翼片上料机构的制作方法

    专利查询2023-11-07  103



    1.本实用新型涉及输液管加工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翼片上料机构。


    背景技术:

    2.输液管加工中需要将翼片插入到管子内,翼片一般是通过振动盘将其水平振出,然后使用机械手将水平振出的翼片翻转后摆放到流水线治具上,此操作需要使用翻转机构将其从水平状翻转到竖直状,然后使用移动机构带动其移动到流水线的治具上,结构复杂、成本高、且效率低。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成本低、工作效率高,且插入精度高的翼片上料机构。
    4.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翼片上料机构,包括固定架,所述固定架上设置有翼片直振槽,所述翼片直振槽的上方设置有用于压住翼片的压住组件,压住组件用于将最前端相邻的两个翼片分开,所述翼片直振槽的一侧设置有用于夹住翼片的夹取组件,所述固定架上位于夹取组件的一侧设置有用于带动夹取组件转动的转动组件,所述转动组件包括固定设置在固定架上的动力部件,所述动力部件与摆臂的一端连接,所述摆臂的另一端通过连接件与夹取组件连接,所述摆臂沿着弧形槽转动,所述翼片直振槽靠近夹取组件一侧的下方设置有顶升组件,翼片上料机构还包括控制组件,所述压住组件、夹取组件、转动组件和顶升组件分别与控制组件电气连接。
    5.进一步的是:所述动力部件对称设置有两个,所述动力部件为旋转气缸,所述旋转气缸的驱动轴与摆臂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旋转气缸与控制组件电气连接。
    6.进一步的是:所述固定架的内侧对称设置有两个连接块,所述连接块与固定架固定连接,所述弧形槽设置在连接块上,所述摆臂的另一端上设置有腰型孔,所述腰型孔内设置有连接轴,所述连接轴一端的外表面设置有第一轴承,所述第一轴承与腰型孔转动连接,所述连接轴沿着弧形槽移动。
    7.进一步的是:所述连接轴远离第一轴承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直线滑轨,所述直线滑轨靠近固定架的一侧连接有滑块,所述滑块远离直线滑轨56的一侧通过连接件固定连接有转动轴,所述转动轴的外表面设置有第二轴承,所述第二轴承的外表面设置有定位环,所述定位环与固定架固定连接,所述定位环的内表面与第二轴承转动连接,两个所述直线滑轨56的相对面上设置有连接座,所述夹取组件固定连接在连接座上。
    8.进一步的是:所述夹取组件包括上下设置的一对夹爪,所述夹爪的一侧设置有用于驱动一对夹爪张开或闭合的夹爪气缸,所述夹爪气缸的固定端与连接座固定连接,所述夹爪气缸与控制组件电气连接。
    9.进一步的是:所述顶升组件包括顶升块,所述顶升块对称设置有两个,两个顶升块通过连接板连接,所述连接板的下方设置有用于顶升连接板的第一气缸,所述第一气缸的
    驱动轴与连接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气缸与控制组件电气连接。
    10.进一步的是:所述压住组件包括设置在翼片直振槽上方的压块,所述压块的上方设置有支撑块,所述支撑块与固定架固定连接,所述支撑块上设置有用于驱动压块上下移动的第二气缸,所述第二气缸的驱动轴与压块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气缸的固定端固定设置在支撑块上,所述第二气缸与控制组件电气连接。
    11.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中使用旋转气缸带动摆臂转动,带动直线滑轨转动,从而带动夹取组件沿着弧形槽转动,从而带动翼片转动到流水线上的治具上,替代了传统的使用翻转机构将翼片翻转,然后再使用移动机构带动翼片进行移动,简化了结构,降低了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也提高了将翼片插入到管内的准确度。
    附图说明
    12.图1为翼片上料机构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13.图2为夹取组件和转动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14.图3为压住组件和顶升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15.图中标记为:1、固定架;2、翼片直振槽;3、压住组件;4、夹取组件;5、转动组件;6、顶升组件;41、夹爪;42、夹爪气缸;51、摆臂;52、弧形槽;53、旋转气缸;54、连接块;55、连接轴;56、直线滑轨;57、滑块;58、定位环;61、顶升块;62、第一气缸。
    具体实施方式
    16.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17.如图1、图2所示,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翼片上料机构,该翼片上料机构包括固定架1,所述固定架1上设置有翼片直振槽2,所述翼片直振槽2的上方设置有用于压住翼片的压住组件3,压住组件3用于将最前端相邻的两个翼片分开,所述翼片直振槽2的一侧设置有用于夹住翼片的夹取组件4,所述固定架1上位于夹取组件4的一侧设置有用于带动夹取组件4转动的转动组件5,所述转动组件5包括固定设置在固定架1上的动力部件,所述动力部件与摆臂51的一端连接,所述摆臂51的另一端通过连接件与夹取组件4连接,所述摆臂51沿着弧形槽52转动,所述翼片直振槽2靠近夹取组件4一侧的下方设置有顶升组件6,翼片上料机构还包括控制组件,所述压住组件3、夹取组件4、转动组件5和顶升组件6分别与控制组件电气连接。
    18.所述翼片直振槽2与直振对接,翼片沿着翼片直振槽2移动,压住机构用于将处于直振槽上的翼片压住,使得最前端相邻的两个翼片分开,便于夹取组件4将最前端的翼片夹起。
    19.翼片经过直振槽,所述压住组件3将前端第二个翼片压住,所述顶升组件6将最前端的翼片顶起,所述夹取组件4夹住最前端的翼片,然后所述顶升组件6缩回,所述转动组件5带动夹取组件4沿着弧形槽52转动,从而带动翼片转动到流水线上的治具上,如此反复工作。
    20.在上述基础上,所述动力部件对称设置有两个,所述动力部件为旋转气缸53,所述旋转气缸53的驱动轴与摆臂51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旋转气缸53与控制组件电气连接。
    21.所述旋转气缸53转动带动摆臂转动,给翼片的翻转提供动力。
    22.在上述基础上,所述固定架1的内侧对称设置有两个连接块54,所述连接块54与固定架1固定连接,所述弧形槽52设置在连接块54上,所述摆臂51的另一端上设置有腰型孔,所述腰型孔内设置有连接轴55,所述连接轴55一端的外表面设置有第一轴承,所述第一轴承与腰型孔转动连接,所述连接轴55沿着弧形槽52移动。
    23.所述连接轴55沿着弧形槽52移动,从而带动夹取组件4转动,从而带动翼片进行翻转。
    24.在上述基础上,所述连接轴55远离第一轴承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直线滑轨56,所述直线滑轨56靠近固定架1的一侧连接有滑块57,所述滑块57远离直线滑轨56的一侧通过连接件固定连接有转动轴,所述转动轴的外表面设置有第二轴承,所述第二轴承的外表面设置有定位环58,所述定位环58与固定架1固定连接,所述定位环58的内表面与第二轴承转动连接,两个所述直线滑轨56的相对面上设置有连接座,所述夹取组件4固定连接在连接座上。
    25.旋转气缸53转动带动摆臂51转动,所述摆臂51转动带动连接轴55沿着弧形槽52转动,所述连接轴55转动带动直线滑轨56向下转动,所述滑块57沿着转动轴转动,然后所述夹爪组件随着直线滑轨56向下转动,然后将翼片插入到流水线的治具上。
    26.在上述基础上,所述夹取组件4包括上下设置的一对夹爪41,所述夹爪41的一侧设置有用于驱动一对夹爪41张开或闭合的夹爪气缸42,所述夹爪气缸42的固定端与连接座固定连接,所述夹爪气缸42与控制组件电气连接。
    27.所述夹爪气缸42驱动带动夹爪41张开或闭合,从而夹住或松开翼片。
    28.在上述基础上,所述顶升组件6包括顶升块61,所述顶升块61对称设置有两个,两个顶升块61通过连接板连接,所述连接板的下方设置有用于顶升连接板的第一气缸62,所述第一气缸62的驱动轴与连接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气缸62与控制组件电气连接。
    29.所述第一气缸62驱动带动连接板从而带动两个顶升块61向上顶升,进而将翼片向上顶升,使得夹爪组件能够夹住翼片,当夹爪组件夹住翼片时,所述第一气缸62缩回,带动顶升板向下移动,给夹取组件4留有转动的空间。
    30.在上述基础上,如图3所示,所述压住组件3包括设置在翼片直振槽2上方的压块31,所述压块31的上方设置有支撑块,所述支撑块与固定架1固定连接,所述支撑块上设置有用于驱动压块31上下移动的第二气缸32,所述第二气缸32的驱动轴与压块31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气缸32的固定端固定设置在支撑块上,所述第二气缸32与控制组件电气连接。
    31.所述第二气缸32驱动带动压块31将前端第二个翼片的两侧压住,使得最前端的两个翼片分开,便于夹取组件4夹住最前端的翼片。
    32.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翼片上料机构,包括固定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架(1)上设置有翼片直振槽(2),所述翼片直振槽(2)的上方设置有用于压住翼片的压住组件(3),压住组件(3)用于将最前端相邻的两个翼片分开,所述翼片直振槽(2)的一侧设置有用于夹住翼片的夹取组件(4),所述固定架(1)上位于夹取组件(4)的一侧设置有用于带动夹取组件(4)转动的转动组件(5),所述转动组件(5)包括固定设置在固定架(1)上的动力部件,所述动力部件与摆臂(51)的一端连接,所述摆臂(51)的另一端通过连接件与夹取组件(4)连接,所述摆臂(51)沿着弧形槽(52)转动,所述翼片直振槽(2)靠近夹取组件(4)一侧的下方设置有顶升组件(6),翼片上料机构还包括控制组件,所述压住组件(3)、夹取组件(4)、转动组件(5)和顶升组件(6)分别与控制组件电气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翼片上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部件对称设置有两个,所述动力部件为旋转气缸(53),所述旋转气缸(53)的驱动轴与摆臂(51)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旋转气缸(53)与控制组件电气连接。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翼片上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架(1)的内侧对称设置有两个连接块(54),所述连接块(54)与固定架(1)固定连接,所述弧形槽(52)设置在连接块(54)上,所述摆臂(51)的另一端上设置有腰型孔,所述腰型孔内设置有连接轴(55),所述连接轴(55)一端的外表面设置有第一轴承,所述第一轴承与腰型孔转动连接,所述连接轴(55)沿着弧形槽(52)移动。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翼片上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轴(55)远离第一轴承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直线滑轨(56),所述直线滑轨(56)靠近固定架(1)的一侧连接有滑块(57),所述滑块(57)远离直线滑轨(56)的一侧通过连接件固定连接有转动轴,所述转动轴的外表面设置有第二轴承,所述第二轴承的外表面设置有定位环(58),所述定位环(58)与固定架(1)固定连接,所述定位环(58)的内表面与第二轴承转动连接,两个所述直线滑轨(56)的相对面上设置有连接座,所述夹取组件(4)固定连接在连接座上。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翼片上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夹取组件(4)包括上下设置的一对夹爪(41),所述夹爪(41)的一侧设置有用于驱动一对夹爪(41)张开或闭合的夹爪气缸(42),所述夹爪气缸(42)的固定端与连接座固定连接,所述夹爪气缸(42)与控制组件电气连接。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翼片上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升组件(6)包括顶升块(61),所述顶升块(61)对称设置有两个,两个顶升块(61)通过连接板连接,所述连接板的下方设置有用于顶升连接板的第一气缸(62),所述第一气缸(62)的驱动轴与连接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气缸(62)与控制组件电气连接。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翼片上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压住组件(3)包括设置在翼片直振槽(2)上方的压块(31),所述压块(31)的上方设置有支撑块,所述支撑块与固定架(1)固定连接,所述支撑块上设置有用于驱动压块(31)上下移动的第二气缸(32),所述第二气缸(32)的驱动轴与压块(31)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气缸(32)的固定端固定设置在支撑块上,所述第二气缸(32)与控制组件电气连接。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翼片上料机构,涉及输液管加工领域,包括固定架,固定架上设置有翼片直振槽,翼片直振槽的上方设置有压住组件,翼片直振槽的一侧设置有夹取组件,固定架上设置有转动组件,转动组件包括固定设置在固定架上的动力部件,动力部件与摆臂的一端连接,摆臂的另一端与夹取组件连接,翼片直振槽的下方设置有顶升组件,翼片上料机构还包括控制组件。本实用新型中使用旋转气缸带动摆臂转动,带动直线滑轨转动,从而带动夹取组件沿着弧形槽转动,从而带动翼片转动到流水线上的治具上,替代了传统的使用翻转机构和移动机构带动翼片翻转然后再移动,简化了结构,降低了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也提高了将翼片插入到管内的准确度。到管内的准确度。到管内的准确度。


    技术研发人员:钱军 陈晶明 徐广全 刘立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苏州迪艾拓实验仪器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11.05
    技术公布日:2022/5/25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c.8miu.com/read-19617.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