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工程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用于施工现场架空缆线的临时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2.建筑工程中,在一些场合需要临时用电施工。在临时用电施工中,施工现场电箱排布比较固定,而现场实际施工部位分布较远且线路分布不规则。实际使用时,缆线与地面摩擦,导致施工人员拖拽,费时费力,机械装备碾压和人员流动踩踏极易造成缆线破损,尤其潮湿路面,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更容易引起安全事故。
3.因此,亟需设计一种用于施工现场架空缆线的临时固定装置,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至少一定程度上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部分技术问题,提供的一种用于施工现场架空缆线的临时固定装置,其结构合理,操作便捷,将缆线固定于卡扣轮并随之转动,减少了人工拖拽,节约缆线布设时间,提高工作效率。
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用于施工现场架空缆线的临时固定装置,其包括固定板、卡扣轮和弯钩,所述固定板设置于建筑结构上,所述弯钩设置于所述固定板的侧面,所述卡扣轮套设于所述弯钩,架空缆线经由所述卡扣轮的凹槽设置于建筑结构的侧面;所述弯钩由钢筋折弯而成,其包括连接段、水平段、直立段和圆弧段,四者一体成型,所述连接段的外周侧配置有平整面,所述弯钩通过平整面焊接于所述固定板的侧面;所述卡扣轮套设于所述水平段,所述水平段的长度与所述卡扣轮的长度相匹配,所述圆弧段自所述直立段的末端朝向所述连接段延伸设置。
6.作为优选实施例,所述卡扣轮由硬质塑料制成,其上的贯通孔与所述弯钩的外径相匹配。
7.作为优选实施例,所述卡扣轮由聚四氟乙烯制成。
8.作为优选实施例,临时固定装置还包括防护套,其套设于所述卡扣轮的贯通孔。
9.作为优选实施例,所述防护套的数量为一对,其套设于所述卡扣轮的两端;所述防护套包括筒体和盖板,两者一体成型,所述筒体的外径与所述贯通孔的内径相匹配。
10.作为优选实施例,所述防护套由硬质橡胶制成,所述筒体的壁厚不大于3mm。
11.作为优选实施例,所述盖板为环状结构,其外径不大于所述卡扣轮的外径。
12.作为优选实施例,所述直立段的长度大于所述卡扣轮的半径。
13.作为优选实施例,所述弯钩的外周侧配置有绝缘套层,所述绝缘套层由聚乙烯制成。
14.作为优选实施例,所述绝缘套层设置于所述弯钩的水平段及直立段,其壁厚为0.1-0.3mm。
15.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
16.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用于施工现场架空缆线的临时固定装置,其结构合理,操作便捷,将缆线固定于卡扣轮并随之转动,减少了人工拖拽,节约缆线布设时间,提高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17.通过结合以下附图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上述优点将变得更清楚和更容易理解,这些附图只是示意性的,并不限制本实用新型,其中:
18.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用于施工现场架空缆线的临时固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19.图2是图1对应的部件拆解图;
20.图3是本实用新型所述弯钩的结构示意图;
21.图4是本实用新型所述卡扣轮的端部配置有防护套的结构示意图;
22.图5是图4对应的部件拆解图;
23.图6是本实用新型所述防护套的结构示意图;
24.图7是本实用新型所述弯钩另一个实施例的示意图。
25.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如下:
26.10.固定板;20.卡扣轮;21.贯通孔;30.弯钩;30a.平整面;31.连接段;32.水平段;33.直立段;34.圆弧段;40.防护套;41.筒体;42.盖板;50.绝缘套层。
具体实施方式
27.图1至图7是本技术所述一种用于施工现场架空缆线的临时固定装置的相关示意图,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28.在此记载的实施例为本实用新型的特定的具体实施方式,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均是解释性和示例性的,不应解释为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及本实用新型范围的限制。除在此记载的实施例外,本领域技术人员还能够基于本技术权利要求书和说明书所公开的内容采用显而易见的其它技术方案,这些技术方案包括采用对在此记载的实施例的做出任何显而易见的替换和修改的技术方案。
29.本说明书的附图为示意图,辅助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构思,示意性地表示各部分的形状及其相互关系。请注意,为了便于清楚地表现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各部件的结构,各附图之间并未按照相同的比例绘制。相同的参考标记用于表示相同的部分。
30.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用于施工现场架空缆线的临时固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及图2所示。用于施工现场架空缆线的临时固定装置包括固定板10、卡扣轮20和弯钩30,所述固定板10设置于建筑结构上,所述弯钩30设置于所述固定板10的侧面,所述卡扣轮20套设于所述弯钩30,架空缆线经由所述卡扣轮20的凹槽设置于建筑结构的侧面。
31.进一步地,所述弯钩30由钢筋折弯而成,其包括连接段31、水平段32、直立段33和圆弧段34,四者一体成型,如图3所示,所述连接段31的外周侧配置有平整面30a,所述弯钩30通过平整面30a焊接于所述固定板10的侧面。
32.进一步地,所述卡扣轮20套设于所述水平段32,所述水平段32的长度与所述卡扣
轮20的长度相匹配,所述圆弧段34自所述直立段33的末端朝向所述连接段31圆弧延伸设置。圆弧段34的设置能够有效防止缆线在移动过程中跳动过大而自弯钩30限定的空间内脱离,保证缆线传输的稳定性。
33.可以理解的是,弯钩30及卡扣轮20的固定需要注意顺序。首先将弯钩30折弯处连接段31,然后在连接段31的侧面形成平整面30a,以将弯钩30通过平整面30a焊接于固定板10的侧面,然后将卡扣轮20套设于弯钩30上,再在将弯钩30折弯形成直立段33及圆弧段34。
34.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卡扣轮20由硬质塑料制成,其上的贯通孔21与所述弯钩30的外径相匹配。优选地,所述卡扣轮20由聚四氟乙烯制成。聚四氟乙烯具有良好的绝缘性,能够避免卡扣轮20在转动过程中发生静电而影响缆线传输的安全性。
35.作为本实用新型另一个实施例,临时固定装置还包括防护套40,其套设于所述卡扣轮20的贯通孔21。如图4及图5所示。
36.进一步地,所述防护套40的数量为一对,其套设于所述卡扣轮20的两端;所述防护套40包括筒体41和盖板42,两者一体成型,如图6所示,所述筒体41的外径与所述贯通孔21的内径相匹配。
37.作为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所述防护套40由硬质橡胶制成,所述筒体41的壁厚不大于3mm。所述盖板42为环状结构,其外径不大于所述卡扣轮20的外径。防护套40的设置,能够减缓卡扣轮20与弯钩20之间的磨损,延长卡扣轮20的使用寿命。
38.为避免弯钩30的圆弧段34与转动的卡扣轮20接触而干扰卡扣轮20的顺畅转动,所述直立段33的长度大于所述卡扣轮20的半径。可以理解的是,在一些实施例中,弯钩30也可由连接段31、水平段32及圆弧段34组成,圆弧段34自水平段32的端部朝向连接段31的方向设置圆弧,此时,圆弧段34的弧度要设置略大一些,以避免圆弧段34与卡扣轮20发生干涉。
39.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弯钩30的外周侧配置有绝缘套层50,如图7所示,所述绝缘套层50由聚乙烯制成。所述绝缘套层50设置于所述弯钩30的水平段32及直立段33,其壁厚为0.1-0.3mm。绝缘套层50的设置能够避免弯钩30磨损过快,延长临时固定装置的使用寿命。
40.相比于现有技术的缺点和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用于施工现场架空缆线的临时固定装置,其结构合理,操作便捷,将缆线固定于卡扣轮并随之转动,减少了人工拖拽,节约缆线布设时间,提高工作效率。
41.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任何人在本实用新型的启示下都可得出其他各种形式的产品,但不论在其形状或结构上作任何变化,凡是具有与本技术相同或相近似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用于施工现场架空缆线的临时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板、卡扣轮和弯钩,所述固定板设置于建筑结构上,所述弯钩设置于所述固定板的侧面,所述卡扣轮套设于所述弯钩,架空缆线经由所述卡扣轮的凹槽设置于建筑结构的侧面;所述弯钩由钢筋折弯而成,其包括连接段、水平段、直立段和圆弧段,四者一体成型,所述连接段的外周侧配置有平整面,所述弯钩通过平整面焊接于所述固定板的侧面;所述卡扣轮套设于所述水平段,所述水平段的长度与所述卡扣轮的长度相匹配,所述圆弧段自所述直立段的末端朝向所述连接段延伸设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临时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扣轮由硬质塑料制成,其上的贯通孔与所述弯钩的外径相匹配。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临时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扣轮由聚四氟乙烯制成。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临时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防护套,其套设于所述卡扣轮的贯通孔。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临时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套的数量为一对,其套设于所述卡扣轮的两端;所述防护套包括筒体和盖板,两者一体成型,所述筒体的外径与所述贯通孔的内径相匹配。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临时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套由硬质橡胶制成,所述筒体的壁厚不大于3mm。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临时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为环状结构,其外径不大于所述卡扣轮的外径。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临时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直立段的长度大于所述卡扣轮的半径。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临时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弯钩的外周侧配置有绝缘套层,所述绝缘套层由聚乙烯制成。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临时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套层设置于所述弯钩的水平段及直立段,其壁厚为0.1-0.3mm。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施工现场架空缆线的临时固定装置,其包括固定板、卡扣轮和弯钩,所述固定板设置于建筑结构上,所述弯钩设置于所述固定板的侧面,所述卡扣轮套设于所述弯钩,架空缆线经由所述卡扣轮的凹槽设置于建筑结构的侧面;弯钩由钢筋折弯而成,其包括连接段、水平段、直立段和圆弧段,四者一体成型,连接段的外周侧配置有平整面,弯钩通过平整面焊接于所述固定板的侧面;卡扣轮套设于所述水平段,水平段的长度与所述卡扣轮的长度相匹配,圆弧段自所述直立段的末端朝向连接段延伸设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临时固定装置,其结构合理,操作便捷,将缆线固定于卡扣轮并随之转动,减少了人工拖拽,节约缆线布设时间,提高工作效率。工作效率。工作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崔艳志 李业东 刘阳 刘建磊 沈灯华 周顺利 曾祥基 曾宇捷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12.06
技术公布日:2022/5/25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c.8miu.com/read-197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