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沥青混凝土施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路面沥青施工工具。
背景技术:
2.沥青混凝土俗称沥青砼,人工选配具有一定级配组成的矿料,碎石或轧碎砾石、石屑或砂、矿粉等,与一定比例的路用沥青材料,在严格控制条件下拌制而成的混合料。
3.现有专利文件cn206503053u公开一种市政路面沥青施工工具,能够对沥青进行有效的阻挡,有效的避免了沥青在运输过程中的剧烈晃动,有效的避免了沥青的泄漏和浪费,避免了工人的烫伤,安全性能高,能够对温度进行有效的锁定,有效的避免了热量的过快流失,能够对沥青进行有效的减震,稳定性能高。
4.该装置对容器空间分割降低沥青混凝土配合原料运输的晃动,这也造成沥青混凝土配合原料排放受阻,影响使用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以下问题:在分割空间中降低沥青混凝土配合原料运输晃动强度的同时,沥青混凝土配合原料排放受阻,影响使用效率。
6.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路面沥青施工工具,包括:车体和筒座,所述车体表面固定有筒座,筒座内放置有容纳筒,容纳筒内部转动有轴柱,轴柱外壁均匀固定有刮板,容纳筒顶部设置有调节器,轴柱与调节器连接,通过车体和筒座对容纳筒进行限位运输,沥青混凝土配合原料放置在容纳筒内,通过均匀分布的刮板将容纳筒内部分割成多个存储空间,有效降低运输过程中沥青混凝土配合原料的振荡幅度,通过调节器驱动刮板转动,使各个空间的沥青交替对位排放部位进行排放。
7.优选的,所述刮板的边缘与容纳筒内壁滑动接触,使刮板与容纳筒内壁分割的空间相对独立,在转动刮板的过程中将容纳筒内壁粘附的沥青混凝土配合原料刮出,便于后期维护。
8.优选的,所述容纳筒的顶部采用顶盖密封,使容纳筒呈分体状,便于后期打开容纳筒进行清理,也便于刮板和轴柱的装配,顶盖表面开设有进料口,进料口表面封装密封盖,通过进料口向容纳筒内加入沥青混凝土配合原料。
9.优选的,所述调节器包括蜗轮、蜗杆和封装壳,所述轴柱顶端固定有蜗轮,蜗轮外部套设有封装壳,封装壳内转动安装有蜗杆,蜗杆与蜗轮啮合连接,转动蜗杆使蜗轮带动轴柱旋转,使刮板构成的各个空间对位排放位置进行放料。
10.优选的,所述蜗杆的轴端穿出封装盒外部固定连接轮盘,方便操作人员手动旋转蜗杆。
11.优选的,所述容纳筒的底部侧边设置有排放机构,所述排放机构包括排放管和竖管,所述排放管与容纳筒连通,排放管中部安装有阀门,所述排放管表面连通有竖管,竖管内部滑动设置有塞柱,塞柱通过弹簧与竖管弹性连接,塞柱顶部固定有连柱,连柱顶部穿出
竖管固定有顶板,排放管用于排放沥青混凝土配合原料,关闭阀门,通过塞柱的封堵实现对排放管双重闭合,有效避免沥青渗出,排放沥青混凝土配合原料时,打开阀门,再克服弹簧的弹力向上拉动顶板,使塞柱缩入竖管上部,沥青经过排放管排放。
12.优选的,所述竖管的内径大于排放管的内径,使塞柱能全面封堵排放管。
13.优选的,所述阀门的调节部位开设条形槽,所述顶板侧边固定有卡板,卡板与条形槽卡接,所述竖管顶部边缘固定有触杆,触杆贯穿顶板,在塞柱对排放管封堵时,卡板卡入条形槽内,实现双重锁定,有效避免误操作造成的沥青渗出,触杆用于导向顶板的升降,在顶板越过触杆时进行扭转,通过触杆将顶板抵触,避免塞柱复位,用于持续排放沥青。
14.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路面沥青施工工具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5.本实用新型采用均匀分布的刮板将容纳筒内分割多个区域,有效降低沥青混凝土配合原料在运输过程中的振荡强度,配合调节器驱动刮板旋转实现沥青混凝土配合原料的全面排放,提高排放效率,另外排放机构的设置对排放位置双重连锁控制,极大提高设备的防漏效果,提高使用安全性。
附图说明
16.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17.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刮板分布结构示意图;
18.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调节器结构示意图;
19.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排放机构结构示意图。
20.图中标号:1、车体;2、筒座;3、容纳筒;4、调节器;41、蜗轮;42、蜗杆;43、封装壳;5、进料口;6、排放机构;61、排放管;62、竖管;63、阀门;64、塞柱;65、顶板;66、连柱;67、触杆;68、卡板;7、刮板;8、轴柱。
具体实施方式
21.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22.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现进行详细描述。
23.实施例一
24.如图1-3所示,一种路面沥青施工工具,由以下部件装配而成:
[0025][0026][0027]
装配说明:将筒座2焊接在车体1表面,容纳筒3放置在筒座2内,容纳筒3内部中线位置转动安装轴柱8,轴柱8的边缘均与固定刮板7,刮板7的边缘和底部与容纳筒3内壁和底面接触,轴柱8的顶端穿出容纳筒3固定安装蜗轮41,在车体1顶部焊接封装壳43,封装壳43内转动安装蜗杆42使蜗杆42与蜗轮41啮合。
[0028]
工作原理:通过均匀分布的刮板7将容纳筒3内部分割成多个存储空间,有效降低运输过程中沥青混凝土配合原料的振荡幅度,转动蜗杆42使蜗轮41带动轴柱8旋转,使刮板7构成的各个空间对位排放位置进行放料。
[0029]
实施例二
[0030]
如图4所示,一种路面沥青施工工具,由以下部件装配而成:
[0031][0032][0033]
装配说明:将排放管61与容纳筒3固定连接,竖管62贯穿焊接在排放管61表面,在排放管61靠近容纳筒3的位置安装阀门63,阀门63的调节部位开设条形槽,将塞柱64插入竖管62内,塞柱64顶部固定连柱66并穿出竖管62连接顶板65,连柱66的外部套设弹簧,将卡板68焊接在顶板65侧边,并与条形槽卡接。
[0034]
工作原理:排放管61用于排放沥青,关闭阀门63,通过塞柱64的封堵实现对排放管61双重闭合,有效避免沥青混凝土配合原料渗出,排放沥青混凝土配合原料时,打开阀门63,再克服弹簧的弹力向上拉动顶板65,使塞柱64缩入竖管62上部,沥青混凝土配合原料经过排放管61排放,在塞柱64对排放管61封堵时,卡板68卡入条形槽内,实现双重锁定,有效避免误操作造成的沥青混凝土配合原料渗出,触杆67用于导向顶板65的升降,在顶板65越过触杆67时进行扭转,通过触杆67将顶板65抵触,避免塞柱64复位,用于持续排放沥青混凝土配合原料。
技术特征:
1.一种路面沥青施工工具,包括:车体(1)和筒座(2),所述车体(1)表面固定有筒座(2),其特征在于,筒座(2)内放置有容纳筒(3),容纳筒(3)内部转动有轴柱(8),轴柱(8)外壁均匀固定有刮板(7),容纳筒(3)顶部设置有调节器(4),轴柱(8)与调节器(4)连接;所述刮板(7)的边缘与容纳筒(3)内壁滑动接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路面沥青施工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纳筒(3)的顶部采用顶盖密封,顶盖表面开设有进料口(5),进料口(5)表面封装密封盖。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路面沥青施工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器(4)包括蜗轮(41)、蜗杆(42)和封装壳(43),所述轴柱(8)顶端固定有蜗轮(41),蜗轮(41)外部套设有封装壳(43),封装壳(43)内转动安装有蜗杆(42),蜗杆(42)与蜗轮(41)啮合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路面沥青施工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蜗杆(42)的轴端穿出封装盒外部固定连接轮盘。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路面沥青施工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纳筒(3)的底部侧边设置有排放机构(6),所述排放机构(6)包括排放管(61)和竖管(62),所述排放管(61)与容纳筒(3)连通,排放管(61)中部安装有阀门(63),所述排放管(61)表面连通有竖管(62),竖管(62)内部滑动设置有塞柱(64),塞柱(64)通过弹簧与竖管(62)弹性连接,塞柱(64)顶部固定有连柱(66),连柱(66)顶部穿出竖管(62)固定有顶板(65)。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路面沥青施工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竖管(62)的内径大于排放管(61)的内径。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路面沥青施工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阀门(63)的调节部位开设条形槽,所述顶板(65)侧边固定有卡板(68),卡板(68)与条形槽卡接,所述竖管(62)顶部边缘固定有触杆(67),触杆(67)贯穿顶板(65)。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沥青混凝土施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路面沥青施工工具,包括车体和筒座,所述车体表面固定有筒座,筒座内放置有容纳筒,容纳筒内部转动有轴柱,轴柱外壁均匀固定有刮板,容纳筒顶部设置有调节器,轴柱与调节器连接,本实用新型采用均匀分布的刮板将容纳筒内分割多个区域,有效降低沥青混凝土配合原料在运输过程中的振荡强度,配合调节器驱动刮板旋转实现沥青混凝土配合原料的全面排放,提高排放效率,另外排放机构的设置对排放位置双重连锁控制,极大提高设备的防漏效果,提高使用安全性。用安全性。用安全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彩霞 汪书勇 汪林 周寅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铜陵市兴达市政工程建设有限责任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12.06
技术公布日:2022/5/25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c.8miu.com/read-195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