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雾区引导装置的制作方法

    专利查询2023-11-20  98



    1.本实用新型涉及引导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雾区引导装置。


    背景技术:

    2.随着雾霾的加剧,越来越多的公路成为雾区公路,雾区公路以其能见度低的特点严重威胁了交通安全,使得交通事故更为频发,造成雾区公路的主要是团雾,团雾不仅很难预报,甚至高速公路监测设备都很难准确捕捉到团雾信息。比如,在设施比较先进的沪宁高速上,能见度自动观测空间距离的间隔约10公里,每1分钟传一次资料,但团雾距离一般不足10公里,所以自动观测仪也不能完全监测到团雾。也正因为团雾的预测和监测难度都很大,当团雾出现时,高速公路上的电子警示牌,常常不能对过往车辆及时提醒,加之团雾经常是的“忽有忽无”,也会带来驾驶员的主观情绪起伏不定,容易因造成交通事故。因此我们对此做出改进,提出一种雾区引导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3.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4.本实用新型一种雾区引导装置,包括固定座,所述固定座表面的中部垂直安装有设备筒,且设备筒远离固定座的一端垂直连接有安装底座,所述安装底座的表面安装有引导灯,且引导灯的外侧设置有两个相互对称反光罩板,所述引导灯的顶部垂直连接有安装上座,所述安装上座与安装底座之间垂直连接有固定背板,且固定背板设置在引导灯的一侧,所述反光罩板的一端转动连接在安装底座与安装上座之间,且反光罩板通过转轴活动穿过安装上座,并固定连接有从动齿轮,两个所述从动齿轮之间设置有动力齿轮,且动力齿轮的表面垂直连接有调节压杆。
    5.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安装上座的表面开设有调节槽,且调节槽内垂直连接有伸缩矩形柱,所述调节压杆的一端贯穿动力齿轮,并套设在伸缩矩形柱的表面。
    6.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调节压杆穿过动力齿轮的一端通过张力弹簧连接在调节槽内,所述张力弹簧活动缠绕在伸缩矩形柱的表面。
    7.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反光罩板的一端分别设置在固定背板的两侧,且反光罩板为弧形结构,所述反光罩板上靠近引导灯的一侧分别固定连接有反光条。
    8.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固定座的表面开设有多个安装孔,且安装孔呈矩形阵列设置。
    9.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安装上座的表面安装有散热风机,且散热风机的风扇延伸至引导灯内。
    10.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设备筒的表面开设有多个散热孔,且散热孔等距离设置在设备筒的表面。
    11.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引导灯为圆柱形结构,且反光罩板沿引导灯的表面形状设置。
    12.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3.1、该种雾区引导装置,通过设置可旋转的反光罩板,一方面能对引导灯的表面进行防护,防止在引导灯不使用的时候,灯壳破碎,另一方面,能在雾天使用的时候,增加光照的范围和亮度,并且聚拢显示光照的位置,防止出现错误引导的现象发生;
    14.2、该种雾区引导装置,通过设置从动齿轮和动力齿轮相互啮合,能由动力齿轮限制从动齿轮的活动情况,通过从动齿轮调整反光罩板的展开角度,并且通过动力齿轮对从动齿轮的位置进行固定,防止反光罩板恢复原位,无法发挥使用效果,通过在动力齿轮的表面设置可伸缩的调节压杆,通过张力弹簧调整动力齿轮的高度,以便于调整动力齿轮与从动齿轮的连接情况;
    15.3、该种雾区引导装置,通过在固定座上设置安装孔,能将引导装置固定在需要设置的位置上,并且在安装上座的表面设置了散热风机,能增加引导灯内部的散热情况。
    附图说明
    16.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17.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雾区引导装置的立体图;
    18.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雾区引导装置的背面立体图;
    19.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雾区引导装置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20.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种雾区引导装置的背面结构示意图;
    21.图5是本实用新型图2中a处放大图。
    22.图中:1、固定座;2、设备筒;3、安装底座;4、反光罩板;5、固定背板;6、安装上座;7、反光条;8、引导灯;9、调节压杆;10、从动齿轮;11、动力齿轮;12、调节槽;13、伸缩矩形柱;14、张力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23.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24.实施例:如图1-5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雾区引导装置,包括固定座1,固定座1表面的中部垂直安装有设备筒2,且设备筒2远离固定座1的一端垂直连接有安装底座3,安装底座3的表面安装有引导灯8,且引导灯8的外侧设置有两个相互对称反光罩板4,引导灯8的顶部垂直连接有安装上座6,安装上座6与安装底座3之间垂直连接有固定背板5,且固定背板5设置在引导灯8的一侧,反光罩板4的一端转动连接在安装底座3与安装上座6之间,且反光罩板4通过转轴活动穿过安装上座6,并固定连接有从动齿轮10,两个从动齿轮10之间设置有动力齿轮11,且动力齿轮11的表面垂直连接有调节压杆9。
    25.其中,安装上座6的表面开设有调节槽12,且调节槽12内垂直连接有伸缩矩形柱13,调节压杆9的一端贯穿动力齿轮11,并套设在伸缩矩形柱13的表面,通过在动力齿轮11的表面设置可伸缩的调节压杆9,向下按压调节压杆9,使调节压杆9带动动力齿轮11下移。
    26.其中,调节压杆9穿过动力齿轮11的一端通过张力弹簧14连接在调节槽12内,张力弹簧14活动缠绕在伸缩矩形柱13的表面,通过张力弹簧14调整动力齿轮11的高度,以便于调整动力齿轮11与从动齿轮10的连接情况。
    27.其中,反光罩板4的一端分别设置在固定背板5的两侧,且反光罩板4为弧形结构,反光罩板4上靠近引导灯8的一侧分别固定连接有反光条7,通过设置可旋转的反光罩板4,能对引导灯8的表面进行防护,防止在引导灯8不使用的时候,灯壳破碎,能在雾天使用的时候,增加光照的范围和亮度。
    28.其中,固定座1的表面开设有多个安装孔,且安装孔呈矩形阵列设置,通过在固定座1上设置安装孔,能将引导装置固定在需要设置的位置上。
    29.其中,安装上座6的表面安装有散热风机,且散热风机的风扇延伸至引导灯8内,在安装上座6的表面设置了散热风机,能增加引导灯内部的散热情况。
    30.其中,设备筒2的表面开设有多个散热孔,且散热孔等距离设置在设备筒2的表面。
    31.其中,引导灯8为圆柱形结构,且反光罩板4沿引导灯8的表面形状设置。
    32.工作原理:使用时,将固定座1放置在需要使用的位置,然后通过固定孔固定,在固定完成后,向下按压调节压杆9,使调节压杆9带动动力齿轮11下移,远离两个从动齿轮10,翻转反光罩板4,展开反光罩板4,调整到合适的角度后,放开调节压杆9,张力弹簧14支撑调节压杆9上升,动力齿轮11与从动齿轮10相互啮合,对其进行位置的限定,防止反光罩板4活动,通过设置可旋转的反光罩板4,一方面能对引导灯8的表面进行防护,防止在引导灯8不使用的时候,灯壳破碎,另一方面,能在雾天使用的时候,增加光照的范围和亮度,并且聚拢显示光照的位置,防止出现错误引导的现象发生,通过设置从动齿轮10和动力齿轮11相互啮合,能由动力齿轮11限制从动齿轮的活动情况,通过从动齿轮10调整反光罩板4的展开角度,并且通过动力齿轮11对从动齿轮10的位置进行固定,防止反光罩板4恢复原位,无法发挥使用效果,通过在动力齿轮11的表面设置可伸缩的调节压杆9,通过张力弹簧14调整动力齿轮11的高度,以便于调整动力齿轮11与从动齿轮10的连接情况,通过在固定座1上设置安装孔,能将引导装置固定在需要设置的位置上,并且在安装上座6的表面设置了散热风机,能增加引导灯内部的散热情况。
    33.最后应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竖直”、“上”、“下”、“水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34.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35.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
    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雾区引导装置,包括固定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座(1)表面的中部垂直安装有设备筒(2),且设备筒(2)远离固定座(1)的一端垂直连接有安装底座(3),所述安装底座(3)的表面安装有引导灯(8),且引导灯(8)的外侧设置有两个相互对称反光罩板(4),所述引导灯(8)的顶部垂直连接有安装上座(6),所述安装上座(6)与安装底座(3)之间垂直连接有固定背板(5),且固定背板(5)设置在引导灯(8)的一侧,所述反光罩板(4)的一端转动连接在安装底座(3)与安装上座(6)之间,且反光罩板(4)通过转轴活动穿过安装上座(6),并固定连接有从动齿轮(10),两个所述从动齿轮(10)之间设置有动力齿轮(11),且动力齿轮(11)的表面垂直连接有调节压杆(9)。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雾区引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上座(6)的表面开设有调节槽(12),且调节槽(12)内垂直连接有伸缩矩形柱(13),所述调节压杆(9)的一端贯穿动力齿轮(11),并套设在伸缩矩形柱(13)的表面。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雾区引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压杆(9)穿过动力齿轮(11)的一端通过张力弹簧(14)连接在调节槽(12)内,所述张力弹簧(14)活动缠绕在伸缩矩形柱(13)的表面。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雾区引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光罩板(4)的一端分别设置在固定背板(5)的两侧,且反光罩板(4)为弧形结构,所述反光罩板(4)上靠近引导灯(8)的一侧分别固定连接有反光条(7)。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雾区引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座(1)的表面开设有多个安装孔,且安装孔呈矩形阵列设置。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雾区引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上座(6)的表面安装有散热风机,且散热风机的风扇延伸至引导灯(8)内。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雾区引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筒(2)的表面开设有多个散热孔,且散热孔等距离设置在设备筒(2)的表面。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雾区引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导灯(8)为圆柱形结构,且反光罩板(4)沿引导灯(8)的表面形状设置。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雾区引导装置,包括固定座,所述固定座表面的中部垂直安装有设备筒,且设备筒远离固定座的一端垂直连接有安装底座,所述安装底座的表面安装有引导灯,且引导灯的外侧设置有两个相互对称反光罩板,所述引导灯的顶部垂直连接有安装上座,所述安装上座与安装底座之间垂直连接有固定背板,且固定背板设置在引导灯的一侧,所述反光罩板的一端转动连接在安装底座与安装上座之间。该种雾区引导装置,通过设置可旋转的反光罩板,一方面能对引导灯的表面进行防护,防止在引导灯不使用的时候,灯壳破碎,另一方面,能在雾天使用的时候,增加光照的范围和亮度,并且聚拢显示光照的位置,防止出现错误引导的现象发生。防止出现错误引导的现象发生。防止出现错误引导的现象发生。


    技术研发人员:李首才 杨腾超 于原森 王鹏 王建忠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冶(北京)交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10.26
    技术公布日:2022/5/25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c.8miu.com/read-19864.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