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手持式钢筋自动绑扎装置的制作方法

    专利查询2023-11-09  102



    1.本实用新型涉及钢筋绑扎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手持式钢筋自动绑扎装置。


    背景技术:

    2.钢筋广泛用于各种建筑结构中,特别是各种大型、重型、轻型薄壁和高层建筑结构,工地现场一般会对钢筋进行绑扎,使钢筋固定更加牢固,传统的自制绑钩绑扎钢筋效率较低,现如今一般会使用钢筋自动绑扎装置辅助工人施工作业。
    3.现有的钢筋自动绑扎装置多是直接将绑线安置在绑线盒内部,按下手柄位置开关,即可实现自动切割绑线同时进行绑扎缠绕,但由于工地施工环境较为复杂,绑线上容易附着有较小的灰尘颗粒,若直接放入绑线盒内部,灰尘杂质等颗粒进行装置内部容易造成装置损坏,且现场施工人员的握持宽度不一,固定规格的握把,不能满足大多数工人使用,若握持不够牢固,长时间施工作业,容易疲劳,施工效率也会下降。
    4.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手持式钢筋自动绑扎装置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手持式钢筋自动绑扎装置。
    6.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手持式钢筋自动绑扎装置包括:主壳体,所述主壳体的前端设有空心钳口,安装于主壳体下端的握把,设置在主壳体上端的绑线盒,设置在握把上的按钮;
    7.上线清灰机构,所述上线清灰机构设置于绑线盒的上端;
    8.绑带加固机构,所述绑带加固机构与握把相连接;
    9.加厚壳,所述加厚壳包括第一侧壳、两个第一固定块、第二侧壳、两个第二固定块、两个固定螺栓,两个所述第一固定块均与第一侧壳固定连接,两个所述第二固定块均与第二侧壳固定连接,所述第一侧壳与第二侧壳销轴连接。
    10.优选的,所述上线清灰机构包括限位架、滑动板、两个固定方管、两个滑杆、两个弹簧、两个橡胶头、两个吹风口、两个连接管,所述限位架与绑线盒的上端固定连接,所述滑动板与限位架滑动连接,两个所述固定方管分别与绑线盒的两端固定连接,两个所述滑杆分别与两个固定方管滑动连接,两个所述滑杆的一端均与滑动板固定连接,两个所述滑杆的另一端分别与两个橡胶头固定连接,两个所述弹簧分别套于两个滑杆上,两个所述弹簧的一端分别与两个滑杆相连接,两个所述弹簧的另一端分别与两个固定方管相连接,两个所述吹风口均与绑线盒的上端固定连接,两个所述连接管的一端分别与两个绑线盒固定连接,两个所述连接管的另一端分别与两个固定方管固定连接。
    11.优选的,所述绑线盒的上端设有放线口,所述滑动板的规格与放线口的规格相同。
    12.优选的,两个所述橡胶头分别位于两个固定方管的内部,两个所述橡胶头分别与两个固定方管的内壁相抵。
    13.优选的,所述绑带加固机构包括两个连接板、弹力带,两个所述连接板分别与握把
    的上下两端固定连接,所述弹力带的两端分别有两个连接板相连接。
    14.优选的,所述弹力带为弹性尼龙材质,所述弹力带的两端通过铆钉分别与两个连接板固定连接。
    15.优选的,所述握把上设有两个凸扣,所述第一侧壳与第二侧壳的内侧均设有固定孔,两个所述凸扣分别与两个固定孔滑动连接。
    16.优选的,两个所述第一固定块上均设有第一螺纹孔,两个所述固定螺栓分别与两个第一螺纹孔螺纹连接,两个所述第二固定块上均设有第二螺纹孔,两个所述固定螺栓分别与两个第二螺纹孔螺纹连接。
    17.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手持式钢筋自动绑扎装置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8.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手持式钢筋自动绑扎装置,通过上线清灰机构,在每次进行绑线上线时,均可自动将绑线上附着的灰尘除去,从而保证不会有污渍进入装置内部,有效避免绑扎装置内部磨损;且通过绑带加固机构,使工作人员在进行作业时,能够更加牢固的握持,防止在作业时绑扎装置的掉落;同时通过加厚壳的安装,使握把能够适用于不同的握持宽度不一,从而实现满足不同工人的使用。
    附图说明
    19.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20.图2为图1所示的a处的结构示意图;
    21.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握把的结构示意图;
    22.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加厚壳的结构示意图。
    23.图中标号:1、主壳体;2、空心钳口;3、握把;4、绑线盒;5、限位架;6、滑动板;7、固定方管;8、滑杆;9、弹簧;10、橡胶头;11、吹风口;12、连接管;13、连接板;14、弹力带;15、按钮;16、凸扣;17、加厚壳;18、第一侧壳;19、第一固定块;20、第二侧壳;21、第二固定块;22、固定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24.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25.请结合参阅图1至图4,一种手持式钢筋自动绑扎装置,包括:主壳体1,主壳体1的前端设有空心钳口2,安装于主壳体1下端的握把3,设置在主壳体1上端的绑线盒4,设置在握把3上的按钮15;
    26.上线清灰机构,上线清灰机构设置于绑线盒4的上端;
    27.绑带加固机构,绑带加固机构与握把3相连接;
    28.加厚壳17,加厚壳17包括第一侧壳18、两个第一固定块19、第二侧壳20、两个第二固定块21、两个固定螺栓22,两个第一固定块19均与第一侧壳18固定连接,两个第二固定块21均与第二侧壳20固定连接,第一侧壳18与第二侧壳20销轴连接。
    29.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如图1和图2所示,上线清灰机构包括限位架5、滑动板6、两个固定方管7、两个滑杆8、两个弹簧9、两个橡胶头10、两个吹风口11、两个连接管12,限位架5与绑线盒4的上端固定连接,滑动板6与限位架5滑动连接,两个固定方管7分别与绑线盒4的
    两端固定连接,两个滑杆8分别与两个固定方管7滑动连接,两个滑杆8的一端均与滑动板6固定连接,两个滑杆8的另一端分别与两个橡胶头10固定连接,两个弹簧9分别套于两个滑杆8上,两个弹簧9的一端分别与两个滑杆8相连接,两个弹簧9的另一端分别与两个固定方管7相连接,两个吹风口11均与绑线盒4的上端固定连接,两个连接管12的一端分别与两个绑线盒4固定连接,两个连接管12的另一端分别与两个固定方管7固定连接。
    30.需要说明:当绑线放入绑线盒4的内部后,松开滑动板6,即可实现两个吹风口11中吹出空气,并将绑线上的灰尘颗粒吹去,保证不会有污渍进入装置内部,有效避免绑扎装置内部磨损。
    31.参考图1和图2所示,绑线盒4的上端设有放线口,滑动板6的规格与放线口的规格相同。
    32.需要说明:当滑动板6滑动至与放线口相抵时,即可保证绑线密封放置在绑线盒4中。
    33.参考图1和图2所示,两个橡胶头10分别位于两个固定方管7的内部,两个橡胶头10分别与两个固定方管7的内壁相抵。
    34.需要说明:两个橡胶头10在两个固定方管7的内部滑动时,可实现两个固定方管7的内部产生负压,使空气通过两个吹风口11进入两个固定方管7的内部。
    35.参考图1所示,绑带加固机构包括两个连接板13、弹力带14,两个连接板13分别与握把3的上下两端固定连接,弹力带14的两端分别有两个连接板13相连接。
    36.参考图1所示,弹力带14为弹性尼龙材质,弹力带14的两端通过铆钉分别与两个连接板13固定连接。
    37.参考图3和图4所示,握把3上设有两个凸扣16,第一侧壳18与第二侧壳20的内侧均设有固定孔,两个凸扣16分别与两个固定孔滑动连接。
    38.需要说明:当两个凸扣16分别位于两个固定孔中时,即可实现对加厚壳17的定位。
    39.参考图4所示,两个第一固定块19上均设有第一螺纹孔,两个固定螺栓22分别与两个第一螺纹孔螺纹连接,两个第二固定块21上均设有第二螺纹孔,两个固定螺栓22分别与两个第二螺纹孔螺纹连接。
    40.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手持式钢筋自动绑扎装置的工作原理如下:
    41.在使用装置之前,首先根据使用工人的握持度选择是否安装加厚壳17,若工作人员握持度较大则需要安装加厚壳17时,将加厚壳17贴近握把3,使第一侧壳18内壁上的固定孔与握把3前端的凸扣16相抵,同时将加厚壳17上的第二侧壳20相对于第一侧壳18转动,使第二侧壳20内壁上的固定孔也与握把3后端的凸扣16相抵,当第二侧壳20上的两个第二固定块21同时靠近第一侧壳18上的两个第一固定块19时,将两个固定螺栓22依次旋入两个第二固定块21上的第二螺纹孔中,当两个固定螺栓22的一端分别旋入两个第一固定块19上的第一螺纹孔中时,即使第一侧壳18与第二侧壳20固定安装在一起,实现加厚壳17牢固的安装在握把3上,拓增了握把3的握持度,从而满足不同工人的使用。
    42.拉动绑线盒4上端放料口处的滑动板6,使滑动板6相对于限位架5滑动,滑动板6的移动带动两个滑杆8相对于两个固定方管7滑动,两个滑杆8的移动带动两个弹簧9发生弹性形变,两个滑杆8的移动带动两个橡胶头10在两个固定方管7的内部滑动,两个固定方管7的内部产生负压,使空气通过两个吹风口11进入两个固定方管7的内部,当滑动板6完全滑离
    放线口时,将绑线放入绑线盒4的内部后,松开滑动板6,两个弹簧9同时恢复形变,带动两个滑杆8同时相对于两个固定方管7反向移动,两个滑杆8的移动共同带动滑动板6反向移动,使得绑线盒4上的放线口关闭,两个滑杆8的滑动同时带动两个橡胶头10反向移动,推动两个固定方管7内部的空气快速排出,并经过两个连接管12进入两个吹风口11中,并将绑线上的灰尘颗粒吹去,保证不会有污渍进入装置内部,有效避免绑扎装置内部磨损。
    43.工人使用时,拉伸两个连接板13之间的弹力带14,是弹力带14发生形变远离握把3,手掌伸入弹力带14与握把3之间并握住握把3后,松开弹力带14,弹力带14恢复弹性形变,与掌背紧密相抵,保证工作人员在进行作业时,能够更加牢固的握持,防止在作业时绑扎装置会掉落。
    44.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手持式钢筋自动绑扎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主壳体(1),所述主壳体(1)的前端设有空心钳口(2),安装于主壳体(1)下端的握把(3),设置在主壳体(1)上端的绑线盒(4),设置在握把(3)上的按钮(15);上线清灰机构,所述上线清灰机构设置于绑线盒(4)的上端;绑带加固机构,所述绑带加固机构与握把(3)相连接;加厚壳(17),所述加厚壳(17)包括第一侧壳(18)、两个第一固定块(19)、第二侧壳(20)、两个第二固定块(21)、两个固定螺栓(22),两个所述第一固定块(19)均与第一侧壳(18)固定连接,两个所述第二固定块(21)均与第二侧壳(20)固定连接,所述第一侧壳(18)与第二侧壳(20)销轴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手持式钢筋自动绑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线清灰机构包括限位架(5)、滑动板(6)、两个固定方管(7)、两个滑杆(8)、两个弹簧(9)、两个橡胶头(10)、两个吹风口(11)、两个连接管(12),所述限位架(5)与绑线盒(4)的上端固定连接,所述滑动板(6)与限位架(5)滑动连接,两个所述固定方管(7)分别与绑线盒(4)的两端固定连接,两个所述滑杆(8)分别与两个固定方管(7)滑动连接,两个所述滑杆(8)的一端均与滑动板(6)固定连接,两个所述滑杆(8)的另一端分别与两个橡胶头(10)固定连接,两个所述弹簧(9)分别套于两个滑杆(8)上,两个所述弹簧(9)的一端分别与两个滑杆(8)相连接,两个所述弹簧(9)的另一端分别与两个固定方管(7)相连接,两个所述吹风口(11)均与绑线盒(4)的上端固定连接,两个所述连接管(12)的一端分别与两个绑线盒(4)固定连接,两个所述连接管(12)的另一端分别与两个固定方管(7)固定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手持式钢筋自动绑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绑线盒(4)的上端设有放线口,所述滑动板(6)的规格与放线口的规格相同。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手持式钢筋自动绑扎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橡胶头(10)分别位于两个固定方管(7)的内部,两个所述橡胶头(10)分别与两个固定方管(7)的内壁相抵。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手持式钢筋自动绑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绑带加固机构包括两个连接板(13)、弹力带(14),两个所述连接板(13)分别与握把(3)的上下两端固定连接,所述弹力带(14)的两端分别有两个连接板(13)相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手持式钢筋自动绑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力带(14)为弹性尼龙材质,所述弹力带(14)的两端通过铆钉分别与两个连接板(13)固定连接。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手持式钢筋自动绑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握把(3)上设有两个凸扣(16),所述第一侧壳(18)与第二侧壳(20)的内侧均设有固定孔,两个所述凸扣(16)分别与两个固定孔滑动连接。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手持式钢筋自动绑扎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第一固定块(19)上均设有第一螺纹孔,两个所述固定螺栓(22)分别与两个第一螺纹孔螺纹连接,两个所述第二固定块(21)上均设有第二螺纹孔,两个所述固定螺栓(22)分别与两个第二螺纹孔螺纹连接。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手持式钢筋自动绑扎装置,涉及钢筋绑扎领域。所述一种手持式钢筋自动绑扎装置包括:主壳体,所述主壳体的前端设有空心钳口,安装于主壳体下端的握把,设置在主壳体上端的绑线盒,所述第一侧壳与第二侧壳销轴连接。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手持式钢筋自动绑扎装置通过上线清灰机构,在每次进行绑线上线时,均可自动将绑线上附着的灰尘除去,从而保证不会有污渍进入装置内部,有效避免绑扎装置内部磨损;且通过绑带加固机构,使工作人员在进行作业时,能够更加牢固的握持,防止在作业时绑扎装置的掉落;同时通过加厚壳的安装,使握把能够适用于不同的握持宽度不一,从而实现满足不同工人的使用的优点。而实现满足不同工人的使用的优点。而实现满足不同工人的使用的优点。


    技术研发人员:夏广新 曾伟 刘金山 朱约喜 朱小敏 关汉锋 张天伟 黄辉 李志 何金龙 魏大晗 倪磊 周少波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华能澜沧江水电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10.27
    技术公布日:2022/5/25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c.8miu.com/read-19650.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