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倒角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迷你型气动直档倒角机。
背景技术:
2.金属工件在生产制造过程中,工件的棱角处或孔的边缘往往会留有大量的毛刺,部分中小型企业采用人工手动转动刮刀来刮除毛刺并倒角,由于人工操作具有易疲劳、易出错等因数的影响,导致加工效率低下,且加工精度不高,还有部分企业采用传统倒角设备来进行倒角,由于传统倒角设备的驱动机构与刀头之间,普遍增设有连接环、刀杆等众多零件;而且传统倒角设备在驱动机构与导向板之间,普遍增设有套筒、套筒等众多零件;零件越多,越容易导致动力的传动存在细微的偏摆,从而导致加工精度的下降,同时使设备成本增加。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迷你型气动圆档倒角机,提高加工精度和加工效率,降低设备成本。
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5.一种迷你型气动直档倒角机,包括旋转机构、刀杆、至少一组刀头、套筒和导向板,
6.所述刀杆的一端固定在旋转机构的输出轴上,所述刀头固定设置在刀杆的另一端,所述刀杆位于套筒的内侧,所述导向板包括第一导板、第二导板和连接环,所述第一导板与第二导板相互垂直设置,且均与连接环一体成型,在第一导板与第二导板之间开设有打磨孔,所述刀头位于打磨孔处,所述连接环与套筒的一端螺合,所述套筒的另一端螺合在旋转机构的外壳上。
7.进一步地,所述刀头呈方型体,且刀头的四个外围处均设置有刀刃,其中一刀刃倾斜设置在打磨孔处。
8.进一步地,所述刀头有两组,且呈圆周阵列固定设置在刀杆上。
9.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导板与第二导板之间的连接处还设置有退位槽。
10.进一步地,还包括套环,所述套环套于套筒的圆柱面,所述套筒的圆柱面上绕周设置有台阶,所述套环位于连接环与台阶之间。
11.进一步地,所述连接环的外围绕周设置有刻度值,所述套环上设置有箭头,所述箭头指向刻度值。
12.进一步地,所述连接环的圆柱面开设有第一穿孔,所述第一穿孔内螺合有第一固定螺丝,所述第一固定螺丝的一端与套筒相抵。
13.进一步地,所述套环的圆柱面开设有第二穿孔,所述第二穿孔内螺合有第二固定螺丝,所述第二固定螺丝的一端与套筒相抵。
14.进一步地,所述旋转机构的输出轴、刀杆的中心轴、套筒的中心轴、连接环的中心轴均共线。
15.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新型通过旋转机构驱动刀杆转动,刀杆带动刀头转动,刮除工件的毛刺时,推动旋转机构,使第一导板和第二导板分别贴着工件的两面垂直面滑动,进而实现对刀头的导向,从而利用旋转的刀头轻松刮除工件上的毛刺,同时对工件的边缘进行倒角,与现有技术中人工转动刮刀作业相比,本实用新型大幅降低了人们的劳动强度,从而大幅提高了加工速度和效率,同时,由于本实用新型设计了第一导板和第二导板同时配合刀头进行工作,从而大幅提高了加工精度,另一方面,由于刀杆的一端固定在旋转机构的输出轴上,刀头固定设置在刀杆的另一端,使驱动机构与刀头之间只保留了刀杆这一个零件;同时由于连接环与套筒的一端螺合,套筒的另一端螺合在旋转机构的外壳上,使旋转机构与连接环之间只保留了套筒这一个零件,与传统技术相比,大幅降低了因为零件众多而导致的动力传动偏摆,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加工精度,降低了设备成本。
附图说明
16.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17.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部分结构剖视图;
18.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爆炸图;
19.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导向板和套环的结构示意图;
20.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导向板的结构示意图;
21.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22.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23.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刀头结构示意图;
24.附图标记为:
25.旋转机构1,
26.刀杆2,
27.刀头3,刀刃31,
28.套筒4,台阶41,
29.导向板5,第一导板51,第二导板52,连接环53,第一固定螺丝531,打磨孔54,退位槽55,
30.套环6,箭头61,第二固定螺丝62。
具体实施方式
31.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说明,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32.如图1至图8所示的一种迷你型气动直档倒角机,包括旋转机构1、刀杆2、至少一组刀头3、套筒4、导向板5和套环6。
33.本实施例中,旋转机构1优选为旋转气缸,充分利用旋转气缸体积小、转速快的优点,与传统技术中的电动倒角机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体积和重量均得到大幅降低,本实用新型设计小巧便捷,结构新颖,使人们手持操作时不易疲劳,另一方面,旋转气缸在工作时,比
电动设备产生的噪音更小。
34.本实用新型引用的旋转机构1的机身直径小,体型设计小巧便捷,转速高,倒角轻快,光洁度好,极大提升工作效率。
35.刀杆2的一端固定在旋转机构1的输出轴上,刀头3固定设置在刀杆2的另一端,刀杆2位于套筒4的内侧,旋转机构1在转动时,驱动刀杆2转动,刀杆2带动刀头3转动。
36.刀头3采用硬质合金刀头,刀头3呈方型体,且刀头3的四个外围处均设置有刀刃31,即如图8所示,在刀头3的上侧、下侧、左侧、右侧均开设有刀刃31,刀头3通过螺丝固定连接在刀杆2上,如此设计的作用在于,当一处刀刃31磨损报废掉以后,可以拆卸、旋转并重装刀头3,使用相邻的另一处刀刃31,这样可以大幅降低生产成本;需要特别说明的是,在刀头3上设置其它数量的刀刃31,亦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比如在刀头3上设计三个、五个、六个或其它数量的刀刃31,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37.导向板5包括第一导板51、第二导板52和连接环53,第一导板51与第二导板52相互垂直设置,且均与连接环53一体成型,在第一导板51与第二导板52之间开设有打磨孔54,刀头3位于打磨孔54处,具体为:刀头3上的其中一个刀刃31呈倾斜状设置在打磨孔54处,且该刀刃31位于第一导板51与第二导板52之间,在本实施例中,该刀刃31与第一导板51之间呈四十五度的角度,与第二导板52之间也呈四十五度的角度。
38.第一导板51与第二导板52之间的连接处还设置有退位槽55,退位槽55用于工件的边缘伸入其中,利于进行倒角作业。
39.连接环53与套筒4的一端螺合,套筒4的另一端螺合在旋转机构1的外壳上。
40.旋转机构1的输出轴、刀杆2的中心轴、套筒4的中心轴、连接环53的中心轴均共线,使导线作业更加精准。
41.刀头3的数量可以按照需要设计若干组,在本实施例中,出于对设备成本以及打磨质量的考虑,优选的设置两组刀头3,两组刀头3以刀杆2的中心轴为圆心,呈圆周阵列固定设置在刀杆2上,刀杆2转动带动两组刀头3旋转,更好的对工件进行倒角操作。
42.套环6套于套筒4的圆柱面,套筒4上的圆柱面上绕周设置有台阶41,套环6位于连接环53与台阶41之间,连接环53的外围绕周设置有刻度值,套环6上设置有箭头61,箭头61指向刻度值;连接环53的圆柱面开设有第一穿孔,第一穿孔内螺合有第一固定螺丝531,第一固定螺丝531的一端与套筒4相抵;套环6的圆柱面开设有第二穿孔,第二穿孔内螺合有第二固定螺丝62,第二固定螺丝62的一端与套筒4相抵。
43.套环6配合连接环53使用时,先拧松第一固定螺丝531,并拧紧第二固定螺丝62,使套环6与套筒4相互固定连接,旋转连接环53,改变导向板5与套筒4之间的距离,进而改变刀头3穿过打磨孔54的深度,进而改变倒角的大小,同时箭头61指向相应的刻度值,该刻度值即为所要倒角值,接着拧紧第一固定螺丝531,使连接环53与套筒4固定连接。
44.本实用新型通过设计第一穿孔、第一固定螺丝531、第二穿孔、第二固定螺丝62,从而方便套环6与连接环53的调整,同时使连接环53不易松动,不至于影响导向板5的作业,从而进一步提高了加工精度。
45.本实施例中的导向板5的结构,适合对于边缘呈直线且两面呈直角的工件进行去毛刺并进行倒角,工作时,第一导板51和第二导板52分别紧贴在工件的两垂直面,使工件的边缘位于退位槽55内,旋转机构1驱动刀杆2转动,刀杆2带动刀头3旋转,即可对工件的边缘
进行去毛刺作业,同时导出四十五度的倒角。
46.现有技术采用导轮配合旋转的刀头3来对工件进行倒角,其缺陷在于导轮极易损耗,导致需要重新更换导轮才可以正常工作,从而导致设备成本的增加,另一方面,更换导轮也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导致工作效率降低;而采用本实施例中的第一导板51与第二导板52的相互配合结构,可以不用消耗导轮,从而可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工作效率。
47.工作原理:在对边缘呈直线的工件进行倒角时,先拧松第一固定螺丝531,并拧紧第二固定螺丝62,使套环6与套筒4相互固定连接,旋转连接环53,使箭头61指向相应的刻度值,按照需要改变倒角的大小,拧紧第一固定螺丝531,使连接环53与套筒4相互固定连接;工作时,第一导板51和第二导板52分别紧贴在工件的两垂直面,使工件的边缘位于退位槽55内,旋转机构1驱动刀杆2转动,刀杆2带动刀头3旋转,即可对工件的边缘进行去毛刺作业,同时导出四十五度的倒角。
48.以上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范围作任何限制,凡依据本实用新型技术实质对以上的实施例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迷你型气动直档倒角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旋转机构、刀杆、至少一组刀头、套筒和导向板,所述刀杆的一端固定在旋转机构的输出轴上,所述刀头固定设置在刀杆的另一端,所述刀杆位于套筒的内侧,所述导向板包括第一导板、第二导板和连接环,所述第一导板与第二导板相互垂直设置,且均与连接环一体成型,在第一导板与第二导板之间开设有打磨孔,所述刀头位于打磨孔处,所述连接环与套筒的一端螺合,所述套筒的另一端螺合在旋转机构的外壳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迷你型气动直档倒角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刀头呈方型体,且刀头的四个外围处均设置有刀刃,其中一刀刃倾斜设置在打磨孔处。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迷你型气动直档倒角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刀头有两组,且呈圆周阵列固定设置在刀杆上。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迷你型气动直档倒角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板与第二导板之间的连接处还设置有退位槽。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迷你型气动直档倒角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套环,所述套环套于套筒的圆柱面,所述套筒的圆柱面上绕周设置有台阶,所述套环位于连接环与台阶之间。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迷你型气动直档倒角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环的外围绕周设置有刻度值,所述套环上设置有箭头,所述箭头指向刻度值。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迷你型气动直档倒角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环的圆柱面开设有第一穿孔,所述第一穿孔内螺合有第一固定螺丝,所述第一固定螺丝的一端与套筒相抵。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迷你型气动直档倒角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环的圆柱面开设有第二穿孔,所述第二穿孔内螺合有第二固定螺丝,所述第二固定螺丝的一端与套筒相抵。9.根据权利要求1-8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迷你型气动直档倒角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机构的输出轴、刀杆的中心轴、套筒的中心轴、连接环的中心轴均共线。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迷你型气动直档倒角机,涉及倒角机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设计小巧便捷,结构新颖,使人们手持操作时不易疲劳,大幅降低了人们的劳动强度,从而大幅提高了加工速度和效率,另一方面,由于刀杆的一端固定在旋转机构的输出轴上,刀头固定设置在刀杆的另一端,使驱动机构与刀头之间只保留了刀杆这一个零件;同时由于连接环与套筒的一端螺合,套筒的另一端螺合在旋转机构的外壳上,使旋转机构与连接环之间只保留了套筒这一个零件,与传统技术相比,大幅降低了因为零件众多而导致的动力传动偏摆,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加工精度,降低了设备成本。降低了设备成本。降低了设备成本。
技术研发人员:袁傲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东莞市航元五金工具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11.05
技术公布日:2022/5/25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c.8miu.com/read-196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