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制备异维生素c钠的方法及其脱钙方法、系统
技术领域
1.本发明涉及化工技术领域,特别是指一种用于制备异维生素c钠的方法及其脱钙方法。
背景技术:
2.异维生素c钠,又称异vc钠、d-异抗坏血酸钠,是一种食品保鲜、助色、抗氧、防腐剂。异维生素c钠的生产工艺主要如下:以葡萄糖作为原料进行发酵,加入碳酸钙生产二酮基葡萄糖酸钙,发酵完成后加入硫酸,将二酮基葡萄糖酸钙转化成二酮基葡萄糖酸,二酮基葡萄糖酸经甲醇酯化,再用甲醇钠转化即可得到异维生素c钠。
3.在将二酮基葡萄糖酸钙转化成二酮基葡萄糖酸的过程中,钙离子和硫酸根将会结合生产沉淀物硫酸钙,该沉淀物可用板框过滤去除,但滤液中仍会有不少游离的钙离子,如果不去除将会导致后续工序的蒸发器严重结垢。去除钙离子的方法目前都是采用离子交换法,传统工艺脱钙采用的是普通床两级离交,但该工艺存在树脂利用率低、树脂用量大、钙离子易泄露、酸与水消耗高的弊端。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用于制备异维生素c钠的方法及其脱钙方法,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异维生素c钠制备工艺中脱钙的树脂利用率低、树脂用量大、钙离子易泄露、酸与水消耗高的问题。
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6.一种用于制备异维生素c钠的脱钙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7.将待脱钙反应液采用模拟移动床进行脱钙,所述模拟移动床包括依次连接的水顶酸区、离子交换区、淋洗区、再生区、反洗区。
8.优选地,所述水顶酸区采用多个树脂柱串联而成;所述淋洗区采用多个树脂柱串联而成;所述再生区采用多个树脂柱串联而成;所述离子交换区为多级离子交换,各级离子交换区依次串联。
9.优选地,所述离子交换区为三级离子交换,包括依次串联的一次离子交换区、二次离子交换区、三次离子交换区;
10.所述一次离子交换区、所述二次离子交换区、所述三次离子交换区均由多个树脂柱并联而成。
11.优选地,所述水顶酸区、离子交换区、淋洗区、再生区、反洗区的树脂柱之和大于或等于17;其中,所述一次离子交换区、所述二次离子交换区的树脂柱的数量为n,所述三次离子交换区的树脂柱的数量为n+1。一、二次离子交换区的离子交换树脂柱的数量设置为相同,数量根据物料钙离子含量、过料流量、离交柱装填树脂量设计。第三次离子交换区为最后一级交换区,多设置一根离子交换树脂柱,即为n+1个,这样设置可保证脱钙效果,避免钙离子泄漏至最终出料。
12.优选地,所述水顶酸区采用三柱串联的方式;所述水顶酸区采用的三个串联的树脂柱均为所述一次离子交换区在失效后依次切出的树脂柱;和/或,
13.所述离子交换区采用强酸阳离子树脂,具体地,采用粒径为0.45-1.25mm的大孔强酸性苯乙烯系阳离子交换树脂;和/或,
14.所述淋洗区采用三柱串联的方式;所述淋洗区采用的三个串联的树脂柱为所述再生区依次切出的再生后的树脂柱;和/或,
15.所述再生区采用三柱串联的方式;所述再生区采用的三个串联的树脂柱均为所述反洗区依次切出的反洗后的树脂柱;和/或,
16.所述反洗区采用单柱反洗的方式;所述反洗区采用的一个树脂柱为所述水顶酸区顶料后切出的树脂柱。
17.优选地,所述水顶酸区采用顺流进水的方式,从所述水顶酸区的第一个树脂柱的顶部进水,依次串至第二个树脂柱、第三个树脂柱,由第三个树脂柱的底部排出低单位料液;
18.所述淋洗区采用脱盐水顺流方式,从所述淋洗区的第一个树脂柱的顶部进水,依次串至第二个树脂柱、第三个树脂柱,由第三个树脂柱的底部排出脱盐后的料液;
19.所述再生区采用顺流的方式,从所述再生区的第一个树脂柱进入酸液,依次串至第二个树脂柱、第三个树脂柱,由第三个树脂柱的底部排出再生后的料液;其中,所述酸液由浓度30%的盐酸与所述淋洗区排出的脱盐后的料液混合而成,所述酸液的盐酸浓度为4.5-5.0%;
20.所述反洗区采用逆流进水的方式,从树脂柱的底部进水,反洗后的液体由树脂柱的顶部排出。
21.优选地,所述水顶酸区的进水流量为2-3倍树脂体积/小时,并使所述水顶酸区的第一个树脂柱的底部出口处的料液中,物料的浓度为0;
22.所述淋洗区的进水流量为6-8倍树脂体积/小时,并使所述淋洗区的第一个树脂柱的底部出口处的料液ph为3.5-4.0;
23.所述再生区的进酸流量为1-1.5倍树脂体积/小时,并使所述再生区的第三个树脂柱的底部出口处的料液ph小于2.0;
24.所述反洗区的进水流量为8-10倍树脂体积/小时,并使所述反洗区的树脂柱的顶部出口处的液体澄清。
25.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用于制备异维生素c钠的脱钙系统,用于实现所述的用于制备异维生素c钠的脱钙方法。
26.优选地,所述的用于制备异维生素c钠的脱钙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水顶酸区、离子交换区、淋洗区、再生区、反洗区;其中,在所述水顶酸区的进水口处设有水顶料进水阀;在所述离子交换区的一次离子交换区的进料口处设有一次进料阀,二次离子交换区的进料口处设有设有二次进料阀,三次离子交换区的进料口处设有三次进料阀;在所述淋洗区的进水口处设有淋洗阀;在所述再生区的进酸口处设有进酸阀;在所述反洗区的排出口处设有反洗出阀;
27.在所述水顶酸区的排出口处设有淡酸出阀;在所述一次离子交换区的排出口处设有一次出料阀;在所述二次离子交换区的排出口处设有二次出料阀;在三次离子交换区的
排出口处设有三次出料阀;在所述淋洗区的排出口处设有排污阀;在所述再生区的排出口处设有排出阀;在所述反洗区的进水口处设有反洗进阀;
28.串联的每个树脂柱的底部出口处还设有串柱阀,所述串柱阀位于每个功能区的排出口处的阀门与树脂柱的底部出口之间。
29.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用于制备异维生素c钠的方法,采用所述的用于制备异维生素c钠的脱钙方法进行脱钙。
30.本发明的上述方案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31.(1)本发明的用于制备异维生素c钠的脱钙方法,采用模拟移动床连续离子交换技术,在水顶酸区、离子交换区、淋洗区、再生区、反洗区中采用并串结合多级串联的方式,实现了系统自动、连续运行。本发明的脱钙方法,相对于普通床单根树脂柱直径小,树脂装填量少,树脂利用率高,树脂节约量达40%;酸、水消耗低,串柱再生区可节省再生剂盐酸用量50%、串柱水顶酸区和串柱淋洗区可节约用水消耗约30%,同时,相对于普通床离子交换区可减少污水排放50%以上。
32.(2)本发明的用于制备异维生素c钠的脱钙方法,所述离子交换区为三级离子交换,可保证高出料钙离子去除率,离子交换区进料钙离子2000ppm,经三级离子交换后出料钙离子《5ppm,钙离子去除率达99.8%。
33.(3)本发明的用于制备异维生素c钠的脱钙系统,采用多阀门实现功能切换,全过程实现自动化控制。
附图说明
34.图1是本发明的用于制备异维生素c钠的脱钙方法的示意图;
35.图2是本发明的用于制备异维生素c钠的脱钙系统的水顶酸区的结构示意图。
36.其中,1、水顶酸区;101、水顶酸进阀;102、第一串柱阀;103、第二串柱阀;104、淡酸出阀;105、回流阀;2、一次离子交换区;3、二次离子交换区;4、三次离子交换区;5、淋洗区;6、再生区;7、反洗区。
具体实施方式
37.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然而应当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公开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例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能够更透彻地理解本公开,并且能够将本公开的范围完整的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38.实施例1
39.本发明的实施例提出用于制备异维生素c钠的脱钙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40.将待脱钙反应液采用模拟移动床进行脱钙,如图1所示,所述模拟移动床包括依次连接的水顶酸区1、离子交换区、淋洗区5、再生区6、反洗区7。其中,所述水顶酸区1采用多个树脂柱串联而成;所述淋洗区2采用多个树脂柱串联而成;所述再生区3采用多个树脂柱串联而成;所述离子交换区为多级离子交换,各级离子交换区依次串联。
41.为达到良好的脱钙效果,所述离子交换区为三级离子交换,包括依次串联的一次离子交换区2、二次离子交换区3、三次离子交换区4;所述一次离子交换区2、所述二次离子
交换区3、所述三次离子交换区4均由多个树脂柱并联而成。
42.需要说明的是,根据物料钙离子含量、过料流量、离交柱装填树脂量设计各个功能区的树脂柱时,所述水顶酸区、离子交换区、淋洗区、再生区、反洗区的树脂柱之和大于或等于17。其中,所述一次离子交换区、所述二次离子交换区的树脂柱的数量为n,所述三次离子交换区的树脂柱的数量为n+1。一、二次离子交换区的离子交换树脂柱的数量设置为相同,数量根据物料钙离子含量、过料流量、离交柱装填树脂量设计。第三次离子交换区为最后一级交换区,多设置一根离子交换树脂柱,即为n+1个,这样设置可保证脱钙效果,避免钙离子泄漏至最终出料。本实施例中,所述一次离子交换区、所述二次离子交换区的树脂柱的数量为6个,所述三次离子交换区的树脂柱的数量为7个。所述水顶酸区1的树脂柱的数量为3个;所述淋洗区5的树脂柱的数量为3个;所述再生区6的树脂柱的数量为3个;所述反洗区7的树脂柱的数量为1个。以每个树脂柱的排列顺序进行编号,如图1所示,从左至右分别为1#柱、2#柱至30#柱。
43.作为本实施例的优选实现方式,所述水顶酸区采用三柱串联的方式;所述水顶酸区采用的三个串联的树脂柱均为所述一次离子交换区在失效后依次切出的树脂柱。所述水顶酸区采用顺流进水的方式,从所述水顶酸区的第一个树脂柱(即1#柱)的顶部进水,依次串至第二个树脂柱(即2#柱)、第三个树脂柱(即3#柱),由第三个树脂柱的底部排出低单位料液。所述水顶酸区的进水流量为2-3倍树脂体积/小时,并使所述水顶酸区的第一个树脂柱的底部出口处的料液中,物料的浓度为0。
44.所述离子交换区采用强酸阳离子树脂,本实施例中,采用粒径为0.45-1.25mm的大孔强酸性苯乙烯系阳离子交换树脂。
45.所述淋洗区采用三柱串联的方式;所述淋洗区采用的三个串联的树脂柱为所述再生区依次切出的再生后的树脂柱。所述淋洗区采用脱盐水顺流方式,从所述淋洗区的第一个树脂柱(即24#柱)的顶部进水,依次串至第二个树脂柱(即25#柱)、第三个树脂柱(即26#柱),由第三个树脂柱的底部排出脱盐后的料液。所述淋洗区的进水流量为6-8倍树脂体积/小时,并使所述淋洗区的第一个树脂柱的底部出口处的料液ph为3.5-4.0。
46.所述再生区采用三柱串联的方式;所述再生区采用的三个串联的树脂柱均为所述反洗区依次切出的反洗后的树脂柱。所述再生区采用顺流的方式,从所述再生区的第一个树脂柱(即27#柱)进入酸液,依次串至第二个树脂柱(即28#柱)、第三个树脂柱(即29#柱),由第三个树脂柱的底部排出再生后的料液;其中,所述酸液由浓度30%的盐酸与所述淋洗区排出的脱盐后的料液混合而成,所述酸液的盐酸浓度为4.5-5.0%。所述再生区的进酸流量为1-1.5倍树脂体积/小时,并使所述再生区的第三个树脂柱的底部出口处的料液ph小于2.0。
47.所述反洗区采用单柱反洗的方式;所述反洗区采用的一个树脂柱为所述水顶酸区顶料后切出的树脂柱。所述反洗区采用逆流进水的方式,从树脂柱的底部进水,反洗后的液体由树脂柱的顶部排出。所述反洗区的进水流量为8-10倍树脂体积/小时,并使所述反洗区的树脂柱的顶部出口处的液体澄清。
48.具体而言,本实施例所述的用于制备异维生素c钠的脱钙方法,水由所述水顶酸区的进水口处进入,由排出口排出,根据浓度不同,分别进入离子交换进料罐和低单位料液罐,进入离子交换进料罐的料液再进入一次离子交换区,同时,将待脱钙反应液(即含有钙
离子的酸化滤液物料)经进料泵输入所述一次离子交换区,低单位料液及酸化滤液物料以顺流的方式,从并联的树脂柱的顶部进入,进而与树脂柱内部的树脂接触进行离子交换,酸化滤液物料中的2价的钙离子交换到阳离子树脂基团上,树脂基团上的h
+
被置换到酸化滤液物料中,经过一次离子交换,物料中待脱钙的离子被去除一大部分,但仍没有部分钙离子没有被去除。一次离子交换区的各个树脂柱中排出的物料汇集到一次出料管后,再进入所述二次离子交换区中,经二次离子交换后再进入所述三次离子交换区,经过三级离子交换后,所述三次离子交换区排出的物料中,钙离子基本被去除干净,能够保证满足钙离子《5ppm的指标要求。
49.接下来,将所述一次离子交换区的失效后切出的树脂柱置换到所述水顶酸区,进行水顶酸。将所述水顶酸区的顶料后切出的树脂柱置换到所述反洗区,进行反洗。将反洗区的反洗后切出的树脂柱置换到所述再生区,进行再生。将所述再生区的再生后切出的树脂置换到所述淋洗区,进行淋洗。由离子交换区切出的树脂柱经过水顶酸、反洗、再生、淋洗,得以重复利用,而三个离子交换区的树脂柱,可以在一次离子交换区的树脂柱被切出后,由二次离子交换区的树脂柱切出的树脂柱替换上,二次离子交换区的树脂柱由三次离子交换区的切出的树脂柱替换上,三次离子交换区的树脂柱则由淋洗好的树脂柱替换上。
50.实施例2
51.本实施例的用于制备异维生素c钠的脱钙系统,包括连接的水顶酸区、离子交换区、淋洗区、再生区、反洗区。其中,在所述水顶酸区的进水口处设有水顶料进水阀;在所述离子交换区的一次离子交换区的进料口处设有一次进料阀,二次离子交换区的进料口处设有设有二次进料阀,三次离子交换区的进料口处设有三次进料阀;在所述淋洗区的进水口处设有淋洗阀;在所述再生区的进酸口处设有进酸阀;在所述反洗区的排出口处设有反洗出阀;
52.在所述水顶酸区的排出口处设有淡酸出阀;在所述一次离子交换区的排出口处设有一次出料阀;在所述二次离子交换区的排出口处设有二次出料阀;在三次离子交换区的排出口处设有三次出料阀;在所述淋洗区的排出口处设有排污阀;在所述再生区的排出口处设有排出阀;在所述反洗区的进水口处设有反洗进阀;
53.串联的每个树脂柱的底部出口处还设有串柱阀,所述串柱阀位于每个功能区的排出口处的阀门与树脂柱的底部出口之间。
54.所述用于制备异维生素c钠的脱钙系统,在阀门、管路设计与布置时,每个树脂柱在不同的功能区都有对应的进、出阀门,进、出阀门与相应的总管路连接,当树脂柱处于不同的功能区执行该功能时,对应的阀门会通过plc程序来控制自动打开,功能完成后就自动关闭,从而实现自动控制和运行。本实施例中,以所述水顶酸区为例,在所述水顶酸区进行水顶酸时,如图2所示,打开第一个树脂柱(即1#柱)的水顶酸进阀101、第一个树脂柱的第一串柱阀102、第二个树脂柱(即2#柱)的第二串柱阀103、第三个树脂柱(即3#柱)的第三串柱阀104及淡酸出阀105。由1#柱进水顶酸,通过进水管路上的调节阀和流量计来控制进水流量并计算进水体积,1#柱串柱阀打开会串至2#柱进口,2#柱串柱阀打开会串至3#柱进口,3#柱出口的所述淡酸出阀打开排出淡酸,使所述水顶酸区的第一个树脂柱的底部出口处的料液中,物料的浓度为0,初始体积的出酸浓度接近进料浓度。
55.作为本实施例的优选实现方式,所述水顶酸区的主管路上还设有回流阀106。所述
水顶酸区的出口处设有低单位料液罐与离子交换进料罐;所述低单位料液罐与所述淡酸出阀105连接,所述离子交换进料罐与所述回流阀106连接。当所述回流阀106打开时,会使料液排至离子交换区进料罐,当排出的料液的酸浓度较低时,所述淡酸出阀105打开,所述回流阀106关闭,排出的料液由所述离子交换进料罐切换至所述低单位料液罐。
56.作为本实施例的优选实现方式,所述用于制备异维生素c钠的脱钙系统还设有阀门架,所有阀门均安装在阀门架上组成阀阵,阀阵上的阀门处设有调节阀与流量计,并通过plc程序来控制阀门。对各功能区设定流量和累计体积参数,plc和流量计及调节阀连锁,通过参数的设置控制各功能区的流量和累计体积,从而实现各个功能区的自动转换与控制。
57.所述阀门架包括第一阀门架与第二阀门架,所述第一阀门架位于树脂柱的顶部,安装有水顶料进水阀、一次进料阀、二次进料阀、三次进料阀、淋洗阀、进酸阀、反洗出阀。所述第二阀门架位于树脂柱的底部,安装有淡酸出阀、一次出料阀、二次出料阀、三次出料阀、排污阀、排出阀、反洗进阀、串柱阀。这样的排布方式,管路清晰,便于统一维护。
58.实施例3
59.本实施例的用于制备异维生素c钠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60.(1)以葡萄糖作为原料进行发酵,并向其中加入碳酸钙生成含二酮基葡萄糖酸钙的发酵液;
61.(2)向步骤(1)中发酵完成后的发酵液中加入硫酸,将二酮基葡萄糖酸钙转化成二酮基葡萄糖酸,发酵液中的钙离子和硫酸根结合生产沉淀物硫酸钙,沉淀物采用板框过滤去除,得到的滤液作为待脱钙反应液,采用实施例1中的用于制备异维生素c钠的脱钙方法进行脱钙;
62.(3)取步骤(2)中得到的脱钙后的反应液,将其中的二酮基葡萄糖酸经甲醇酯化,再用甲醇钠转化即可得到异维生素c钠。
63.以上所述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所述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用于制备异维生素c钠的脱钙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将待脱钙反应液采用模拟移动床进行脱钙,所述模拟移动床包括依次连接的水顶酸区、离子交换区、淋洗区、再生区、反洗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制备异维生素c钠的脱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水顶酸区采用多个树脂柱串联而成;所述淋洗区采用多个树脂柱串联而成;所述再生区采用多个树脂柱串联而成;所述离子交换区为多级离子交换,各级离子交换区依次串联。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制备异维生素c钠的脱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子交换区为三级离子交换,包括依次串联的一次离子交换区、二次离子交换区、三次离子交换区;所述一次离子交换区、所述二次离子交换区、所述三次离子交换区均由多个树脂柱并联而成。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制备异维生素c钠的脱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水顶酸区、离子交换区、淋洗区、再生区、反洗区的树脂柱之和大于或等于17;其中,所述一次离子交换区、所述二次离子交换区的树脂柱的数量相同,均为n个;所述三次离子交换区的树脂柱的数量为n+1。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制备异维生素c钠的脱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水顶酸区采用三柱串联的方式;所述水顶酸区采用的三个串联的树脂柱均为所述一次离子交换区在失效后依次切出的树脂柱;和/或,所述离子交换区采用粒径为0.45-1.25mm的大孔强酸性苯乙烯系阳离子交换树脂;和/或,所述淋洗区采用三柱串联的方式;所述淋洗区采用的三个串联的树脂柱为所述再生区依次切出的再生后的树脂柱;和/或,所述再生区采用三柱串联的方式;所述再生区采用的三个串联的树脂柱均为所述反洗区依次切出的反洗后的树脂柱;和/或,所述反洗区采用单柱反洗的方式;所述反洗区采用的一个树脂柱为所述水顶酸区顶料后切出的树脂柱。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制备异维生素c钠的脱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水顶酸区采用顺流进水的方式,从所述水顶酸区的第一个树脂柱的顶部进水,依次串至第二个树脂柱、第三个树脂柱,由第三个树脂柱的底部排出低单位料液;所述淋洗区采用脱盐水顺流方式,从所述淋洗区的第一个树脂柱的顶部进水,依次串至第二个树脂柱、第三个树脂柱,由第三个树脂柱的底部排出脱盐后的料液;所述再生区采用顺流的方式,从所述再生区的第一个树脂柱进入酸液,依次串至第二个树脂柱、第三个树脂柱,由第三个树脂柱的底部排出再生后的料液;其中,所述酸液由浓度30%的盐酸与所述淋洗区排出的脱盐后的料液混合而成,所述酸液的盐酸浓度为4.5-5.0%;所述反洗区采用逆流进水的方式,从树脂柱的底部进水,反洗后的液体由树脂柱的顶部排出。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制备异维生素c钠的脱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水顶酸区的进水流量为2-3倍树脂体积/小时,并使所述水顶酸区的第一个树脂柱的底部出口处的
料液中,物料的浓度为0;所述淋洗区的进水流量为6-8倍树脂体积/小时,并使所述淋洗区的第一个树脂柱的底部出口处的料液ph为3.5-4.0;所述再生区的进酸流量为1-1.5倍树脂体积/小时,并使所述再生区的第三个树脂柱的底部出口处的料液ph小于2.0;所述反洗区的进水流量为8-10倍树脂体积/小时,并使所述反洗区的树脂柱的顶部出口处的液体澄清。8.一种用于制备异维生素c钠的脱钙系统,其特征在于,用于实现权利要求1-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用于制备异维生素c钠的脱钙方法。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用于制备异维生素c钠的脱钙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连接的水顶酸区、离子交换区、淋洗区、再生区、反洗区;其中,在所述水顶酸区的进水口处设有水顶料进水阀;在所述离子交换区的一次离子交换区的进料口处设有一次进料阀,二次离子交换区的进料口处设有设有二次进料阀,三次离子交换区的进料口处设有三次进料阀;在所述淋洗区的进水口处设有淋洗阀;在所述再生区的进酸口处设有进酸阀;在所述反洗区的排出口处设有反洗出阀;在所述水顶酸区的排出口处设有淡酸出阀;在所述一次离子交换区的排出口处设有一次出料阀;在所述二次离子交换区的排出口处设有二次出料阀;在三次离子交换区的排出口处设有三次出料阀;在所述淋洗区的排出口处设有排污阀;在所述再生区的排出口处设有排出阀;在所述反洗区的进水口处设有反洗进阀;串联的每个树脂柱的底部出口处还设有串柱阀,所述串柱阀位于每个功能区的排出口处的阀门与树脂柱的底部出口之间。10.一种用于制备异维生素c钠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权利要求1-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用于制备异维生素c钠的脱钙方法进行脱钙。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制备异维生素C钠的脱钙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待脱钙反应液采用模拟移动床进行脱钙,所述模拟移动床包括依次连接的水顶酸区、离子交换区、淋洗区、再生区、反洗区。本发明还提供了用于制备异维生素C钠的脱钙系统及用于制备异维生素C钠的方法。本发明所述的用于制备异维生素C钠的脱钙方法,树脂利用率高、树脂用量小、钙离子去除率高、酸与水消耗少。水消耗少。水消耗少。
技术研发人员:张天惕 唐海静 王博达 高建国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欧尚元(天津)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3.09
技术公布日:2022/5/25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c.8miu.com/read-19880.html