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止轧制打滑的辊面刻槽器的制作方法

    专利查询2023-11-11  135



    1.本实用新型涉及辊面刻槽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防止轧制打滑的辊面刻槽器。


    背景技术:

    2.在棒材热轧过程中,前几道次尤其是第一道次,由于摩擦力、咬入角等的不合适,经常会出现咬入打滑现象。为避免坯料咬入出现打滑,需要在这些轧辊的辊面或孔型内刻上沿轧辊轴线方向的横纹,以缓解打滑现象。而在对轧辊的辊面或孔型内刻痕时,由于没有专用刻槽设备,导致轧辊的加工费事费力,而且辊面上加工出来的槽深浅不一。如果在轧辊辊面上采用电焊焊纹,轧辊的辊面组织会受到电焊高温的破坏,影响轧辊的使用寿命,在专利申请号cn201821240776.0中公布的一种防止轧制打滑的辊面刻槽器的棘轮在刻槽过程中容易产生磨损,导致在辊面上加工出来的槽平整度不高,且咬合力度提高空间。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止轧制打滑的辊面刻槽器,具有刻槽过程中润滑咬刀刀片,使刀片更加锋利,刻槽更加顺畅,轧辊表面的曹纹质量更高;方便咬刀的尖角刀面对轧辊进行刻槽,且防止轧辊受咬刀的咬力打滑的作用,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5.一种防止轧制打滑的辊面刻槽器,包括安装架、第一刻槽轴、第二刻槽轴、第三刻槽轴和转轴,所述安装架顶端内壁设有润滑机构,安装架内转动设有转轴,转轴外壁依次固定套有第一刻槽轴、第二刻槽轴和第三刻槽轴,第一刻槽轴、第二刻槽轴和第三刻槽轴均一端外壁固定设有第一咬合圈,远离第一咬合圈的一端外壁固定设有第二咬合圈,第一咬合圈和第二咬合圈外壁均环形阵列设有咬刀。
    6.优选的,所述第一刻槽轴、第二刻槽轴和第三刻槽轴之间设有间距,第一刻槽轴和第二刻槽轴与第二刻槽轴和第三刻槽轴之间的间距相等。
    7.优选的,所述咬刀远离咬合圈的一端为刀片,刀片侧壁阵列设有斜板,斜板远离咬刀的一侧均设有定位齿,定位齿为圆锥型。
    8.优选的,所述润滑机构由阀管、过滤网和雾化喷头构成,润滑机构内顶端开有润滑液腔,润滑液腔顶端与补液针孔相通连接,补液针孔向上延伸贯穿安装架顶端。
    9.优选的,所述润滑液腔底端设有阀管,阀管远离润滑液腔的一端与过滤网一侧连接,过滤网远离阀管的一侧与雾化喷头紧密连接。
    10.优选的,所述雾化喷头数量与咬合圈数量相等,且雾化喷头位置与咬合圈位置一一对应。
    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2.1.本防止轧制打滑的辊面刻槽器,润滑机构内顶端开有润滑液腔,润滑液腔顶端与补液针孔相通连接,补液针孔向上延伸贯穿安装架顶端;润滑液腔底端设有阀管,阀管远离润滑液腔的一端与过滤网一侧连接,过滤网远离阀管的一侧与雾化喷头紧密连接。雾化
    喷头数量与咬合圈数量相等,且雾化喷头位置与咬合圈位置一一对应;润滑机构的设置具有在刻槽过程中润滑咬刀刀片,使刀片更加锋利,刻槽更加顺畅,轧辊表面的曹纹质量更高的效果。
    13.2.本防止轧制打滑的辊面刻槽器,第一咬合圈和第二咬合圈外壁均环形阵列设有咬刀,咬刀远离咬合圈的一端为刀片,刀片侧壁阵列设有斜板,斜板远离咬刀的一侧均设有定位齿,定位齿为圆锥型;定位齿的设置使咬刀进行刻槽时定位齿能将轧辊抓牢,具有方便咬刀的尖角刀面对轧辊进行刻槽,防止轧辊受咬刀的咬力打滑的效果。
    附图说明
    14.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15.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刻槽轴结构示意图;
    16.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咬合圈结构示意图;
    17.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咬刀截面结构示意图;
    18.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润滑机构纵向截面结构示意图。
    19.图中:1、安装架;2、第一刻槽轴;3、第二刻槽轴;4、第三刻槽轴;5、转轴;6、第一咬合圈;7、第二咬合圈;8、咬刀;9、斜板;10、定位齿;11、润滑机构;12、补液针孔;13、润滑液腔;14、阀管;15、雾化喷头;16、过滤网。
    具体实施方式
    20.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1.请参阅图1-5,一种防止轧制打滑的辊面刻槽器,包括安装架1、第一刻槽轴2、第二刻槽轴3、第三刻槽轴4和转轴5,安装架1顶端内壁设有润滑机构11,安装架1内转动设有转轴5,转轴5外壁依次固定套有第一刻槽轴2、第二刻槽轴3和第三刻槽轴4,第一刻槽轴2、第二刻槽轴3和第三刻槽轴4之间设有间距,第一刻槽轴2和第二刻槽轴3与第二刻槽轴3和第三刻槽轴4之间的间距相等。第一刻槽轴2、第二刻槽轴3和第三刻槽轴4位置的分布将轧辊的两端及中间都咬合,防止轧辊某一端打滑或移位,导致刻好的槽深浅不一,影响生产质量;第一刻槽轴2、第二刻槽轴3和第三刻槽轴4均一端外壁固定设有第一咬合圈6,远离第一咬合圈6的一端外壁固定设有第二咬合圈7,第一咬合圈6和第二咬合圈7外壁均环形阵列设有咬刀8,第一咬合圈6和第二咬合圈7的位置分布配合咬刀8的设置能够更加牢固的与轧辊咬合;咬刀8远离咬合圈的一端为刀片,刀片侧壁阵列设有斜板9,斜板9远离咬刀8的一侧均设有定位齿10,定位齿10为圆锥型。咬刀8进行刻槽时定位齿10能将轧辊抓牢,方便咬刀8的尖角刀面对轧辊进行刻槽,防止轧辊受咬刀8的咬力打滑;润滑机构11由阀管14、过滤网16和雾化喷头15构成,润滑机构11内顶端开有润滑液腔13,润滑液腔13顶端与补液针孔12相通连接,补液针孔12向上延伸贯穿安装架1顶端;润滑液腔13底端设有阀管14,阀管14远离润滑液腔13的一端与过滤网16一侧连接,过滤网16远离阀管14的一侧与雾化喷头15紧密连接。雾化喷头15数量与咬合圈数量相等,且雾化喷头15位置与咬合圈位置一一对应。使用时
    通过补液针孔12向润滑液腔13内注入一定量的润滑油液,再将刻槽器通过安装架1安装在设备上,并将第一刻槽轴2、第二刻槽轴3和第三刻槽轴4位置与轧辊位置相对平行,且第一刻槽轴2、第二刻槽轴3和第三刻槽轴4的咬刀8咬住轧辊,操作轧辊转动带动第一刻槽轴2、第二刻槽轴3和第三刻槽轴4同步转动,在轧辊表面刻纹;转动到第五道后远程操作打开阀管14,使润滑液腔13内的润滑液经过过滤网16的过滤由雾化喷头15均匀喷洒在各咬刀8上,使轧辊与刻槽器直接的转动更为顺滑,咬刀8在轧辊表面刻出的纹路更平滑顺畅。
    22.综上所述,本防止轧制打滑的辊面刻槽器,包括安装架1、第一刻槽轴2、第二刻槽轴3、第三刻槽轴4和转轴5,安装架1顶端内壁设有润滑机构11,安装架1内转动设有转轴5,转轴5外壁依次固定套有第一刻槽轴2、第二刻槽轴3和第三刻槽轴4,使用时通过补液针孔12向润滑液腔13内注入一定量的润滑油液,再将刻槽器通过安装架1安装在设备上,并将第一刻槽轴2、第二刻槽轴3和第三刻槽轴4位置与轧辊位置相对平行,且第一刻槽轴2、第二刻槽轴3和第三刻槽轴4的咬刀8咬住轧辊,操作轧辊转动带动第一刻槽轴2、第二刻槽轴3和第三刻槽轴4同步转动,在轧辊表面刻纹;转动到第五道后远程操作打开阀管14,使润滑液腔13内的润滑液经过过滤网16的过滤由雾化喷头15均匀喷洒在各咬刀8上,使轧辊与刻槽器直接的转动更为顺滑,咬刀8在轧辊表面刻出的纹路更平滑顺畅。
    23.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24.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技术特征:
    1.一种防止轧制打滑的辊面刻槽器,包括安装架(1)、第一刻槽轴(2)、第二刻槽轴(3)、第三刻槽轴(4)和转轴(5),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架(1)顶端内壁设有润滑机构(11),安装架(1)内转动设有转轴(5),转轴(5)外壁依次固定套有第一刻槽轴(2)、第二刻槽轴(3)和第三刻槽轴(4),第一刻槽轴(2)、第二刻槽轴(3)和第三刻槽轴(4)均一端外壁固定设有第一咬合圈(6),远离第一咬合圈(6)的一端外壁固定设有第二咬合圈(7),第一咬合圈(6)和第二咬合圈(7)外壁均环形阵列设有咬刀(8)。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止轧制打滑的辊面刻槽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刻槽轴(2)、第二刻槽轴(3)和第三刻槽轴(4)之间设有间距,第一刻槽轴(2)和第二刻槽轴(3)与第二刻槽轴(3)和第三刻槽轴(4)之间的间距相等。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止轧制打滑的辊面刻槽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咬刀(8)远离咬合圈的一端为刀片,刀片侧壁阵列设有斜板(9),斜板(9)远离咬刀(8)的一侧均设有定位齿(10),定位齿(10)为圆锥型。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止轧制打滑的辊面刻槽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润滑机构(11)由阀管(14)、过滤网(16)和雾化喷头(15)构成,润滑机构(11)内顶端开有润滑液腔(13),润滑液腔(13)顶端与补液针孔(12)相通连接,补液针孔(12)向上延伸贯穿安装架(1)顶端。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防止轧制打滑的辊面刻槽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润滑液腔(13)底端设有阀管(14),阀管(14)远离润滑液腔(13)的一端与过滤网(16)一侧连接,过滤网(16)远离阀管(14)的一侧与雾化喷头(15)紧密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防止轧制打滑的辊面刻槽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喷头(15)数量与咬合圈数量相等,且雾化喷头(15)位置与咬合圈位置一一对应。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防止轧制打滑的辊面刻槽器,安装架顶端内壁设有润滑机构,安装架内转动设有转轴,转轴外壁依次固定套有第一刻槽轴、第二刻槽轴和第三刻槽轴,第一咬合圈和第二咬合圈外壁均环形阵列设有咬刀;本防止轧制打滑的辊面刻槽器,过滤网远离阀管的一侧与雾化喷头紧密连接。雾化喷头数量与咬合圈数量相等,且雾化喷头位置与咬合圈位置一一对应;在刻槽过程中润滑咬刀刀片,使刀片更加锋利,刻槽更加顺畅,轧辊表面的曹纹质量更高,第一咬合圈和第二咬合圈外壁均环形阵列设有咬刀,咬刀远离咬合圈的一端为刀片,斜板远离咬刀的一侧均设有定位齿,定位齿为圆锥型,能方便咬刀的尖角刀面对轧辊进行刻槽,且防止轧辊受咬刀的咬力打滑。受咬刀的咬力打滑。受咬刀的咬力打滑。


    技术研发人员:胡建利 张觉灵 李启胜 冬飞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敬业钢铁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6.30
    技术公布日:2022/5/25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c.8miu.com/read-19679.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