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喷砂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船舶船体除锈的喷砂设备。
背景技术:
2.喷砂除锈是采用压缩空气为动力,以形成高速喷射束将喷料如石榴石砂、铜矿砂、石英砂、金刚砂、铁砂、海南砂等高速喷射到需要处理的工件表面,使工件外表面的发生变化,由于磨料对工件表面的冲击和切削作用,使工件表面保持洁净并且具有一定的粗糙度,使工件表面的机械性能得到改善。
3.现有的用于船舶船体除锈的喷砂设备,在船舶船体行驶过程中,船体小范围的表面出现锈迹的时候,可能存在喷砂头与船体表面的角度容易发生变化导致的无法进行均匀喷砂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为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船舶船体除锈的喷砂设备,通过方便调节喷砂角度的结构,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喷砂头与船体表面喷砂之间角度不固定造成喷砂不均匀的问题。
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船舶船体除锈的喷砂设备,包括喷砂枪、喷砂软管和喷砂头,所述喷砂软管位于喷砂枪的内端,所述喷砂头位于喷砂腔的前端,所述喷砂软管贯穿于喷砂头的前端外表面,所述喷砂头的前端外表面设有定位座,所述定位座的前端外表面设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前端外表面设有叉型板,所述叉型板的一端内表面设有贯穿孔,所述贯穿孔的内端设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的外端设有旋转螺纹筒,所述叉型板的外端设有延伸板,所述延伸板的外端设有限位杆。
6.进一步地,所述定位座与喷砂头之间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板的数量设置为两组,两组所述固定板的后端外表面与定位座的前端外表面之间固定连接,所述叉型板的数量设置为两组,两组所述叉型板与固定板之间一一对应,通过设置有定位座,方便了对于固定板的安装。
7.进一步地,所述贯穿孔贯穿于叉型板的一端外表面,所述螺纹杆的一端与叉型板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螺纹杆的另一端与旋转螺纹筒之间活动连接,所述贯穿孔贯穿于固定板的左右两端外表面,通过设置有旋转螺纹筒,方便了对于叉型板和固定板之间进行挤压固定角度。
8.进一步地,所述延伸板与叉型板的一端外表面之间固定连接,所述限位杆与延伸板之间固定连接,所述延伸板和限位杆的数量均设置为两组,两组所述限位杆之间的距离大于喷砂软管的截面直径,通过设置有延伸板,方便了对于限位杆进行固定。
9.进一步地,所述叉型板的前端设有喷砂遮盖罩,所述喷砂遮盖罩外表面设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的上端设有外螺纹筒,所述外螺纹筒的上端设有延伸环板,所述延伸环板的内端设有废气吸收筒,所述废气吸收筒的内端设有过滤芯,所述外螺纹筒的外端设有滑动
螺纹套筒,通过设置有喷砂遮盖罩,方便了对于喷砂范围进行限定,同时防止废气溢出。
10.进一步地,所述叉型板与喷砂遮盖罩之间固定连接,所述安装孔贯穿于喷砂遮盖罩的外表面,所述安装孔的外端与外螺纹筒之间贯穿连接,且外螺纹筒的下端外表面与喷砂遮盖罩的外表面之间固定连接,通过设置有安装孔,方便了废气吸收筒的放置。
11.进一步地,所述延伸环板与废气吸收筒之间固定连接,且废气吸收筒的截面大小等于安装孔的截面大小,所述延伸环板的截面大小等于外螺纹筒的外表面截面大小,所述外螺纹筒与滑动螺纹套筒之间活动连接,所述喷砂遮盖罩的前端外表面设有橡胶圈,所述橡胶圈与喷砂遮盖罩之间固定连接,通过设置有延伸环板,方便了对于废气吸收筒的位置限定。
1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具有如下优点:
13.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有定位座、固定板、叉型板、螺纹杆、贯穿孔、延伸板、限位杆和旋转螺纹筒,方便了位于喷砂枪上的喷砂头在特定的情况下可以改变角度,方便与船体表面之间贴合,防止了在叉型板带动喷砂遮盖罩改变角度的过程中,橡胶软管的角度没有改变,造成喷砂角度还是不对应影响喷砂均匀性的情况。
14.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有喷砂遮盖罩、橡胶圈、废气吸收筒、过滤芯、延伸环板、滑动螺纹套筒、外螺纹筒和安装孔,方便了对于废气吸收筒进行固定安装,方便在喷砂的过程中,对于废气利用过滤芯过滤再释放,同时利用了喷砂遮盖罩前端的橡胶圈与需要喷洒的船体表面之间进行接触贴合,防止了废气的溢出,十分的环保。
附图说明
1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示例性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引伸获得其它的实施附图。
16.本说明书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实用新型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技术内容得能涵盖的范围内。
17.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18.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喷砂头放大结构示意图;
19.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图2局部侧剖放大结构示意图;
20.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图3螺纹杆侧剖放大结构示意图;
21.图5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废气吸收筒侧剖结构示意图;
22.图6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图5中延伸环板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23.图中:1、喷砂枪;2、喷砂软管;3、喷砂头;4、定位座;5、固定板;6、叉型板;7、螺纹杆;8、贯穿孔;9、延伸板;10、限位杆;11、喷砂遮盖罩;12、橡胶圈;13、废气吸收筒;14、过滤芯;15、延伸环板;16、滑动螺纹套筒;17、外螺纹筒;18、安装孔;19、旋转螺纹筒。
具体实施方式
24.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及功效,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5.参照说明书附图1-4,该实施例的一种用于船舶船体除锈的喷砂设备,包括喷砂枪1、喷砂软管2和喷砂头3,所述喷砂软管2位于喷砂枪1的内端,所述喷砂头3位于喷砂腔的前端,所述喷砂软管2贯穿于喷砂头3的前端外表面,所述喷砂头3的前端外表面设有定位座4,所述定位座4的前端外表面设有固定板5,所述固定板5的前端外表面设有叉型板6,所述叉型板6的一端内表面设有贯穿孔8,所述贯穿孔8的内端设有螺纹杆7,所述螺纹杆7的外端设有旋转螺纹筒19,所述叉型板6的外端设有延伸板9,所述延伸板9的外端设有限位杆10。
26.所述定位座4与喷砂头3之间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板5的数量设置为两组,两组所述固定板5的后端外表面与定位座4的前端外表面之间固定连接,所述叉型板6的数量设置为两组,两组所述叉型板6与固定板5之间一一对应,通过设置有固定板5,方便了对于叉型板6的定位。
27.所述贯穿孔8贯穿于叉型板6的一端外表面,所述螺纹杆7的一端与叉型板6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螺纹杆7的另一端与旋转螺纹筒19之间活动连接,所述贯穿孔8贯穿于固定板5的左右两端外表面,通过设置有贯穿孔8,方便了叉型板6沿着螺纹杆7转动。
28.所述延伸板9与叉型板6的一端外表面之间固定连接,所述限位杆10与延伸板9之间固定连接,所述延伸板9和限位杆10的数量均设置为两组,两组所述限位杆10之间的距离大于喷砂软管2的截面直径,通过设置有限位杆10,方便对喷砂软管2进行包裹,方便对于喷砂软管2的角度改变。
29.实施场景具体为: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当需要对于不同的船体方位的表面进行喷砂除锈的时候,可能存在与船体表面垂直的进行喷砂会够不着,或者喷砂的角度不对应,此时通过抓到弄旋转螺纹筒19,使得旋转螺纹筒19与螺纹杆7之间产生松动,使得叉型板6沿着与固定板5通过贯穿孔8和螺纹杆7相互的连接下转动,直至转动到适当的角度,利用旋转螺纹筒19再次定位固定,并且在叉型板6转动的过程中,延伸板9带动固定连接的限位杆10使得喷砂软管2改变角度,防止了在叉型板6带动喷砂遮盖罩11改变角度的过程中,橡胶软管的角度没有改变,造成喷砂角度还是不对应的情况,该实施方式具体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喷砂头3与喷砂枪1之间的角度固定导致的喷砂不均匀,或者喷砂的角度不对应的问题。
30.参照说明书附图5-6,该实施例的一种用于船舶船体除锈的喷砂设备,所述叉型板6的前端设有喷砂遮盖罩11,所述喷砂遮盖罩11外表面设有安装孔18,所述安装孔18的上端设有外螺纹筒17,所述外螺纹筒17的上端设有延伸环板15,所述延伸环板15的内端设有废气吸收筒13,所述废气吸收筒13的内端设有过滤芯14,所述外螺纹筒17的外端设有滑动螺纹套筒16。
31.所述叉型板6与喷砂遮盖罩11之间固定连接,所述安装孔18贯穿于喷砂遮盖罩11的外表面,所述安装孔18的外端与外螺纹筒17之间贯穿连接,且外螺纹筒17的下端外表面与喷砂遮盖罩11的外表面之间固定连接,通过设置有外螺纹筒17,方便与滑动螺纹套筒16
之间相互连接。
32.所述延伸环板15与废气吸收筒13之间固定连接,且废气吸收筒13的截面大小等于安装孔18的截面大小,所述延伸环板15的截面大小等于外螺纹筒17的外表面截面大小,所述外螺纹筒17与滑动螺纹套筒16之间活动连接,所述喷砂遮盖罩11的前端外表面设有橡胶圈12,所述橡胶圈12与喷砂遮盖罩11之间固定连接,通过设置有橡胶圈12,方便了增大喷砂遮盖罩11与船体表面之间的摩擦力,同时防止废气溢出。
33.实施场景具体为: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当需要对于喷砂遮盖罩11内喷砂完成之后,对于喷砂过程中产生的废气进行一定程度的吸收再释放,通过在喷砂遮盖罩11的表面开设有安装孔18,并且在安装孔18的外端固定连接有外螺纹筒17,将过滤芯14放置在废气吸收筒13内,放入安装孔18中,利用延伸环板15对于废气吸收筒13的位置进行限定,使得延伸环板15的下端外表面与外螺纹筒17的上端外表面之间相互接触,将滑动螺纹套筒16沿着废气吸收筒13的外端滑动,使得滑动螺纹套筒16与外螺纹筒17之间转动固定,从而方便了对于废气吸收筒13进行固定安装,方便在喷砂的过程中,对于废气利用过滤芯14过滤再释放,同时利用了喷砂遮盖罩11前端的橡胶圈12与需要喷洒的船体表面之间进行接触贴合,防止了废气的溢出,十分的环保,该实施方式具体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喷砂之后的废气随意排放到空气中,不利于环保的问题。
34.虽然,上文中已经用一般性说明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了详尽的描述,但在本实用新型基础上,可以对之作一些修改或改进,这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精神的基础上所做的这些修改或改进,均属于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用于船舶船体除锈的喷砂设备,包括喷砂枪(1)、喷砂软管(2)和喷砂头(3),所述喷砂软管(2)位于喷砂枪(1)的内端,所述喷砂头(3)位于喷砂腔的前端,所述喷砂软管(2)贯穿于喷砂头(3)的前端外表面,其特征在于:所述喷砂头(3)的前端外表面设有定位座(4),所述定位座(4)的前端外表面设有固定板(5),所述固定板(5)的前端外表面设有叉型板(6),所述叉型板(6)的一端内表面设有贯穿孔(8),所述贯穿孔(8)的内端设有螺纹杆(7),所述螺纹杆(7)的外端设有旋转螺纹筒(19),所述叉型板(6)的外端设有延伸板(9),所述延伸板(9)的外端设有限位杆(1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船舶船体除锈的喷砂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座(4)与喷砂头(3)之间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板(5)的数量设置为两组,两组所述固定板(5)的后端外表面与定位座(4)的前端外表面之间固定连接,所述叉型板(6)的数量设置为两组,两组所述叉型板(6)与固定板(5)之间一一对应。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船舶船体除锈的喷砂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贯穿孔(8)贯穿于叉型板(6)的一端外表面,所述螺纹杆(7)的一端与叉型板(6)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螺纹杆(7)的另一端与旋转螺纹筒(19)之间活动连接,所述贯穿孔(8)贯穿于固定板(5)的左右两端外表面。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船舶船体除锈的喷砂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延伸板(9)与叉型板(6)的一端外表面之间固定连接,所述限位杆(10)与延伸板(9)之间固定连接,所述延伸板(9)和限位杆(10)的数量均设置为两组,两组所述限位杆(10)之间的距离大于喷砂软管(2)的截面直径。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船舶船体除锈的喷砂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叉型板(6)的前端设有喷砂遮盖罩(11),所述喷砂遮盖罩(11)外表面设有安装孔(18),所述安装孔(18)的上端设有外螺纹筒(17),所述外螺纹筒(17)的上端设有延伸环板(15),所述延伸环板(15)的内端设有废气吸收筒(13),所述废气吸收筒(13)的内端设有过滤芯(14),所述外螺纹筒(17)的外端设有滑动螺纹套筒(16)。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用于船舶船体除锈的喷砂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叉型板(6)与喷砂遮盖罩(11)之间固定连接,所述安装孔(18)贯穿于喷砂遮盖罩(11)的外表面,所述安装孔(18)的外端与外螺纹筒(17)之间贯穿连接,且外螺纹筒(17)的下端外表面与喷砂遮盖罩(11)的外表面之间固定连接。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用于船舶船体除锈的喷砂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延伸环板(15)与废气吸收筒(13)之间固定连接,且废气吸收筒(13)的截面大小等于安装孔(18)的截面大小,所述延伸环板(15)的截面大小等于外螺纹筒(17)的外表面截面大小,所述外螺纹筒(17)与滑动螺纹套筒(16)之间活动连接,所述喷砂遮盖罩(11)的前端外表面设有橡胶圈(12),所述橡胶圈(12)与喷砂遮盖罩(11)之间固定连接。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船舶船体除锈的喷砂设备,具体涉及喷砂技术领域,包括喷砂枪、喷砂软管和喷砂头,所述喷砂软管位于喷砂枪的内端,所述喷砂头位于喷砂腔的前端,所述喷砂软管贯穿于喷砂头的前端外表面,所述喷砂头的前端外表面设有定位座,所述定位座的前端外表面设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前端外表面设有叉型板,所述叉型板的一端内表面设有贯穿孔,所述贯穿孔的内端设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的外端设有旋转螺纹筒,所述叉型板的外端设有延伸板。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方便调节喷砂角度的结构,在船舶行驶过程中,对船体表面除锈只能站在夹板上喷砂的情况下进行调整喷砂角度,且能够将喷砂之后的废气进行过滤处理再排出。且能够将喷砂之后的废气进行过滤处理再排出。且能够将喷砂之后的废气进行过滤处理再排出。
技术研发人员:王军科 刘涛 林彬 杨德志 王建刚 于文志 王福生 王福玉 毕红日 王锡怀 丁俊杰 邢红蕾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荣成市和兴船业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11.08
技术公布日:2022/5/25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c.8miu.com/read-196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