    推动第七输送杆组件731,使得第七输送杆组件731相对第七基座71转动。
    65.第七推动组件732还包括第七定位块7315、摆臂下顶板7325以及摆臂下顶气缸7326。第七定位块7315与第七输送杆组件731远离摆臂上顶板7321一端连接;摆臂下顶板7325设置在第七输送杆组件731上方,且与第七定位块 7315活动连接;摆臂下顶气缸7326与第七基座71连接,摆臂下顶气缸7326 与摆臂下顶板7325连接,摆臂下顶气缸7326驱动摆臂下顶板7325与第七定位块7315活动连接。设置有摆臂下顶板7325与第七定位块7315抵接,从而将第七输送杆组件731进行收纳,提升第七机械手73待机状态结构的稳定性。
    66.本实施例中,第七输送杆组件731底端还设置有缓冲件7327,缓冲件7327 通过摆臂调节件7328与第七基座71可调节连接。缓冲件7327用于对卷料状态中的第七输送杆组件731进行限位支撑,提升机械手结构的稳定性。
    67.进一步的,摆臂调节件7328沿缓冲件7327长边方向可调节连接,使得第七输送杆组件731下料位置的高度可调节,提升了结构的实用性。
    68.对本实施例中的第七输送杆组件731结构进行详细阐述:
    69.本实用新型中,第七输送杆组件731包括摆臂上板7311、摆臂下板7312 以及摆臂连接片7314;摆臂上板7311一侧与第七基座71转动连接;摆臂下板 7312设置在摆臂上板7311底端,摆臂上板7311以及摆臂下板7312之间相对形成卷带输送通道,插接头7312a设置在摆臂下板7312一端;摆臂连接片7314 设置有两组,两组摆臂连接片7314分别设置在摆臂下板7312两侧,且摆臂连接片7314将摆臂上板7311以及摆臂下板7312连接。
    70.进一步的,两组摆臂连接片7314远离插接头7312a一端均设置有导料板 7314a,两组导料板7314a远离插接头7312a一端的距离逐渐增大,便于卷带料的导向输送,提升了第七机械手73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
    71.摆臂上板7311以及摆臂下板7312远离插接头7312a一端设置有导料进口,便于第七机械手73的进料导向。进一步的,本实施例中的摆臂上板7311设置有第七曲面,第七曲面提升第七机械手73弯折胶带的稳定性。
    72.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
    73.一、卷带输送机构7输送卷带。
    74.首先,第七输送装置74中的第七驱动组件742驱动卷带往第七机械手73 方向转动。卷带穿设在第七滚轮7423与棘轮7421之间,第七弹性件弹性拉动第七转杆7425往靠近棘轮7421转动,从而使得第七滚轮7423可以抵接并挤压棘轮7421上的卷带;第七驱动电机7422驱动棘轮7421转动,从而使得第七滚轮7423与棘轮7421相对转动从而传输卷带料。
    75.其次,第七导轨组件741检测导向物料。卷带从第七导轨组件741中穿插;卷带对射光纤检测第七导轨组件741上的卷带的行程,提升卷带输送过程中的精准性。
    76.然后第七机械手73上料。第七输送杆组件731的插接头7312a与料盘13 上的对接槽131插接时,摆臂安装轴7324与摆臂条形孔7311a远离插接头7312a 一端侧壁接触限位。第七推动组件732中的摆臂上顶板7321以及缓冲件7327 对第七输送杆组件731底端进行支撑限位。
    77.当第七机械手73上的插接头7312a未对准料盘13上的对接槽131插接时。第七输送组件472仍然驱动卷带料上料,此时在料盘12的侧壁以及第七导轨组件741的限定下,物料会堆积在第一缓存空间741c;使用者可以直观检测卷带料的上料情况。随着料盘13的转动,
    第七输送杆组件731的插接头7312a与料盘13上的对接槽131插接后,第一缓存空间741c堆积的卷带料在从第七机械手73输出,第一缓存空间741c无积料。
    78.二、剪切卷带料。
    79.料盘卷带结束后需要剪切卷料;剪切物料前,切刀保护气缸747驱动切刀保护板746按压第一缓存空间741c部位的卷带料,避免剪切过后的卷带料脱离。
    80.然后,第七气剪744通过第七气剪驱动件745剪切卷料;第七气剪744收容在气剪限位腔741d内,第七导轨组件741两端分别对剪切后卷带料两端进行限位,提升了卷带料剪切作业的稳定性。
    81.三、上料完成,第七机械手73复位。
    82.卷带收卷完成后,通过摆臂上顶气缸7322驱动摆臂上顶板7321向上推动第七输送杆组件731,在第七输送杆组件731的自身重力作用下,摆臂安装轴 7324与摆臂条形孔7311a靠近插接头7312a一端侧壁接触限位。
    83.然后第七输送杆组件731远离摆臂上顶板7321一端连接的第七定位块 7315,在摆臂下顶气缸7326驱动摆臂下顶板7325与第七定位块7315以及第七输送杆组件731之间的间隙卡接,摆臂下顶板7325与第七定位块7315抵接,从而将第七输送杆组件731进行收纳,提升第七机械手73待机状态结构的稳定性。
    84.这样即完成了本优选实施例的卷带输送机构的工作过程。
    85.综上所述,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优选实施例揭露如上,但上述优选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均可作各种更动与润饰,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界定的范围为准。

    技术特征:
    1.一种卷带输送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七基座;第七储料装置,设置在所述第七基座上,用于储存卷带料;第七机械手,与第七基座连接,且设置在第七储料装置一端,用于输送出卷带料;以及第七输送装置,设置在所述第七储料装置以及所述第七机械手之间,所述第七输送装置与所述第七基座连接,所述七输送装置将卷带料从所述第七储料装置输送到所述七机械手;其中,所述第七输送装置包括第七导轨组件,所述第七导轨组件包括第七输送段以及第七检测段,所述第七输送段与第七检测段远离所述第七机械手一端连接;所述检测段顶端设置有第一缓存空间,所述第一缓存空间用于收容未上料的卷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卷带输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七导轨组件包括第七底板以及第七盖板,所述第七盖板固定在所述第七底板上方,所述第七盖板的长度小于所述第七底板的长度,所述第七底板顶面与所述第七盖板侧边以及所述第七机械手之间形成所述第一缓存空间。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卷带输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七导轨组件上还设置有检测通孔,所述第七输送装置还包括卷带对射光纤,所述卷带对射光纤与所述第七导轨组件连接,用于检测进料导轨上卷带的行程。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卷带输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七输送装置还包括第七驱动组件,所述第七驱动组件设置在所述第七导轨组件以及所述第七储料装置之间,所述第七驱动组件包括:棘轮,用于传输卷带;第七驱动电机,与所述第七基座连接,且所述第七驱动电机与所述棘轮连接,所述第七驱动电机驱动所述棘轮转动;第七滚轮,活动设置在所述棘轮的周边,所述卷带穿设在所述第七滚轮与所述棘轮之间;以及第七滚轮驱动件,与所述第七基座连接,所述第七滚轮驱动件通过第七转杆与所述第七滚轮转动连接;其中,所述第七滚轮与所述棘轮相对转动,从而传输卷带料。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卷带输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七输送装置还包括第七气剪以及固定第七气剪驱动件;所述第七气剪通过所述第七气剪驱动件与所述第七导轨组件连接,所述第七气剪驱动件驱动所述第七气剪进行剪切作业。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卷带输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七导轨组件上设置有气剪限位腔,所述第七气剪收容在所述气剪限位腔内,且所述第七导轨组件通过第七固定板与所述气剪组件连接。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卷带输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七固定板上设置有第七固定槽,所述第七固定槽长边所在直线垂直于所述第七导轨组件长边所在直线,所述第七固定板与所述第七导轨组件通过所述第七固定槽可调节连接。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卷带输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七输送装置还包括:切刀保护板,对应所述第一缓存空间位置,活动设置在所述第七导轨组件上方;以及
    切刀保护气缸,与所述第七基座连接,所述切刀保护气缸与所述切刀保护板连接,所述切刀保护气缸驱动所述切刀保护板相对所述第七导轨组件运动。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卷带输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七转杆靠近所述棘轮一侧设置有第七弹性件,所述第七弹性件将所述第七转杆与所述第七基座连接。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卷带输送机构,其特征在于,第七机械手包括:第七输送杆组件,所述第七输送杆组件内设置有卷带输送通道,所述第七输送杆部件靠近所述第七输送装置一端与所述第七基座转动连接;以及第七推动组件,设置在所述第七基座上,所述第七推动组件与所述第七输送杆组件活动连接,所述第七推动组件驱动所述第七输送杆组件转动。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卷带输送机构,其包括第七储料装置、第七机械手以及第七输送装置;其中,第七储料装置用于储存卷带料;第七机械手用于向对应的收料机构输送出卷带料;第七输送装置设置在第七储料装置以及第七机械手之间,第七输送装置将卷带料从第七储料装置输送到第七机械手。本实用新型的卷带输送机构通过在第七导轨组件上设置有第一缓存空间,可直观了解第七机械手上料状况;当第一缓存空间内没有积料,则第七机械手上卷料成功;若第一缓存空间内存在积料,则第七机械手上的卷料未上料完成,卷料堆积在卷带输送机构;此结构设计精简巧妙,避免卷带卡料,通过第一缓存空间可直白观测到第七机械手的上料情况,结构实用性强。强。强。


    技术研发人员:胡晓群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深圳市恒峰锐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12.03
    技术公布日:2022/5/25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c.8miu.com/read-19464.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